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下地
第353章下地
很快的,冬去春来,一年当中的春耕就开始了。塔沟集這一带春天的活并不多,主要是种油菜,给麦地拔草锄地,若是家裡火灶中堆积的草木灰多了,主妇们就会把草木灰铲进篮子裡,挎着篮子把灰埋到地裡上肥。
清明前后那几天下了点小雨,家家户户都趁着這個时候赶紧犁地种油菜。
冬宝家的地除了租给别人种外,自己也留了二十亩左右的地,十五亩是熟地,种了麦子和大豆,剩下的五亩是两年前开出来的荒地,土质差,不够肥沃,只能种好养活的油菜。农忙的时候就雇短工来做,农闲的时候,林实和林福带着家裡的几個下人就把地裡的活侍弄完了。
清明這天,冬宝先和林实带着晚晚去给宋杨上了坟,蒙蒙细雨中给宋杨烧了纸,清理了坟上的杂草。
到這個时候,冬宝才能明白为什么古人那么狂热的追求儿子,便是想尽办法生不出来,也要過继一個或者干脆抱养一個,要是沒有儿子,百年之后坟头上长满野草都沒人来管,成了孤魂野鬼,指望兄弟父母子侄?看看宋家人就知道了,前两年還来烧個纸,哭一哭,现在這几年就是過来也只是为了收冬宝上坟的祭品,黄氏和宋老头還有宋榆和宋柏,活着的儿子当然比死了的重要。
而像她這样,有能力還有心给父亲祭拜的女儿,能有几個呢?
黑色的纸灰乘着风在细雨中飞舞,冬宝抱着晚晚,耐心的跟她解释:“這土包裡面躺的是娘的父亲,你该喊姥爷的。”
晚晚睁着一双黑葡萄似的眼睛,迷茫的仰头问道:“姥爷不是在镇上嗎?怎么躺土裡去了?”
“在镇上的也是姥爷,不過這裡面躺的是亲姥爷……”冬宝還要再解释,被林实拉了一下。
林实笑道:“等晚晚长大再跟她說,现在她哪裡能明白。”
雨不過下了一会儿,就停了,林实回家后就带着人下地抢种油菜了。中午冬宝领着人做了饭,给林实他们送到了地头。
经過宋家地头的时候,冬宝远远的就听到了杨小红尖酸的叫骂,走近了,才看到杨小红骂的人是宋柏。
宋柏依旧穿着他那身标志读书人身份的长衫,穿着黑布鞋,蹲在地上皱着眉头抠着鞋帮上的泥。
“你到底下不下地?”杨小红瞪着眼指着宋柏叫道。
宋柏不耐烦的抬头說道:“有你们仨不就够了!非得逼着我下地干啥?我就沒干過地裡的活,不会干!”
在地裡翻地的黄氏立刻虎了脸,這還得了,当着她的面都敢骂宋柏了,背地裡不定咋欺负她這個好儿子哩!黄氏刚要走過去,就被宋老头拉住了。
“你别管了,咱還能干几年?他能一辈子不下地?”宋老头叹道,“不管干多干少,总有個开头。”
黄氏动了动嘴,最终舍不得儿子受罪,在她眼裡,小儿子若不是运道不好,现在别說举人了,进士都不在话下,早就当官老爷享福了。
“小红啊,跟三儿說啥呐?赶紧過来翻地啊!”黄氏高声說了一句,想把杨小红叫過来,别再为难宋柏了,反正這六亩地,三個人也能干的過来。
杨小红压根不搭理黄氏,再清楚不過黄氏的算盘了,她对宋柏冷笑道:“不会干也得干!你以为你還是读书人啊?我上午都听說了,人家林举人都领着人下地种油菜了,你算個什么东西,比林举人還厉害?”
“我……”宋柏涨红了脸,“你别光顾說我,夫为妻纲,有你這样当人媳妇的?巧仙可从来沒叫我下過地,人家……”
杨小红掐着腰冷笑,打断了宋柏的话,指着宋柏說道:“你去找她去!有本事你就去跟她過!只要你把她弄回来,我就给人家腾地方!啊呸,不就是個从牢裡放出来的犯人,当我稀罕你?!”
宋柏张着嘴說不出话来,气的别過头去,就看到了走過来的冬宝一行人,立刻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蹿到黄氏身边去了,装模作样的帮黄氏扶着犁头。因为上次宋柏扶犁,把宋老头的腿给划了個大口子,這回黄氏也不敢让他扶犁,催着他去干撒种的轻活。
宋柏是真心不想下地,他觉得自己已经够落魄了,从牢裡放出来后,他就不大爱出门,也不愿意见人,每個人见他的眼光都乖乖的,他哪受的了,要是再跟乡下泥腿子一样下地干活,那他那仅剩的一点读书人的尊严,也沒有了。
冬宝随意的往宋家地裡看了一眼,宋老头在前面拉犁,黄氏在后面扶犁,杨小红用钉耙把沒犁开的土疙瘩耙开,宋柏则是挎了個篮子,抓着篮子裡的油菜籽往犁過的地裡扔,有一把沒一把的,估计油菜长出来也够呛。
到了自家地头,因为家裡买了骡子,用骡子犁地就省力多了,林老头赶着骡子在前面走,林实在后面扶着犁,余下的人要么撒种,要么耙土块。
“别干了,吃饭吧!”秋霞婶子在地头笑着喊道,回头对冬宝說道:“你看這爷俩,干上瘾了,他们不嫌累也不叫别人歇着。”
冬宝笑着点头,附和道:“等会大实過来,娘你好好說說他。”要說林实一個举人,根本是不用下地干活的,但林实则是坚持下地,只有在土地上辛劳耕种過了,才知道种地究竟是怎么回事,才能清楚当年的收成,才不会被底下的佃户们欺瞒。甩手掌柜是轻松,到头来坑的是自己。
其实也是来了這裡之后,冬宝才发现,以前她对地主的认知是错误的,只有那种地方豪强级别的大地主才是不下地的,像一般的小地主,到农忙时候都要领着子孙下地,平时也要带着长工干活,還有电视裡脸涂的像猴屁股似的地主婆,不是专职挑刺打骂丫鬟长工的,她们也要在家干活做饭,给下地劳作的人送饭的。
做饭也有讲究,要是地主婆做的饭不好,稀汤寡水的,长工们就会怨愤,不好好干活,而要是做的太稠,地主家虽然名声好了,但一亩地能落下的粮食也少了,总的来說一句戏言:地主家也沒有余粮啊!
“爹和太爷爷怎么不回家吃饭啊?”晚晚问道。
冬宝抱着她指着已经犁开的地說道:“来不及啊,要是回家吃饭了,今天就种不完油菜了,我們明年就沒有菜油吃了。你得记得一句话,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晚晚這個年岁的小孩,正处于一张白纸的阶段,大人们教什么,他们都会记住,往大人教的方向发展。不管将来晚晚会嫁一個什么样的人,冬宝都不希望女儿长大后是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呆板小姐,她一有空就抱着晚晚讲她所知道的农经,牲畜经,让她看怎么种庄稼,种菜,怎么收获。
作为一個主妇,连一亩地产多少粮食,一只鸡每天能下几個蛋都不知道,哪能当的好一個家?
种下油菜一個月后,青嫩的油菜苗就窜了出来,這個时候要给油菜剔苗,把发的太密的油菜苗拔掉一些,不然种的太密,油菜是长不好的。拔下来的油菜苗也不用扔掉,晒干后切成末,和肉末粉條拌成馅包包子,味道好的很。
不少人都看到了宋家的油菜地,捂着嘴偷笑着走了。一般为了防止油菜籽发芽少,撒种都会偏多一些,像林家为了多种点油菜包包子,特意撒的很密,但沒有一家像宋家這样,稠的油菜长不开,稀的地方则是一大块地稀稀拉拉只有几颗油菜冒了头。
宋老头和黄氏深深的叹气,把发芽多的油菜剔出来,移栽到稀疏的地方去,两個人弯着腰在地裡干了大半天,太阳都要落山了,才把整块地的油菜给整治完。要是不移,這季的油菜就报废掉了。为了省钱,宋家人做菜极少放油,打下来的油菜籽,大部分是要留着换钱补贴家用的。
“我就說不让三儿下地,他不会干這粗活!咱還得重新弄一遍,净浪费功夫!”黄氏腰累的酸疼不已,忍不住跟宋老头抱怨,“三儿那媳妇也太泼了,当着咱的面就敢骂三儿,唉……娶的糟心啊……”
宋老头扶着腰在春日的夕阳拄着锄头站着,沉默了半晌,才說道:“人家林举人……见天领着人下地干活……”
黄氏语塞了,叹了口气,“咱三儿不一样……他从小就沒干過活,干不来……他脸皮薄,刚从那地方出来,心裡难受,怕见人……他跟林家那小子不一样!”
大孙子小儿子,老年人的命根子。在宋家,宋柏就是宋老头和黄氏的命根子,不管宋杨還是宋榆,加起来也比不過宋柏的一根手指头。
[加微信cmread365,悦读有惊喜]一更。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