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建設第二座分基地
這裏位於一座山谷當中,三面環山,面積還並不小。
長度足足有着十多公里長,寬度也有着5公里左右。
進入這個山谷只有一條路徑。
最關鍵的是,距離十多公里之外就有兩座大礦脈。
分別是煤礦礦脈和石墨礦脈,儲量非常喜人。
除此之外還有着大小不一的礦脈三十多個。
這裏的資源足夠發展很長一段時間了。
按照每天一百萬的資金計算,挖一百年估計也挖不空。
這裏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成爲主要分基地之一。
他把這座分基地佈置在北安。
不僅是爲了對付小鬼子。
還有北邊的鄰居——紅色毛熊。
而主基地遲早是要搬遷到關內的。
所以在這裏放置一座分基地很有必要。
於是蔣凡就開始建設這座分基地了。
發電廠、採礦廠、兵營
當這些建築相繼完成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數個小時。
接下來便是裝甲工廠、後勤中心、空軍基地
還有最重要的採礦車。
蔣凡一次性直接建造了60輛採礦車。
5個採礦廠同時建造,也需要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才能造完。
這60輛採礦車也是分基地的限了。
不然他直接造100輛,一座分基地每天就是一百萬資金了。
等着60輛採礦車運作起來的話。
每天資金就能夠增長到一百多萬了。
再加廣西那座分基地就位之後,基本兩百萬問題不大。
一天兩百萬,一個月就是6000萬資金。
200萬一天,完全足夠他使用了。
暴兵就是他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
當安排好分基地的事情之後,他便返回了錦州。
時間已經快要進入到5月中旬了。
而這也已經進入到了春耕的時節。
百姓未來一年的生計就靠春耕了。
畢竟東北的氣候只能一年一熟。
所以五月是極爲重要的一個月份。
因爲戰爭的原因本應該在4月底開始的春耕,給拖到了現在。
時間非常緊急。
雖然說紅警基地有着後勤中心的物資可以補給,就包括了糧食。
但是這百萬百姓怎麼辦?
“馬停下錦州重建工作,所有人幫助老百姓搶種,不能錯過春耕時節。”
城市重建只是時間問題,但是春耕不等人。
爲此蔣凡還從後勤中心兌換了大量的肥料。比如昂貴的鉀肥、磷肥等。
將來肯定是要建造大量化肥廠的。
東北作爲全國的大糧倉,化肥的增產效果也是極爲喜人的。
新民。
第14師團終究是扛不住兩個機步師的攻勢。
在丟下了一萬多人之後,第14師團趁着夜色火速撤往瀋陽。
這也是經過了關東軍司令部同意的。
不過才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
滿編的第14師團兩萬五千多人,現在只剩下一萬三千多人,折損人員達到了一半。
如果是放在西方的話,這支部隊基本已經喪失戰鬥力了。
但這是小鬼子,他們的作戰意志極爲頑強。
到目前爲止,沒有任何一名小鬼子投降。
當然就算是小鬼子要投降,他們也不會接收,而是直接給一顆花生米。
日軍撤退,凌梁也並沒有追擊,依舊選擇了穩紮穩打的戰略。
也正是因爲穩紮穩打,所以一師和二師傷亡數量控制在了2000人以內。
戰損比達到了十比一左右。
完全佔領新民之後,左路大軍便超瀋陽逼近。
瀋陽城籠罩在了戰爭陰雲當中。
第六師團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而第十師團這邊日子也並不好過。
在第四裝甲師的猛攻之下,他們的傷亡也急劇升。
關東軍司令部也知道事不可爲。
繼續守下去的話,恐怕第十師團都會打光,而且還受不住鞍山。
更何況新民那邊都已經被突破了,繼續守下去沒有任何意義。
要是紅警軍團分出一支部隊繞過瀋陽直掏後路的話。
第十師團和混成第39旅團都有危險。
所以也果斷下達了撤退至瀋陽的命令。
入夜之後,日軍第十師團便開始緊急撤退。
謝寧果斷下達了追擊的命令。
日軍第十師團的撤退也演變成了逃亡。
不過師團長廣瀨壽助果斷落下了一個滿編聯隊斷後。
這才讓第十師團順利的撤退到了瀋陽。
但是他們的兵力也縮水了八千多人。
新民、鞍山、本溪等瀋陽的外圍防線全線告破。
瀋陽戰役也已經進行到了最後的一步。
當前瀋陽匯聚了第39混成旅團6000餘人。
滿編第六師團兩萬七千多人。
第10師團1.3萬人。
第14師團一萬八千多人。
他們據城而守,一場大規模巷戰已經在所難免。
飛盧18週年品牌升級回饋讀者!充100贈500VIP點券!
(活動時間:8月10日到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