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共識與分歧
初步溝通後,試金石項目通過,接下來就是正題,華夏有舍必有求,輪到西北軍區還價了!
午飯是中場休息,謝和華從旅部過來,一起就餐。
午餐很有緬北特色,檸檬撒、香茅烤魚、雞樅湯和炒奶漿菌。
雨季一來,山林冒出無數野生菌,各式蘑菇成了緬北特色美食。
張航美最滿意雞樅湯,“不愧是菌中珍品,比雞湯還鮮甜。”
“那就多喫點,回頭我送你幾瓶雞樅油。”
雞樅遍佈北迴歸線一帶,西南三省、兩廣都有出產,不管前世還是今生,張揚都愛喫雞樅菌。
受他的影響,九旅戰士也愛喫,後勤部也就大量採購雞樅,洗乾淨後炸油,做成罐裝下飯菜,是部隊行軍必備品。
緬北雞樅,比滇省的還大,一朵就有18釐米多高,展開的傘蓋,雙手都蓋不住。
剛出土的雞樅,菌頭比嬰孩拳頭還大,很有雄性象徵,在後世,單靠賣相,它就能賣一百多塊錢一斤。
雞樅保存時間極短,離了本地就喫不到新鮮的,只能加工成雞樅油。
張揚有意將其打造成頭牌農產品,爲根據地農業創收,向京城來客推薦只是順帶的。
香江壯陽市場很大,纔是高端雞樅油的目標市場。
吃了手腕粗的菌頭,你也能大展雄風!
連廣告詞,都替香江木西土特產公司想好了!
農產品不賺錢,就算搞個大牌子,在這個時代,賺錢也不會太多,但要發展農業,沒有地理標識農產品,是不行的。
雞樅油是拳頭農產品的試行,是爲八九十年代,圈內地富豪的智商稅而準備。
喫過飯,謝和華加入會議,密會改成三人爲首的雙方會談,與會人數擴大到6人。
張抗美首先發難:“西北軍區能否停下戰爭,共同維護南疆的和平穩定,創造發展經濟的良好局面?”
張揚迴應堅決有力:
“九旅不是戰爭挑起者,願爲和平大局作出貢獻,面對獨裁軍閥政府進攻時,爲了保護自身安全,絕不退縮。”
張抗美很有外交官風範,只表面中方立場,對於張揚的表態,他不做直接表態,讓張揚說下去。
“根據地不開第一槍,敵人打第二槍前,九旅必定還擊。”此話,謝和華擲地有聲。
“今年九旅能提供多少外匯?七九、八零年,預計能提供多少?”
戰爭與和平,涉及兩國三方利益,張抗美不願介入其中,他更關心外匯額度,他的上級也是如此。
地區格局和地緣政治太遠了,不如外匯來得直接。
“今年能提供億-億之間,明後兩年還沒發生,誰又知道呢?”
“萬一港英封禁木西公司和香江辦事處,外匯收入極有可能歸零。”
不是他危言聳聽,張揚在暗示華夏高層,要喫肉可以,但必須保駕護航,確保木西公司的安全。
張抗美皺起眉頭,他不滿意港元數額,更不滿張揚言下之意。
“3月木西存入華夏銀行的港元就達700萬有餘,另有華資、英資銀行存款,和股市收益。外匯怎會這麼少?”
張處長有備而來,對木西的收入很清楚。
嘉正證券持有的九龍倉股票,現今就價值五千多萬港元,想到這裏,張抗美更有激動,話聲大了幾分。
“張處,你對西方公司運作也有了解,賬面資金不是利潤,存在銀行的錢,有些是保證金,是爲了獲得授信額度。”
張揚的話很重,“再者,木西的運作,屬於九旅內政,與華夏無關。”
木西的經營和獲利,所有權在九旅旅部,華夏可以監控資金流動,但作爲談判條件,無疑是越界了。
在張揚看來,以此作爲談判手法,也過於稚嫩。
“要外匯很簡單,批項目就有,工業援助越多,外匯就越多。你今天給一套化工項目,三百萬dollar馬上到賬!”
謝和華直接撕開斯文的面具,直達赤裸裸的利益交換本質。
“九旅一直申請的5萬噸合成氨廠,到現在都不批,就是有外匯,也花不出去。”
去年末尾,九旅提出援建一個小化肥廠,內地就一直拖着,快半年了,設備影子都沒見着。
對於外匯的處置,是核心問題,雙方分歧很大。
華夏希望木西公司將利潤匯入華銀香江分行,定期上交外匯,換成人民幣後,存入人行滇省分行賬號,再由九旅支取。
工業項目援助只記賬,錢一直放在滇省人行那裏,到了年底再彙總。
這個方案充滿計劃經濟色彩,最符合計委、央行外匯局等部委的利益,對中方最爲有利。
一年以來,華夏不停的“誘惑”九旅,接受這個資金使用計劃。
記賬採購,簡單明瞭,還省去大量人力計算,在各部委看來,完美無比。
可張揚卻不這麼想。
如果只看到一半內容的用戶,請跳轉至:(絲路)看剩下內容。
【提示】:如果覺得此文不錯,請推薦給更多小夥伴吧!分享也是一種享受。
喜歡本站的用戶麻煩收藏一下。防丟失網址。百度搜索新絲路文學網就能找到我們。
本章未完,請跳轉至繼續閱讀》》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