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
众人缓缓出了大帐篷,窝阔台激动慢慢与众人告别,随后回到自己营帐中,刚刚還一脸愤懑的窝阔台,立即抱着自己的美妾,高兴大笑。
之前所有的愤怒和丧气话都是装出来的,他明白自己达到了目的。
作为父汗的第三個儿子,他不像大哥那么耿直,不像二哥察合台那么悍勇,但他更聪明。
他明白自己虽是三子,却比两個哥哥更有继承父亲军队和财产的机会,蒙古人向来讲究“幼子守灶”。
所以他对于两個哥哥并不戒备,却不放心聪明的姐姐。阿刺海别吉太聪明了,每次都能在父亲面前出风头。
父汗在几天前和两個叔叔喝酒的时候甚至說過,如果哪天他带兵出去打仗,会让阿刺海别吉作监国公主,为他掌管大蒙古国。
当时他正好进去送酒,在帐篷外面听到了這句话,心裡很不舒服。
已经准备让海别吉监国了,如果她是個男人,那岂不是要让她继承大蒙古国…
虽然很难受,但窝阔台沒有办法,海别吉掌管着蒙古国的贸易,对于他们這样草原上的王国来說,贸易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东西都需要买,所以格外重视。
他有时甚至会想,得想個法子把他那聪明的姐姐赶快嫁出去,這样他会好受些,不用那么担惊受怕。
偏偏他沒有办法,也不可能那么做。
可就在這时,金国前线传来让父汗暴跳如雷的消息,景国的皇太孙,那個打败辽国,打败金国的人,居然为了他的爱妾出兵,要求他们蒙古国退兵,到明年春天才能南下。
這不只是侮辱,更多的還是损失,他们已经取得众多胜利,消灭金国大量军队,攻破乌沙堡,只要再等几十年,甚至几天,上京城就会被攻破。
就在這样紧要关头,景国人要求他们撤兵!還把大军囤驻在木华黎大军三十裡外。
這样的举动窝阔台也非常气愤,可有想不出什么能够解决的办法,景国的强大天下人都看在眼裡,甚至回来报信的信使還描述了景军如何纪律严明,如何轻而易举做到山崩地裂,河谷坍塌,如何恐吓他们的情景。
气愤之后,他很快想到另一件事,或许這是個机会?
以他的聪明也觉得李坏不太可能只是为了一個美妾就做出這样的事。
可如果是真的呢?哪怕不是真的,也将這件事說成真的呢?
如果李坏可以为一個金国的女人调动大军,那他完全也可能为一個蒙古的女人调动大军!
窝阔台当时就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父汗虽然宠爱海别吉,甚至要让她监国摄政,可如果涉及家族利益,国家利益,就全然不会带着那种私情。
就像他即便再宠爱阿刺海别吉,当初也想让她嫁给一個七十多岁的老头,只因這样能控制汪古部。
如果让父汗相信李坏就是個彻头彻尾的色鬼,李坏愿意为他的女人发起一场战争,或许就能把海别吉送到景国去!
一個足够聪明而且漂亮的女人,能够和景国人斡旋,能够控制李坏。
所以他之前看似愤慨激动,却一直向父汗强调一点,都是女人的祸,李坏保护金国,不惜派出大军,挑衅他们,都是因为金国女人的原因。
父汗不用全信,只要他觉得有這种可能,或者信了一成,他很可能就会去尝试,他了解父汗,他既然包容,又残忍,而且不择手段!
果然,最后父汗下令召回哲别和阿刺海别吉,窝阔台已经隐约猜到父汗起了那样的心思,他可能真的想要试一试了…
年前,關於王府新船的事情紧锣密鼓进行着,市舶司也开始不断讨论和规划關於航运和海上贸易的各种法规。
年前,李坏正在王府和美女们打麻将,有人告诉他宫裡来人召见,于是便匆匆进宫。
到了养居殿,并沒见到皇上,福安告诉他皇上和皇后、田妃到宫后游园去了,只是把一堆奏报留给他。
福安派人给他摆上茶水和精致点心,备好火盆,然后說:“殿下,這些茶点都是皇后和田妃娘娘为你精心准备的,這些奏报是王相、何相他们挑出来的,皇上說全由殿下自行批画,随后交予中书处理,无须再向他禀报了。”
李坏明白怎么回事了,皇上是想让他学着处理国家大事。
政事堂看過的折子,重点都标注過,奏折都会有简练的语言概括,并在旁边注上建议的解决办法,如果同意直接直接勾上就行。
如果不同意再批注解决办法。
這些折子大多都是好事,都是不那么重要的事。
比如浙地今年进贡的细酒、海味、姜瓜多少,湖南乳糖、白砂糖如何之类的话。
還有就是各地上报的案件和今年一年的收成总结。
這些都大同小异,由政事堂按惯例批复就行。
但也有几個奏折引起李坏的重视,一個是延州权知州事禀报州内有藩属村落发生叛乱,已带兵镇压。
可旁边的州县又有人上奏,說延州知州利用职权侵占藩族百姓土地,逼迫他们反抗,随后趁机抓住族长在街上碎尸处死。
李坏看了皱眉,這几個奏折被德公他们贴心的放在一起,說的都是一件事,可此时延州远在千裡之外,他哪裡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难道就按自己喜好或臆想来批?
李坏觉得很有可能大多数皇帝就這么干了,毕竟远在千裡之外,又懒得大费周章,自己也眼不见心不烦。
就像一项有趣的调查,在现代战争中,平均十几万发子弹打死一個敌人,步兵杀伤效率已经非常低,但步兵确实最有负罪感的,因为他们会直接目睹敌人死亡。
而轰炸机杀伤敌人是最有效率的,可以說杀人如麻,可轰炸机驾驶员,投弹手却沒什么罪恶感,因为他们看不见地上如何惨烈,如何死人,虽然知道自己杀死无数人,罪恶感却远不如杀人少得多得多的步兵。
皇帝大概也是這种心态,随便钩判就能觉得无数人的生死存亡,可偏偏自己却是看不见的。
如果经理過民间疾苦,懂得世态人情的皇帝還好,如果不懂可不总想着推脱了事,毫不在乎么。
李坏感慨,不過他自己不可能就這么草草做出判断,决定派人去查查再看。
接下来则是西北边境和蜀中来的折子,說的是最近边境州县有些商人把兵器、铁器偷偷卖给外国的。
甚至還有军器监的奏报,最近抓获一两個夏国派来的探子,旨在打探火器生产工艺和设计图纸,而他们两的户籍,居然是和地方高官买的。
关键是他们說的高官也是骗子,卖的户籍文书都是假的,与朝廷的各式都不对,入京沒多久就被抓,拷问之后交代了。
李坏看得也火大。
为了国家富有,支撑打仗,李坏前期一直在给商贸放宽管制,沒有更多限制。
但也随着限制的放开,很多人不老实了,比如向外国藩族卖兵器和铁的。
這在以前都是能处死的大罪,结果现在又跳起来,以前两国若是敌对,别說铁和兵器,就连粮食也不准流通。
到现在,李坏已经给了极大的贸易自由,除了一些特定物品都可以卖,這特定物品中就有铁。
這也越发让他觉得在利益面前,人是靠不住的,所以很多安国立命的根本,必须握在自己手中,有些可以开放买卖,但有些绝对不能。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