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漁陽鼙鼓按征塵(二)
同時命令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左都督陸繹、衛尉卿趙錦、總督京營戎政臨淮侯李庭竹、京衛都指揮使嚴紹庭統帥錦衣親軍、京營、親軍諸衛彈壓京操士卒,整肅軍紀。
最先安定下來的是宣大山西和大寧遼東的京操士卒,馬芳、李成梁都是在軍中威名素著的老將,這些地方的官軍士卒也都對他們極爲敬服,所以在他們兩人趕赴軍營之後,很快就安定了下來,馬芳、李成梁也都是老將了,該怎麼處理這種事情也不用朱載坖教,當即將挑頭鬧事的士卒抓出來砍了,以儆效尤。
而俞大猷這邊就相對不那麼好處理了,雖然俞大猷也是國朝名將,但是這些從地方都司來的士卒根本不認識俞大猷是誰,至於其中的一些世襲衛所軍官,也大多無法控制部隊,只要大兵彈壓纔行,在錦衣親軍、京營和親軍諸衛的包圍下,這些沒有武器的士卒們開始慌亂了起來。
不過俞大猷處理這些事情是很駕輕就熟的,當即命令錦衣親軍向他們喊話,打開營門,安靜待好,自然無事,然後大批的京營和親軍諸衛士卒們進入各營,將這些士卒們趕回自己的營房中去,隨後錦衣親軍和衛尉寺就開始調查起來了。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這些士卒們到了京師,雖然朝廷供給衣食,但是京師是不準外兵進入的,必須要有旨意纔行,班操京軍也不例外,所以京營派遣了士卒看守班操京軍的營房,就是不準這些軍士跑到京師去,但是這些軍士喫飽了,當然是想出去看看的,於是就和看守營房的士卒發生了衝突。
看守班操京軍的京營千戶趕緊以班操士卒譁變上奏,事情其實遠沒有那麼嚴重,雖然這事實際上兵部嚴重,但是引起的政治風波是極爲嚴重的,很多官員紛紛上疏,認爲這些丘八不可信任,兵驕難制,大規模訓練班操京軍不太現實,這些還算是比較理智的。
已經有不少人將矛頭直接指向了練兵軍務處,他們認爲,正式練兵軍務處提出的訓練班操京軍,才導致了這種事情的發生,之前由內閣、兵部管理軍務的時候,並沒有出現這種事情,而練兵軍務處負責軍務之後,竟然出現了都門兵變這樣惡劣的事情,可見練兵軍務處根本無助於軍務,反而會壞事,他們請求朱載坖撤銷練兵軍務處,將權力還歸內閣和兵部。
朱載坖隨即下詔,解釋了此事,首先並不存在什麼譁變、兵變這些事情,不過是一些士卒干犯軍法,朱載坖已經遣人處置了,至於訓練京操官軍的事情,出自朱載坖本人之意,並非其他人的建議,練兵軍務處只不過是執行朱載坖的旨意罷了。
隨後朱載坖就召見所有的參贊軍務大臣,商量此事的善後,首先由馬芳、俞大猷、李成梁彙報相關情況,其實現在事態已經得到控制,事情也並不嚴重,但是造成的影響是很大的。
對於朝廷官員的奏疏,朱載坖並不想回復,只是說道:“畿輔近邊地方武備廢弛已久,近來言者皆詳於外而略於內,豈萬全計?朝廷訓練京操,正式強內固基之舉,豈可輕廢,內閣曉諭羣臣,勿再生事,否則朕必嚴懲不怠!”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善後,因爲從正德以來,大明兵變、譁變頻發,到了本朝,要稍微好一些,但是這次竟然在都門之外,聚衆鼓譟,雖然朱載坖宣稱並非兵變,但是無論是朱載坖還是再坐的臣子們,都很清楚如果不是處理的及時,恐怕就要釀成譁變了,無論是高拱等文臣還是馬芳等人,都認爲嚴懲是必須的。
朱載坖也一樣認爲必須嚴懲,大明官軍懈怠已久,士卒玩法疏忽,不守軍紀,動輒以譁變、兵變威脅朝廷,這是絕對不行的,想幹什麼?學五代的驕兵悍將嗎?雖然大明之前的兵變多是由於朝廷欠餉所導致的,但是實際上造成了以兵變促兵變的惡劣影響,兵驕難制,軍紀渙散,朝廷對於軍隊的控制力大爲下降。
更令朱載坖不能容忍的是,之前朝廷以撫爲主、只究首惡的策略,使得許多參與兵變的士卒並未受到追究,反而因爲兵變受到朝廷所謂撫馭,從中獲取利益,因此一些老兵油子便意識到,要獲利就兵變。久而久之,官軍就形成以兵變挾賞獲益的風氣。
高拱殺氣騰騰的說道:“陛下,此案必嚴懲以正軍法纔行,夫人主鞭笞萬國,天下震懾而莫敢越者,以能制其死命也。今順者缺餉,噪者得金,跋扈者無懲,操練者有罰,倒持太阿,豈所以震懾天下乎?譬如兩手痿痹不仁,不爲吾用,雖其將帥非唐藩鎮之將帥,而士卒實唐藩鎮之士卒也。”
這點朱載坖也是贊同的,官軍中兵痞甚多,他們打仗沒本事,鬧事的本事可是不小,朱載坖可不會慣着他們,朱載坖和參贊軍務大臣們商量之後,決定是東閣大學士張四維牽頭,兵部尚書汪道昆、衛尉卿趙錦、錦衣親軍都指揮使陸繹、臨淮侯李庭竹、蘿川侯馬芳、順寧侯俞大猷、哈密伯李成梁一道窮究此事,凡是涉事士卒、軍官,全部要揪出來嚴懲。
還有軍中的所謂老兵、悍卒,只要涉及到此事,一律嚴懲不貸,最終由朱載坖親自處理此事,朱載坖下達上諭稱:“夫綱紀軍旅之本,朕所不敢輕忽也。爾來習以爲譁,譁則奉驕止啼,養成獷悍,遇敵警則必不爲我用,雖無殺傷之慘,實爲跋扈之萌,朝廷之體統亦輕且褻甚矣!彼既不能守朕之法,朕之三尺劍亦不能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