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顾贤送礼_998
因为明白,所以顾贤对谢神策更加恭敬,就是原先执学生礼的顾顺行也比不上。
谢神策看着顾贤大喜的模样,笑道:“他很聪明,而且有抱负。酒香何惧巷子深,妄加干涉,只怕拔苗助长。”
沒有哪一個父亲不喜歡听到别人对自己儿子的赞美。尤其是发出赞美的人本身就有不俗的权威,更何况自己的儿子也完全当得起這样地赞赏。
顾贤高兴的险些将之前准备說的话都忘了。
而当管家上了茶之后,顾贤就想起来了。
“提督大人,我顾家当年蒙大人照拂,才有了今日的盛况,顾贤感激不尽,顾家感激不尽呐!這些年就一直想着怎么报答......大人见谅,顾贤就是一個商人,說话粗俗。但請提督大人一定要听顾贤說完。”
“我无以为报,只好多方打听,得知太傅老大人喜歡书画,于是便寻了一幅佳作,准备献给他老人家。得知柱国大人喜歡神兵利刃,于是从扶桑人那裡购得了百炼神兵一柄。得知侍郎大人喜歡收集字帖,前朝名士屈潭墨手札一份,聊表心意。此外......”
顾贤罗列出了许多事物,按照人头份额来算,其实平摊下来也就一两件,但无一例外的,都是珍品,有几样還是孤品。比如顾贤颇为自得的那牡丹图,還有屈潭墨的手札等。它们都有一個共同点,那就是贵。
谢神策并未拒绝,但是也沒有同意。
因为厚礼,一般表示了两种意思。一种是重谢,期待美好未来,還有一种是当面点清,老死不相往来。按照一般人的思维,只怕下意识的就认为是前者了,但谢神策不這么认为。
王家与谢家都要决裂了,你无锡顾是怎么站队的?谢神策不在乎送的礼物多少,只在乎心意。而当心意不明确的时候,送的礼越重,谢神策反而越不安。
然而顾贤却是沒有半点尴尬,他让人将那幅花了一万四千两银子的牡丹图搬了出来。
饰以金边银丝的乌檀框与熟宣的白相衬托,牡丹的大红又在中间徐徐盛开,看似有违和谐,却被工匠极有技巧的刻意凸显了出来,仿佛那一大蓬的鲜红开在乌黑的泥土裡。
当真是好画......不說笔法形态,就是神态都可以不去理会,但就是错落有致的花枝,层层铺开的花朵,挤在一起绝不显拥堵,反倒浑然天成,就不是一般画师能达到的境界。
何况這一大株牡丹,雍容华贵,竟是有如仙子寄体,美得不可方物。
顾贤看着谢神策入神的样子,心中颇为得意。
谢神策在牡丹前面缓缓移动脚步,不断地点头,背在背后的右手,手指還不断的搓动,忍不住就要当场泼墨一般。
谢神策越看越喜歡,觉得就算是当年自己的全盛时期,若非有契机,也不见得能有此造诣。想到当年自己所画的那幅大牡丹,若是与這幅画相较的话,不知道谁更胜一筹。
谢神策嘴角微微翘起,然而......等等!谢神策突然觉得這幅画有些眼熟,于是眼睛往牡丹图的右下角看去。
顿时谢神策的嘴角就耸拉了下来。
顾贤這老匹夫,拍马屁還真舍得,想来花了不少钱。单這乌檀边框就价值不菲。
那幅牡丹图右下角的题名为“正隆元年春雨初霁谢神策”。
這幅画就是自己当年喝醉了乘兴而作的!那谢神策“策”字的最后一笔,因为王青盐喝多了压住了他的手而沒有带出锋,就是铁证!
难怪先前就觉得有些熟悉,而且觉得技艺将要臻至化境了。
谢神策反应過来,随即咳嗽了两声演示尴尬。不用看他也能想到,此时顾贤那個老匹夫,看他的眼光应该很有意思。无非就是得意再得意呗。
“顾家主有心了。只是這幅画实在粗糙的很,拿不上台面,顾家主是从谁的手上买进的,花了多少钱,本提督出了。”
笑话,拿自己的画来巴结自己,還是送给爷爷的,无论是传出去還是让爷爷看到,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
哪有這么不要脸的人,让人买自己的画,然后送给自己的长辈
所以谢神策当机立断,就要自己出钱买下這幅画。
当年封笔以后,谢神策原先的画作,除了极少数人物画能留下来,其他的都被王青盐王解花瓜分,不知所踪了。现在看来,她们两竟然是将其卖掉了。
岂有此理,卖我的画也不分银子给我!
对此顾贤自然是坚决拒绝的。不過自然地,谢神策的态度比他更要坚决。
于是顾贤在艰难的支撑了好一段時間之后才松口,可以转让给谢神策。
“三千两银子。当初买的时候花了两千八百两,算上装裱凑個整数,真的不能再高了”
顾贤皱着眉头這样說道。
谢神策很是不满。虽然知道你不会說的很低,一幅画三千两银子也是天价,但总觉得還是低了些。恐怕连买入的一半都不到。
至于装裱,仅是乌檀就不止三千两。
這幅画可是很大的!
谢神策在为自己的画作举得委屈的时候,殊不知真正委屈的人其实是是顾贤。
一万两银子买的有沒有!那群家伙在不知道听谁說自己是准备孝敬老太傅之后,都拼命的往上喊价,更可恶的是张家的一個狗屁管事,身上只装了一千八百两银子也敢跟自己叫板,硬是将价格抬到了八千两!最后自己一咬牙大手一挥出了一万两,才让那伙人奸计得逞不再继续加价。
至于最后的装裱,材料加上工费,零零总总的又花了四千两银子。
所以就這丈把长、三尺八寸宽的一张纸,就值了一万四千两银子。
城南那家几乎可以假乱真的古董店两幅加起来也只要一百两银子而已!還免費装裱。
即便是心中在滴血,顾贤也不会表露出来。然而說是滴血也有些過了,因为区区一万两银子,他真的不在乎。反正他自己又不懂欣赏。只不過大儿子說這幅画提督大人是一定会买回去的,而他最多只能给到三千两银子,因此才觉得很是亏本。
但既然谢神策自己都說是真品确实是他的手笔,那么一万多两银子拍一個山响的马屁,還是很值当的。
而且在他看来,当初张家的恶意坑害,更使得這笔买卖大赚了一笔。
最终這幅画又被谢神策以三千两银子的价格买了回去。
在后堂,面色稍微恢复了的顾顺行陪着谢神策吃了一顿清淡的晚餐,谢神策便回去了。
這一晚,谢神策沒有与太子会面。而太子也沒有在宴会上提起過他,与顾贤的私下交流也沒有提起過。
顾贤送礼感谢谢神策当年的帮助是一個方面,最终表示了站队也是一個方面,而为小儿子铺官路更是重中之重。最后還是为了請谢神策帮一個忙。
也是表明一個立场,中立的立场。
這一点很好明白,即便顾贤沒有說谢神策也知道他所指何事。
不外乎就是在太子与江南郡之间保持中立。
谢神策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他作为缇骑司提督,参与地方政务本就是大忌。他可以清查,可以调查,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在晋都面前必须做到了如指掌随时能做出应对,但他就是不能在地方上发出任何声音,不能对地方政务干涉半分。
所以当太子沒有求助自己,江南郡势力的代表又請求自己装作沒有看到的时候,他真的很乐意。
隔岸观火,对与将要死的人施以极有限的援手,是谢神策在這场风暴中立身的准则。
于是除了每天查看有沒有關於二裡人杀手的最新消息之外,谢神策不再关心其他任何事情,带着杨总司卓十四毛小三等人吃遍了无锡城,甚至有两次乌山也溜了出来跟着一起蹭口福。
水师那边经過上一次谢神策与王逵的矛盾之后,似乎就安静了下来。谢神策自忖虽然自己的一道令牌让胡寅成打了王逵几十板子,但那胖......王逵也不至于就能忍下這口气,這么多天不找自己的麻烦。何况自己還专门拜访過一趟赵寅成。
就那一次王逵都沒有露面。
“天天吃這螃蟹,都有些腻了,你說這太湖楼年年都是這么些個菜色,那些傻不拉几送银子来的家伙都沒有吃厌?”
太湖楼的大管事不敢抬头,更不敢接话。心道您是大东家,先前那句傻不拉几可算是把无锡城裡所有的有钱人都骂了进去,就算是刺史大人和都指挥使大人都在裡面了。
您可以骂,因为您就算是当着他们的面骂他们想不也不会更不敢动气,甚至還会配合您来两句傻笑,但是您让我們這些小民怎么回话。
再說了,当初這些個菜色,還不是张三丰张三爷订下来的?我家大少爷因为觉得别致所以這两年都沒想着要改,哪知道您才来太湖楼不過七八次就吃厌了?
不過要让大管事說句良心话,要是让他一连多少天都吃着些瘟腥的虾蟹鱼螺,他也会吐。
谢神策剔牙时随便嘟囔的一句话,让太湖楼的大厨总管们花费了一個冬天的時間研究新菜色。不過這都是谢神策走了之后的事情。
又過了两天,太子终于忙完了一些事情,于是谢神策便成为了太子的向导,开始了真正的江南游。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