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 漁陽鼙鼓按征塵
現在朱載坖關心的是京操班軍的情況,在練兵軍務處的嚴令之下,各都司的京操班軍按照朝廷的命令抵達了指定的地點,朱載坖命令都察院、衛尉寺派出清軍御史和鎮撫官,對南北兩京和鎮南府的班軍予以清查,除了在京師的京操班軍由總督京營戎政臨淮侯李庭竹、協辦軍務大臣順寧侯俞大猷、蘿川侯馬芳、哈密伯李成梁寓意考覈之外。
在南京由督師南京大學士殷士儋和南京守備恭順侯吳繼爵,在緬甸由總督中南南京兵部尚書殷正茂和提督中南軍務劉顯、鎮守雲南總兵官平蠻將軍黔國公沐昌祚等人負責考覈。
這次至少赴京師的京操班軍數量是是足夠的,按照後來練兵軍務處擬定的調遣計劃,山東、直隸、河南向京師每班徵調班操京軍一萬人,湖廣五千人,遼東、大寧五千人,宣大山西五千人,一共四萬五千人,其中遼東大寧和宣大山西的一萬人是騎兵,其餘都是步卒。
李庭竹、俞大猷等人檢查了這些京操班軍之後,向朱載坖上奏,從數量上來說,人數現在確實是足夠了,老弱也不多,但是除了遼東大寧和宣大山西調來的班軍尚算精銳之外,山東、河南、湖廣等地的京操班軍都是缺乏訓練的新兵,沒有什麼戰鬥力,不僅是疏於訓練,基本上都是空着手來的,軍器甲冑都很少。
幸好現在朝廷府庫尚算充裕,朱載坖當即命令動用府庫儲藏的各種物資,撥給這些京操的軍士們,至少看起來像軍士而不是叫花子。
朱載坖再次召集軍務會議,討論的主題主要是京操班軍應該怎麼訓練的問題。
高拱認爲,國朝京營之制主訓練在京官軍,京營本來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訓練班操官軍的,現在朝廷既然恢復了班操制度,那麼就應該由京營來訓練,具體的做法是京營通過操練、輪班、外遣、選補等制度,調發整個北方地區的軍士。既源源不斷地向邊鎮提供經過訓練的士兵又穩穩維持着足額超過十八萬的駐京大軍,這樣就可以恢復到洪熙、宣德時的舊制了。
但是高拱的這個提議遭到了馬芳等人的反對,馬芳認爲,這樣的話,京營過於鬆散,臨戰不利,土木之變就是例子,英宗親征失利,除了自己和王振的騷操作太多之外,京營的鬆散也是重要的原因,倉促組建的親征大軍在土木堡一觸即瀵,暴露了京營訓練與作戰的脫節所造成的惡果,所以堅決不能重蹈覆轍。
朱載坖也認爲,班操京軍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備戰鬥力,京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居京師而威天下,強悍的戰鬥力纔是朝廷尊嚴的保證,所以朱載坖要求各位參贊軍務大臣想辦法對班操京軍加以整合,不僅要使得京營具備戰鬥力,班操京軍輪班之後,也要在地方擔負起保障地方安寧的重任來。
兵部尚書汪道昆則提出以團營之制來訓練班操京軍,但是內閣堅決反對,因爲團營之制,已經在世宗皇帝在位時予以廢除了,就不必再提了。
李庭竹、馬芳、俞大猷則認爲,京操班軍既然是以地域而來,由於他們返回地方仍然是要在地方承擔鎮守重任的,所以就不必像三大營時期打散訓練,而是以地域理清指揮關係後予以訓練,這點得到了朱載坖的認同,首先就是要理清編制和指揮體系。
大明原有的衛所制度已經不再適用於戰爭了,所以必須重新進行編制調整,馬芳等人都認爲採用現在九邊軍鎮中的營一總一哨一隊一什一伍的編制方法比較合理,一營以五千人爲準,由參將或遊擊統帥,營下設總,由千戶統帥,依次類推。
這樣的話,班操一萬人,正好是兩營,五千就正好是一營,不過騎兵三千爲一營就可以了。而在訓練的時候,由五軍都督府和兵部提請相關的軍官予以負責訓練,至於如果要調動京營或者班操京軍作戰,則需要臨時命將,統帥官軍出征,說白了就是統軍不專於一人,練軍不專於一人,行軍不專於一人,大明基操了。
朱載坖同意了這個辦法,命令首先兩班操京軍編制起來,至於班操京軍的軍官,兵部會同五軍都督府、京營戎政府和協辦軍務大臣等予以考覈,要材勇兼備的,可以留用,不堪用者當即罷去職務,從國子武學或者調用武進士充任班操京軍的軍官,以加強朝廷對於班操京軍的控制。
朱載坖隨後發佈上諭,以總理京營戎政臨淮侯李庭竹負責班操京軍的訓練,協辦軍務大臣馬芳、俞大猷、李成梁等人具體擬定相關的訓練章程。
俞大猷向朱載坖上疏,認爲首先要做的就是整頓軍紀,這些班操京軍,平素沒有軍紀軍法約束,驟然訓練,但恐譁變,所以首先要嚴肅軍紀,使其知道軍法之威,然後才能開始訓練。
再加上他們長途跋涉,需要修整之後才能夠進行訓練,朱載坖準允了俞大猷的奏請,放權給俞大猷等人,還命令衛尉寺卿趙錦巡視京操班軍,重申軍紀軍法,要這些軍士們遵守軍紀軍法。
但是很明顯,趙錦的說教成效不大,這些班操軍士很快就開始搞事情了,他們長途跋涉而來,本來是在修整,準備參加訓練,朱載坖也命令京通倉照京營、親軍諸衛的給養標準供給後勤,是希望他們喫好一點努力操練,但是有些人喫飽了就開始作奸犯科了。
最開始就是遼東大寧和宣大山西等班操軍士,因爲他們膽子最大,以精銳自詡,平素有點什麼小過失,長官也不跟他們計較,隨後各部的班操軍士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干犯軍法的情況,以順寧侯俞大猷、蘿川侯馬芳、哈密伯李成梁爲首,具本朱載坖,請求嚴肅軍紀,以儆效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