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回 下落不明

作者:秋予岸
「快,快去救陛下!」

  在一片迷霧中,出現了一小隊人馬的影子。

  這是李雙喜率領的探路隊伍,人數不多,只有一二十人。

  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每個人的馬鐙上掛着一顆或兩顆血淋淋的首級,隨着馬匹的走動而不住擺動。

  這是他路上遇到了一小股本地山匪,取得的戰果。

  李雙喜聽到求救聲,回頭看去,只見一個青年從霧中竄出。

  定眼一看,分明是永昌皇帝的親兵劉進。

  「怎麼?彆着急,慢慢說。」李雙喜和聲道。

  「來不及了,快,陛下遇到山匪。」劉進上氣不接下氣的說。

  「在哪裏?」

  「跟我來。」

  一隊人馬迅速調整方向,跟着劉進前往。

  他們到的時候,現場只有一大片血跡。

  「陛下呢?」李雙喜快要氣瘋了。

  「剛纔還這裏。」劉進快哭了,「陛下是爲保護我,才……」

  「別說這些,大夥兒快分散出去找。」李雙喜吼完,又覺得不妥,「每五個人爲一隊,小心搜索。」

  「是。」騎兵們自覺每五人一組,沿着每條小路搜索。

  他們找了足足一天,也沒有找到李自成。

  李雙喜絕望了,跌坐在大石上,痛苦的捶頭。

  「都是我,如果我留下,陛下就不會出事。」劉進說着,拔出腰間佩刀,就要自殺謝罪。

  李雙喜一把奪過他手中的刀,喝道:「死,是懦夫乾的事。陛下只要有一線生機,絕不會輕易言死。」

  「我們人少,不如派人聯繫郝搖旗,他手底下人多,和我們一起找,或許有希望。」

  有人小聲的建議道。

  李雙喜點點頭:「王長順,你快去聯絡郝搖旗。」吩咐完,放下了寶刀,輕拍劉進的肩膀:「大丈夫就算是死,也要死得轟轟烈烈。」

  「記住了。」劉進哽咽。

  李雙喜把刀還給他,回到石頭上坐下,閉目養神。

  長年累月的行軍打仗,已經讓他養成了習慣,只要有一點點時間就要休息。

  合上眼不久,便傳來一陣馬蹄聲,他騰的一下站起來。

  片刻後,馬蹄聲愈來愈近,隨即在樹林中間,出現一隊人馬的身影。

  「郝大哥!」李雙喜叫道。

  「雙喜。」郝搖旗一邊焦急的叫着,一邊翻身下馬。

  「你來了就好,陛下他……」

  「別說了。我路上已經問了七八遍,現在趕緊找人才是。咱們把人馬都散出去,滿山找。」

  「好。」

  又找了兩天,還是不見李自成的蹤影。

  最後,從山腳下的一戶農戶得知,有一隊鄉勇慌忙的離開,去向不明。

  直到此時,李雙喜才確信,永昌皇帝遇害了。

  他氣得拿拳頭捶地。

  郝搖旗道:「我們一直善待百姓,結果換來了什麼?這些昧了良心的王八羔子,有好的就跟上來,喫點苦就跑,現在連皇帝都要殺害。

  不出意料,這些***,是把皇帝的首級獻給楊承應,作爲他們的進身之階。」

  「豈有此理!」李雙喜咬牙切齒。

  「什麼天意民心,都是狗屎。我來的路上打聽過,北方在楊承應的統治下一直不穩,時有起事發生。可他依然敢南下,靠的是天意民心嗎?不,靠的是拳頭。」

  「郝大哥……」

  「聽我的,咱們把山下這些刁民宰了,讓他們知道敢殺我們永昌皇帝是什麼下場。」

  「這……」

  「逼問出陛下屍身的下落,萬一我們走後,他們告訴了楊承應的軍隊,那咱們可就受了奇恥大辱。」

  本來有些牴觸,但聽到皇帝的屍身下落,李雙喜怒火攻心,做出一個違背李自成意願的決定。

  二人下令將寧州和通山的鄉村進行屠殺,並用殘酷刑罰逼問當地百姓,那股鄉勇的下落。

  在諸多典籍中,經常「屠城」的李自成,其實一次都沒幹過。

  但隨着他的死去,一支紀律嚴明、作戰勇武的大順軍,就這樣消失在長河中。

  那麼李自成到底是生是死呢?

  答案是死。

  由於南明的暴政,江南一大批鄉民恢復到了東漢末年,主動結成一股力量,抵禦外敵。

  這些鄉勇,不能完全算地主武裝,其中有一大部分是自耕農。

  其中有一支力量的首領叫程九伯。

  他帶人在通山附近,看到李自成和劉進,便以爲是落單士兵。

  打算把他們殺了,再扒掉他們身上的盔甲和取走兵器,留作自己用。

  正扒衣服呢,發現李自成身上有枚印章,仔細一瞧,才知道自己幹壞事了。

  程九伯等人連忙揹着李自成的遺體,安葬在牛脊嶺小月山。

  然後,果斷跑路。

  這件事被捅出來,還是半年後,李自成的部下們都死光了,程九伯纔敢出來。

  協助後來擔任湖廣提督的高第,找到李自成的墳墓。

  然後,程九伯喜提鍘刀一副,死於武昌。

  埋葬李自成的地方,隨着人口增多,逐漸發展成小鎮,被御筆親書賜名「闖王鎮」。

  這都是後話。

  從天啓末年陝北爆發農民大起義,一直到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建立大順政權。

  期間出過好幾百個著名的農民軍頭領,堪稱影響全國的農民軍頭領,除了李自成,還有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張獻忠四人。

  然而沒有一個農民軍頭領能如李自成般雄才大略,二王一高僅能做到一個鬆散聯盟的總掌盤,張獻忠也不過是一方梟雄。

  由此可見,一個人能否成就大事,固然離不開歷史環境,也離不開一位卓越的領導者。

  李自成當初被追殺到商洛山區打游擊,部下僅千餘人,跟擁兵數萬的張獻忠的實力判若雲泥,但李自成完成了張獻忠幾輩子都完不成的功業。

  他的最終失敗,純粹是軍事上的失敗。

  無論是歷史上還是這個位面,都有一個崛起於東北,整合了東北漢、蒙、女真等勢力的政權,且經過長時間的磨合,已經運轉相當的成熟。

  與之相反,李自成短時間內崛起,得到的只是打爛的西北,和來不及消化的地區,既沒有相持的資本,也沒有相持的實力,只能一敗再敗。

  最終遺恨九宮山。

  長期籠罩在這位蓋世英雄的頭上的陰雲很多,比如爲什麼不據守關中,爲什麼不先打江南等等,不會因爲他的死而消散。

  千百年後仍爭論不休,這大概就是歷史獨特的魅力。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