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北宋五子」的使命,就是
【辭官回到橫渠後,他和學生買地數百畝,依照《周禮》的記載,劃成井田,中間留一塊公田,四周八塊私田分給無地農民耕種。】
【他還組織當地民衆興修水利,使近千畝田地得到灌溉。】
【這些效仿三代、帶有烏托邦色彩的改革試驗,基本都沒有取得成果,不過,張載的較真兒和實幹精神還是值得敬佩。】
【看一個人的執着和毅力,不應看他順風順水的時候,而要看他飽受挫折之後的表現。】
【張載在仕途並不如意,這跟他的理想追求有所出入——他不是那種只躲在書齋講學傳道之人。】
【他的終極追求是他苦讀、冥想、徹悟得來的東西,要有利於百姓。】
【在他眼裏,「利於民則可謂利,利於身利於國皆非利也」,對百姓有好處,這纔是意義所在,對自己有好處,甚至對國家有好處,都意義不大。】
……
始皇帝:“我之所以討厭那幫儒生,就是因爲張口禮閉口禮,天天調書袋,但是談到治理民生,啥也不會!”
唐太宗李世民:“我手下的官員從來不用那些純粹的儒生!都是廢物!”
李白:“我知道我差在哪裏了!我就是跟老百姓脫離的太遠了!我太陽春白雪,沒有關注民生。”
張居正:“這點我贊同,我是正牌子科舉出身,但是我施政的所有政策,除了一層皮是儒家的之外,其他的跟儒家半毛線關係都沒有!”
孔夫子:“你們這麼直接的打我的臉,是不是有點不好?”
……
視頻繼續:
【但他一生得不到更大的機會去實踐和推行他的理念。】
【只能在自己當官或者講學的地方,一點一滴去做。】
【他沒有抱怨,沒有放棄,在重建社會秩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他的一些弟子正是得到他畢生力行的真傳,陸續開始做鄉規民約的工作,可以說是華夏最早一批註重基層社會治理的士大夫。】
【張載的思想很深邃,但落腳點很細微,格局高遠,又很接地氣。】
【聽到他這些鄉村治理的事蹟,你可能很難想象,他的主要成就是在探索宇宙本體的基礎形成的。】
【並被譽爲北宋諸儒中「對儒學真能登堂入室並能發展出一個新系統」的大師。】
……
孔夫子:“研究宇宙本體能夠治理鄉村?這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啊!”
張居正:“但是張載偏偏就做到了,神奇不?”
李白:“這是真正的實用之學!既有高端大氣檔次的東西,也有走進老百姓生活的東西,準聖都低了!”
歐陽修:“只可惜與王介甫不合,不然大宋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
視頻繼續:
【「北宋五子」(邵雍、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以及整個北宋社會面臨着一個思想困境。】
【那就是佛教和道教分別構建了一套解釋世界和萬物的系統,在中華文化圈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而儒家在意識形態和哲學層面,則是遭到了巨大打擊。】
【所以當時的士大夫都有一種普遍的焦慮,用他們的說法叫「道喪千年不得傳」。】
【至晚在西漢以後,儒家的理論發展就停滯了,大量的學者在對儒家經典做訓詁解釋的工作,在思想不斷重複孔孟之說。】
【好不容易到8世紀出了一個韓愈,在思想「反佛」,結果,由於儒家思想資源有限,在辯論深度連他的學生都坦言難以爲老師護短。】
【「北宋五子」的使命,就是再造儒學!】
【說得直白點,就是在儒家指導國家和個人日常生活的實用功能之外,賦予它更高的格局。】
……
孔夫子:“重複我們的學說有個屁用!要創新!要開拓!難怪我們儒學後世的名聲不好!”
唐太宗李世民:“張口子曰,閉口詩云,整天雲裏霧裏,怎麼跟人家佛家道家鬥!”
蘇軾:“我咋沒感覺到這種焦慮?我覺得佛家和道家的東西挺有趣的啊!”
張居正:“你跟李白一樣都屬於沒心沒肺的那種人,好好的活着比啥都強。”
……
視頻繼續:
【在這個大背景下,「北宋五子」,還有後來的朱熹、陸九淵等人,都在努力構建自己的儒家理論體系,不僅用於解釋社會,還用於解釋宇宙。】
【他們的儒家理論體系,被統稱爲理學。】
【按照宇宙本源的不同解釋,他們之間又有了氣、理、心的哲學分野。】
【我們知道,二程和朱熹主張「理生萬物」,這一派後來被官方接納而成爲正統,形成狹義的理學,影響到了近代,才被口誅筆伐;】
【陸九淵和明代的王陽明主張「心即理也」,這一派形成心學,同樣擁有一大批粉絲,直到現在依然很受推崇。】
【而張載,則是「氣」的理論創始人。】
【他以「太虛—氣」爲最高範疇,把萬物的本原看作客觀存在的物質實體——氣。】
【用現在的話說,張載就是一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
【他的思想體系很嚴整,理學、心學的重要命題,在他那裏已經都顯現端倪。】
【尤其是他闡發的「民胞物與」和「橫渠四句」,達到了宋代理學最高峯的境界,受到宋明諸儒的集體膜拜。】
……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