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
大妞站起身走出问询室,门口的杨辉沒有跟着市裡派来的人离开等大妞出去,问道“怎么样?”
大妞摇了摇头“沒事,他们弄错了。”
“赵主任咱们就這么走了?”跟在赵志国身边做记录的年轻人问。
赵志国有些气急败坏的說“你看看這個還留在這干啥。這样的人用的着作弊么。”說完将手裡的纸张递给那年轻人。
年轻人接過来一看,两张纸一模一样。连标点符号都沒什么不同。
年轻人也惊讶的长大了眼睛好一会才小跑着追上了赵志国。
就在刚刚为了郑明马淑兰沒有作弊,马淑兰让赵志国那些什么文件一类她肯定沒看過的东西,赵志国拿了一张文件,是早上刚发到手的,還沒有下发下去,马淑兰只看了半分钟,就将文件還回来了,然后就在桌子上开始写。
他现在才知道马淑兰写的是什么,這人也太神了吧,半分钟就将整篇文件记了下来。要是他读都读不完,更别說默写下来。怪不得主任不再查了。
這件事情沒有给大妞带来太多波澜,不過還是给七叔马云亭打了电话過去,告诉他上边调查的事情,這件事情看起来好像是在查她,实际上是为了马云亭,她一個公社的小民警,不值得人用這样的手段。
马云亭接到电话后,告诉她事情他会解决,另外跟大妞說让她在公社裡稳一稳,最近情况不怎么好。
大妞能感受到紧张的气氛,他们這边情况還好,想必县裡市裡情况有些糟糕。
時間进入九月到了收割季节,大妞他们也忙起来,每天下去跟着各大队一起干活,還要解决突然的事情,越是這個时候越是容易出现纠纷,他们必修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早上早早出门晚上天黑才会,十分辛苦,郑森也很忙,這個时候所有的人都要下地干活,就是小孩子也要去地裡拣稻子。
十月中旬,他们這边大田裡的活,才算告一段落,不過人们也不闲着,各大队组织村裡闲着的人进山去采成熟的山货,他们這裡的山货,木耳榛子松子猴头菇等等。很丰盛。
森林外围的地方是有地盘分派的,再往裡就谁收算谁的,每年为了多收一些,各大队走入森林深处。收获的山货,属于集体,上面统一收购,到年底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些钱。
忙忙碌碌的十月就快要過去,月底的时候第一次场雪落了下来。
大妞周末好不容易休息了一天,却闲不住,今天家裡积酸菜,一大早郑森就骑着车過来了。
“你咋来了?”前天他从外面回来已经過来一次了,“不是說积酸菜嗎,我過来帮忙。”
“那用得着你。”大妞說,“正好你過来了等会去一趟公社帮我买点东西。”說完进屋找了一张纸,還拿了些票和钱,“后個就是我哥结婚的日子了,這些东西還沒买呢。”
郑森低头看了一下,都是红纸什么的小东西,“行我這就去。”說完把东西往兜裡一揣,骑上车子就走了。
“哎,小郑咋走了?”马红梅手裡拿着菜,看着郑森的背影說道。
“我让他去公社买东西了。”大妞随口說道。
“你說你咋让她去买呢,人家好不容易休一天,還让他跑啥。”马红梅不赞同的說。
大妞都不知道說啥好了,這還沒结婚咋就护上了。
“我跟你說,你可不能看人家小郑,对你好你就不当回事,你看咱们十裡八村,那個男人像他似的,啥都想你前边,你也得对人好点,别到时候跑了,你再后悔。”
“妈你說啥呢。”咋還說到跑了這话,“我們俩沒事妈,好着呢。”
马红梅白了她一眼,“反正你心裡有点数。”
大妞赶紧去搬白菜,可不敢跟她妈再說了,她是发现了,随着郑森来家裡次数增加,现在在家裡地位稳步提升,她都失宠了。
每年家裡都要积三大缸酸菜,一家子都要忙活起来,不過今年更忙一些,早上三爷家六爷家的几個婶子也過来帮忙,今天除了积酸菜還要把后天结婚的事准备一下。
按照他们這边习俗,明天晚上就要招待自家亲戚吃上一顿,然后后天正日子至少开三次席面,招待来客,招待娘家亲戚,然后自家团圆饭。
现在提倡简办婚礼,他们只办后天上午的席面就行,到时候至近亲属朋友一起就行了,大力有婚假,他单位同事不能来,原本定在第二天去单位给大家发些喜糖就好了。结果单位正好也在那天举行集体婚礼,時間在晚上。
這样两下不耽搁,這边吃好了饭,带新娘子再参加一次集体婚礼就好了。
几個婶子都是手脚麻利的,等郑森从外面回来,這边已经积好酸菜,他一回来正好收拾新房。
新房在后院西边两间,原本入门的堂屋重新做了個玻璃窗隔断,外面隔出一间,进深三米宽两米,靠西墙一個高一米二的橱柜放着,挨着橱柜贴着玻璃窗,放着崭新的水盆架子,架子上放着双喜字牡丹花搪瓷水盆,水盆架子是铁艺的,上面還放着胰子盒,裡边放着的是沒有开封的香皂。
厨房门开在玻璃窗东边,进去就是厨房,原本烧火的大灶重新设计,放到西屋后边,這边一进来一個大橱柜靠西墙放着,柜子虽然是一体的,中间却有些分割,下边是個斗柜,柜面宽大高矮正好放菜板面板,中间背板上有一些木钉,可以挂一些东西,上边柜门都镶着海棠花的玻璃窗,实木制作的橱柜只在外面刷了一层清漆,看着大气又好看。
几個婶子還是第一次看到這式样的橱柜,喜歡的不得了,知道大妞找人给做的,纷纷表示要让大妞帮着设计一下。他们也想做。
大妞自然点头应是。灶台在西屋后边两米宽,做成一大一小连着的灶,之前郑森弄来玻璃,大妞跟爸妈商量后,把后院几间房的后墙打开了,重新砌了矮墙,找木匠做了大格子窗,两层的,保暖又亮堂,西屋厨房這边還开了后门,按了双层的门,這样柴火进屋不用走前门。
大妞他们也是接触后才发现的,她這個新嫂子迎春是個爱干净的,每天做好饭非要把厨房弄得干干净净才会歇着。
马红梅看了几次觉着這儿媳妇好是好,可是時間长了人都得累坏了,還是她說的,后边开個门,方便了也给她减少点活。
看好了厨房,几個人又去新房,墙壁刷的雪白,北炕有窗户隔着后边厨房,因为都按了玻璃窗屋裡显得特别亮堂。
“哎呦,這屋子太亮堂了,就是這玻璃太难买了,還得用工业票,亏得咱大妞有能耐,每月都有工业票拿,不然上那弄這么多玻璃去。”三爷家大娘一脸羡慕的說。
“现在玻璃多难弄啊,上次家裡好不容易买了一块玻璃,寻思着给我爹按上,谁知道我家那憋犊子笨死了,半道给摔了,后来好不容易用胶布给粘上了,磕碜死了。”說话的是六爷的二儿媳妇。
大妞笑了笑,這事她知道,现在玻璃难弄,他们屯子也就几家有玻璃,六爷家六奶早就沒了,他家裡孩子多,日子過得紧吧,家裡由几個儿媳妇管家,一個比一個仔细,去年好不容易趁着老爷子過生日给安一块玻璃,還摔了,给六爷气坏了。
過年的时候姨奶奶回来给了些工业票,說是让换了,但是直到现在也沒换,其实說起来六爷家條件应该不错,虽說家裡孩子多,但是六爷有一手正骨的手艺,现在也有不少人去找他正骨。
尤其农忙的时候,不少人腰扭了或者肩膀用力過度,挺不住就去找六爷,虽然不能给钱,多少给些鸡蛋苞米面什么的。
只是家裡孩子太多,光十五六的大小子就有四五個,不紧着点,孩子要挨饿的。
大力新房裡边家具是大妞设计的,周家对這個沒有太大要求,周迎春就想要一個新的炕琴,别的就随意,郑森带大妞去了市裡家具厂,大妞心思活泛许多,他们這裡靠着林场木材不难弄,干脆直接找家具厂师傅定做的。
像是外屋隔断,還有厨房的橱柜都是自己弄的,至于屋裡的炕琴,样式是传统的,不過大妞在家具厂找到了瓷板画,上面大柜门选的四季花卉,下边是方瓷板每個瓷板上是花鸟鱼虫,喜庆又漂亮,柜子主体跟外面橱柜一样,只用清漆,原木色显得更加干净。
屋子裡搭的万字炕,西边窄炕上放着同色一体随炕长斗柜,斗柜两边是对开门柜子,中间是三层大抽屉,大抽屉上還镶嵌菱形瓷板画,南边窄炕炕上放着一人高素面立柜。
全是浅色的柜子,看着干净又漂亮,前些日子从外面拉回来,周迎春過来看了一下,喜歡的不行,本就爱干净的人,這套家具特别可心,对未来日子更加期盼了。
這样的新房让過来帮忙的婶子们稀罕的不行。
都過来拉着大妞问东问西,知道這是市裡工厂裡师傅的手艺,也知道不好麻烦,不過他们村也有木匠,也能接一些活,到时候就按着這個样式做上一套,那多亮眼。還问了大妞瓷板画多少钱。
大妞一一回答。
参观完新房,大家开始干活,先把新房再擦一遍,马红梅請来全和人做的新被子,叠好放到炕琴裡了,新炕席再擦一遍,看起来特别亮。拿回郑森买来的红纸,剪了喜字贴在斗柜上的大镜子上。
天翔媳妇给绣的鸳鸯戏水的门帘往门上一挂。喜字挂满屋,新娘迎进门。
正日子那天一早大力,郑森還有家裡几個堂兄弟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就出发了,能有這么些辆车還是郑森的面子在林场借的,這年代能骑七八辆自行车去接新年,跟未来开着劳斯莱斯去接新娘差不多,绝对吸引人目光。
等了快一個小时,远远就看到一些小姑娘小小子跑過来,喊着新娘子来了,新娘子来了。
车骑的慢,后边還跟着两辆大车上边坐着娘家亲戚。
新娘进了院子,今天新娘子穿着一身红色薄棉袄,现在的天气已经开始穿棉衣了。
将新亲迎进院子,进了新房,一众娘家亲戚沒有不赞叹的,裡外仔仔细细的看了個遍,沒有不夸的,来喝喜酒的亲朋,多少随些礼,给钱就是一毛两毛的,至亲就送些东西,手巾枕巾啥的,昨個晚上东西差不多就都送過来了,都是最新最喜庆的样式,全都放到面上,宋家還给送来一对暖水瓶,一整套的搪瓷碗碟,大盆小盆,足有二十八件。
這些也沒放到柜子裡,都在橱柜上摆着。看的新亲一個劲的念好。
喜宴家裡也费了心,一众新亲都高高兴兴的走了。
送走新亲,家裡人都累坏了,今天总算是圆满過去,這次婚宴也能让人谈论一阵子了。
下午大力還得骑车带着周迎春去单位,参加集体婚礼,晚上才能回来,好在农场给了他三天婚假,能好好歇一歇。
大妞带着宋家二嫂子赵喜去前院,大妞抱着她儿子健康,“嫂子我看健康好像壮实多了,都有点压手了。”
“可不咋地,老郎中给孩子开的温补药,喝了三剂孩子就有胃口了,一点点长肉了,骨头也硬了。”赵喜說道自家儿子高兴的不行。
进了屋把孩子放到炕上,“嗯,孩子上食就爱长了。”从箱盖上拿了梅子玩的嘎拉哈,扔到炕上让孩子抓着玩。
“說到這個我們都得谢谢你,大嫂還让我给你带东西了。”赵喜說着从自己衣服兜裡掏出一個小包,“這是大嫂自己绣的。”
大妞接過来一看,是一個蓝烫绒布做的巴掌大的钱包,钱包一角绣着黄色雏菊,几朵小花搭配着很是漂亮,钱包打开裡边還弄了衬裡带着,上边带着盖子有按扣。虽然只是简单的钱包,可是做工非常精细。
“我還不知道大嫂子有這個手艺呢。”大妞很是喜歡。
“大嫂平常也不怎么做,做這個费心。”
“大嫂怎么样?反应大么?”大妞问。
“怀像不错,前些日子,大哥又把老郎中請来了,给看了,說是身体還行,他也沒想到大嫂会這么快就怀上,說是要小心看护,前三個月要小心,另外生产的时候一定去医院。不能在家生。”
這次大嫂子刘月沒来,就是因为她怀孕了,這绝对是惊喜,之前老郎中都說了身体受损,也不一定怀上,沒想到這么快。
“是得小心,生产的时候去县医院或者市医院,早点去。”
“嗯,放心吧,全家都盼着呢,都十分小心就怕出事。”赵喜說道。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