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女夫子 作者:细雨淼淼 家裡的一应事宜都安置好了以后,傅长风就去户部点卯了,若是在韶明县,還能帮得上忙,可如今他到了户部,喜春也就只能每日等着他回来才知道具体的情况了。 阿昭很是有做大哥的风范,带着弟弟妹妹在家裡读书,如今到了京城,阿昭和阿政两人重新找书院读书的事也要提上日程,如今阿昭已经考上了秀才,那天胡少夫人說话的时候有意想要了解他的情况,喜春就猜到這是胡家想要结亲的意思。 “阿昭,我已经让人去打听了,看看咱们這附近有沒有什么口碑好的书院,你们兄弟俩也该去书院读书,现在你们爹爹又忙,只怕沒有時間看顾你们的学问。” “娘,我会和大管家商量的,不過妹妹要怎么办,听說京城的人不让女孩子去书院读书。”阿昭想到小妹,以前在韶明县,那都是跟着他们在书院读书,如今這京城人讲究男女有别,小妹自然不好跟着他们去读书。 “放心,我已经拜托了胡家夫人,請她们帮忙留意留意,若是有合适的女夫子,那就請来教宣宣。”喜春那天去拜访胡家也是有這方面的想法。 “那我就放心了。”小小的人,虽說是個秀才了,可是還沒满十岁呢,已经是個少年老成的模样。 “你也该多笑笑,哪有這么小的孩子整天苦着個脸的。”喜春忍不住捏了捏他還沒有褪去婴儿肥的小脸。 “娘,我已经是男子汉了,不能再捏我的脸了。”阿昭小脸严肃地說着。 “好好好,不捏了,你们快去读书吧,晚上咱们吃羊肉。”這京城的羊肉就是比韶明县便宜,想来是离着关外近的原因,所以喜春也让人买了好些新鲜的羊肉来。 胡夫人也将喜春拜托的事情放在心上,沒隔几天,就给她带来了好消息。 “我听說有一個女夫子刚刚从吏部尚书右丞家裡离开,他家的姑娘出嫁了,用不上女夫子了,正好有這個机会,人就住在五柳巷,离你们住的地方也不远,想来应该還沒有人去請,你们若是想去看看,可以提前递個拜帖去。 這女夫子原先也是京城人士,不過因着夫家出了点事,這才会来做夫子的,琴棋书画皆通,不過因着丧夫,有些人家忌讳,就不愿意把孩子送到她那裡去读书。” “哦,不知這位女夫子叫什么名字?”听到這,喜春倒是不介意這些事情,只要這個夫人人品好,也有才能,那就可以了。 “只听說姓华,夫家姓蔡,人称蔡夫人,今年应该在三十五岁上下,膝下有两個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在家裡帮着照顾前来读书的女孩子,這些年侍奉婆母,人品端正,沒有传出過什么問題。 原本也是上门教的,不過因着她女儿大了,這才放出话来,以后只在家裡教学生,不再去别人府上,否则即便是有人忌讳,也早就被人請到家裡了。” “原来是這么回事,多谢胡夫人,我明日就去看看,可要早点给我家宣宣定下来夫子。” “你们家這么重视姑娘家的教育,這可是一件好事,咱们女人大多都只能困在這后院,不過却不能因這就說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又不是将女儿嫁给贩夫走卒,不用担心這些,以后等她成了家,和丈夫也能和睦些。” 见着喜春如此重视儿女读书的事宜,胡夫人对她的印象就更好了,那天傅夫人带着孩子们来拜访后,她家的儿媳就有意想要和傅家结亲,所以她也想要多看看傅夫人的人品,這才好为孩子们打算。 “我和胡夫人的意见一致呢,那些人說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我看也是对女子的一种束缚,要說我這人可是有些离经叛道,否则也不是结识胡老爷子,咱们两家也不会好成一家,女子本弱,总要有些本事才能立得起来。” “正是這话,要說我們都佩服傅夫人你呢,這些年带着孩子陪在傅大人身边,傅大人的功劳他都說了,也有你的一半,要不是有你的主意,也做不到這些。” “呵呵,胡夫人過奖了,那我今日就先回去了,改日再来拜访。” 蔡夫人得到了喜春的拜帖,打听了她们家的情况后,也邀請她明日上门。 喜春也高兴,又嘱咐了宣宣明日上门的礼仪,同时给她挑了一身简单大方的衣裳,蔡夫人的风评确实好,而且因着要让小姑娘们上门读书,除了门口看门的两個老大爷外,家裡的奴仆都是女人。 喜春带着宣宣上门,老大爷见到了她们的拜帖后也就将人請了进去,今日只有喜春一家前来,蔡夫人听說她们来了后,也带着女儿出来迎接。 “见過傅夫人。”喜春的相公是五品官,加之她自己也有诰命,所以蔡夫人才会按照礼数来。 “蔡夫人快快請起,我今日只是一個带着女儿来见识的妇道人家罢了,不用這么客气,宣宣快来,见過华夫子。”喜春拉着宣宣上前给蔡夫人见礼。 “傅久宣见過华夫子。”宣宣沒有怯场,大方地上前行礼。 “呵呵,傅小姐快快請坐,好多年沒有听人叫我华夫子了,听說夫人是从韶明县而来,那边的梯田种稻之法可是传遍了整個大周。”蔡夫人听到她们母女這么称呼,怔楞了一下后才回過神来,见着宣宣的礼仪举止,也点了点头。 “想不到华夫子对這也有兴趣,那梯田种稻之法……”喜春见她感兴趣,也将這事给她說了一遍,横竖已经不是什么秘密,這满大周的人都能知道。 “你们一家子真是厉害,這韶明县乃至整個黔中道,我虽沒有亲自到過,可也在书上看過,如今在傅大人的治理下竟然变了模样,傅夫人您肯定也是出了力的。” “呵呵,我也只是帮些小忙罢了。” 两人相谈甚欢,差点忘记今日来此的目的,還是到了最后,蔡夫人的女儿提起,喜春這才想起来,蔡夫人也沒有提什么要求,只說等喜春将傅小姐送過来就可以教了。 “多谢华夫子,那我們准备好拜师礼,改日就過来拜访。” “不用准备太多,有個過场就行了,傅夫人要是得空,倒是可以多来家裡坐坐,听你說话也很是有趣。”蔡夫人对她也有好感。 宣宣读书的事情就這么敲定了,阿昭那边,竹年考察了好几個书院,就等着傅长风休沐,去了解一遍后再定下来。 小說相关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