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二十三章 大晋王朝(23)

作者:林跃然
第二十三章大晋王朝(23)

  舞衣要干怎么地也得半個时辰,但大伙的肚子可饿不得。

  陶婆子赶紧去做饭,于二娘也卷起袖子帮忙。

  午饭仍是面食浇卤,三人吃過了饭,再去看那套舞衣。

  陶婆子上手摸了摸,不由咋舌,“竟是已经干了!”

  又走远几步再看,這舞衣不說光彩如新吧,品相已经是极好了。

  凑近了闻闻,還有股子清新气儿!

  陶婆子不由得大赞那两個小桶裡的洗衣液和亮衣液。

  拿起小桶来左看右看,啧啧称奇。

  “番邦的物件果然稀奇,這桶子也不晓得是什么造的,竟是从沒见過!”

  就干脆撕了上头的标签纸,把這两大桶给拎出来了。

  二人拿在手裡翻来覆去地看着,夸奖了鞋子的做工,又赞叹了鞋面的平整好看。

  因此也就略奇怪下而已,倒不会去深思。

  但是一来這個时代用来盛物的东西不是陶的就是瓷的,容易坏不說,還死沉死沉的,实在不合适装家庭装的洗衣液之类。

  江易要是落不了好,她们也是跟着倒霉的。

  在现代,许多人是一打开门就能看到邻居家的鞋子摆在楼道裡,都会在心裡道声晦气的。

  這种不存在于這個时代的塑料桶,让于二娘和陶婆子看见了,肯定会觉得惊奇,但這個桶又不是金桶,也不是能无中生有的聚宝桶,材质再少见,也无非是個桶而已。

  陶婆子和于二娘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過去了。

  其实在所有的旧物裡,江易最迫切地想要出清的,就是這些二手鞋子了。

  再一個也是因为她们俩都是要靠着江易生活的。

  說罢他又去旧库裡走了一圈儿,回来的时候,手裡就拿了十来双鞋子。

  這桶子是塑料的,自然不是這個时代能出现的东西。

  這些鞋子的码数从大到小都有,样式主要都是老布鞋這种不大起眼的。

  “這些都不過是旧鞋子,不值什么,倒是耐磨,你们若不嫌,一人挑一双鞋子来穿吧,余下的還要劳你们想办法出清出去。”

  不過颜色却比他卖出去的那些男鞋要鲜亮不少,有湖蓝和粉红色的,還有在鞋面鞋帮上机绣了花样的。

  江易本来也想着要不把东西倒出来再拿给二人用。

  不過江易也不想让她们把好奇憋在心裡,遂道,“当时那番商倒是给我提說了一番。”

  比起桶子来,她们当然更关心能穿在脚上的鞋子了。

  如果换成游手好闲,整日就琢磨着怎么勒索敲诈的无赖之流,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說他们那裡善于用胶,可以从树上提取树胶,或从地下的黑油裡提取黑胶,再将這些胶以秘法制成各种常用的物件,如鞋底子和扣子,如杯碗桶盆之类,這些用胶制成的物件能防水隔脏,却是怕火,火一烧就毁了。他送的那一车物件裡头還真有不少這种胶做的东西,有些用得着就先拿出来,有些用不上就先放着。”

  這些旧鞋,就算换了时代,出于心理作用,江易也不想一进旧衣库,就能看到堆成小山一样的鞋子。

  陶婆子身为下仆,对于穿旧鞋倒是沒什么。

  于二娘還是未嫁姑娘那会儿,那肯定娇气一些,哪管把這东西夸得再好,也绝对不肯上脚的。

  但這不是经历過一番波折,吃過苦受過罪了,也就节省惜物了么?

  因此二人就挑选一番,一人挑了双中意的上脚试穿了。

  穿上走了两步,這才感觉出好来。

  這鞋帮子再好,做工再精细,自家买了新布料细心来做也能比得過。

  但這個鞋底子跟自家纳的鞋底可不一样。

  它厚实裡還带点回弹……

  想到江易說的,它還能防水,陶婆子又脱下来,弄了点水来试了试。

  “嗐呀,這种番胶果然好用,竟真的不怕水!脏了一擦就好!”

  “怪不得那些外地的客人一买就是两三双,還要弄個布袋子装呢!”

  于二娘眼中露出深思,道,“姐夫,這种番胶只有番邦有,那番商为什么不来的时候,多带一些番胶物件,在咱们大晋朝不是能卖個好价钱?为何他却只带了些旧物呢?”

  好問題!

  江易笑道,“二娘子问得好,其实当时我也有想過,不過听到那番商說的,被强盗给抢了去的货物,我就明白了。”

  “番商的商队,原本是运了好几大车的香料和宝石的!结果一路千辛万苦地运来,运货的驼马,手下的伙计和女仆都折了好些,遇上劫道的又抢走了两大车货品!”

  “但即使這般,只要他把货品运到京城,不管是香料還是宝石,都能有百倍的利。”

  “可如果他运的是番胶,顶多也就得個两三倍的利罢了,這還是往好了說。万一遇不上识货的,就觉得我又不是非得用番胶不可,鞋底子想要防水,可以包油纸,可以包牛皮,法子多的是……何必出這多出来的冤枉钱?還有用番胶做的桶或者盆……若是与陶盆同样的价钱,那许是会有人去买番胶盆,可若番胶盆是两倍的价呢?那還是选陶盆木盆的好……”

  “因此番商若全运番胶,就算能得两倍的利,同他千万裡冒着性命危险又折损了那许多人力物力相比,却是亏得惨了。”

  陶婆子和于二娘听得连连点头。

  “是了,是了,千裡行商只为财,沒有好处的事,确实是沒人干的。”

  “那番商给了大爷一大车的旧货,想必也是因为他的人手折损,自己用不上了,這才留下来的,倒不是专门要带這些来咱大晋。”

  江易松了口气。

  他为了编個听起来合情合理的来由,也是忒不容易了。

  三人闲聊了這一会儿,陶婆子又去摸了摸舞衣,這会儿是彻底的干透了。

  陶婆子就把舞衣小心地取了下来。

  “這样好看的舞衣,可不能贱卖了!”

  虽然按着大爷的說法,這舞衣是番商带的胡姬穿剩下的,而且還說不准胡姬的人都沒了呢,但既然她们费了好一番工夫,把衣裳整得跟新的一般,那肯定得卖個好价啊!

  江易就看向于二娘。

  “二娘,你先前提過寻個牙婆倒手,不知道你可识得靠得住的牙婆?”

  于二娘還真的知道一位。

  “就是住在城西的曹婆子……”

  這位曹婆子在城西也算得上一号人物了。

  曹婆子三十岁守寡,一個人走街窜巷,拉纤跑腿,挣些辛苦钱,咬牙拉扯大五個儿女。儿女们大了各自婚娶,又都听她的排布,十分孝顺。

  她做事有讲究,不大坑蒙拐骗,因此结交了不少人脉。

  三教九流的人见了她,都要尊重三分,称她一声曹婆婆。

  于二娘为啥知道她呢?

  是因为于二娘的夫家乔家,是個做竹器买卖的。

  乔家一大家子人,就靠着在乡下的三十亩山林地裡长的竹子和自家的竹器小铺维生。

  乔家几兄弟,都是做好了竹器放在铺子裡卖,哪個卖得好,就能多得几文的工钱。

  当然大头都是归公中的。

  而且乔家的兄弟们,每人每年都会分些竹子,算是私人的,各自可以想法子做花样,自己寻门路卖掉,這個钱就可以自留。

  于二娘嫁過去以后,因她心灵手巧,能想出一些又好看又轻巧的样式来,她又知道去打听门路,借了曹婆子的手,将新式竹器卖到了邻县,两口子挣的钱一下子就超過了所有的兄弟,這才遭了眼红的。

  作者有话說: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