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9章 浙兵

作者:纸花船
跪求收藏和红票,小船多谢。要看书·1书· 每天三更,小船可是实在人啊。 有了商老六婆娘刘春花的加入,李元庆的‘队伍’,一下子壮大了不少。 商老六已经有了選擇,這天寒地冻、荒山野岭的,李元庆当然也不会在這种地方墨迹,简单休整了一下,三人继续踏上了前方的路。 先贤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每個人,都无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正如那句话,‘都脱了衣服,在澡堂子裡,還不都是一個模样?’ 商老六的工作,看似令人不齿,不過,這种人,未必就沒有用处。 李元庆虽两世为人,但不论做人還是做事,都不会以别人的出身作为标杆。 后世时,在行内的某次大跌风暴中,李元庆正是因为一個人人都看不起的‘瘪三’朋友,一個结结巴巴、话都說不利索的电话,却让李元庆成功躲過了這次‘血洗’,并在事后,从容抄底,赚的瓢满钵满,這也成为了李元庆事业起飞的一個最关键的节点。 三人在傍晚时,抵达了荒漠中的一個小村子,這是一個汉蒙混居的小村子,只有几户人家,算是半牧半耕状态,村子裡皆是老弱妇孺,并沒有受到此次后金春季攻势的波及。 李元庆支付给一户村民几钱碎银子,三人在這裡落下脚来。 从沈阳城逃出来已经几天了,這是李元庆第一次喝上热水,吃上热乎乎的饭菜,张芸娘也是十分欢喜,广宁城越来越近了,她似乎已经看到了美好新生活的希望。 刘春花经過一下午的奔波,也渐渐缓過了一些。 事已至此,她還能怎么办呢? 不去笑着面对,难道要哭死么?如果這样,那自己当家的不是要心疼死? 這裡的村民居住的都是夯土构架的毛坯屋,共同的特点就是屋子裡都有一张大土炕,這也是华夏东北地区多年的传统。壹看书看·1· 两個女人睡床上,李元庆只能委屈打個地铺,不過,即便這样,与之前相比,這也绝对是五星级的享受了,最起码有被子、褥子了。 夜晚,风沙很大。 沙粒拍打在窗檐上,噼啪作响,让人有些不适应。 两個女人都很疲惫,早已经昏昏睡去,但李元庆的脑海,却是一片清明。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虽然已经明确了毛文龙是‘粗大腿’,不過,如何在毛文龙的队伍裡站住脚,并扎下根来,這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啊…… 次日清早,三人继续赶路。 李元庆也熟练的从村民口中,得知了通往广宁城的最佳路线。 此时,从此地继续往南十几裡,就是大明的官道,顺着官道转而向西,离广宁城已经不足百裡了。 手裡的银子都从村民手裡买了干粮,李元庆现在已经身无分文,不由又加速了行程。 以李元庆的身手,等到了广宁城裡,弄点糊口的银子,這還叫事儿么? 三人一路疾行。 或许是這個时代的关系,两個女人的体力都不错,并沒有拖了李元庆的后腿。 太阳刚刚升到天空一小半,大概也就10点钟左右,三人顺利的找到了官道,脚程不由轻松了不少。 张芸娘愈发欢快起来,边走着,边不由自主的哼起了小曲儿。 对她而言,苦难即将過去,美好的新生活,就要来临了。 刘春花也被张芸娘感染,饱经沧桑的脸上,也有了一丝笑意。此刻,她也只能祈求菩萨保佑,当家的和女儿、婆婆,平安无事了。 倒是李元庆脸色有些凝重,不时神游天外,很少說话。 临近中午,官道上忽然出现了黑黝黝、密密麻麻的一片黑线,两個女人都被吓了一跳。壹看书·1· “元庆哥哥,那,那是什么?那是我大明的军队么?”张芸娘紧张的缩到了李元庆的怀裡。 李元庆也有些紧张,這种地方,碰到了军队,不论是哪一边的,对形单影只的三人而言,可都不是好事情啊。 尤其是两個女人。 扫视四周,只有北面有一处小土坡,上面长着几颗疲惫的黄杨树。 李元庆不敢怠慢,忙指挥两個女人,快速到小土坡上躲避。 等三人刚刚攀到小土坡,這支军队的哨骑,已经奔了過来。 一看他们的戎装,李元庆稍稍松了一口气,這是大明的军队。 只不過,他们骑的马,十分矮小,与辽地這边的蒙古马相比,简直要矮上一圈儿。 片刻,后面又赶来一個哨骑,此人并不是明军戎装,而是有些花裡胡哨的,倒像是四川、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装扮。 “元庆哥哥,你看,這人,這人好像是唱戏的啊?”张芸娘天真的指着這個哨骑,小声对李元庆道。 李元庆的眉头已经紧紧皱起来,他并沒有理会张芸娘,只是用力握了下她的小手,示意她不要說话,不要暴露。 這毕竟是大明的地界,哨骑似乎都急着赶路,并沒有留意到土坡上的三人。 不多时,随着這支‘杂牌军’旗帜的临近,李元庆已经明了,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 這正是大名鼎鼎的戚继光的最后血脉,在后世被无数次高歌的浙兵啊。 而与他们同行的少数民族‘杂牌军’,那也绝对是让人如雷贯耳,正是明末、乃至华夏著名女将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啊。 他们竟然已经赶到了這裡。 這也就意味着,那场惨烈的浑河大战,即将开幕啊。 由于娇妻的关系,李元庆对這场大战了解的很详细,此时看到主角竟然出现在自己面前,不由有些心有余悸。 浑河之战,這可以說是明末最坚挺、最有代表性的一场硬碰硬的野战。 只不過,浙兵加上白杆兵,连辅兵杂役都算上,尚不足万人,但他们面对的,却是老奴努尔哈赤的‘十万大军’。 即便是如此劣势,他们依旧打出了這個时代、令大明、令所有汉家儿郎最骄傲的一战,让不可一世的老奴和他麾下的八旗铁骑,吃尽了苦头。 如果不是后金抚顺驸马李永芳,以重金买通了沈阳城上的大明炮手,以从澳门购得的红衣大炮,狂轰两军阵地,說不定,這两根‘硬骨头’,真的能挺到援军赶至,反攻、甚至重新夺回沈阳城啊。 但可惜,李元庆深深的明了,以大明现在的大气候,大环境,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這两支精锐之军,注定,要成为八旗铁骑的战利品,他们只能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他们的荣耀…… 浙兵和白杆兵走的很快,不到小半個时辰,后队也已经消失在了李元庆的视野裡。 在這段時間内,李元庆的心中,经過了无数次的天人交战,到底要不要把结局告诉他们? 但最终,理智還是战胜了冲动。 话语权,一切還是话语权啊。 李元庆此时的身份,說出的话,谁又肯信呢? 更何况,身边還有两個女眷,即便是大名鼎鼎的浙兵和白杆兵,未必,就不会有心怀不轨者。 此时這种状态,万事還是以保全自己的安全为首要啊。 但這段時間,李元庆全程目睹了两军的军容。 說实话,他们与后世的人民军,根本沒有任何可比性,甚至,可能還比不上短短军训了两個星期的大学生,但他们的军容军貌,却是李元庆重生以来,见過的最好的。 两军中基本全是青壮,沒有老弱病残,精神面貌,虽然显得有些疲惫,但却是十分昂扬,与辽地早已经被后金军吓破了胆的明军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只不過,两军几乎都是步兵,只有很少数的哨骑,胯下有战马,李元庆甚至看到,有几個浙兵的千总,都是在军阵中步行。 白杆兵方面,倒是有百来头骡子,但這东西,运点货物還行,要是打仗,怎么可能与战马精良的八旗铁骑相比呢? “元庆哥哥,他们走远了,咱们可以走了么?” 张芸娘小声的话打断了李元庆的思虑。 李元庆也从神思中回過神来,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点了点头。 后世,看那些文学作品时,不论男主、女主,只要穿越到了古代,必定是猪脚光环盖世,从容面对一切,一切尽在掌控,但此时,当李元庆亲身处在這個环境,却是深深明白,歷史的轨迹,岂能是這般容易就被改变? 接下来的路程,两個女人都看出了李元庆心事重重,都不敢多话,這倒使得一行人的速度,又加快了不少。 一路疾行,次日傍晚,三人终于看到了广宁城高耸巍峨的城墙。 广宁城地处辽西走廊的北段,是大明九边重镇辽东镇的核心所在,其地理位置,北可压蒙古,东可控辽地腹地,南面,则是辽地通往京师方向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必控之地。 只不過,此时,沈阳城失守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到了這边,广宁城外,并沒有了往昔的繁华,人流量很少,即便有人,也都是来去匆匆,脸色漠然。 但李元庆身边两個女人却是十分欢喜,看到了城池,也就意味着,她们已经远离了战争,不用再受劳苦奔波之苦。 三人跟着稀疏的人流进入了城内,张芸娘小声道:“元庆哥哥,咱们现在去找陈大哥么?” 李元庆回头看了一眼广宁城的东门,忽然一笑,“這個嘛,咱们先不急。” 新書、、、、、、、、、、、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