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婚事
阿晚回府之时,正是午时。
林府东边的向晚阁之中,各院落厢房依旧保留着几年前的模样,半点儿不曾改动。
仿佛时光未曾流逝,昔日那個顽皮爱笑的小姑娘也沒有离开。
向晚阁北面的书房裡,黄花梨木的桌案上摆着笔墨纸砚。旁边的木架子上,新摘的茉莉枝條放在天青色圆釉瓷瓶中,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上還沾着几滴清晨的露水,屋子裡有一股淡淡的茉莉香。
一位身穿芙蓉绣褙子,容貌秀丽的美人此时正坐在桌案后头,微垂着头,保养良好的莹白素手落在桌案上,正小心地翻着墨迹微褪的泛黄纸张。
那纸张之上并非什么大家之作,却是些小儿涂鸦。只见纸张之上的大字,如初学写字的孩童一般,字迹歪歪扭扭,既无形又无神,甚至有的地方還沾上一团含混不清的墨点。
那容貌秀丽的美人瞧着纸张,目光却是含着暖意,唇边挂着笑,却又带着几分惆怅。
也不知阿晚那丫头,這三年過的怎么样。要是知道那丫头离开之后,自己這么难受,再重来一回,她肯定是舍不得让女儿走了。
這屋中美人正是阿晚的母亲,当今的长公主顾岚。
桌案之上摆着的,是阿晚前些年的练字习作。
她那宝贝女儿,从小就是個不学无术的。
以前還是她這個当娘亲的,强逼着她练字读书,阿晚才勉勉强强坚持着。
可惜這成果嘛,实在是不怎么拿的出手。因此這些\”大作\”,只是藏在這书房之中,不见天日。
若非她想要借此旧物,睹物思人一番,恐怕得在那柜子裡蒙尘一辈子了。
自打阿晚走后的這几年,长公主顾岚就养成了這般习惯,每隔几日,就要到這向晚阁之中坐一会儿。
方才刚刚送走了阿承那孩子,一时之间也无甚杂事,索性便過来這裡呆一会。
想到阿承那孩子,长公主就有些忧心,阿晚走后的這几年,那孩子就跟变了個人似的。
她隐约中,其实能猜到大概是怎么一回事。
前几年,阿晚還在家的时候,同阿承這孩子关系倒是亲近的很。
她是看着這個小侄子长大的,這孩子向来是個面冷心善之人。自家宝贝女儿又是個黏人的性子,天真动人的小姑娘,让人不喜歡也难。
虽然同阿晚在一起的时候,少年面上依旧是那般冷峻模样,然而眼神之中,却透着他自己也不知晓的温柔神色。
从小到大,何曾看到這孩子对其他的姑娘家這般。
大概是作为一個母亲的直觉,虽然那时候阿晚年纪還小,她却隐约觉得,两孩子之间的关系,也该要疏远一些了。
所以阿晚临走那日,她才私自扣下了那叠信纸。
等過上几年,阿承的婚事定下来了,一切也就好了。
她的确十分心疼這個幼年丧母,又被父亲常年冷落的亲侄子。這孩子才学品性良好,又年少俊朗,若是生在普通世家,她必然会十分中意這样的金龟婿。
然而,顾承毕竟是一国太子。
将来,是要登上帝位,一统宁国之人。
长公主顾岚自幼长于深宫之中,从小到大,见多了人心诡谲,阴谋陷害。
而且,更有已逝的先皇后在前,顾承便是這宫廷斗争中的受害者。
這些血淋淋的例子還不够多么。
她不舍得,也不愿意,让宝贝女儿进那吃人的皇宫之中。
以阿晚的耿直性子,只怕是能在那虎狼窝中勉强存活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在那种地方過的快乐。
這辈子,她只希望女儿能够嫁個普普通通的世家公子,不要招惹那些朝堂是非。相夫教子,平平淡淡,和和美美地過完一生。
至于這個侄子,她会尽到姑母的职责,替他选個贤惠能干的太子妃,助他稳固朝堂之位。
她相信,阿承能分得清,孰轻孰重。
這几年来,曾经庸庸碌碌,不被三皇子一党放在眼中的太子顾承,已在无声无息之间,慢慢强大了起来。
朝堂之上,他過人的能力手腕已经初现端倪。
经過這些年的费心经营,□□一派的势力更是不容小觑。
几年之前,朝中尚且只有几位顽固的老臣支持太子一党,多半人均是只求自保,对這党羽之争持观望态度。
慢慢地,却是多数倒向了太子這边。
這些人中,不乏许多有才学之士,成为了顾承的左膀右臂,为他更添了一分助力。
如今,□□与三皇子党,早已是势均力敌了。
等到三皇子一党终于察觉,這只伪装成病猫的太子殿下,原来是不可小视的凶猛老虎,已经为时太晚。
這般形势逆转,又是对顾承及其有利,长公主自然也是替他开心。
只是這孩子的婚事,都拖了许久了,還沒個踪影,也真真是愁人。
這些年,也不知闹了什么毛病,阿承以前只是面上冰冷了些。
如今却是面冷心更冷,治国手段酷烈残忍,极是无情,背地裡還得了個\”阎王太子\”的难听名号。
虽說這般严苛手段,是为了做一番实事,不得已为之。
可那些养在深宅之中,胆子比兔子還小的闺秀们,听得這般可怕名声,即使有攀龙附凤之心,又哪裡還敢觊觎。
毕竟,再多的荣华富贵,也得留着小命享用不是?
就這么着,這堂堂太子的婚事,一拖再拖,到了今儿個,還沒個着落。
眼见着,那位做弟弟的三皇子殿下,府裡的那位谢侧妃,前些日子都生下男娃了。
這位太子殿下,到如今却還是孤家寡人。
不過,听說最近,倒是有位文郡主似乎对這位\”阎王太子\”颇为青睐。
前些时候,远在岭南的南安藩王入京朝圣,這位文郡主,便是那南安藩王的长女。
這文郡主自小长在岭南,那地带毗邻蛮荒之地,也就难免染了些蛮人习性。
据說那地方风气极为开放,那裡土生土长的女子,不像中原女子一般需要谨守陈规教條。
反倒如同蛮夷一般,若是女子有了看中的青年,可直接表明心迹。而且,即便是百般献殷勤,讨男子欢心,也不会被說闲话。
這位自负美貌的文郡主,从来是個心高气傲的。
在岭南之时,多少孔武有力的青年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甚至有人为她大战一场,她也只是不屑一顾。
然而,初入京城,却是被那人人惧畏的\”阎王太子\”轻易迷惑了去。
打那以后,這位文郡主,恨不得时时黏在太子身边,跟颗甩不脱的牛皮糖一般。
不管太子殿下走到哪儿,只要是能去的地方,必然少不了這位文郡主的靓丽身影。
偏偏這女子又是堂堂番邦郡主,顾承自然不好用那种酷吏手段来整治她。
只能当做看不见一般,随她去了。
這民间,风言风语向来是传的最快的。
不過短短几日,這位文郡主痴恋太子殿下一事,已经传的人尽皆知。
虽然传的那些话,并不如何好听。
毕竟在京都這边,女子都是以矜持为重。
這样女追男,不知羞耻的出格之事,算得上十分有伤风化了。
长公主却是不怎么在意這些,這姑娘大胆的性子,倒是同阿晚小时候有些相像。
也不知這般怪异的姑娘,能不能收服住阿承。
长公主顾岚揉了揉眉间,有些疲累地靠在了椅背上,安静地闭上眼,舒缓舒缓紧绷的精神。
不過微微眯了片刻。
\”嗒嗒\”,书房外的门忽然被轻轻叩响。
长公主仍旧闭着眼,含糊着应了一声。
\”夫人,晚姑娘回来了\”
是大丫鬟秋菊惊喜非常的声音,嗓门颇亮,生怕隔着门板传不进来,让长公主漏了這天大的好消息。
靠在椅背上的长公主顾岚终于睁开眼,有些发怔。几乎反应不過来,方才那话,究竟是不是梦中所闻。
那丫头,不是還有三個月,方才出师么?
直到外头的秋菊亮着嗓子,又大声重复了一遍。
椅背上的秀美妇人才像是终于醒了過来,這确实是真的。
她的宝贝女儿,终于回来了。
长公主這边惊喜非常,阿晚那头却是早就迫不及待了。
仆人的话前脚刚刚传到,她就已经顺着丫鬟的指示,一路跑到了向晚阁之中。
秋菊這边喊完话,扭头见着她,笑着指了指书房。
阿晚感激地回以一笑。
她兴冲冲跑上前,伸出手,\”吱呀\”一声,推开了门。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