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四四 吴南海的宝藏

作者:陆双鹤
当消息传来的时候,穿越众们刚刚忙完春耕。他们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重点都是放在了农业上。阳历3月20日,农历二月初七這天是春分,春天的到来意味着农业组的工作将成为今后重点。 關於农场的利用,吴南海已经制定了很多计划。他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本来就是杂交水稻,而在這次发生意外时,他刚刚从全国著名的三亚南繁育种基地作完毕业考察回程,随身携带了大量珍贵的农作物种子标本。其中很多都是這個时代的琼州岛還沒有,却又完全可以在本地种植生产的。 例如在這個时代被西方人视作与黄金等价的香料作物胡椒,歷史上是要到1947年,才由华侨王裕文从新加坡引进,但现在吴南海手头就已经有了一小袋胡椒种子。此外還有来自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药用芦荟,来自印尼爪哇岛的香茅,来自巴西的油料作物腰果以及同样来自美洲的烟草与可可豆……等等,都是极适合本地种植的经济作物。 而這仅仅是“吴南海宝藏”中的一小部分,除了這些适合在本地生长的作物,他手头還有许多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优良种子——要知道现代中国在其他方面可能弱势一些,但在农业方面的综合技术水平绝对是世界顶尖。而三亚的南繁育种基地则素有“中国的种子硅谷”之称! 每年的9月份至次年5月份,全国各地的农业工作者都要聚集到這裡来,利用海南典型的热带气候條件进行农作物种子的繁殖、制种、加代、鉴定等科研生产活动。吴南海之所以把毕业考察报告放到這边来写,就是因为這個基地裡汇集過全国农业科技方面的顶尖技术和人员,光院士就有好几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甜瓜大王”吴明珠院士、水稻分子育种专家张启发院士、“玉米大王”李澄海教授、棉花专家郭三堆、陈正华、赵国忠……這些人留在基地裡的什么袁式杂交稻、掖单系列高产优质玉米、双价抗虫棉、“绿宝石”甜瓜……等等,无一不是在现代中国也大力推广的顶级品种。 因为自己是行业内人士,导师在圈子裡也颇有名气,吴南海很幸运的得到了不少优质品种的种子标本,用来充实他的毕业报告內容。他上船时随身行李就一個手提袋,却托运了两個超级大的标本箱,后来在统计行李时也曾有人对他的大箱子感兴趣,但打开后却看到裡面全是各种各样的杂粮粒儿,马上就沒人再注意了。 直到這时候,当吴南海如数家珍一般给大家一一介绍他那两個超级大标本箱时,庞雨等人面面相觑,這才意识到他们先前犯了多大一個错误——光顾着船上那些工业器材了,却沒人发现這两個箱子裡的东西才是无价之宝啊。 “哎,南海,咋不早点說呢。居然让這些宝贝随随便便放在城外這么久……還好沒遭到破坏,否则那损失可惨了。” 看着农场周围一圈单薄的竹篱笆,解席等人大感后怕。农业组长期以来一直单独驻扎于外,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防护措施。吴南海那两個大箱子就随随便便放在他睡觉的茅草屋床头,一把小锁头用石头都能砸开,谁能想到這裡面却浓缩了现代中国农业的精华?! “我說過的呀,可你们谁都不在乎。” 眼镜男感到很是憋屈——在這样一個团体中,谁不希望自己能受到集体的尊敬和重视啊。而這是完全取决于個人能力。這方面王若彬就是個典型例子:一個在押犯人,却受到所有人中的重视,不就是因为他有自造枪械的技术特长么。 吴南海也曾经试图向别人介绍他的专业特长以及那两箱子宝贝,只可惜他的专业過于偏门了,而且起不到立竿见影的起效果。大多数人只要听到什么“子代亲代”,“单倍体三倍体”之类的专业词汇往往都落荒而逃,眼镜男又不是一個善于推销自己的人,空有一肚子学问却无人赏识,只好灰溜溜待在农场闷骚了。 不過幸好,在這個穿越团体中有這么一條规矩——因为大家在各個专业各有特长,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就“互为人师”。比方在兴建水电站的时候工程专家林汉龙就要负责给全体施工人员上课;教导筑坝和电机安装等知识,在造房子的时候庞雨和陈俊要给工程队成员们介绍建筑常识;等到如今需要春播了,所有人就必须聚在一起听吴南海和张茂花等人培训农业知识了——這时候哪怕再怎么无聊发困,打哈欠挖鼻孔也不能离开,简单說就跟在学校裡上课一個样。 而庞雨等人也终于知道,原来他们的农业组裡還藏了這么個大宝藏。 在初听到他们手裡有如此巨大一笔农业资源时,所有人都禁不住欢呼雀跃。但在仔细听吴南海介绍了那些宝贝种子的特性之后,大多数人的脸色又慢慢垮了下来。 东西都是好东西,但俗话說“十年树木”,這些种子要真正成长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想要在数量上能满足达到农业大生产的水平,更是需要长期稳定的育种工作。就拿眼镜男最擅长的杂交稻来說:首先要建育种田,培养出至少两系以上的育种用稻株,然后再用不同系的育种稻杂交产生种植用的稻种…… “整個過程需要多长時間?” 老解等人终究還是沒耐心听吴南海上课,他们只关心這個,眼镜男稍加考虑后很爽快的回答: “要得到稳定的纯合体至少需要五代到六代以上,海南這边可以是一年三熟,所以……” “两年?我們要两年以后才能得到杂交稻种?” 庞雨虽是外行却還懂算术,一听之下就禁不住失望起来。而吴南海却是满脸轻松: “是啊,至少两年,這已经是非常快了。要知道当年袁老他们培育最初三系稻种可是用将近十年時間的。而我手头直接就有光温敏不育系的稻种,海南岛這边气候也合适,可以直接上两系杂交法了,节约了大量時間呢……” 所以說眼镜男這家伙不善于交流呢——只要一涉及到专业范畴就是一连串的专业名词,别人连听都听不懂,更不用說提问质疑了,只好他說啥就是啥。 两年以后才能获得高产杂交稻,這两年之内就先用本地稻种凑合着种吧。好在海南岛這边气候良好,一年三熟,就算是普通稻种,如果用科学方法管理施肥,相信也能取得一個不错收成。 考虑到保持土壤肥力和持续种植的因素,吴南海最终决定他们的田地每年只种两轮稻米,中间轮种一次番薯,這样可以保护耕地,避免地力损失過多。只是由于需要育种的作物较多,整片农场只有大约一小半的面积可以用来作为口粮田,其它都要用来育种。 “口粮田少了点,恐怕将来收获不够……” 眼镜男刚刚說出這一句话,老解同志厚重的手掌就直接拍在他的肩膀上。 “這個不用你操心,咱们回头就找老程他们谈判去,农场周围土地你看中哪块就直接圈起,抢也给你抢過来!” “育种基地放在這裡是否不太安全?能不能考虑搬到工业区那边去?就近防御更方便一些,我們還能帮忙拉個电網什么。” 庞雨则对于农场周围那圈薄薄的篱笆墙很不放心,不要說有人存心来破坏了,就是牛羊之类牲畜也沒准儿都能溜进来吃個几口。這每一口都是命根子啊! 但吴南海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开玩笑,工业区那地方本来就污染严重,跑那边育种?等着变异么。庞雨想想也有道理,只好放弃了這個想法。打算回头去跟林汉龙他们商量商量,看看還剩多少电线,最长能拉多远…… 到四月中旬的时候,穿越众全部完成了第一批粮食和经济作物的播种工作,普通水稻也就罢了,那些珍贵的经济作物可是寄托了他们极大期望的。然而偏偏就在這时候,他们得到了琼州明军即将前来进攻的消息。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