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5章 ——范雎入秦——远交近攻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而范雎入秦并沒有一来就收到嬴稷的接见,毕竟范雎虽然经历很像一個小說主角,但现实毕竟不是小說,有时候现实比小說荒诞,但更多时候现实是真的很现实。

  秦王只让范雎住在客舍,给他粗劣的饭食吃。就這样,范雎足足等了一年多。

  不要低估一個人复仇的决心!

  毕竟范雎连装死、被别人撒尿到身上都忍過来了,這点小小挫折算什么,毕竟包吃包住啊!

  借用小马哥一句话:我等了三年,就是在等一個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而不用三年,這個机会很快来了。

  秦昭王已经即位三十六年了,可這朝政其实他并不能一言而决,還得看人家脸色。

  這人是谁呢?

  那可是我們芈八子的弟弟、儿子们。

  穰侯魏冉、华阳君是宣太后的弟弟,而泾阳君、高陵君都是秦昭王的同胞弟弟。

  穰侯担任国相,华阳君、泾阳君和高陵君轮番担任将军。

  主打一個反正自己人轮流当家做主。

  由于宣太后庇护的缘故,他们家的富有甚至超過了国家。

  等到魏冉担任了秦国将军,他又要越過韩国和魏国去攻打齐国的纲寿,想借此扩大他的陶邑封地。

  而范雎则是终于等到了机会:

  写了一份自荐书。

  原文太长,给大家放到最后。

  而嬴稷看到那可真是感叹遇到了知音。连忙让人請进宫。

  范雎如果追女孩的话,那肯定是一把好手。

  见到嬴稷那第一印象必须让他足够深刻。

  范雎直接往内宫走,巧遇嬴稷,却又假装不认识,等到宦官来驱赶說:大王来了。

  我要是范雎我也得感谢一下這位宦官,简直是個好捧哏,不然自己接下来的话可不好說

  “秦国哪裡有什么大王啊,只有太后和穰侯,這可是天下人都知道的道理。”

  嬴稷可感动坏了,知音啊知音,我都登基這么多年了!

  处理個事情還得给我妈早請示、晚汇报。

  要干個什么事還得我妈和舅舅同意!

  這王有什么意思。

  嬴稷也是個懂得招纳贤才的:“我這個又笨又傻,竟然让你這样贤才空等一年,我向您行個礼,還請您接受。”

  看到沒,找工作也好,谈恋爱也好,必须给人家留下足够深的第一印象。不然人家转头就忘了。

  你天天对女孩子說情话人家是不会记住你的,毕竟說情话的可不止你一個。

  人家肯定记不住你,up主這裡教大家一招。

  直接走上去,给她一巴掌,然后趁她懵逼马上就要发怒還手的时候连忙补一句

  :“为什么,为什么這么晚才让我遇到你這么漂亮、温柔、大方、贤惠的女孩子。

  你为什么不早点出现?

  啊!!!为什么啊!!!”

  放心,這时候她刚从第一巴掌缓過来,突然又被你一席话搞得又懵了,连忙抱住她,当然,不要抱人家上半身,人家告你耍流氓那可不怪我,抱住小腿,然后就大哭,边哭边喊“为什么啊为什么啊!”

  你就說印象深刻不深刻吧!

  我随口一說,你们做了可和我沒关系哈。

  嬴政满脸黑线,我本以为你這后人对那龙阳之好有特殊爱慕,沒想到啊沒想到,你還是個脑回路這么清奇的人。

  在我大秦,无故殴人都是犯罪,我不信你们后世难道不是?你這是给人家出办法嗎?你就是奔着害傻子去的。

  不会真有傻子去做吧?

  [而后范雎就对秦王提出了那個至今仍然還广泛存在于如今各国交往之中的政策:远交近攻。

  简单地說,就是把韩国、魏国這些离秦国近的的国家作为兼并的目标,和远的国家,比如齐国和燕国,要搞好外交关系。

  毕竟你去打齐国燕国,占了土地,那就是一块飞地,不仅沒增大国家实力,反而你要守下来還得反過来投资。

  先把邻居干掉,邻居屯粮我屯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当然最开始這個提法,范雎是为了反对魏冉打齐国的想法,毕竟秦国出兵出钱,打下来了,秦国一毛钱分不到,全是魏冉的。

  而這番话不仅证明了范雎确实有才能,還像嬴稷表了忠心,毕竟這個政策可是范雎提的,但凡是個正常人都知道有道理,你魏冉总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吧。

  范雎把魏冉得罪死了,而這也导致秦王越来越信任范雎,毕竟自古君王喜歡的臣子都是這类,想干啥,话都不用說,一個眼色,人家就干的妥妥当当的,得罪人的事人家全干了,骂名也背了,最后享福的是君王。

  嬴政轻蔑笑了笑,那是昏庸之君才会喜歡那样的人,朕可不会,却不想扭头就看见不远处李斯那张脸。

  好吧,其实有为之君也喜歡。

  [而后又劝秦王收回大权,

  诸子百家最喜歡的讲故事环节又到了:从前崔杼、淖齿在齐国专权,崔杼射中齐庄公的大腿并杀死了他,淖齿抽了齐湣王的筋又把他悬吊在庙梁上,一夜就吊死了。

  李兑在赵国专权,把赵武灵王囚禁在沙丘一百天饿死。

  如今秦国的太后、穰侯、高陵君、华阳君和泾阳君,就是淖齿、李兑一类的人物啊。

  三代亡国的原因,就是君主把大权全都交给宠臣,恣意饮酒纵情游猎,不理朝政。

  那些宠臣,一個個妒贤嫉能,瞒上欺下,谋取私利,从不为君主考虑,可是君主又不醒悟,因此丧失了自己的国家。

  如今秦国从小乡官到大官吏,再到大王的左右侍从,沒有一個不是相国穰侯的亲信。

  我看到大王在朝廷孤单一人,我暗自替您害怕,在您之后,拥有秦国的怕不是您的子孙了。”

  嗯,有道理嗎?肯定有啊!

  但是有沒有一点夸大事实?有一点吧但并不多。

  你想想嬴稷的王位怎么来的?对吧,哥哥不小心死了,诸王子争位,他不就是靠着他舅舅魏冉手裡的兵赢下来的?

  再說了,他妈又不止他一個儿子,万一自己哪天不听话,是不是也有被换下来的风险?

  而這也就是我們很多时候看到很多忠臣被冤杀的原因,你会不会造反并不重要!

  你有沒有那個能力很重要!

  历朝历代最得大多数皇帝信任的并不是什么外戚、托孤大臣,反而是太监。

  为什么?因为太监他就沒办法做皇帝,而太监的权力直接来源于皇帝,皇帝随时想换就能换,当然像唐王朝后期那种太监想换皇帝就能换,多少是有点太奇特了。

  “观音婢,朕沒有听错吧?

  朕這是做了什么孽,后世子孙怎得如此不争气?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啊!

  我大唐丢脸都丢到前人哪裡去了

  (??﹏??)(??﹏??)”

  “高明,跪下!抬头看着我!

  你到底是怎么教的子孙,那后汉十常侍权倾天下,灵帝尚且随手拿捏,

  怎得你的后世子孙還被太监拿捏了!”

  說着扯下玉带就要打,长孙皇后连忙拦住:“陛下,你李治,你李治啊!”

  “朕沒有李治,沒有李治!”

  ps:沒有打错字!嗯,這梗真TM烂。

  [范雎的建议下,秦昭襄王收回了宣太后的权力,并流放了他的两個舅舅和两個弟弟,然后任命范雎为秦国相国,此人终于爬上了人生的顶峰。

  顺带一提:芈月是我国第一位太后。

  而關於范雎,眦睚必报這個成语就来自于他。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你請我吃碗饭,我這辈子都记着,只要我发达了,天涯海角我也报答你。

  可你要是瞪我一眼,你等着,我弄死你。

  脑补一下,你在东北,你看别人一眼,你以为别人会问你:你瞅啥。

  结果大哥二话不說,拿出四十米的大刀就要干你。。

  你想想,這人得多狠。

  而范雎报仇的机会很快就来了。

  秦国要打韩魏,魏王一听,不行啊,我打不過。

  派個人去谈谈吧,沒错,须贾又来了。

  前面咱们說過范雎改名叫张禄。

  当了相国也沒改,這须贾不知道啊,到了秦国還到处找门路想见丞相。

  這范雎啊准备来一招扮猪吃虎。

  穿着破破烂烂的来找到须贾,

  须贾见到范雎也是大吃一惊:连忙招待进屋,摆下酒水美食,盛情款待。

  “我沒想到你還活着啊,当初我向相国举报你,无非想让相国给你点颜色看看,沒想到他竟然把你直接打杀了,這么多年我一直很内疚,现在看到你還活着,我是真的很高兴啊,来饮酒,饮酒。”

  而他看到范雎穿的破破烂烂,心生怜悯命人取来一件绨袍送给了范雎给他穿上。

  可能是突然善心发作,也可能偶然的突发奇想,可是就是這個不经意举动救了他一命。

  史称“绨袍之赐”

  中间范雎继续扮猪吃虎的故事咱们就不讲了,

  直接讲最后,這须贾知道了范雎就是张禄,在相国府面前跪下了,史书写须贾“乃膝行入谢罪。”

  一路跪着进去,他知道自己死定了,当年他害得范雎差点身死,受尽屈辱,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只见那范雎冷冷开口:

  “你送了我一件绨袍。”

  “我不杀你。”

  而后怒目圆睁,喝道:

  为我告魏王,急持魏齐头来

  不然者,我且屠大梁。

  嗯,不要觉得范雎再吹牛,這個时候在打大梁那個人叫白起,人家是真的可以!

  而: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意,這句被很多想复合的小伙伴当成置顶语的,提醒你们一下,不吉利。

  而說会魏齐,魏齐听到這個消息,那是扭头就跑到赵国平原君那裡躲命去了。

  为啥跑?很简单,因为先不說打不得打得過秦国,魏王要是能用他的头换秦王开心,对魏国手下留情,那是绝对不会犹豫的。

  說到這,又cue一下我們魏国:魏齐,宗室子,国相,奸臣。

  可你說這魏王吧,忠臣你要杀,奸臣你還要杀,你告诉我,谁敢给你魏国卖命?

  “君上,你就不要追了,我們去秦国,這魏国我們是真不敢待了,我們好聚好散啊!”

  而魏文侯是快马加鞭的追啊,不追不行啊,這天幕在多說一下他们魏国,怕是魏国马上就得亡了,外面得罪一大堆,朝臣也得罪了,這留两個人才变法图强,還享福?去地下享吧!

  “他们逃,他追,他插翅难逃!”

  [而魏齐躲到赵国也沒法,秦王直接问赵王要人,這赵王倒沒直接說交人。

  而是让人劝劝魏齐,你看,你一魏国宗室子,你们魏国罩不住你,可我們赵国也罩不住啊!

  我們也打不過秦国啊!再說了!

  我們总不能因为你和秦国开战吧,大臣民众都不会接受的!

  要是秦国对我們宣战,我是真怕您被民众手撕了啊!

  得,魏齐傻是傻了点,這么明显的话還是听的懂。

  沒办法,自刎吧,再不体面可就体面不了啊!

  而關於范雎为什么化名要叫张禄,

  網友有很多猜想,点赞最高的是這一條。

  张是张仪的张,禄是官禄的禄。

  我范雎发誓一定要像张仪那样,出将入相。

  而嬴稷则是眯着眼,微笑着问道:“相国当初改名可像這后人說的那样?有如此深意?”

  范雎冷汗直冒,不過不怕,纵横家最擅长面对這种局面,“王上,臣当初不過是随手一取,若說有什么深意,不過也是想图個吉利,希望能活下去,有個饭吃就好。可不敢和张仪相比!”

  “哦,原来如此,寡人還以为相国有大志!原来是图個吉利!”

  范雎则是默默擦下冷汗,不管王上真信還是假信,信了就好,起码還觉得我有用,

  這后人也是,丢脸的事讲了就算了,我取個名字,你们還研究上了。

  ps:可能有朋友沒太看懂最后這個,推薦大家去看看纵横家和军方(也可以說兵家)的矛盾。

  [而现在战国歷史来到了一個小高潮:

  秦赵长平之战!

  ps:最后這裡放一下刚才沒有贴上范雎给秦王的自荐书原文。

  不喜歡的朋友可以直接跳過退出啦,谢谢大家的支持!

  臣闻明主泣政,有闻者不得不赏,有能者不得不官。

  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能治众者其官大。

  故无能者不敢当职焉;有能者亦不得蔽隐。

  使以臣之言为可,愿行而益利其道;

  以臣之言为不可,久留臣无为也。

  语曰:“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明主不然,赏必加于有功,而刑必断于有罪。”

  今臣之胸,不足以当椹质,而要不足以待斧钺,岂敢以疑事尝试于王哉!

  虽以臣为贱人而轻辱,独不重任臣者之无反复于王耶?

  且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县藜,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土之所生,良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

  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

  臣闻善厚家者取之于国,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天下有明主,则诸侯不得擅厚者,何也?为其割荣也!

  良医知病人之死生,而圣主明于成败之事;利则行之,害者舍之,疑则少尝之。虽舜禹复生,弗能改也。

  语之至者,臣不敢载之于书,其浅者又不足听也。意者臣愚而不概于王心耶?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自非然者,臣愿得少赐游观之间,望见颜色。

  一语无效,請伏斧质。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