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送上門的攀鋼
九旅技術團隊在祿豐調研了兩週,祿豐鐵廠的情況,遠比大家想象的好。
鐵廠新老職工三百餘人,工人團結奮進,沒有內鬥和派系之分,一心一意爲技改和增產奮鬥。
鐵廠建立以來,連續虧損近10年,工人們一直沒能領到滿額工資,日子過得苦哈哈,從沒有達到工人階級該有的待遇。
職工們都知道單靠自身微弱的資本積累,根本無法獨自完成技改任務。
不能大修100m3高爐,就不能讓鐵廠起死回生,就不能讓大家過上“工人”的好日子。
要改變局勢,只能向省府求助,可這些年來,省裏一直口惠實不至,慢慢地冷了工人的心。
面對困境,全體職工在自救之餘,不由心生悲哀,真的有心無力,只能苦度年華。
九旅的降臨,無疑是劃破黑暗的曙光,讓工人們看到了生的希望!
半個月的考察期,祿豐廠全力配合技術團隊,態度熱情到像是分別了三十年的親人重逢。
經嚴格審覈,100m3高爐大修方案,耗資並沒想象的高,大體資金在50萬-120萬人民幣之間。
若職工發揮主人翁精神,將會大大降低改造全廠的資金。
爲祿豐廠配套的煤鐵資源,也比預想的好。
鐵廠附近有5處小煤礦,其中一處是無煙煤,距離廠址公里,儲量超過5000萬噸,年可開採量50萬噸以上。
就近分佈的鐵礦資源更好,一共3處小鐵礦,距離都在15公里內,總儲量在4500萬噸以上,總品位達45%,一處露天鐵礦品味達到51%。
這三處鐵礦是1958年勘探發現的,是滇省少有的優質鐵礦,春鋼爲了支援小兄弟祿豐廠,給特意劃撥過來。
單就鐵礦品位,就足以讓審覈團隊笑開顏!
木姐鐵廠的赤鐵礦石平均品位才20%,一直煉垃圾礦,一下子遇見富礦,能讓人喜極落淚。
郎有情妾有意,那接下來就是雙方坐下來,商討合作方案。
改開初期,未進入深水區,國有資產不容賤賣,參股乃至收購祿豐廠,根本不可能。
林智賢很切實地提出一個充分考慮雙方需求的訂貨方案。
甲方(木姐鐵廠)向祿豐廠借款100萬人民幣。
此專款用於祿豐廠以一百高爐大修爲核心,進行全面技術升級,要求明年(79年)年產鐵量達到3萬噸,平均每噸虧損價不高於50元。
從合同之日起,至1981年6月30日,祿豐廠的一半產能,供應給木姐鐵廠,出廠價爲130元/噸(價格低於統購價20元)。
合作期間,兩家鐵廠互不設限,互派技術人員和工人,共享一切技術和工藝。
預計明年4月,祿豐廠重啓一百高爐,實際合同期限爲3年。
以年產3萬噸生鐵計算,合同生產期間內,九旅將至少獲得萬噸生鐵,且是固定價格。
楚雄和祿豐廠很滿意這個方案,合同直接錨定了未來3年的訂單,預估對外銷售收入超過600萬元。
近在眼前的巨量收入,和肉眼可見的利潤,楚雄地委沒有拒絕理由,熱切地簽下合作,雙方交換文本時,記者拍下了珍貴的一幕。
簽下合同的消息傳回祿豐,全廠工人歡呼,激動的將帽子揮上天空。
從這一刻起,他們擁有美好的未來,康莊大道就在腳下!
喜慶過後,林智賢婉拒了地委的答謝宴,啓程返回春城,祿豐那邊,有木姐鐵廠徐建廠長帶隊,不用他盯着。
“生鐵是找到了,鍊鋼爐可怎麼找?”林智賢心焦的揪着頭髮。
鍊鋼的原料,生鐵已解決,可“煉丹爐”呢?
整個滇省就春鋼有平爐、轉爐,此路早已不通,那路在何方?
這些天一想到沒辦法解決難題,老林就夜不能寐,焦慮不已。
“兒子,想啥呢?喫飽飯纔有力氣發愁!”林母放下碗筷,心疼的讓兒子坐下。
“睡一覺醒來,興許問題就迎刃而解!”林家明佛性的勸解。
門外傳來敲門聲,東北口音的男聲問:“是林部長家嗎?”
林智賢神色一動,搶先開門,就見一個濃眉大眼的東北大漢舉着手,作勢要再敲門。
“您是?”
對方爽快地答:“我是攀鋼機動處兼外務處的沈成孝。”
林智賢腦子一下子清醒,熱情的讓開半身,“真是貴客,裏面請!”
沈成孝瞥一眼桌上的飯菜,“我有公務找你,能否...?”
“那就上九旅在春城的辦事處。”老林熱情招呼以沈處長爲首的三人,出門上車。
“運輸團的貨運車輛超過300輛,停車時佔地很大,爲了不影響交通,索性在火車站北側,建一個新的貨運站和倉庫。辦事處也在那裏,但外人知道的不多。”
沈成孝又想起火車進站時,看到一處特氣派的
如果只看到一半內容的用戶,請跳轉至:(絲路)看剩下內容。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夥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
喜歡本站的用戶麻煩收藏一下。防丟失網址。百度搜索新絲路文學網就能找到我們。
本章未完,請跳轉至繼續閱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