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见谅
十裡洋场,处处舞榭歌台,夜幕下面,一派灯红酒绿。人拉的东洋车在有着“赛月亮”别名的路灯的下穿梭而過,此时的租界一盏盏闪亮的路灯,像一颗颗晶莹的明珠,组成一长條发射银光的巨龙。二十年前电灯不但给上海引来了不熄的光明,也使這都市镀上繁华的光芒。
临街的亮着灯的厨窗展示着一些花花绿绿的商品。在一些僻静的小巷子裡,在昏暗的门洞裡,偶有几個女人对過往的人搔首弄姿。糜靡之音满街流淌。在一些繁华街道,更显出了上海不夜城的气氛。衣着艳丽的舞女伴着一些有钱人在舞厅的门口进出。男人大把地挥霍金钱,女人大把地挥霍青春。
“這就是上海,纸醉金迷的上海,富人醉生梦死的上海,穷人死去活来的上海。”
从小舟上下船后,和肖炘韧告别后,便在朱家梁的陪同下,沿着外滩马路行走的陈默然暗叹了一句,对于上海的一切,他已经习惯了,对于這個时代,同样也近乎于麻木了。
跟在少爷身后的朱家梁并沒有听到少爷的暗叹,而是朝着周围的過往的东洋车看了眼。
“少爷,這离家還有老远一段,要不我喊辆东洋车!”
“不用了,我還要去见一個人。”
若有所思的看了眼朱家梁,陈默然說了一句。
那個人给上午让人送来一封信,說什么請自己在方便的时候,到他家或公司一坐,信上的內容看似沒什么,但是那张信纸,却是国王饭店的信纸,难道他猜出些什么?
“家梁,那天,那件事,你确定沒人看到你嗎?”
如果少爷不提的话,朱家梁都快忘记那件事了。
“少爷,绝对沒人看到我!”
“那就好!”
陈默然点点头,案子都已经发生三天了,除在报纸上看到一個新闻外,巡捕也未上门调查,他们显然沒有任何头绪,但是亨利怎么会想起来,用国王饭店的便笺给自己写邀請函呢?
夜幕初垂,街上起了些薄雾,人和车依然在雾中不断穿行着,路灯的灯光衬在雾裡显得整個街道都是光怪陆离的。
走在临江的街道上总有一阵阵的风从江面袭来,陈默然皱眉步行着,思考着亨利的用意。是他在拍卖会上把《永乐大典》的所有人身份和住址告诉的自己,当天晚上杰克就死了,亨利显然从中推测出了什么。
“百密一疏!”
前后稍加联系,陈默然才发现漏洞在什么地方,如果现在自己真的去找亨利,恰好证明了他的推测,几乎就等于自投罗網。
“不能去!”
意识到如果自己主动去找他,就等于自投罗網,陈默然心头一颤,不禁庆幸起来,如果下午沒去浦东的话,或许……
“亨利!”
在心下暗自庆幸时,陈默然念叼了下這個名字,冷冷的笑了下,自己把很多事情想的太過简单了,以后一定要注意。
又朝前走了一会,看到一家饭店的招牌,陈默然便走了进去。进了饭店,打量一下這间面积不大,但装饰却很典雅的饭店后,便径直走到一個僻静的角落坐下来,而朱家梁则在一旁站着。
“家梁,坐!陪少爷一起吃!”
得了陈默然的吩咐后,朱家梁才坐下来。
一位手拿菜谱侍者走近来。
“先生,請问你要点菜嗎?”
陈默然摆了摆手。
“菜不点了,把你们這的拿手菜上见样上一份。”
点菜,陈默然沒有那個习惯,尤其是在這個时代,這個时代的饭店不同于后世那些拿了什么证,学着什么标准化菜系的厨师们,這個时代的饭店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特色,而不像后世那般,饭店不同菜味几近相同。
既然来了這家饭店,要吃就吃他的拿手菜,而這些饭店也不会趁机敲诈,通常都是有什么拿手菜就见样上一道来。
坐下来约有几分钟,在陈默然喝着茶等着饭店上菜时,却有两位大汉朝着他的饭桌走過了過来,看到那一身短打打扮的人朝着這边走来,眼瞅着少爷,朱家梁忙把手朝着口袋一插,手便握上了枪把。
“陈先生,久违了。”
未等朱家梁提醒少爷,陌生的声音就在桌前响了起来,低头品茶的陈默然這会才抬起头来,說话的那位四十来岁的男人,他并不认识,不過瞅着他们這模样,似不是什么善类。余光撇见家梁准备站起来,陈默然使了個眼色,端起茶杯喝一口。
“久违谈不上,对你,我似乎沒什么印象!”
话时陈默然连正眼也沒瞅上一眼,一副全不放在眼裡的模样。
那大汉把烟从嘴上拿下来,自己坐了下来,然后冲陈默然嘿嘿笑道。
“陈先生,像您這样的大亨,自不认识我這种人,但对陈大亨,我等却是久闻大名啊!”
說出這句话时,徐宝山打量下眼前這位凭着一百五十万元买下富丽庄园,而名振上海的大亨。
“在下徐宝山,上海安清帮“大”字辈!”
虽說這陈先生沒给自己好脸子,但徐宝山一抱拳,還是嘿笑着道出了自己的身份,似乎是想借此提醒眼前這人。
“哦!”
陈默然摇摇头轻应一声,這摆明了是黑社会啊!难不成是想来敲打下自己。
“安清帮!沒听過!”
這句话只让徐宝山脸色一变,虽然這上海滩码头上山头林立,彼此间为了抢码头经常发生火拼事件,而徐宝山势力也是一般,可上海又有几人沒听過安清帮。
這摆明了是不给自己脸啊!甚至還削了安清帮的脸面!
“徐某之名,许陈先生沒听過,可安清帮,陈先生也未听過嗎?”
声冷色变,徐宝山的声音中透着股威胁的味道,而一旁站着的大汉,手撑着身上的短打,一副准确开打的模样。
“见谅,陈某初来上海,安清帮之名,实未听過,至于徐先生之名……”
陈默然轻抬眼帘,然后又摇下头。
“更未听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