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晚年淒涼?平臺來了! 6
【芭蕉心盡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隨。】
【願學新心養新德,旋隨新葉起新知。】
【有人說,這是張載對改革變法的支持。】
【也有人說,這是張載對創新的執念。】
【他確實從未停止對新知的追尋。】
【即便在他成名之後,仍「終日危坐一室,左右簡編,俯讀仰思。冥心妙契,雖中夜必取燭疾書」。】
【張載教導學生說:「夜間自不合睡,只爲無可應接,他人皆睡了,己不得不睡。」】
【當然,他夜裏不睡,或說不想睡,不是想起來嗨,而是要下苦功夫讀書悟道。】
【朱熹很佩服張載終生用苦功,說他這是「勇」,沒有勇氣打底,誰也下不了這麼大的苦功。】
……
歐陽修:“讀書是要下苦工,這誰都知道,難得是一輩子下苦工!”
李白:“你們關心下苦工吧,反正我不用,我就覺得他這首詩很好!”
杜甫:“確實不錯,飽含了對革新的希望!”
張載:“。。。。。。我說我是隨便寫寫的,你們信嗎?”
……
視頻繼續:
【他講了很多道理,但從不用於苛求他人,而是用來要求自己。】
【面對問題,總是反躬自問,從不指責別人。包括他最爲著名的「橫渠四句」,也是用於自律,不是用於他律。】
【儘管我們在無數的場合聽過「橫渠四句」,但要知道,它隨時指向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
【張載爲什麼說「爲萬世開太平」,不說「爲萬世致太平」?】
【很簡單,「致」是實現的意思,「開」則是一種期待。】
【張載「有德而無位」,他根本無法像范仲淹、王安石那樣有機會去「致太平」。】
【所以只能說「開太平」,垂法於後世,以待聖賢致太平。】
【根據他的學生回憶,張載是聽到災荒、百姓沒飯喫,就自己也喫不下飯的那種人。】
【他無能爲力的時候,只好要求自己「感同身受」。】
……
始皇帝:“雖然我不同意他那套衆生平等的理論,但是他這個人我還是很喜歡的。”
唐太宗李世民:“對人能做到感同身受,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這樣的人可爲宰輔!”
房玄齡:“咋的,要換人?趕緊的吧!我還想找點時間做學問呢!這個宰相的位置,耽誤我榜!”
唐太宗李世民:“還怪我咯?讓你當丞相當錯了?”
……
視頻繼續:
【1077年,張載獲推薦再次回京任禮部副職。因爲不能按照他的理想來,很快,他再次辭官。】
【同年冬天,在返回橫渠的路,行至臨潼,58歲的張載安然辭世。】
【他去世時,身邊僅有一個外甥。在長安的學生聞訊後趕來,籌資將老師的靈柩送回橫渠安葬。】
【大雪紛飛,聖人無聲離去。】
【但千百年來,他的理學思想,他的「橫渠四句」,成爲一代代華夏人的座右銘,象徵着最高的理想境界和精神座標:】
【張載死後大約180年,一個江西人在殿試時,一字一畫寫下了「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他成爲那一年的狀元,最後也成爲一個朝代最後的脊樑;】
【又大約400年後,一個浙江人在書中擊賞張載,擊賞「橫渠四句」。】
【他最終活成了榜樣的模樣,少年刺奸,中年抗清,晚年鴻儒,抨擊君主專制,成爲千年一遇的大思想家。】
【或許,張載並未真的離去。】
【華夏曆史十大師尊第七名橫渠先生張載】
……
視頻到這裏就結束了。
始皇帝:“橫渠四句真的很帶感啊,待會我就讓人刻在我宮裏。”
唐太宗李世民:“還待會!我剛纔就已經在牆寫下來了!我要用橫渠四句激勵自己!”
李白:“大哥,你都是皇帝了,還激勵個屁啊!給以後的皇帝留條活路吧!”
明太祖朱元璋:“我都不挨搭理你們,我就等着看張載能獲得什麼樣的獎勵!”
康熙:“咱倆英雄所見略同,我也在等着呢!”
這時平臺的聲音在諸天萬界響起。
【十大師尊視頻第四期已經播放完畢,明日同一時間播放第五期,敬請期待!】
【下面將現場直播給張載頒獎,請各位收看!】
諸天萬界世界中黑掉的屏幕又重新亮了起來。
畫面中一箇中年人站在一架馬車外,一個老僕攙扶着他,好像在欣賞着雪景。
諸天萬界的人都知道,這個人肯定是本期視頻的主角,張載。
不錯,畫面裏的人正是張載,他正在辭官回鄉的路。
他身染重病,一路都悶在車廂裏。
也許是冥冥中只有天意,他感覺到自己命不久矣。
才掙扎着下車,要再欣賞一下這壯麗山河的景色!
身邊的老僕看着形容消瘦的張載,忍不住落下淚來。
他跟隨張載將近二十載,親眼看着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少年變成現在這副瘦骨嶙峋的模樣……
心中的悲痛無以言表。
張載看着老僕,即便現在身體滿是病痛,他依舊擠出了一絲微笑。
“莫哭,莫哭,人生在世,誰也難免走這麼一遭,我不過就是走的早了點,不妨事!”
話還沒說完,老僕卻哭的越發悽慘。
就在這時,平臺的聲音響起。
【張載,做橫渠四句激勵人心,得諸天萬界傳頌,特賞賜神祕獎勵一份!】
【獎勵張載,青靈丹一顆,服之百病全消,此後再無患病之憂!】
【獎勵張載,陽壽三十年!】
……
PS:求鮮花,求收藏~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