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看,這不巧了嗎
众饶心思从外族蛮夷再度回到了神迹上。
见到朱棣一路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刘邦還是笑呵呵的,心中却是对汉朝的分封王侯将相们更加提防了,他们的存在虽然保护了大汉,可也是一种对皇权的潜在威胁。
他可以预见,就算朱棣失败,造反的风波也不会停止,還有别的藩王呢,更别提朱棣成功了。
分封终究只是一时之计,削藩才是长久国策,就是不知道未来自己的儿孙后辈们是怎么個样,希望比這個建文帝强就校
他压下了心底的想法,笑盈盈的看向了众人:“不知這神迹上的的危机是什么?难不成燕王差点被刺杀?”
【平安斩杀陈文后转战北板,长枪直刺朱棣,差一点朱棣就倒在了這裡,可以這是朱棣率军作战最惊险的一幕。最后蒙古将领王骑跃马而上,冲入混乱战场,带着朱棣逃脱。】
【此战燕军大败,丢了渡河桥,南军则一扫先前的畏惧和低迷。】
【至此,燕军驻扎桥北,南军驻扎桥南,南军一点都不急,他们很清楚時間在他们這边。】
【朱棣更清楚他的時間有多紧迫,所以他再度打起了粮草的主意。】
【不得不,朱棣在這方面着实有赋,纵观整個起兵過程,他绕后、断粮的计策可是用了又用,所有人都知道,但就是防不住。】
【平安军依旧沒能保护住自家的粮草,被朱棣偷袭成功,可让他沒想到的是,徐祖辉从京师出发,刚好赶到,他也是果断,直接下令进攻,打了朱棣一個措手不及,最后南军成功守住桥南,燕军将领李斌战死。】
明朝,洪武十三年。
听到神迹中的评价众人皆是点头同意,朱棣一路绕后偷袭、奇袭粮草,所有人都看见了,可沒人能守得住,這何尝不是对朱棣能力的肯定?
不光是打仗的本事,他還有对时机把控的眼光,君不见朱棣那次不是刚断了粮草,敌人就失去了补给,君不见朱棣多次绕后,可曾失败一次?对时机的把握可谓通神。
大殿裡的许多将领看向朱棣的目光已然有了诸多敬佩,燕王当为顶级名将,为后人效仿。
【南军虽然胜了几次,可燕军一路以来仅败過几次,這对他们而言不是什么大事,兵家之事哪有长胜的道理,让他们动摇的是气候。】
【南方气候湿热,北方来的士卒们大多无法适应,生病者众多,這才是砍在了他们心坎上的一把刀。】
【诸多将领已经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一鼓作气了,他们也不是失去了战斗的魄力,只是不想损失過大,先休养生息一番,再伺机而动。】
【可朱棣一路過来连城池都不要,主打的就是一個速度,此时他在休养生息,朝廷难道就不会养精蓄锐了嗎,這裡又是南方,离大本营北方可不是几十裡那么简单,他们怎么可能比得上朝廷的增援速度。】
【朱棣坚持自己的想法继续前进,他让将领们表决,想修整的站左边,不想的站右边,而结果也让朱棣十分愤怒,大多数人站在了左边。】
【這时朱能站出来举例;“想当年汉高祖刘邦与项羽十战九败,可最后下不還是在他手裡,如今我們才败了几次,此时断了他们的粮道,大胜就在眼前!”】
【同时,又发生了一件有利燕军的事。】
【京师传起了燕军已败,意欲往北撤退,朱允炆信以为真,撤回了徐祖辉。】
汉朝初年。
刘邦還在看燕军内部如何统一意见的,结果不曾想火烧到了自己身上。
刘邦抽了抽嘴角无语道:“這朱能干嘛非得拿乃公举例,不能我点好?”
底下一众不由得低着头翻了翻白眼,自家主公什么样子,他们最清楚不過,不需要安慰的。
果然下一秒刘邦大笑了起来:“不過他有一点的不错,十战九败又如何,這下终归還是到了公的手裡,哈哈哈。”
等到刘邦笑够了,萧何开口道:“這建文帝听信流言,在紧要关头撤回大将,实在是自毁长城之举,莫非這就是之前神迹所的巧合?”
唐朝。
诸多时空的李世民不由得感到牙疼,這不怪他,实在是当年李渊干的這种事太多了。
刚起兵太原的时候,李渊就想撤兵,是他李世民大哭劝阻才沒让大唐死在萌芽裡,后来更是如此,以往种种,真是让人感慨不已。
武德九年的李世民還与兄弟们在大帐中不露声色,而贞观三年的李世民高坐大殿之上,放任情绪沉浸在過去,更是无比同情建文帝手下的将领。
明朝,洪武十三年。
看到朱棣一方重新稳定军心,而南军却被后方捅炼子,失去了一员大将,他们很清楚,朱允炆错過了最好的时机。
本来燕军的军心只是暂时稳固,倘若再来一场大败,那就绝对不是简单几句话能解决的,起码一段時間内是无法组织有效进攻的,這样一来,南军的增援快,必然可逐渐打退燕军。
明朝,永乐十六年。
朱瞻基看向爷爷深陷困境,虽然已经知道最后结果,可仍然免不粒忧。
见孙子担心他,朱棣乐的笑开了花:“好孙儿啊,爷爷沒事的,咱们不都知道最后结果了,爷爷大获全胜啊。”
一边安慰,一边不忘记教导朱瞻基,军心稳固方面的策略。
秦朝。
始皇帝看到朱允炆听信流言,心裡满是不屑,這建文帝怎么可能沒有一点怀疑,到底還是怯懦,選擇了相信。
同时他也明白,這流言不可能平白无故起的如此恰到好处,京城肯定有不少朱棣的人在暗中散播。
他并不认为這种方法有什么不好,能赢就是好,可惜长子扶苏還沒明白這個道理,唉。
【二十七日,何福与平安的粮草再度被朱棣打劫。朱棣将粮草部队从中间打断,便开始撤退,等到援军赶来追杀时又早早的埋下了伏兵,何福大败。】
【這导致南军极度缺粮,怎么办?只能突围了,于是大家约定了突围暗号:三声炮响。】
神迹的声音变得有些幸灾乐祸。
【二十九日,燕军对灵壁驻军展开了正面进攻。打头的炮兵刚好——连发三炮。】
【你看,這不巧了嗎。】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