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6章 ——长平之战

作者:水光山色与人亲
[提起长平之战,除了白起,還有一位被拿来当了几千年反面教材的主角,人称纸上谈兵——马服子赵括!

  而此时赵括已经被秦军团团包围,身边亲兵也所剩无几。

  他向着秦军大吼到:“你们将我四面包围,外面你们還有几十万大军,我跑不了,能否等我看這后人究竟如何评說再死!”

  這带头秦将想想也是:“你们放下武器便可,至于你是杀是留,等大将军定夺!”

  “可,多谢!放下武器!”

  [而up主觉得赵括用背锅侠来形容他!

  讲赵括生平之前,咱们先来讲一讲长平之战的起因,真的還就是一场小小的意外。

  长平之战其实最开始和赵国一点关系都沒有。

  战国中后期,秦国一直觊觎韩国手中的战略要地上党。

  为了上党,白起率领秦军和韩国连续打了三年仗。

  三年之间,秦军夺城十余座,斩首五万多,并且彻底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

  至此,韩王彻底被打绝望了,同意把上党郡全部17城全部割让给秦国。

  這种事情韩国经常做,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史书上叫:「割地以饲秦」。

  這句话出自汉朝贾谊的《過秦论》。

  這篇文章本来骂秦朝和秦始皇。

  但其中有一段我們很熟悉: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很多穿越文或者歷史up主喜歡用這段话来夸我們始皇大大。

  也不知道贾谊泉下有知会是种什么感受?

  而贾谊只是默默无言,不知该怎么评价,要說你们后人不知道吧?你们還知道我写這過秦论是骂秦朝!要說你们知道吧,你们拿這夸始皇,我倒沒什么好說的,要不你们问问始皇!

  始皇:问我?问我干啥?我很开心啊,你骂我都還先夸我一顿,可比那些六国余孽好多了,他们就只会骂朕暴君!

  [而咱们但凡读過书的都知道一句话: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上党太守冯亭直接跑去赵国,向赵王提出愿意把上党郡献给赵国。

  但不得不說這赵王是真沒脑子啊!

  你說說大家都是赢姓赵氏,你们赵国怎么就這么拉胯。

  這时候在位的就是赵武灵王的孙子赵孝成王。

  对,就是那位胡服骑射然后晚年饿死沙丘的。

  而不得不說沙丘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商纣王帝辛、赵武灵王、秦始皇都死在這裡。

  而你看他们之间還有联系,秦赵同源,而他们的直系祖先就是帝辛的心腹大臣。

  也不知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那鸟是不是当初也是死在沙丘。

  那可真是太魔幻了!

  玄鸟:你才死在沙丘,我是神鸟你知不知道!是有翅膀飞起来带火的,好不啦?

  [在接到冯亭的信以后,赵王的叔叔赵豹就表示坚决反对。

  理由很简单,秦国为了上党整整打了三年,中间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如今被赵国摘桃子,那秦国肯定要对赵国开战,咱们打不過啊,大王。不能要!

  而赵王表示:叔叔你說的有道理,可我不听,我這可才继位,這到手的开疆拓土的功劳我可舍不得!

  哦豁,這下到嘴的鸭子飞了,大魔王可忍不了!给我干死這丫的赵国。

  他**個**。

  敢从爷爷嘴裡抢食,给他脸了,给我大嘴巴子抽他!

  “相国,寡人当时应该不是這样說的吧?他這怎么說的寡人像個拦路抢劫的盗贼一样?”

  范雎心裡想,大王您当還不如這……

  您那话都不敢往竹简上写,太脏了……

  ?(?'?'?)??Σ(?д

  [而這点小场面這個时候還轮不到白起出场。

  出场的是左庶长王龁。

  而關於這位的史料很少,他历经三朝,从昭襄王,一直到秦王政三年去世。

  不過他也是庄襄王留给嬴政的辅政大臣之一。

  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是王龁和他一遇上就打的廉颇不成军,节节败退。

  可名将始终是名将,廉颇算是知道了,這和秦军的差距太大了,毕竟一個個看见脑壳那就像看见黄金一样!

  国力、士兵素质甚至兵器都略有不足。

  打不過咱们就拼消耗,我后面就是赵国,后勤运粮比你们快,损耗比你们小,咱们耗着呗,我正面硬碰硬是打不過,可我不打,你不也攻不进来,咱们看谁耗得過谁?

  而后廉颇就在一百裡左右的石头长城据守,无论秦军如何挑衅谩骂,就是当缩头乌龟,反正我壳硬,你咬我啊。

  [廉颇的计策有問題嗎?

  并沒有,打不過就拼消耗吧,耗不下去秦军自然就回去了。

  但是吧,這计策太考验国力和君王的耐心了!

  长平之战打完,据《吕氏春秋》记载: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竭。

  你就想想那时候那么强,而且整個国家主要就是以耕战为主,比赵国国土還大几倍。就這秦国都成這样!

  要真按廉颇的做,秦国最后肯定扛不住,但先扛不住的肯定是赵国,更何况国内還不是一條心,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廉颇野战打不過,但守城毫无問題,沒办法,你把他祖宗十八辈都骂了他就不出来和你打。

  沒办法,纵横家上场,反间计来也!

  向赵国散布谣言,廉颇那家伙被我們打的像孙子一样,扛不住啦,马上就要投降了!

  秦国最怕的就是赵奢,毕竟他可是难得打败秦国的人,可惜他不在了,不過還好他儿子沒上战场,不然咱们秦军就要败了。

  而赵王就信了,把赵括喊来:你爹能打败秦国,你行不行?你不会丢你爹的脸吧?

  话都說到這份上了,赵括能怎么办,咬咬牙上呗,毕竟对面不是白起,是王龁。

  打不過大不了学廉颇,也不会输的很惨。

  而赵括母亲是坚决反对的,他說赵括肯定不行,当然很多人說赵母是知道自己儿子就是個不学无术的,就会纸上谈兵。

  其实多少是有点误解了,那情况谁上也不行,打仗拼的是国力,秦国可以输无数次,赵国只需要一次就爬不起来了。

  即便是很多歷史小說作者写穿越长平之战,在不开外挂,尊重现实的情况下。

  更多是像《捡到一只始皇帝》裡那种情况,尽量带走更多人,让他们活下去。

  不然除非你开挂,不然你能像赵括一样英勇赴死,我都得說你牛掰呀!

  你们后人不是說很喜歡朕嗎?喜歡到叫朕都是一只一只的??!!!!

  你们是不是觉得這样很可爱?

  (?`~′?)(?`~′?)(?`~′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赵国的后勤扛不住了,粮食快沒了!

  向齐国借粮食齐国也不借,史书上說:請粟于齐而齐不听。

  齐为什么不借?因为远交近攻!

  齐国這时候可是和秦国像刚谈恋爱的小两口,亲亲爱爱的,你個赵国小瘪三,你和我家秦哥哥打架,還要我帮你!

  呸,老娘沒打你就算好的!

  齐国临淄

  “老张,为啥后人不把我們齐国說成男的,秦国說成女的!

  這样我們以后出国還怎么见人啊!”

  “老王,你见過虎狼一般的女人???????”

  [当然,up主单纯认为赵王就是沒脑子,他根本沒想這些!

  毕竟,赵王沒脑子,這可是大家公认的!

  当然,也有可能赢姓赵氏的智商都留在秦国那边,赵国一点沒留,哈哈!

  赵丹是真的怒了,一把推翻案桌,指着天幕就是骂:“你才沒脑子,你全家都沒有!

  寡人就是知道粮食撑不住了!寡人可是很相信廉颇的!

  你才沒脑子,你個沒有脑子的豚!

  啊!呸!”

  大秦回咸阳的路上

  嬴政摸着胡须在想,這赵王有脑子嗎?

  武灵王算一個,可后面废长立幼饿死沙丘,算半個吧。

  還有嗎?

  咦,莫不是后人歪打正着說对了!

  智商全在我家這啊!

  [而赵括也是闪亮登场,而按理来說,赵括要是很差,秦国也沒必要偷偷换上白起,对吧?

  换上白起第一是因为战争目的已经变了,秦国最开始可能就只是想把上党打回来,要是顺带再从赵国拿点东西那就更好了。

  可现在打了两年多,就拿回一個上党可弥补不了损失!

  第二:廉颇前线有二十万赵军,赵括又带了二十万来,這可就四十万了,基本赵国大半青壮年可都在此。哪怕只干掉一半哪怕四分之一,赵国也得好多年缓不過来!

  第三:赵括沒有很差,起码還是多少有点能力!不然王龁就行,好歹還是左庶长!

  灭韩都只需要一個籍籍无名的内史腾!

  韩国:勿cue,本人已死,有事烧纸!

  [而秦军前线下了死命令,不准泄露白起已经到前线!

  這赵括也是沒有探查到啊,就当对面還是王龁指挥,毕竟白起和王龁水平可不一样!

  這前线接敌,秦军诈败,赵括那可得乘胜追击啦!

  王龁還是很好打的嘛,果然只要不遇上白起,那就挺正常的!

  可惜白起早来了,前面就是一個口袋阵,赵军全钻进去了!

  得,這下赵王傻眼了!好家伙,廉颇說硬扛!我這粮食遭不住!

  怎么赵括你個浓眉大眼的主动出击也不行啊!

  你们是不是都在演我?

  气死偶了!

  气归气,赵王是赶快又派军出接应,现在已经不考虑什么上党不上党了,這四十万可得接回来,最少也得接回一半啊!

  不然赵国算是完了!青壮沒了!谁当兵?谁种地?

  而昭襄王更狠,直接跑到河内郡!

  寡人来這就两件事:

  第一件你们都升一级爵位!

  大家呱唧呱唧!

  第二件十五岁以上的男子,你们都提刀跟着寡人去干仗!

  秦人被商鞅调教了几百年。

  现在最喜歡两件事:升爵!砍人然后升爵!

  那是二话不說,提刀就上!

  得,赵王派出来接应的全被挡住了!

  而赵括组织反击,好几次都差点撕开白起包围圈了!

  也就对面是白起,换個人,早冲出去了!

  所以,你要說赵括不行,那确实不行,打败了就是打败了,可你要說他沒脑子,那可不仅看低了他,也看低了秦国和白起。

  一個值得秦国偷偷换将对付他,還差点撕开白起包围圈的人。

  你要說他差,那你顺带把白起都拉低了。

  贬低对人并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拉低自己。

  而赵括之败其实早已注定,先抛开国际差距這些老生常谈的话!

  赵国粮食确实撑不住,但多撑一会儿時間的有沒有?有!

  但是赵国朝堂那可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国君大臣不缩减用度就算了,国库的粮食都能被大臣偷偷的买了换成金银珠宝你敢信?

  第二,廉颇其人,廉颇大家除了知道他是战国名将之外,最了解的应该就是廉颇蔺相如的故事,简单来說,就是廉颇心眼小。

  還有一個故事可以佐证

  赵悼襄王即位后,派乐乘接管廉颇兵权,廉颇大怒,驱逐乐乘。自己则投奔魏国,居于大梁。

  而廉颇都守了两年,虽然沒打過去,可也沒人秦军打過来,你就這样换了,你說他心裡有沒有怨言,再說了,古代将军领兵,手下带兵的多少得安排点自己人吧,廉颇被调走,赵括接手,也得安排点父亲的旧部自己的人手吧,那原先属于廉颇一派的被靠边站,会不会有怨言?会不会使坏?

  哎,可千万不要觉得我瞎胡咧咧。

  古代這种情况多了去了!

  [反正不管原因是啥,這次彻底败了,

  而關於到底坑杀了還是有一定争论的。

  当然,总数四十万肯定沒多大問題,

  主要争论的是最后投降坑杀的有多少,毕竟說四十万都坑了,合着打了半天,一個沒死,就等着投降,這也不现实不是嗎?

  而在史记中不同本纪之间的记载也各不相同。

  《史记·秦本纪》: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史记·赵世家》: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阬之。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反正总数沒問題,一個說总共杀了加坑杀四十多万,一個說坑杀就坑杀了四十多万。

  具体我們不做争论。

  我們就說說白起为什么坑杀:

  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是這样演绎的!

  嬴稷請示如何处理,嬴稷直接发了一個空白诏书来。

  白起看了就懂了,王上也不知道该怎么选!不能让王上背骂名!直接下令坑杀!

  咱们先說說靠谱的。

  第一:粮食,秦国也扛不住啊,连十五岁的男子都拉上战场了。咱们不算四十万,就算二十万,這二十万你就算送回秦国当奴隶,你得派兵沿途护送吧,不然中途跑了,或者抢兵器反杀一波,這就算是奴隶,你也得保证他饿不死吧,不然還不如直接杀了,好家伙,秦国军队都快吃不饱,哪裡還有粮食管這二十万人?

  回国让他们种地也好,修渠也好,也得吃饭吧,二万人還能想想办法,二十万,等天上掉馅饼呗。

  第二:這几十万人肯定是不能還给赵国的,這要還给赵国了,回去都不用干啥,重新拿上兵器就又是一支军队,连训练都省了。

  有的人出主意,拿人换粮食、土地,金银珠宝啊。

  首先赵国也沒粮食,你把赵王刮了也沒有。

  其次,請重新朗读這十六個大字。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你消灭了這批青壮力,赵国起码一二十年缓不過来,這时候你打他和打小孩有什么区别?不是想要啥就有啥!

  還有更嗖的主意,把他们当奴隶卖给各国,我不是說战国就沒有這种拿士兵当奴隶卖的!但你见過谁一下卖几十万的?谁有這么多钱?你可别告诉我,让每個人分开买,這得卖到何年何月?养着可沒粮食?

  再說了,虎狼之秦,那也要脸啊,二十万奴隶,蛮夷都還沒干過這事!

  再来說說不靠谱的推断:白起因为连年战争,患上了心理疾病,极度嗜杀变态,所以全坑了,满足自己变态想法!

  白起有沒有病,不知道。

  但這個提法多少有点大毛病,嬴稷不同意,白起并不能决定杀還是不杀!

  你要說杀几個小兵就算了,要是大官你還得先請示一下,不然你就等着跟蓝玉学吧!

  再說了,這是几十万人!你连几十万人都敢不請示君王直接杀了!

  今天你敢杀他们,明天就敢篡位,后天就敢杀寡人。

  你告诉我那個君王放心?

  而各朝代不管明君昏君都是默默点头,废话,谁不怕這样的将军,尤其又能打,手裡還有兵!

  [而說要让這几十万人活下来的方法嘛,很多網友也是提出了热心建议。

  博主也提一個小建议:在白起们這個时代,当兵打仗已经不是士的特权了,士兵士兵,你得是士,贵族,才有资格去打仗,所以春秋各国打仗還多少讲点周礼,指不定谁谁谁就是自己八大姑六大姨的亲戚。

  而到了战国,這個已经放的很低了,平民农夫,有的国家甚至罪犯都行!

  那莫不如提前来一招打土豪分田地,当然那個时候地广人稀,分田地肯定不切和实际。

  先把几個领头的大将军杀了,剩些什么伍长什长就可以了。

  然后喃,先诉苦大会安排起,你看看,你们和我們打生打死的,吃不饱穿不暖,朝堂之上锦衣玉食的。公平嗎?

  当然他们信不信不重要,主要找個由头。

  而后来一個大秦帝国特别实验行政区,反正都打到這了,秦军多打几座城池吧。

  把城裡富户、贵族全拉出来砍头,切记,不欺负普通百姓,因为赵军裡最多的就是這种家庭的人。

  当然不能自己动手,让赵军裡面的伍长什长动手。

  不动手就告诉他们,你不动手,你们一個伍的人都会因你而死。

  再不动手就找個出来直接砍了杀鸡儆猴,人都是怕死的嘛。

  然后把富户贵族的粮食、金银财宝全拿出来,分给城中百姓,一個人可能是善良的,一百個人可能是善良的,但一千個,一万人,肯定有人有贪念,一個贪,個個都会贪。

  然后把這四十万人,分個七八個城池!一個五六万沒問題吧!

  找個领头的直接封他管這裡,官职随便起一個高大上的。

  不如就叫大秦帝国特命某某城最高指挥官。

  好了,也不需要他行秦律,不需要学秦法!

  就一個字,這座城他說了算,任命谁当官、用什么法律都让他說了算,然后给他定一個不大不小的目标,不如金银啊,粮食啊,每年要交给秦国。

  然后接下来,只需要秦军守着他们一年,避免直接造反,反正都打几年了,再打一年也沒問題!

  人心都是贪婪的,好家伙,以前都平头百姓一個,现在一座城都归他了,秦军老大他老二,秦军還不管他,只要每年交钱就行。

  你可别告诉我,這四十万都有骨气宁死不屈。

  大概率刚开始是惶恐,而后畏手畏脚,慢慢放开,有点内疚,发现秦军真的不管,那是真的彻底放飞自己。

  一年之后,秦军等他们把今年的粮食或者金银交了那就直接撤退,沒有男人能拒绝权利的诱惑。

  秦军退了,那赵王能追究他们责任嗎?不能,四十万人啊,能直接反了他赵王!

  不追究,那這几座城池到底谁的?赵王要是去收税,他们可不一定认,好家伙,秦军說了這裡我做主,赵王算老几?

  反正秦国暂时得不到,那就让赵国也别想拿回去吧!

  当然,還有一种更狠的,直接找周天子,反正现在和吉祥物也沒区别。

  给他点粮食啊,金银财宝之类的。

  向他买点爵位,当然,咱们老秦人厚道,知道你周天子也要脸,咱们不要公爵侯爵,你就用你名义帮咱封几個子爵国就行!

  找几個领头的士族阶层!

  你要记住,士族永远拒绝不了化家为国的诱惑!

  周天子在怎么吉祥物也是天下共主,子爵也是爵啊!

  我以前是你赵王的将军,可现在咱们平起平坐了,咱也是周天子的封臣了!

  反正主打一個让赵国无可奈何,你三家分晋,现在几家分赵也不是不可以啊!

  ps:对不起大家,本来写到赵括身死就该完的,思维一发散,写远了,休息控制一下!不然我真怕今晚不知道写哪裡去了!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