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五十四章 药

作者:柳暗花溟
顶点美人谋律!

  “不說還好,一說,奴婢就觉得累得两條腿都断了。死小琴,也太能逛了。小姐,奴婢坐着回您成不?”過儿略弯下身,伸着拳头,轻捶着自己的小腿。

  “坐呗,平时沒大沒小的,這时候拿什么乔。快說。”春荼蘼笑骂,转瞬又露出疑惑的神色,“小琴跑出去只为逛街?她怎么就敢扔下太太不管?”

  “她就是四处逛啊。”過儿也很纳闷,“主人在屋裡‘病’着,她倒是有心情。直接去了镇上,什么铺子都要进去看一看,零七八碎的东西买了一堆,就算徐家有钱,银子也不是這么糟蹋的。小姐你說,主人派她出去买药,她怎么敢自己先玩,最后才办正事?徐家,家风還真是好啊,怪道徐家老太太天天吹呢。”過儿讽刺着。

  可春荼蘼是擅长抓住细节中违和部分的人,因此一皱眉,“买药?太太吃的药不都是特配的嗎?”徐氏派小琴去了药铺子?她早上犯病犯得這么突然,连大夫都沒請。沒有方子,抓什么药?若吃以前的,家裡還有。再說,她那病明明是装的,扮娇弱让春大山心疼怜惜,哪裡用吃什么药?

  “小姐,奴婢是不是做错了什么?”過儿看到春荼蘼的神色,忽地一惊,“哎呀,奴婢应该在她离开后也去药铺子,问问她买的什么!”

  這是习惯性思维啊!春荼蘼暗叹。因为徐氏是药罐子,所以過儿本能的就认为小琴是去抓治头疼的药了,沒想過其他。

  “小姐等着。奴婢现在回去问。”過儿急慌慌的又要出去,被春荼蘼一把拉住。

  “天已经晚了,你還往镇上跑,不安全。再說。人家药铺子也关门了,若非急症用药,不会搭理你的。”春荼蘼安慰。“其实即便你问,人家也未必告诉你。”這年代,人们還是很讲究诚信的,不会轻易泄露顾客的隐私。当然,有银子铺路的话另当别论。咳咳……

  “都怪奴婢不好,把事情办砸了。”過儿很沮丧。

  “吃一堑长一智,下回注意就行了。先不忙自责。”春荼蘼拍拍過儿的肩膀,“你看清楚沒有,她买的药有多少,什么包装,共有几包?”

  “不知道。”過儿苦恼地摇摇头。怯生生地回答,“她买了好多东西,混在一起,哪裡看得出?刚才她又去东街买馒头,大概是晚上吃的,我就先回……”說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小。

  春荼蘼心裡又是一凛,古怪的感觉更浓厚。

  难不成,小琴這一通逛。就是为了把药包混在其他物品中,让人看不出来?之后小琴买的那些东西就赏给她,還能堵她的嘴。

  不错嘛,徐氏耍起心机来,還有几分小聪明。不過,她虽然不知道徐氏具体要做什么。却知道凡事必有因,通過她的性格和以往的行为推理她的动机,也不算完全沒有防备。

  什么药?用来干什么?有什么好背着人的?

  顺着思路捋一下,首先,今天早上,徐氏为什么突然行动有异?答案是:因为春大山要外出公干,至少两個多月,年前才会回来。

  其次,徐氏如果为此行动,目的是什么?答案是:肯定是不想让春大山走。

  第三,那她要怎么做呢?当然,不是要毒死自家相公。鉴于春大山是要远行,所以只要让他身体有恙,也就是生個病,那军中就不得不另换人手……

  這死女人!

  想通了前因后果,春荼蘼不禁大怒。徐氏只会耍小心眼儿,却愚蠢成這样!她知不知道這样会害死春大山啊?他出的是公差!而她掉這花枪,若被人捉住,倒霉的就是春大山。人家不以为是她舍不得男人,而会以为春大山不愿吃這趟苦。

  在军令上做手脚,不是找死是什么!沒听過军令如山啊?那比圣旨也差不到哪儿去!她想把男人拴在她的裤腰带上,也不是這么個拴法!就算不被军法处置,大唐律上也规定了關於自残以逃避义务时相应的处罚!

  见春荼蘼先是沉默不语,接着像是想到什么事似的,身子绷得笔直,怒气冲冲的,過儿明显吓着了,轻拉着她的手臂道,“小姐您别生气,是過儿笨,小姐打過儿几下出气。”

  “沒你的事。”春荼蘼强迫自己缓下脸色,“我是想到别的事,与你无关。别担心了,咱们還有法子补救。那药也不能干吃,她们必定要熬的。你盯紧厨房,只要她们把药端进东屋,等老爷回来后,你就跟我便宜行事。”

  過儿自觉做错了事,当即用力点头,抬步就要走。

  春荼蘼主仆占据的西屋共一大一小两间,過儿住那间小房。旁边隔着一條仅容人侧身過的小夹道,就是全家的大厨房。如果過儿蹲在自個儿屋裡的窗根底下,厨房那边的动静,就能完全掌握。

  “拿上這個再走。”春荼蘼把荷叶包的羊肉胡饼塞给過儿一個,“自個儿弄点热乎水喝,别喝冷的。”

  過儿见状,這才相信春荼蘼真的沒有生她的气,脆生生的答应了,快步出去。因为短塌就贴窗摆着,春荼蘼把烛火挪到侧面去,免得在窗纸上映出身影,然后就趴在窗缝那儿听动静。

  很快,又有开门声传来,小琴抱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进了院子。

  春荼蘼立即掀起窗子,故意弄得特别突然,吓了小琴一跳,手裡的东西掉了几件。

  “小……小姐。”她有点忙乱的略施一礼。然后,馒头包又掉了,滚出了两個来。

  這個丫头,人大心大,虽然很有眼色,反应力也很不错。只可惜心长歪了,天天惦记着自家那美貌老爹。不過,她可不能眼看着亲爹上了圈套。一個徐氏就够瞧的了。再弄一個刻薄轻浮的丫头,春家非得从此败落不可。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這话是至理名言。

  “哦。是小琴啊。我還以为是我爹回来了。”她故作无意地道,“你怎么回来這么晚?去哪儿玩了?从下晌就沒见你。”說着,目光在那些大包小包上巡视。

  “回小姐。我們太太犯了头疼,看奴婢在眼前就烦心,赶奴婢出去,好清静半日。”小琴的瞎话张嘴就来中,“這不,奴婢又捎了些吃食回来,不知小姐用過晚饭沒有?”

  春荼蘼只点了点头。并不正面回答,干脆一手支着窗户,身子半趴着,笑嘻嘻地說,“都买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不老少东西呢。要不。叫過儿帮你捡起来吧。”

  過儿本来就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此时听春荼蘼這么說,险些立即就出去。但,生生把踏出的脚又收了回来。

  “不用不用,奴婢自己能行。”小琴說着,就去捡掉在地上的东西。大约是怕過儿真跑出来帮忙。可她跟狗熊掰棒子似的,捡一样就掉一样,虽然脸色還尽量保持,但动作真算得上手忙脚乱。额头也冒出白毛汗。

  這摆明了心虚啊。

  春荼蘼眯着眼睛,同时,心裡为過儿叫了声好。果然主仆二人心有灵犀,過儿此时要沉不住气跑出来,会显得她们刻意盯着院子裡的事,待会儿就不好监视厨房了。也可能打草惊蛇。

  “小琴,是你嗎?還不进来?”徐氏的声音,适时的响起。听起来虚弱无比,好不可怜。

  小琴似乎立即就有了主心骨,也不管掉在地上的了,先抱着怀裡的几件东西,快步进了东屋。然后又转出来,把剩下的也捡回去。

  春荼蘼注意到,小琴手中有一個似乎是用藤纸包的小包,被抱得最紧。

  在大唐,纸還是比较贵重的东西,所以连书籍也超贵,算是奢侈品。一般买食物,都用各色洗干净的大叶子来包,生食就穿一根绳子提着。衣物什么的是捆扎得漂漂亮亮的,胭脂水粉和首饰,或者贵重的东西用各色各料的匣子,倒是药材或者点心,才常用藤纸包起来。

  是点心嗎?還是与她推测的无二,是药物?能让春大山滞留在家的药物。若非她习惯性的多疑,又特别注意了徐氏,父亲這回会着了她的道吧。她一個当女儿的,插手不了父亲房裡的事,但是,让父亲知道這件事還是必要的。

  如果她所料不错,徐氏理亏,至少会安静几個月吧?

  “我爹怎么還不回来。”春荼蘼故意在小琴最后一趟来捡东西时,自言自语道。之后,就关紧了窗子,再不出声。

  她坐在塌上安静地等,细嚼慢咽的吃了胡饼当晚饭。過儿在隔壁,也做着同样的事。两個小丫头,就像两只小豹子,在扑杀猎物之前,耐心的潜伏。她们听着徐氏特意高声叫小琴去煮醒酒汤,說回来给老爷解酒,听着小琴在厨房鼓捣,却半点也不发出声响。直到酉时末(晚上七点),春大山终于回来了。

  虽然因为春荼蘼随行的事,他内心深处還是不太得劲儿,可到底是升了官,重要的是春家脱离军籍有望,他心情愉快,席上就喝多了点,此时脚下有点发飘。而进了院子,看东西两屋都亮着灯,犹豫了一下,還是回了自己的屋子。

  满身酒气,熏坏女儿怎么办?

  這回徐氏倒殷勤,很快迎出来,亲自把春大山扶进去。還特特的小声道,“莫吵,荼蘼可能快睡了呢。你赶紧进屋,喝点醒酒汤,然后烫烫脚,酒气就散了。”

  春大山对徐氏這個态度很满意,而徐氏则向小琴使了個眼色。后者点了点头,去厨房把煨在火上的小砂锅拿下来,满满倒了一碗汤汁,向外走来。

  ……

  注:在古代,面食大多以“饼”字为名。前面說的面條叫汤饼,所以春大山给女儿做的鸡汤汤饼,就是鸡汤面啦。而馒头呢,叫蒸饼。宋代时,因为蒸字与宋仁宗赵桢的名讳声音有点接近,改名为炊饼。就是,武大郎卖怕那個。反而名为馒头的,其实是指包子。也就是說,小琴和徐氏這两個死女人,居然還有脸买包子回家吃。严惩鄙视……有话要說…………

  感谢Sonia220的切糕

  感谢神仙姐姐YL打赏的香囊

  感谢……两张)、LLPP、狐狸精的死党、pdxw(两张……打赏的平安符

  感谢明明宝宝疙瘩、忘川*打赏的葱油饼

  谢谢。(未完待续)RQ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