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夜鷹運輸直升機,第四
錦州雖然是東北重鎮,但也只是瀋陽的南大門而已。
城市人口只有不到十萬人。
瀋陽城的人口可是高達60多萬,規模可不是錦州城能夠相比的。
這裏的地形可要比錦州複雜。
況且小鬼子的兵力也超過了五萬人。
這也是關東軍覺得能夠守住瀋陽的信心所在。
五萬人守一座瀋陽城,再怎麼也能夠堅持一年半載。
更何況還有國內的增援將會源源不斷的抵達。
本莊繁就是想要用瀋陽城拖住紅警軍團的主力,讓他們深陷泥潭當中。
巷戰有多麼複雜,他=蔣凡非常清楚。
更何況城中還有這麼多百姓。
打起來他們也會束手束腳,也無法動用重武器。
如果這是小鬼子的城市。
直接用重炮、火箭炮和轟炸機先把這座城市夷平再打。
況且他也並不想讓這座重工業城市變成一座廢墟。
所以就要想其他的辦法了。
巷戰最主要的因素其實還是火力問題。
巷戰的戰鬥一般都是發生在近距離,交火強度很高。
看來很有必要一下單兵武器了。
半自動步槍雖然很不錯,但終究只是自動步槍的過度武器而已。
至於索米衝鋒槍,和自動步槍比起來相差太遠了。
衝鋒槍終究只是衝鋒槍而已。
蔣凡也打算給部隊分批次更換自動步槍。
而這款自動步槍的型號STG-44突擊步槍。
在二戰當中,這已經算是一款非常不錯的自動步槍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射速慢了一些。
當然這個射速是相較於衝鋒槍而言的。
其戰鬥射速也有着550發每分鐘。
不過由於它使用的是中型槍彈,後坐力比起衝鋒槍還是大了不少。
長時間連續射擊跳動嚴重。
這也是它唯一的缺點了。
還有一個缺點就是這玩意很耗子彈。
但對於蔣凡而言又不是什麼問題。
他現在的資金可以輕輕鬆鬆兌換幾十億發子彈。
況且東北交通也還行。
十來萬人換裝自動步槍,後勤只是壓力大一些,但還是能夠供應的。
本來他是準備等拿下東北,把公路、鐵路這些修好,這樣後勤壓力就會小很多。
但現在也是沒有辦法,只能提前了。
除此之外要多配備反坦克炮、火箭筒這些東西。特別是火箭筒。
在巷戰當中能夠發揮出很不錯的效果。
還有一種武器裝備能夠在巷戰當中發揮出極爲重要的作用。
那就是直升機。
目前空軍基地當中已經解鎖了一款直升機。
因爲目前沒有太大需求的原因,所以就沒有裝備。
而現在已經有這個需求了。
夜鷹運輸直升機是一款通用直升機。
外形倒是和UH-1直升機有些相似,同時是採用單發單旋翼帶尾槳的佈局。
左右各有一扇側滑門,方便下人員貨物。
發動機裝備的是一臺1800匹馬力的活塞發動機。
最大起飛重量7噸、最大時速195公里每小時、最大航程500公里、最大載重2噸。
雖然用的是活塞發動機,但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
渦軸發動機畢竟是五十年代後的技術。
除非基地升到4級,或許到時候就能夠全面裝備噴氣式戰機和渦軸版本的各型直升機。
在巷戰當中,直升機能夠派的用場還是很大的。
它可以直接裝載着12名士兵快速機動到某個制高點。
搶佔制高點在巷戰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直升機可以垂直起降以及懸停的能力可以打小鬼子一個出其不意。
而且小鬼子缺乏防空火力。
除非是被機槍近距離掃射,不然問題不大。
蔣凡乾脆直接組建了一個空中突擊旅。
下轄三個空中突擊步兵營、兩個空中運輸營、一個後勤保障營,總兵力三千多人。
瀋陽城外,左右兩路大軍成功在城外會師。
兩軍合流之後,蔣凡也成立了一個臨時指揮機構——瀋陽戰役前敵指揮部。
有凌梁擔任總指揮。
這場戰役蔣凡也全權交給她指揮。
兩軍五個師的兵力,團團將瀋陽包圍了起來。
第四裝甲師直接突襲了鐵嶺,截斷了長春至瀋陽的鐵路線。
第二師團根本就無法從這邊支援瀋陽。
面對四面合圍,城中的日軍加緊開始構築城防工事。
凌梁也直接給小鬼子送了見面禮。
集中了四個步兵師外加獨立重炮師的大炮對瀋陽四面城牆開啓了強拆行動。
這一次光是155毫米口徑以的火炮就超過了200門。
也瀋陽巷戰也正式開始打響。
而這個時候在旅順那邊也有了異動。
一支大船隊抵達了旅順。
正是從國內支援而來的部隊——第四師團。
飛盧18週年品牌升級回饋讀者!充100贈500VIP點券!
(活動時間:8月10日到8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