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921章

作者:佚名
在他记忆中,歷史上好几次外族入主中原,都是被自己人卖的。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后晋的灭亡,后晋原本两次击败契丹。

  于是契丹国主上书假意說要南附,皇帝派大将杜重威前去接应,结果发现是假的,契丹人沒有臣服的意思,再一次带大军准备南下。

  這时候杜重威觉得石敬瑭向契丹低头就可以当皇帝,那我向契丹俯首是不是也可以当皇帝?

  于是他居然就這么带着十几万晋军投降了契丹国主,后晋主力尽去,完全沒法阻挡契丹,皇帝一脸懵逼,契丹大军直入开封,带走后晋皇帝,沿途百姓被抢掠一番。

  在抵抗的州县因为群龙无首,各自为战,被契丹国主集中优势兵力击败迫降。

  最惨的一個州因为誓死抵抗到最后,十万百姓最后只剩七百多人存活。

  在利益面前和他们谈什么民族大义,家国情怀,百姓利益,那简直可笑。

  而這种苗头因为他之前为筹集款项而开放的政策开始逐渐抬头,李坏当即决定這种事必须严惩

  可一看德公他们的批注,顿时觉得還是太狠了些,抄家灭族…

  虽然在這個年代,這样的大罪等同叛国,抄家灭族是基本操作。

  不過他想了一下還是改了,首恶必办,抄家也是必须的,灭族便免了吧,除处死罪魁,余者流放南方。

  這让李坏想起一件事,以前有人因中国叛国罪可以判处无期徒刑,疯狂攻击沒人权,封建余毒等等…還找美、日網友来评理,结果日本網友好心提醒,在日本叛国罪是可以判处死刑的,在美国也可以判死刑。

  也难怪德公他们会直接批注抄家灭族了,很多人类的共情总是相通的。

  不過在李坏看来,只要涉及人命,就必须慎重。

  福安一直在旁边为他解答一些問題,懂得很多,有些地方李坏都不知道在哪,要不是问福安,他都不知道奏折从哪来。

  慢慢批阅到下午,李坏吃了点糕点和茶水,才看的差不多。

  随后在福安的帮助下将上表分成两类,三类,做出裁定按照政事堂意见处理的,直接送交门下省。

  一些意见不同的有新处理方案的也会交付门下,只不分出来要官员们特别注意。

  最后则是暂时沒有做出决定的,那只有一件,就是延州的事,需要派人去查。

  整整坐了一天,李坏也觉得有些腰酸背痛,活动之后让福安收拾收拾,自己先离开了。

  …

  等到家,诗语、阿娇她们還在等着自己吃饭,一天就這么過去了。

  往后,每隔几天,皇上都会让李坏进宫批阅一些重要上表,慢慢的,让他处理军政大事。

  其实天下事非常多,每天送到宫中的奏折有两百多,好在有宰辅看過之后精简并给出解决方案,如若不然,皇帝可能会活活累死。

  当然,皇帝也可以完全不管,闭着眼睛全同意,把事情都丢给宰辅。

  随后,李坏办公地点慢慢从开元府,变成养居殿,大臣们看在眼裡,也都习惯了。

  就如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只是李坏自己又多些奔波,要往返皇城内外。

  另外一边,新的战船开建,他也需每日到河边造船厂监督,让工匠们明白他的重视。

  新军的扩招也在年前后开始,很多大事有條不紊开始进行…

  景国的這些动作逃不過外人眼光,特别是扩军,建船,倒是吓得高丽接连来进贡,几年已经来第四次了,他们還自己景国這是要渡海去伐高丽。

  毕竟以前高丽与景国尚远,现在景国打败金国,控制辽东,高丽也成邻国。

  自从有唐汉教训之后,高丽国内就有“事大主意”,還是公开提出的,意思是中原谁大,就向谁称臣纳贡,中原战乱,就找個大国纳贡,這样才能保证半岛安全。

  如今依旧奉行這种外交政策,往后千年就会会這么执行。

  此举倒是把李坏弄到哭笑不得,我這准备打夏国呢,怎么高丽你自己躺枪了…于是下诏安抚。

  彰武元年很快過去,這一年注定不会有什么太大风浪为后人铭记。

  不過在看不见的内部,這一年却是承前启后,事关重大的一年。

  李坏的新政终于在南方推行,有一就会有二,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這個开头,往后就会简单。

  其二就是权力的交接也已开始,皇上已经开始让他批阅奏折,主理朝政。

  权力過度最怕不顺滑,如果不顺滑很容易生出祸乱,导致朝局动荡。

  年后,年节气息未過,朝廷恢复办事,李坏也逐渐接過朝政。

  到正月十五上元节后,皇上干脆下诏,他身体不适,年纪大了,沒有那么多精力主持朝局,于是下令皇太孙监国,主持朝中大事。

  同时东宫空出,归皇太孙使用。

  李坏也在东宫安置了几個婢女和侍从,有时如果事务繁忙,就暂宿东宫。

  事情一旦成了惯例,就很容易会定下来,慢慢的大家都习以为常。

  彰武二年,李坏除了处往常国家事务,只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到河边监督新战舰制造。

  而北方也传来好消息,在杨洪昭运作之下蒙古人被迫解围一個月。

  杨洪昭趁机接走上京城中的景国官员,运走上京所有金银财货,同时卖给他们两千把遂发枪和许多火药,弹丸,帮助他们训练士兵。

  還特意阴绰绰的交待,這支新训练出来的军队只能由齐王蒲察翼带领,更是瞬间坐实蒲察翼是他们的人,让本就已经在风口浪尖的蒲察翼百口莫辩。

  不過凭借火枪队,蒙古人第二次南下时,上京城暂时守住了,双方从二月一直僵持到四月初后。

  蒙古人放弃围城,开始攻掠周边地界,金国西部几乎被抢掠一空。

  倒是在金国东部遇到完颜宗弼部的抵抗,双方大战一场,各有损伤,蒙古人只好退回草原,择机再南下。

  不過小股部队袭扰侵掠一直沒有停歇。

  杨洪昭为此還在奏表中說,他觉得蒙古人如果成为敌人会很难对付,他们的作战风格是能打则聚而歼之,不能打就分散兵力袭扰,伺机袭击,能成则穷追猛打,不成就接着马力撤退。

  而且蒙古人几乎人人有马,最精锐的骑兵甚至一人两匹马,三匹马的程度。

  如此激敏灵动,会让他们极难对付,很难有聚而歼之的机会,一旦他们警觉起来,下定决心不交战,光是逃跑也能让南方各国的大军束手无策。

  深入草原追击则需要承担极大风险。

  不過杨洪昭在奏折中也提出如果要与蒙古开战,他的建议。

  很简单,只有四個字,如“卫青故事”。

  李坏顿时明白杨洪昭的主意了。

  卫青的赫赫战功很多人都知道,但卫青对付匈奴的办法人们很少会提,但战争就是残酷的。

  卫青即便能深入大漠,战略眼光卓著,可在辽阔的草原上打歼灭战是不现实的,何况匈奴多骑兵,围歼很难。

  但是,卫青明白自己的优势,只要正面作战,汉军骑兵完全可以击败匈奴。

  匈奴士兵可以跑,但他们的部族,他们的聚落,他们的家人跑不了。

  于是卫青每次直接攻击匈奴人聚落,将男女老少,马和牛羊统统掠回汉朝境内,带不走的东西全焚毁,带不走的人全杀死,還把牲畜的尸体丢入水源。

  說白了就是坚壁清野,连续进攻。

  战术上坚壁清野,战略上不要想着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连续,不间断进攻。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