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我們將向社會,輸送一批IT人才
在場衆人紛紛陪笑:“顧總您說笑了,我們這項目出了問題,本來就該負責任的。”
“顧總想找我們聊聊天,我們當然有空了!”
“公司就是我的家,晚上回公司,我比回家還安心呢!”
“喂,哥們兒,你這太噁心了……”
聽着下面的一陣恭維,顧哲輕輕地嘆了口氣,用手中的筆敲了敲面前的文件,淡然道:“說說吧,這次的項目是怎麼回事。你們應該清楚,火山文化在文化傳媒領域的影響力。給他們做項目,做砸了,這是在華夏的輿論場上,自己砸我們自家的招牌。”
李新樂悄悄對旁邊一個下屬使了個眼色,那人立馬舉手說道:“顧總,您也知道,這是加急的方案,而且甲方在我們製作的過程中一直在添加要求。您知道的,這樣,我們也很爲難的啊!”
不管是設計行業還是IT行業,最害怕的就是加急單和方案一直在做調整的甲方。
這意味着整體的框架和分工需要不斷變動,幾乎接了這種項目,就默認了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要忙的腳丫子朝天了。
顧哲看了那人一眼,淡淡地說道:“是嗎?但是就在一週之前,就在這個會議室內,就是李總監和你,作爲技術人員的代表參加了和火山文化負責人的會議,並且板上釘釘地保證這個時間完成工作沒有問題的吧?”
“莫非,你們那個時候,就考慮不到加急和方案調整的問題了?”
客觀因素,固然是存在的。
但顧哲前世處理這種項目的經驗,可太多太多了。
有一點,幾乎是可以百分百打包票的。
哪怕是再着急再着急的項目,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摸魚空間。
能把一個彈性大到一週的項目做成現在這個一團漿糊、着急忙慌的樣子,只有一個原因。
這是在糊弄。
眼看着現在的這個情況下,顧哲是非要討論出個一二三了,張組長主動起身擔責。
“顧總,是我們設計組做底層架構的時候,工作沒能做好完善。一步慢,步步慢,這才導致了後續的工作沒能順利進行下去,我要向您作出檢討。”
說着,張組長對着顧哲和參加會議的衆人深深低頭,一副自己是第一責任人的樣子。
顧哲平淡地說道:“你們設計組,做東西慢,在我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連你這個組長,經常都要十點多才能到達公司。天生就比人家少了一個多小時辦公的時間,怎麼能不慢?”
張文斌有些尷尬:“顧總,您…您都知道了?”
在哲諾科技,顧哲立下了不成文的規定,給了一些部門長消除遲到、缺勤的權限。
因爲身在IT行業,即便顧哲極力維持着正常的工作時間,個別項目、個別的關鍵職務還是難免會偶爾出現加班熬夜的情況。
對於這種特殊情況,顧哲進行了特許,在上報一些非常簡單的證明材料之後,部門長就可以消除一次缺勤的情況。
當然,時間久了,也會有人開始鑽這個空子,開始投機取巧。
顧哲表情淡然:“張組長,我們給很多企業,都做了員工管理信息化的系統。你是覺得,我們哲諾自己的系統,沒有監管的空間嗎?”
顧哲此話一出,在場的幾乎所有設計組的負責人,全部都站了起來。
先前對他們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顧哲的寬容和仁義。
但很顯然,人性啊,是經不住縱容的。
張文斌一句話也說不出,就像是被班主任抓到沒寫作業的小學生,站在那裏,不知道該怎麼解釋。
旁邊的詹烊涵看不下去了,心裏有愧的他從進公司開始就如芒在背,。
“顧總,我們測試組也有問題。本來應該做三次的測試,我們只進行了兩次,甚至是一次。如果,如果我們按照公司規定的流程執行測試的話,很多bug就不會到了甲方那兒,才被發現了。”
詹烊涵這麼一說,測試組的人也坐不住了。
誰沒幹過少跑一兩輪,然後寫個“三”在上面的事兒啊?
要是顧哲真的問責下來,他們一個都跑不掉。
李新樂也有些震驚,這顧哲剛問了三言兩語,他身邊就已經站了一羣人了。
在李新樂看來,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被顧哲發一通脾氣,扣個季度獎金,強化一下制度罷了。
他以前呆的公司就是這樣的。
不過,看顧哲的起手式…這是要搞一波大事情啊!
李新樂連忙說道:“顧總,測試組那邊的技術總監老餘老婆最近生孩子,最近測試組的管理鬆散一些,也算是特殊情況了。”
顧哲平靜地說道:“你說餘小海?我知道這事兒,他第一時間就跟我說過了,也把測試組的事情都交代好了。我給他批了一個月的產假,條件是回來之後要帶出五個測試組的新人才行。”
李新樂一愣:“你,你知道這事兒?”
顧哲反問了一句:“我爲什麼不知道?餘小海幾周之前就跟我說過這件事了,也早就考試安排工作了。”
“我認爲,如果不是因爲幾個協同部門的拖了後腿,測試組的工作運行,應該不會有任何的負面影響。”
“只是少了一個人而已,就像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刪了一行代碼也許會有影響,會造成一些小bug,但是隻要補上就可以。”
“如果補的恰當,甚至是一種優化和升級,你說是嗎?李總監?”
李新樂已經汗流浹背了。
剛剛在洗浴中心按摩放鬆的身體,幾乎是在頃刻之間重新緊繃起來。
“顧,顧總說的沒問題。不管是程序還是系統,都需要持續的優化和升級纔行。”
李新樂陪着笑說道。
哪怕是他平時再嘻嘻哈哈,現在也輕鬆不起來了。
嘻嘻不了一點兒。
顧哲點了點頭,也從座位上站起來,慢條斯理地走到窗邊,拉開窗簾,對着窗外的車水馬龍,平靜地說道。
“所以,我準備向社會輸送一批成熟的IT行業的人才,來回饋行業以及大衆。”
“你們,有什麼見解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