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兴产业
說完伸手比了個三,道:“三個月,就三個月,你无论如何都必须至少完成一條线。”
在胤禵看来,三個月的時間都算是非常充足了,這還是留出余量之后的结果。
见雷金玉還想解释点什么,胤禵一挥手,制止道:“不用多說了,有什么問題自己想办法,反正现在是人手和银子都很充足,你看着办吧。”
对于如何改变一贯保守的工作习惯,胤禵也只能通過强压来进行突破。
虽然這种简单粗暴的家长制作风,可能会带来许多問題,但是這就是当下最好的方案。
项目的工程进度必须要把握,为了促进产业和科技的发展,胤禵也算是不遗余力了。
领导既然下了命令,雷金玉等人自然不会当面唱反调,十分顺从的应了下来。
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胤禵补充道:“四哥,在施工的過程中,对于招募进来的工人,在进行制度化培训的基础上,還要适当培养其识字的能力。”
“许多项目为什么进度慢,成果粗糙,就是因为這些干活的工人们不识字,不能准确把握尺寸各方面的要求,也不能积极主动的配合。”
扫盲這样一個過程是十分重要的,工业不像是农业,在初始阶段基本靠天吃饭,种地管理全靠经验。
农业的低知识密集度,最多影响产量問題。
但是工业制造业的低知识密集度,是会经常造成严重生产事故的,不死人都是万幸,就更提不上产量的問題了。
对于這個超越了常理的要求,胤禛十分为难道:“十四弟呀,你這個想法也太荒唐了吧,再說我到哪儿去给你找那么多的先生去?”
這也不是胤禛一個人的疑惑,在座的科岱和赫奕,对此也都感到十分不解。
从来就听說過,這么上杆子给逃荒的流民上课的,而且還要全覆盖的都上。
胤禵露出自信的微笑,道:“国子监不是有那么多的学生嘛,再說還有许多沒有做官资格童生秀才之类的,把价格开高点,自然就不成問題了。”
对于康熙年间,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胤禵還是有所了解的。
能够做到衣食无忧,小康以上的,還是只有一小部分人。
更大多数的民众,大多都属于被压迫阶层,包括大部分的旗人在内,也是一样的。
因此,只要是开出了高价,胤禵压根就不担心這些知识分子能够扛得住。
更为重要的是,胤禵也想借着這次机会,告诉大家一個非常朴素的道理,那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就是银子。
虽然最大的問題被化解了,胤禛還是有点不甘心,问道:“十四弟,咱们有這個必要嗎?”
“這些工人不過就是一些粗使的活计,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些?”
对于這种砸银子进去,還不一定能见到水花的买卖,满大街打听去,估计除了胤禵,应该沒有第二個人能如此甘之如饴。
基础教育是個大問題,胤禵能明白其重要性,但是其他人就不一定了,或者干脆点,就一定不了。
现在为难的是,胤禵沒有办法解释其中比较虚幻的意义价值,還要能劝服這些一线的具体执行者,能够真正配合完成任务。
沉吟了一会儿,胤禵道:“四哥,现在問題是這样的。”
“修轨道系统,和之前的修河道不太一样,這是個可以无限复制的项目。”
“只要技术能够发展起来,地方也比较能够适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咱们都可以把轨道系统给修上。”
“咱们现在培养這些工人,就是为了以后壮大队伍做准备,总不能每個项目都让你亲自去盯着吧,也太大材小用了。”想要真正打动人心,处理谈一谈理想抱负,画一画饼,剩下的也就只有银子了。
胤禵双管齐下,效果還是比较明显的。
拿修河道做比较,就是为了說明全额拨款的朝廷项目,到底能够有多赚银子。
按照胤禛的性格,百姓的生活水平可能不太关心,只要不大面积死人就行了。
但是如果能赚的该赚的银子沒能搞到手,估计能悔恨很长一段時間。
想明白之后,胤禛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咱们就试试,希望這次的投入不会打水漂。”
为了使其安心,胤禵立刻保证道:“四哥,你還不知道我做生意的本事嗎?”
“就拿最近這两次来說,可是一点都沒有失手,扎扎实实给咱们赚了不少银子。”
彪炳的战绩,和白花花的银子一样,都非常能够打动胤禛。
知道胤禵多少有点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是也沒有当场拆台。
解决了人力资源和基础培训的問題,胤禵想着干脆把产业的問題,也一并解决了。
使這些人,真的能够在此扎根,有一技之长,有工作有收入,能够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安稳生活。
对于产业上的规划,胤禵也是有一些打算的。
按照接下来的发展节奏,首先兴起的就是和轨道运输相关的配套产业。
无论是基础的土方石方作业,所需要的工具设备,還是轨道本身的制造,以及运输工具的制造,都有着比较大的缺口。
许多公共服务设施,可能本身并不能实现盈利,但還是在不断大规模负债扩展,就是为了解决就业和相关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問題。
而且這些设施设备所能带来的正外部性收益,在比较优质的情况下,能够数倍甚是数十倍覆盖其原始成本。
念及如此,胤禵道:“四哥,回头你安排人从四大恒支银子,就在通州集中建立一些作坊。”
“专门用来生产轨道系统所有需要的工具设备以及配件,技术人员由内务府提供支持。”
对于這些核心产业,胤禵是肯定要抓在手中的,毕竟是個赚钱的买卖,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市场的规模肯定也会不断扩大。
能够让自己比较放心的,也就只剩下四哥一人了。
要是挂在内务府下面,還是自己出银子的话,也太傻了点。
更何况這個制造中心,在后续的发展過程中,肯定要投入大笔的收益进行技术的研发。
科研這种东西,一般人根本玩不起。
這种对比,大概就是比胤禵要搞基础教育,還不受投资人待见。
形象点說,把银子扔水裡,肯定是能够看到水花的。
但是把银子投入扫盲教育,能收获什么就不一定了,但是大概率這些人都会识字,也算是很明显的正反饋了,虽然不知道這些识字的人,怎么给带来收益回报。
更进一步,把银子投入科研之中,最大概率的可能性,就是什么都得不到。
沒有水花,沒有识字的人,就像是一种魔法,直接就消失了,可能什么都沒留下。
所以這无关乎康熙对自己的信任,可能只是单纯不可能出這笔沒有上限的银子。
胤禵为了避免麻烦,干脆就把這些新兴产业以及接下来的研发中心,全部接手算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