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 121 章

作者:嶽月
沐瑤心想高貴妃果然是好閨蜜,直接幫她給徹底圓上了,都不需要自己解釋。

  而且高貴妃這麼想,乾隆也是這麼想的。

  他心下欣慰,還覺得沐瑤這是做好事也要把好名聲送給自己,實在貼心極了。

  如今江南的農戶養着鴨子,心裏都是感激。

  只覺得是乾隆讓蘇家這麼做的,看體恤他們這些受災的百姓們,一時之間百姓之間對皇帝的稱頌越發厲害了。

  見蘇家領了頭,其他人自然紛紛跟上,不然連肉湯都要跟不上。

  回頭蘇家被嘉獎,起碼他們也能分一杯羹了。

  於是蘇召南就收到雪花一樣的請帖,跟着來的還有大筆的銀錢,都是給他們去買鴨苗和糧食用的。

  蘇鳴鳳卻是皺眉道:“他們這是看咱們做好事,於是出錢來了?”

  有好事就立刻貼上來,這消息倒是相當靈通了。

  蘇召南摸着鬍子笑道:“怎麼,你這是不想收下這些銀子了?”

  蘇鳴鳳還沒說話,從莊子上趕回來負責買鴨苗的蘇嘉鳳就應和道:“這原本是娘娘的功勞,如今卻要把功勞分給別人,他們藉着咱們有了好名聲,實在有些不得勁,娘娘不就喫虧了?”

  誰喫虧都行,他妹妹喫虧那是不行的!

  蘇召南沒好氣看了蘇嘉鳳一眼,越發覺得把這個長子放在莊子來當管事是對的。

  就這心眼,他出去指不定要被人吃了!

  然而他看向蘇鳴鳳,竟然也是一副贊同的樣子,頓時無語道:“你們想什麼呢,要這功勞都是娘娘的,娘娘纔要危險了。你們想想一個深宮中的妃嬪名聲比皇上還厲害,咱們這娘娘的孃家人更是名聲在外,皇上聽見了會怎麼想?”

  蘇嘉鳳一愣,這才恍然大悟道:“是了,如今娘娘只是拋磚引玉,就要安全得多了。”

  蘇召南轉向蘇鳴鳳,他也是一副瞭然的樣子,滿心無奈。

  蘇鳴鳳這個兒子平日那麼聰明,但是遇上沐瑤的事就立刻糊塗了起來。

  也罷,這兩個兄長總歸是太疼妹妹,纔會看不見其他,生怕沐瑤受委屈了。

  蘇召南就道:“這些人蔘與進來纔好,叫蘇家沒那麼顯眼了。樹大招風卻不是什麼好事情,如今這樣就好。而且光憑咱們家一個,能幫到的人是有限的。不管這些人是爲了名還是爲了利,又或者只是想隨大流,總歸給的都是實實在在的銀錢,也能救下不少人了。”

  蘇鳴鳳點頭道:“確實,這些人相當大方了。”

  出手一個比一個闊綽,估計怕給少了,要被人比下去,那面子就掛不住了。

  蘇召南微微一笑道:“你去寫個摺子遞進宮裏去,就把收到的銀錢列個單子。誰給了錢,先給的放前面,後給的放後面,然後把給的銀錢數目都寫上。用上娘娘那個表格,一目瞭然。”

  蘇嘉鳳雙眼一亮道:“阿瑪,這是鼓勵其他人趕緊送錢來,不然就要排到後邊去了嗎?”

  蘇召南摸着鬍子不說話,蘇鳴鳳就道:“阿瑪這是想讓皇上知曉別人給咱們送了多少,又用了多少,回頭買了多少鴨苗和糧食也寫上去?”

  聞言,蘇召南才笑了,點頭道:“不錯,未免有人藉此做文章,我們倒不如坦坦蕩蕩一些,反正又不打算伸手,沒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直接都寫上就是了。”

  蘇鳴鳳點點頭,親自列了表格,反覆檢查過之後,這才讓人遞進宮裏去了。

  乾隆收到表格,看完後就笑道:“蘇家倒是謹慎,不過謹慎點總歸沒錯。”

  李玉聽得出乾隆對蘇家的做法相當滿意,就笑着道:“蘇家辦事一向妥當,更別提這次是託娘娘的名義,卻是替皇上辦事了。”

  這話讓乾隆聽得心裏舒服得很,回頭就跟沐瑤提起蘇家送的表格來。

  他還特地帶表格過來給沐瑤,她一看,還真是挺清晰的。

  就是沐瑤發現,這給錢多的不是京城身份高的貴人們,而是富商們,一個比一個闊綽得很。

  看來比起錢,他們更注重名聲了。

  至於京城的貴人也不是不想給錢,而是怕給多了叫乾隆知道就扎眼了,索性給的不多不少,差不多就行了。

  富商們就沒有這個忌諱,給了不少錢來。

  這個表格要是宣揚出去,不少富商爲了排在前面叫乾隆能混個眼熟,估計還會瘋狂砸錢了,爭當榜一大哥了。

  這法子也不知道是蘇召南想的,還是蘇鳴鳳想的,總歸是一件好事了,錢多了才能救更多的人。

  沐瑤就笑道:“這樣一來,能救下的人就多了。皇上若是允許,還可以讓蘇家在江南那邊立個石碑,刻下這些捐錢之人的名字。誰給的多就排在前面,誰少一點就在後邊,總歸人人有份。”

  “不過這石碑的位置是有限的,只能是顯眼一點的地方就緊着給錢多的人,沒那麼顯眼的地方也會有石碑,排在後邊的人都能刻上。”

  所以給的越少,排在越後,很可能石碑就在不知道什麼犄角沒人看見的地方了。

  乾隆聽得挑眉,笑着道:“這個法子不錯,就這麼辦了。”

  石碑而已,只要不超過規制,多少塊都無所謂。

  甚至都不需要找什麼罕見的石頭,尋一塊大一點的,隨意找個會刻字的匠人就能做了。

  哪怕立個百十塊的,乾隆都不會在意,實在省錢又省事得很,卻又會讓人趨之若鶩,確實是個好法子了。

  “李玉,你都聽見了?這就派人宣下去,不過總歸要有個限期,不然就不好算數了,就這個月,如何?”

  沐瑤點頭,乾隆這個限期還是需要的,不然有人不斷往裏邊加錢,就不好算放在哪裏了:“皇上想得更爲周到了,只怕不少人爲了搶前面的位置,得擠破頭了。”

  乾隆笑了笑,就怕他們不擠破頭砸錢了。

  爲了名聲而已,什麼銀錢都能拋了。

  更別提有些人手裏的錢可能這輩子都花不完,缺的就是身後名,哪裏會捨得這麼好的機會呢!

  這樣一來,國庫不需要花多好錢,乾隆就贏得了名聲,砸錢的人也得了名,面子有光,受災的百姓又能得到救濟糧和鴨苗,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傅恆得知的時候也忍不住心裏感慨,這位純貴妃真是個妙人。

  如此辦法,既緩解了國庫的壓力,又讓百姓不再因爲受災而怨天尤人,當地官員救災也能鬆快一點,更重要的是,乾隆的名聲壓根沒受影響,反而更進一步。原本因爲天災太多的緣故,百姓嘴上不說,心裏面估計也會嘀咕一下。

  如今受災後還有喫的,又養着鴨苗,十分有盼頭,百姓們哪有空怨天尤人呢?

  沐瑤卻不敢放鬆,生怕這蝗蟲沒來,救災的糧食卻沒能送到百姓手裏,仍舊會死人。

  於是她寫信再三叮囑蘇家人,必須讓人盯着,絕不能叫糧食落在別人手裏了,尤其辜負了那些捐錢的人。

  另外請附近的大夫也能過去,看看受災的百姓們有沒病痛,受傷的也能延醫用藥。

  蘇家資助的大夫,只要有空的都趕過去了。

  蘇鳴鳳看着沐瑤後邊寫的一段莫名其妙的話,想了想明白是暗語,對上後發現沐瑤要找一個姓黃的大夫,聽聞手裏有奇藥,能夠治療瘟疫。

  瘟疫!

  他頓時明白沐瑤要找此人的緣故,聯想到暴雨之後淹死無數的牲畜和人,如今尚未完全清理完。

  這些人雖然再三被叮囑過,水都要燒過後才能飲用。

  但是很多人哪裏顧得上,周圍連木柴都沒有,渴了總不能幹等着去找木柴才能燒火煮水喝,於是就偷偷就近喝點算了。

  這就讓很多人肚子不適,上吐下瀉的,幸好有大夫在,這樣的病人卻還是層出不窮。

  想想這天要冷了,後邊糧食沒能補種上,受災的百姓只怕餓死得要很多,那麼就很可能會爆發瘟疫了。

  光是想想,蘇鳴鳳就後背一寒,又想到沐瑤特地讓百姓們養鴨苗,原來早就想得那麼遠了嗎?

  如果糧食真的無法及時補種,這些鴨子在春天之後就能直接殺掉來喫,也是一份相當大的糧食了。

  哪怕後邊其他地方帶來的糧食不夠,這些鴨子也足夠養活那麼一大片的災民。

  省着點喫,一兩個月是勉強能夠得上的。

  蘇鳴鳳立刻跟相熟的大夫私下提及這個姓黃的大夫,醫者們很是感興趣,互相之間也是熟悉的,找起來比蘇家這樣無頭蒼蠅去尋要容易得多了。

  大夫二話不說就應下,帶着藥童趕過去,跟同僚們私下打聽,很快鎖定了幾個姓黃的大夫,把他們都叫過來了。

  幾人被叫過來還十分疑惑,問過後才得知在找一種能治療瘟疫的藥。

  他們面面相覷,其中一人還真是開口道:“此藥老夫剛研製出來,尚未用上,蘇家人是怎麼知道的?”

  此事這人連家裏人都沒提過,只因爲剛做好,還沒用,都不知道效果如何。

  瘟疫最大的特地是高燒不退,然後上吐下瀉,哪怕昏迷了用上也該是很快醒過來。

  很多病人就是因爲昏迷後很難清醒,喂藥就很難了,藥效也差了很多。

  其他大夫一聽這個藥如此好用,那還等什麼,這地方滿地都是病人,就能試一試了!

  只說是不要錢的藥,可能沒效,但是喫着不會壞人,不少病人都願意試藥了。

  他們病懨懨的,肚子疼得不行,有的還高熱不退,被蘇家派來的人單獨安置,免得傳染其他人。

  畢竟不清楚這是什麼病,只能小心爲上。

  黃大夫還是仔細把脈後,這纔開始喂藥,好在這些人都適用,一個個喂下去後,等了半天,確實上吐下瀉的已經開始好轉,次數越來越少,漸漸就沒了。

  高熱的等到入夜的時候就退燒了,人也精神了一些。

  最方便的是,這藥還是藥丸,直接喂就行了,都不需要煎藥,在受災的地方來說是尤爲便利,實在這裏生火還湊合,藥爐就真的不可能有。

  哪怕大夫們每人都帶着一個,也是不夠分的。

  藥丸的話就容易得多了,黃大夫把藥丸分發給其他大夫,幫着餵了藥,看着病人漸漸好起來。

  黃大夫還用炭筆記錄下來,以後也能改良藥方,其他人倒是很快就把消息遞給蘇家人。

  蘇鳴鳳知道了,沐瑤也就知道了。

  她沒想到這麼快就找到這個姓黃的大夫,頓時十分驚喜。

  有這人和新藥在,那麼災民們就有救了。

  哪怕真的有瘟疫,起碼有藥在,就能救下許多人,不至於死傷無數。

  沐瑤自然把這個消息告訴乾隆,雖然她感覺乾隆應該也知道了。

  乾隆確實知道了,還覺得沐瑤的運氣果然不錯,因爲資助不少大夫的關係,這位姓黃的大夫也被資助,纔有資金去研發新藥。

  要不然的話,這藥估計得晚上幾年纔出現,那時候就太遲了。

  他心裏感慨果然什麼事到沐瑤這裏,總會迎刃而解,就笑着道:“這藥已經快馬加鞭送到太醫院這邊來,院首帶人檢查後,若是沒什麼問題,就會大規模研製,也能儘快送到江南那邊去。”

  光靠江南那些大夫們,用手搓藥丸,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做出一批藥來。

  但是有乾隆加入,不說資金,就是藥材的問題都能立刻解決。

  大批藥材就在路上了,很快就能送到京城。

  一部分還送去江南那邊,讓附近大夫或者藥童,甚至是藥房的人,只要會做藥的都過去。

  藥方是分開的,一部分人炮製一種,自然而然就不知道完整的藥方了。

  沐瑤忍不住看了乾隆一眼,他倒是很會物盡其用,把流水線作業用在製藥上了。

  不但能保全這個方子,還不耽誤事,又能加快速度製藥,可以說是一箭三雕了。

  不過這樣速度確實很快,國家機器運轉起來,只比幾個大夫互相集結一起製藥要快太多了。

  不過三五天的功夫,第一批藥丸已經送去受災的地方,給不舒服的災民們喂上了。

  原本被隔開的災民,家屬們都十分擔心,一知道皇上賜藥救人,頓時就不鬧了,轉頭還幫大夫送飯送水,生怕他們累着了。

  他們心裏還十分感激,高呼萬歲,乾隆的名聲更響亮了一些。

  乾隆還給藥丸起了個名字,叫做救天丸。

  畢竟這藥丸來得正是時候,救了天下人。

  黃大夫也得到嘉獎,以及大筆賞賜。

  最讓他動容的是,乾隆的賞賜裏還包括了不少珍惜藥材,給黃大夫以後也能繼續研製新藥。

  送賞賜的人私下還道,若是黃大夫缺什麼藥,只需要送信過來,自然有人給他送來。

  哪怕他以後不能做出什麼新藥來,光是這藥材,乾隆就願意包一輩子!

  黃大夫自然感激涕零,對一個熱愛製藥的大夫來說,藥材比任何賞賜都要珍貴和實用了!

  蘇家人的名聲也因爲此事水漲船高,因着他們幫忙安置災民,又特意騰出地方來,讓人搭建簡易的房子。

  雖說不是特別結實,起碼能遮風擋雨,讓人有個能睡覺的地方。

  這還是沐瑤想出來的簡易房,如果就地建造房子,那也太慢了,哪怕很小的一排房子,十天半個月都很難建起來。

  如果做泥房子,快倒是快,但是一下雨就得塌掉了。

  用木頭的話,只讓人切割成差不多大小的木塊,然後跟積木一樣堆起來。

  木塊兩頭有拼接的地方,那就不會輕易移動了。

  用流水線作業的話,木塊做起來就很快了。

  一部分人去砍樹,一部分人用尺子測量後在木頭上用炭筆畫上痕跡,其他人切開這個木塊,大小差不多。

  後來沐瑤感覺這樣還是太慢了,就直接讓約翰做了個簡單的機器。

  木頭塞進去後,前面有個板子擋住,後邊刀子就直接切開,於是每一塊木頭都一樣長了。

  可惜時間有限,沒能做成全自動的,切開還需要人手。

  另外一個機器則是把切好的木塊放進去,兩頭做個凹凸的,然後就能拼接起來了。

  拼接就更快了,木塊堆起來,半天就能堆好幾個房子。

  每個房子有一面牆是共用的,連在一起,就能更省木頭了。

  災民能動的都來幫忙,一天下來就堆上幾十個小房子,讓人能湊合住進去。

  幾天後,幾乎大部分的災民都能安置妥當了。

  以後若是不需要,拆掉房子之後,這些木塊也能繼續用。

  很多地方受災,房子都沖垮了,這種簡易房子建造起來快,拆掉後每人領一部分回去,也能當天就組建一個小房子出來,就不必露宿在外頭了。

  災民都安置妥當,他們養鴨苗就更爲用心了。

  過年的時候乾隆都沒大辦,還打算年後四月的時候就下江南親自看看受災的情況。

  大臣們都是勸了又勸,畢竟之前大災之後很可能會有瘟疫或者其他疾病,並不適合乾隆去冒險。

  乾隆沒把話說死,就看開春後如何了。

  沐瑤也是憂心忡忡,讓蘇家盯着江南那邊,別是蝗蟲沒給鴨子喫光,等開春後就瘋狂回撲,叫受災的地方雪上加霜的。

  好在她提早預防,鴨子們被養得好,食慾旺盛,地裏的蝗蟲卵都喫個一乾二淨。

  只有一些沒什麼人居住的地方,因爲沒有鴨子在,還有零星的蝗蟲出現。

  卻也造不成天災,被村民當場就用火撲殺了。

  他們才發現,年前讓養鴨,原來是專門對付蝗蟲,提前壓制了蝗蟲的災害。

  百姓們只以爲是乾隆提前預知了,更是對他讚頌不已。

  乾隆接到消息,在御書房裏呆了一會,這才叫了傅恆進來:“江南的蝗蟲災害沒能起來,周邊卻未必了。”

  鴨子把田地裏的蝗蟲卵喫掉了,但是其他地方卻沒有。

  傅恆皺眉一看,又是驚喜又是詫異,那位貴妃竟然連蝗蟲會出現也預知上了?

  “皇上,周邊只怕要讓人巡視纔是,尤其是南邊。”

  南邊的土壤肥沃,加上天氣熱,只怕比他們這邊的蝗蟲孵化更快一些。

  乾隆點點頭,果然幾天之後就接到八百里加急,南邊被蝗蟲大軍侵襲,田地都被啃食殆盡。

  田地裏剛播種的苗都被啃食掉了,蝗蟲過境,土地光禿禿的,什麼都沒有留下。

  也幸好南邊的糧食儲存還是夠的,不至於家家戶戶餓肚子。

  若是發生在江南,受災原本糧食就不夠,好不容易熬到春天補種,要是種苗給啃食掉,那些災民根本不可能再有第二茬的苗。

  春天沒有播種,幾個月後沒有收成,餓死的人只怕就要無數了。

  傅恆心裏慶幸,又開始發愁怎麼對付南邊這些蝗蟲的。

  這些蟲子會飛,火攻雖然好,但是人靠近的話,恐怕也會被波及。

  若是用人手去抓,根本就抓不完。

  乾隆也是這麼覺得的,召集議政大臣商議了許久,衆人都沒能想到特別好的法子,大多都是多派人手,然後刨出一個隔離帶,放火後不至於周圍一片山都給燒掉了,只燒中間一圈。

  但是地上被蝗蟲啃食得寸草不生,這火要怎麼燃過去呢?

  哪怕燒在那些蝗蟲身上,它們也要互相挨着才能燒起來了。

  蝗蟲哪怕鋪天蓋地,卻未必都連着的,遇到火肯定會避開,那就燒不完了。

  商議到入夜,乾隆揮揮手讓大臣退下,滿臉疲倦去景仁宮。

  他早就派人去知會過沐瑤,要在這邊留飯,沐瑤早早就讓林御廚準備好一桌菜。

  只是乾隆心不在焉的樣子,筷子夾了幾口就喫不下了。

  沐瑤就問道:“皇上,可是飯菜不合口?讓小廚房那邊換一桌上來?”

  乾隆搖頭道:“不必,朕沒什麼胃口。對了,南邊的蝗蟲飛過來了,那邊的守軍攔也攔不住,用火攻也不太奏效,很是擔心蝗蟲會飛進來禍害農田。”

  “正是開春播種的時候,要是種苗都被啃食,今年秋天的收成只怕要遭殃了。”

  沐瑤看乾隆蹙眉的樣子,忍不住提醒道:“皇上可是忘了那些農戶養的鴨子了?鴨子最是喜歡喫蝗蟲了,讓它們過去南邊幫忙不就好了?”

  乾隆一怔,一時沒回過神來:“派鴨子過去喫蝗蟲?倒是個稀奇的法子。”

  沐瑤就笑道:“聽聞鴨子最喜歡喫蝗蟲,不比守衛用手抓或者用火燒來得快?而且這蝗蟲烤過後味道不錯,磨成粉也是能喫的。”

  所以捉了也別浪費,還能當口糧用呢!

  乾隆完全被沐瑤打開了新世界,還能這樣弄?

  蝗蟲的話人能不能喫不知道,鴨子喜歡喫那就好辦多了。

  正好江南的鴨子都長成了,正是膘肥力壯的時候。

  乾隆先讓人收鴨子,一部分就先快馬加鞭送去南邊的邊城。

  邊城的守軍看着一車車的鴨子,人都懵了,這就是援軍?

  聽聞皇帝派了援軍過來對付蝗蟲,守軍還特別高興,然後發現送來的是一羣羣的鴨子,一個個表情空白,驚得都說不出話來。

  送鴨子來的侍衛也不說什麼,讓鴨子親自做,這些人就明白鴨子大軍有多厲害了。

  這些鴨子在路上被妥帖照顧,一隻只精神奕奕,就是吵了一點。侍衛摸着耳朵,感覺都快聾了。

  終於送到了,他也能解脫了。

  鴨子一放出來,就浩浩蕩蕩往城外走,低頭一口一個蝗蟲,仰頭一口一隻蝗蟲,喫得不亦樂乎。

  幾千只鴨子很快喫飽了,又浩浩蕩蕩回來。

  守軍肉眼可見這些蝗蟲大軍都少了一大片,都是被鴨子喫掉的,頓時面上一喜,還真有效!

  乾隆得到消息後,接着把餘下的鴨子送過去了。

  農戶們養得心,送去的鴨苗又多,足足有好幾萬的鴨子。

  守軍們也不需要怎麼照顧,只要每天把鴨子趕出去,自己就會到處喫蝗蟲,然後喫飽了,它們又會嘎嘎叫回來,一羣羣貼在一起睡覺。

  除了叫聲吵了一點之外,蝗蟲飛快減少,守軍的壓力頓時驟減!

  半個月之後,蝗蟲大軍都被喫得差不多,剩下的蝗蟲都被守軍用網兜抓起來去給鴨子加餐。

  南邊幾個小國焦頭爛額,一部分蝗蟲往北飛,讓他們壓力小一點,暗搓搓以爲這下大清也要頭疼了。

  哪知道鄰國三兩下就解決了,也就邊城的農田損失了,再深入一點的地方什麼事都沒有。

  他們聽聞大清養了幾萬的鴨子,愣是把蝗蟲喫光了,於是寫信來求救,舔着臉要借這個鴨子大軍。

  如果不借,那麼蝗蟲在這邊肆虐完,肯定還會跑過去北邊的。

  這跟威脅沒兩樣,早朝的時候有大臣反對借,也有覺得不借的話,確實會讓蝗蟲轉而又過來這邊。

  雖然有鴨子大軍守着,但是蝗蟲在南邊繁殖越來越多,鴨子大軍如果守不住如何是好?

  但是借給對方的話又太氣人,不借又要殃及他們這邊,一時就僵持了起來。

  時間不等人,乾隆想了想道:“借還是得借,不過他們得付出點什麼纔行。不然若是不借,他們那邊也活不下去了。”

  蝗蟲不把所見東西全部啃食完,是絕不會離開那一片地方的。

  之前有部分蝗蟲會飛過來,也是因爲邊境周圍已經啃食得差不多了。

  南邊小國活不下去,自然就不得不答應一些條件好來借鴨子大軍的。

  反正他們可以不急,南邊那幾個小國就要更急一點了。

  果然乾隆這邊壓下幾天不管,南邊小國就再三發信來,最後還承諾會把他們最精美的寶石送上。

  乾隆這纔算是勉強點頭了,還派了傅恆過去,親自定下契約。

  空口無憑,別是派了鴨子大軍過去,南邊小國解決後就翻臉不認了。

  白紙黑字寫明白了,乾隆才肯借鴨子。

  而且還要對方承諾,鴨子等事成後要完完整整送回來。

  這是沐瑤特意爲乾隆養的鴨子,他還沒嘗過,自然不能便宜了別人。

  傅恆親自出馬,笑眯眯談判,卻讓南邊小國誰都不能佔一點便宜,不得已簽下契約,每年出產的寶石有三成要上貢。

  他們也不能說個不字,畢竟要是不願意,傅恆就一副那他就先回去了,等半個月之後再過來。

  半個月之後,黃花菜都涼了,地上所有東西都要被蝗蟲喫光了,他們還有什麼剩下的?

  於是趕緊簽好,傅恆就看着成羣的鴨子被守軍趕了出來。

  守軍還會帶着鴨子大軍一起過去,免得被這些南邊小國私吞了。

  這些小國原本不樂意讓守軍過來,鬼知道他們來了會不會就不走了?

  傅恆又是一副“不行的話他就先回去”的樣子,小國們能怎麼辦,只好含淚答應了。

  守軍走了一圈,中間還有過目不忘的人記下了地形,回來繪製地圖,交到傅恆手上,很快就送到乾隆手裏。

  他對這些小國原本不大感興趣,但是沐瑤提醒了自己,這些小國靠海,港口只會更多,而且很多洋商會從南邊小國經過。

  如果掌握了這地方的海港,洋商的稅款不就能更多了嗎?

  國庫收稅,自然是多多益善了。

  既然要拿下這幾個小國,讓他們臣服,就要知己知彼纔是。

  正好有這麼個機會,他哪裏會放過了?

  守軍私下勘察一番,得到的消息不少,乾隆卻能看得出這些小國的落後,幾乎不用出動多少兵力就能拿下,唯獨一點就是那邊的瘴氣太厲害。

  如今春天還好,夏天的時候尤爲嚴重。

  哪怕是秋冬,一不留神被蚊蟲叮咬後,也容易生病,甚至丟命。

  若是讓太醫們研製適合的藥丸,能讓士兵隨身帶着就好了。

  乾隆一邊讓太醫院試着研製對付瘴氣的新藥,一邊也讓傅恆派人在小國當中宣傳這些鴨子大軍從何而來,它們有多厲害,又是誰願意借過來的。

  他可不想借了鴨子大軍卻默默無聞,這不是乾隆的作風,就該人盡皆知纔行。

  原本小國的國主有意隱瞞此事,後來卻瞞不住了,頓時明白這是乾隆的陰謀,氣得不行,卻也無可奈何。

  消息傳遍,小國的百姓都對鴨子大軍很是感激,更是對乾隆願意借鴨子大軍對付蝗蟲也是感恩戴德。

  沐瑤得知浩浩蕩蕩的鴨子大軍出征南邊,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了。

  她想到後世,也是從新聞當中,得知他們借了十萬鴨子大軍給鄰國,壓制住了蝗蟲,沒變成極大的災害。

  如今雖然沒有十萬鴨子,卻也是好幾萬的鴨子大軍出征了。

  高貴妃得知後不由笑道:“沒想到你讓人養這個鴨子,居然還能有這個用處。讓受災的百姓養鴨子,也能換一些口糧,不至於不勞而獲。這鴨子精心養大後,還能反過來喫掉更多的蝗蟲,讓周邊安寧不說,還能出征到鄰國去,這鴨子着實是大功臣了!”

  沐瑤笑着點頭:“誰說不是呢!而且鴨子長得快,兩個月左右就能出欄了。”

  養兩個月就能出征,滅掉蝗蟲,這些鴨子大軍確實功德無量。

  而且借鴨子還讓小國們送來無數的寶石,另外有乾隆最喜歡的翡翠。

  一箱箱的寶石被送過來,乾隆大手一揮,給太后送去好幾箱,皇后、沐瑤和高貴妃的每人都送了。

  沐瑤看着平日常見的紅寶石和藍寶石之外,還送來一盒子的月光石。

  月光石是透明的,但是在光線下能折射出不同的顏色來。

  黃色、橙色、藍色或者綠色,還是半透明的,像是蒙上一層面紗的顏色,尤爲漂亮。

  高貴妃見沐瑤把月光石對着窗外的月亮,也拾起一塊試了試,不由驚訝道:“還真是會呈現出不同顏色來,這塊是黃色的,那塊是藍色的,實在神奇。”

  沐瑤就笑道:“聽聞這月光石在南邊小國說是月神送給人的禮物,月圓的時候帶着月光石就可能遇到適合的心上人,也時常作爲定情信物。”

  這個在緬甸最多,極爲珍貴,沒想到會送來這麼多。

  另外錦盒裏面還有橄欖石和石榴石,都是東南亞小國的寶石特產了。

  橄欖石跟祖母綠不同,更顯得青一些,更像是金青色,彷彿小草剛長起來的翠綠,透着生機勃勃。

  石榴石跟紅寶石有點相似,卻沒那麼透亮,更偏向水晶了。

  乾隆送過來一部分是已經做成手串、項鍊和戒指,餘下的就讓她們隨意處置,做首飾也好,賞玩也行,留着賞人亦可以。

  石榴石適合做小珠子,然後串起來當手鏈,還能繞上幾圈。

  其他的寶石做一套首飾就挺好的,可以換着佩戴。

  高貴妃也是這麼覺得的,把玩着手裏的寶石說道:“我原本想着南邊小國不但小,還都是瘴氣,天氣聽聞一年到頭都熱得很,不是什麼好地方,哪想到竟然有如此多的寶石。”

  沐瑤笑笑,南邊這些小國不但有寶石,哪怕天然資源也是不少的。

  比如石油,比如天然氣,還有各種礦產種類也挺多。

  可惜如今的技術無法開採,哪怕開採後比如石油和天然氣這樣的也不能用,就有些浪費了。

  只是他們的地裏位置十分重要,要是能被乾隆拿下,以後海運就多了個地方。

  尤其是馬六甲海峽,要是能拿住,光是海商的過路費就不知道能收多少了。

  在國內的水路和陸路收過路費,每年都能收那麼多銀錢,更別提是這些海商經過的馬六甲海峽了,只怕能賺個盆滿鉢滿。

  四格格已經會扶着東西慢慢站起來,偶爾還會走兩步,她這會兒睡醒,看見桌子上亮晶晶的寶石都走不動了,抱住沐瑤的大腿就想上去看。

  沐瑤抱着女兒,四格格伸手摸了摸寶石,一副特別喜歡的樣子。

  哪怕是小姑娘,哪怕還不會說話,都很難抵擋住對寶石的喜愛了。

  這麼漂亮的寶石,誰會不喜歡呢!

  沐瑤低頭對四格格笑笑道:“等你長大一點,這些錦盒裏的寶石就都是你的。到時候你做首飾也行,做壓箱底的嫁妝也可以。”

  四格格懵懂看過來,卻似乎明白“都是她”的幾個字,抿脣笑了起來,還笑得特別開懷。

  高貴妃輕輕點了點四格格的臉頰,忍不住笑道:“和盈這是聽懂了吧?你真要把這些全給和盈了,不給自己留一點?要沒全給了,回頭和盈記住了,指不定以後就要跟你哭了。”

  沐瑤就笑道:“自然承諾了和盈,這些就是她的。我那裏還有不少寶石,這麼多也用不上,倒不如留給和盈。她長大點自己戴着玩也行,做嫁妝壓箱底也可以,以後賞人也正合適。”

  高貴妃想了想她櫃子裏的寶石,確實數量太多,她就一個人根本戴不起來,就笑道:“反正以後我那些都是和靜的,倒是不用那麼快定下來。”

  以後女兒看上什麼首飾,高貴妃直接給她戴着走就是了。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