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滑天下之大稽。
大殿裡的不论是文臣武将還是皇子皇孙们都是神情一愣,好家伙,巧也不是這么巧吧,运气也太好了吧!
朱元璋目露惊奇的看着自家老四,仿佛第一才认识他:
這老四身上似乎就是有种玄之又玄的运气,還真和话本裡的命所归一样,一直带头冲锋,却不曾缺胳膊少腿的,总是有人投奔,還有东风相助,這次更是对上了暗号,你可真行啊,好家伙,我当年都沒你這运气。
眼看着军心不稳,当即来了一场大胜,在這种情况下,一方慌乱逃散,一方有序进攻,他们真的想不到怎么输。
一众武将也兴奋不已的看着朱棣,心裡头火热:
這以后要是打仗带上朱棣,岂不是变相的战无不胜?
况且不這虚无缥缈的运气也罢了,燕王本身的军事赋难道不值得称赞嗎?
虽然眼下還年轻,可外出历练两年,那不就是燕王在世,還能随时策反敌方
将领们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自己打了這么多年仗都沒多少人投降,燕王却能遇到一個又一個二五仔,我能不能也.......不怪他们异想开,实在是二五仔太香了,有了一個高级点的二五仔,這仗基本就赢了啊。”
汉朝初年。
刘邦眼中满满的意外:“真就這么巧,刚好撞上了,這也太离谱了吧,滑下之大稽。”
底下众人默不作声,心裡暗想到:“你自己什么人自己不清楚嗎,运气也不错了吧,只是沒這么巧。”
汉朝,元朔元年。
刘彻已是拍案而起:“這朱棣运气当真不错,不過朕的运气也不差,能够遇到关内侯,我大汉彻底消灭那些蛮夷的日子就快到了,這次一定要让那些匈奴认识到我大汉的威严!”
卫青胸中已然扬起了振奋之情:“龙城大捷之中臣的运气确实不错,可与陛下任用臣相比,這才是臣最大的幸运,否则臣哪来的机会施展抱负。”
這番话可是卫青的真心了,倘若沒有刘彻,他就是再有才能,运气再好,又能有多大成就,更别提如今的关内侯了。
刘彻大笑了起来:“仲卿何必如此谦虚,打仗或许要看运气,可也要有足够的才能,况且,以卿的才华,我怎么可能视而不见,哈哈哈”。
秦朝。
秦始皇已然有些无聊:“他当然看得出即使沒有這种巧合,朱棣也能另择良策,可在這样的巧合下,虽然轻松获胜,却不免有些无趣,罢了罢了,终归不是自己的,也就看看。”
【燕军打头的三连炮過后,诸多高级将领皆以为是突围信号,都带上自己的亲卫出逃。】
【一個又一個将领逃跑,便沒人发号命令,底下士卒们都乱了起来,有的想组织抵抗,有的想趁乱逃跑,還有的想趁此机会捞他一笔。】
【整個南军已是一片散沙,溃不成军,面对燕军的猛攻,根本无法抵御,這一战,南军的诸多高级将领平安、何福、徐真等人都被俘获。】
【燕军不少人都想杀掉這些将领,朱棣却沒有這么做,他将大部分人送回北平,這一举动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平安等人纷纷投降。】
【這一战彻底的将朝廷的武装力量击溃,后面朝廷很难再及时组织力量反攻了。】
【灵璧這個地方不仅仅有這一战,還有一千六百年前决定楚汉之争的宏大战役,不得不,真的是巧合。】
明朝,洪武年间。
這個时候众人也都看开了:“燕王善解人意、知人善任,這一战過后,恐怕沒有什么抵抗了”。
汉朝初年。
大殿裡气氛异常凝重。
本来是与他们无关的,因此大殿裡的氛围一直很轻松,可這神迹突然来了這么一手,大汉如今可還沒亡呢!
刘邦倒是還轻松自在,他懒洋洋的坐在大殿的龙椅上:“原来是這么個巧啊,我這大汉与明朝也算是有缘了,哈哈哈。”
他环视一周,当然也看到了众饶不安,可他却沒有丝毫凝重之色,满脸不在乎的的道:“诸位爱卿又不是不知道,汉是会灭亡的,又不是那一句一千六百年才知道,况且能有那個朝代千秋万代的,秦始皇那么厉害的人也不過二世罢了。”
【五月,朱允炆调动辽东地方兵马,不過几日尽战败。】
【這时燕军内部又发生了分歧,有人认为该先打淮安,拿下粮草贮备之地,可将局势把握在手裡,有人认为应走凤阳,防止被包围。】
【但最后朱棣都沒选,他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十二日,朱棣率军直走扬州,淮安,凤阳都沒有预料到,担心是计,不敢主动出击,就這样,燕军抵达扬州,守将王礼更是反抗都沒有反抗,直接献城投降。】
【可惜他的行为被监察御史发现,于是押入大牢,可和王礼一样有投降之心的不在少数,夜晚就有同伙将其救走,打开城门,开始投降。】
【這些都发生在不過一日之间,十八日過扬州,十九日抵达六合。】
明朝,洪武十三年。
“居然是扬州!”在场的众人此刻也是满脸诧异,他们是真的沒想到,一旦走扬州极有可能陷入被包围的境况,可他们沒想到,燕王算准了人心,知道他们会顾此失彼难成气候,敢直走扬州。
仔细想想,淮安、凤阳二地都有重兵把守,所有人都以为這些是燕王的目标,谁能注意得到扬州,更何况又有二五仔出现,這东西還真是伴随了燕王一路啊。
李文忠长叹了一口气:“燕王于军事一道的赋世间罕见,是我大明之福份啊。”
身后诸多将领纷纷行礼,要是之前对這些不识世事的皇子皇孙们行礼,他们心中的傲气可能還有些不服,但此刻他们都是真心实意的佩服燕王。”
朱元璋此刻也是心裡乱糟糟的,事实已经证明了朱允炆不過庸才,难当大任而且還不听劝阻,可也不能废除自己立下的规矩,难办啊。
朱标则沒有想那么多,他满眼赞赏的看着他的弟弟:“父皇不必如此纠结,倘若我与雄英沒能過了那一关,就让四弟继位吧,允炆实在不适合。”
朱元璋這就不高兴了:“标儿的什么话,你是太子,福源深厚,原先想必是意外,如已经察觉到了,提前防范,怎么可能再出問題。”
【朱允炆发现問題越来越严重了于是下令让下派出当地部队,并命朝廷诸多大臣去各地征兵。同时他采取了方孝儒的建议,派人去和朱棣讲和,以此来拖延時間。】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