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123章 第 123 章

作者:岳月
锦氏当场就把一对翡翠镯子戴在手腕上,圈口正好,明显沐瑶是特意挑的,颜色又合适,水头又好,她满心欢喜。

  永璋也笑着道谢:“让额娘破费了。”

  沐瑶笑道:“哪裡就破费了,只要你家嫡福晋戴着合适就行。”

  永璋也明白京城都因为乾隆喜歡翡翠的关系,人人都要有那么一两样才行,自然就清楚沐瑶送這個的心思了。

  沐瑶留了两人在景仁宫用饭,林御厨很是给力,做的菜式起的名字寓意都极好。

  白头到老,花好月圆,鸾凤和鸣,连理交枝等等。

  菜名好听,菜式的味道不错,吃着让人舒心极了。

  沐瑶也沒留小两口太久,等他们临走前,她還送了锦氏一個锦盒。

  锦氏之前才收了两对翡翠镯子,连忙摆手不好意思继续收下。

  见状,沐瑶就笑道:“這倒不是什么特别名贵的东西,而是我给永璋攒的一笔钱,就想着他出宫建府之后用着。不過如今你来管家,也该你拿着才是。”

  永璋一愣,他還真不知道這笔钱。

  不過沐瑶塞過来,永璋還是不好辜负沐瑶的心思,就笑着接過,然后塞到锦氏手裡:“额娘一片心意,那就收下吧。”

  锦氏這才接過锦盒,对沐瑶连连感谢,只觉得她想得极为周到。

  虽說阿哥们出宫建府的时候,乾隆都会让户部支一笔钱,不算少,却也不算特别多。

  建造府邸自然是不需要阿哥们出钱的,但是裡头置办的东西,就需要阿哥来添置了,這就是一笔不小的银钱。

  阿哥们大多還年轻,沒什么差事,如今刚封为亲王后才有一笔不大不小的年俸。

  他们既然置办府邸裡的东西,又要外边应酬,還得养活妻子,過几年還得养孩子。

  乾隆之前会赏赐一些,次数却不会太多,毕竟阿哥们才开始办差。

  永璜尤为尴尬,生母不在,生母也沒留下多少银钱,她的娘家人亦是身份低微,不可能给得了多少银钱。

  出宫的时候乾隆给了十万两银子,一次性给完就不管了,他好在办差要早,乾隆也怜惜這個早早失去生母的长子,于是私下還添了五万的银子,是从他的私库出的。

  永琏就要宽裕多了,不說皇后手裡不差钱,就是富察家也不会让一阿哥缺钱用。

  他出宫建府,依旧是户部给了十万两,乾隆也沒有添补,皇后就另外给了五万,富察家又给了五万,是一点儿都不缺钱了。

  到永璋這裡,自然也是十万,明面上都是不偏不倚的。

  乾隆倒是也出了五万私库的钱给這個喜歡的儿子,沐瑶自然也要添一些的。

  永璋只想着沐瑶应该沒添太多,总归是一份心意,于是就让锦氏收下了。

  等两夫妻出宫后回到府邸,打发下人出去,关起门来才打开锦盒一数,顿时都傻眼了。

  永璋看着锦盒裡头的五万,但是一看這個锦盒就暗藏玄机,明显是有暗格的。

  他在造办处不知道看過多少這种暗格,上手一摸就打开机关,发现底下還有五万两银票在,顿时惊住了。

  锦氏比永璋還紧张,小心翼翼问道:“贵妃娘娘不会是把私房钱全都贴进来了,這如何是好?”

  要還回去的话,得找個机会进宫去才行。

  但是沐瑶送出来的,他们再进宫送回去,总归有些尴尬,若是被人知道就更不好了。

  永璋摇头道:“额娘的性子我最是清楚,既然给了,就不可能收回去。”

  见自家福晋一副忐忑的模样,他就安慰道:“放心,额娘手裡不止這么点银钱,你就放心收下吧。”

  确实沐瑶除了刚进宫的时候,就有乾隆补贴的一大笔钱,手裡是不缺的。

  后来苏家有了营生,慢慢积累起来,一股脑都往宫裡送,不管是宝物還是银钱或者首饰,沐瑶的手裡估计都快要溢出来了。

  更别提苏家食肆虽然献给了乾隆,他却沒要分红,大部分都在沐瑶手裡了,她自然是不缺钱的。

  這么一說,锦氏稍微松口气,又觉得沐瑶对他们两夫妻真好,說给就给,還给了這么多银钱的。

  永璋就搂着她的肩膀笑道:“你以后就知道了,额娘不喜歡那么多虚的,只要你真心实意待她就行。”

  锦氏连忙点头,這是应该的。

  沐瑶自然不知道儿子和儿媳心裡感激,以后要好好孝顺自己的,只感觉還是给少了。

  但是她又不好让永璋越過前面两個哥哥去,只好明面上五万,暗地裡五万,凑個十万整数了。

  虽說永璋手裡头也有個铺面,是個进项了,但是出宫建府后,一大家子都要他来养,支出可不少。

  吃的穿的,還有府裡那些下人的月银,都要他這個主子来发了。

  而不是跟在宫裡的时候這样,伺候的宫人都是内务府发的月银,不必主子来出這個银钱。

  亲王府的下人可不少,光是洒扫的,收拾花园的花匠,跑腿的,采买的等等,人就不能少了。

  每個人哪怕月银不高,加起来就不是一個小数目。

  沐瑶自然不能让永璋手头紧,說什么都要添补一些。

  她也留了一部分,跟永瑢道:“等你成亲的时候,跟永璋的那笔钱也是一样的。”

  沐瑶对两個儿子一视同仁,永璋给了多少,永瑢就该给多少,一碗水端平了。

  永瑢就好笑道:“我不着急成婚的,多陪着额娘几年就好。”

  她笑道:“沒事,你什么时候成婚都行,额娘先给你准备好了。”

  反正乾隆的意思是不打算让儿女们太早成婚,估计给永瑢赐婚也得很后边了,毕竟前面還有永珹和永琪两兄弟呢!

  他们的婚事解决了,才会轮到永瑢的。

  沐瑶倒是有些奇怪,今儿永瑢過来后也不急着走,陪着自己用膳之后,還陪着她聊天,喝着茶一点都不着急。

  平日陪她用過午膳后,他总是急匆匆去永璋的工程处帮忙,要么就在阿哥所那边捣鼓东西。

  永瑢特意在阿哥所做了個隔间门,作为工作室,能画画,也能捣鼓点小手工。

  圆明园那边就要宽敞得多,工作室自然要大一些。

  今儿他竟然不忙的样子,沐瑶就疑惑道:“你這是不打算回去捣鼓喜歡的东西了?总不会是最近工程处那边为难你了?”

  永瑢笑道:“有哥哥在,哪裡会有人难为儿子。就是最近吧,色布腾进了工程处。”

  這就叫沐瑶十分惊讶了,不過她回想了一下,原本色布腾该是跟着去西边打仗,然后蹭個功劳的。

  刚开始战况激烈,傅恒先行,色布腾就沒跟着。

  乾隆估计想着等回头那边打得差不多了,再让色布腾送粮草、炮弹和草药之类的過去,顺便蹭個军功,回来后自己也能给他晋升一番。

  哪裡知道傅恒带着新武器過去,三两下就把西边打服了,色布腾那边都准备出发了,傅恒已经发信来說仗都打完了。

  而且西边是彻底臣服,還要上贡。

  傅恒這边就沒什么消耗,都不需要补给。

  他都不需要了,色布腾再過去,那蹭功劳就太明显了一点。

  乾隆是想让女婿顺道蹭一下,也不至于让人硬蹭,此事就放下了。

  于是色布腾去哪裡,就成了一個麻烦。

  色布腾的文武只能算平均,放在外边当然不错,但是在宫裡,在朝臣裡比较,那就只能算平常了。

  放文官那边去,色布腾实在跟不上,他一個蒙古人,也不能太为难了,四书五经是读過,却不如那些十年寒窗的举人们了。

  更别提能进朝廷的文官,哪怕是翰林院的,都是科举上来,万裡挑一的书生,一個個都是拔尖的,色布腾混在裡面就是学霸裡头出了個学渣。

  其他人哪怕看在他是乾隆女婿的份上不会为难,估计也不会太服气,更不知道应该给色布腾什么差事。

  别人不尴尬,色布腾混在裡面就太尴尬了。

  乾隆還不至于让色布腾委屈,就先送去户部,跟着傅恒打下手。

  但是色布腾的算数不怎么好,算账更是一塌糊涂。

  傅恒委婉来提醒,户部被色布腾弄得一团糟,他是受不住的。

  户部已经够忙了,色布腾就不要来添乱了吧!

  哪怕是和敬的额驸,傅恒已经很努力教了,但是色布腾一点都不开窍,他只好委婉来提醒乾隆,让你家女婿换個地方吧!

  乾隆能怎么办,只好换去永琏呆的吏部,让色布腾看看宗卷帮把手总可以吧!

  永琏沒說什么,還尽心尽力带着色布腾。

  然而乾隆都看得出永琏的疲倦来,他一個人做了两個人的事,還要不动声色,不叫人知道,能不累嗎?

  于是乾隆顺手一挪,就把色布腾直接弄去了永璋的工程处。

  沐瑶听着色布腾這跟传手帕一样,一路传到永璋這裡来,又是好笑又是无奈道:“色布腾听說文武因为可以的,可能刚开始不太适应罢了,只是去工程处,他又是做的什么?”

  永瑢就摇头道:“哥哥的意思是让色布腾先熟悉一番,然后再接手差事。工程处暂时只是开始画草图做园子,另外让匠人做玻璃,色布腾只要盯着就好了。”

  “不過他对這些不是很熟悉,上回烧窑炉的时候离得太近,险些伤着,就让哥哥弄到后边看草图了,看着都快睡過去的样子。”

  沐瑶听得心裡叹气,色布腾的脾气好,对和敬也不错,人其实不错,就是宫裡的学霸实在太多,就让他很是尴尬了。

  不說别的,乾隆其实也是個学霸,過目不忘,而且還十分勤勉,每天都要看书练大字,对算数也有所了解,各种政务更是得心应手。

  几個儿子随了他,脑瓜子就沒有不好的。

  永珹对律法十分感兴趣,听闻已经能把大部分的律法背下来了。

  永琪贪玩了一点,不過最近也用心起来,免得被弟弟们比下去,這学得也跟着快了,功课听闻還被先生赞许過,很是叫人惊讶。

  永瑢就不用說了,也是個過目不忘的,還亲自做了不少新东西。

  不管是画图還是研发新东西,他都是手到擒来,更是喜歡去翰林院的藏书阁看书,看完后還会默写下来,放在自己书房的書架上。

  甚至永瑢還跟着沐瑶学了点素描和油画的技术,自己也跟着先生学水墨画。

  不知道這個儿子一天的時間门到底怎么分的,竟然能够学那么多东西,而且互相之间门一点都不会耽搁,還能偶尔去工程处给永璋帮忙,实在叫沐瑶惊讶极了。

  永琮更不用說,年纪小小就已经很像皇后了,做事有條不紊的,把自己安排得井井有條。

  他平日喜歡跟着永瑢一起做功课,還会去找永璋问功课,跟两兄弟的关系很是不错。

  阿哥们小小年纪都表现如此,色布腾就惨了。

  他原本进来一起跟着阿哥们学习,先生们对色布腾的要求都不多,只要稍微懂一点就行了,也沒用对阿哥的要求来对色布腾。

  乾隆也是這么觉得的,毕竟他看上色布腾,又不是因为色布腾本人十分出息。

  一是色布腾的出身合适,一是色布腾的脾气确实不错,人品也好,三来他跟和敬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人不怎么见面,但是彼此知道对方,算得上知根知底了。

  而且色布腾只会留在京城生活,和敬就不必远嫁,所以是最合适的额驸人选了。

  他又不需要参加科举,以后估计也只会担任闲职,所以乾隆对色布腾的要求从小都不怎么高。

  但是如今乾隆就开始后悔,小时候沒对色布腾严厉一点,让他多学一点,如今放哪裡都不合适,還都是在添乱,着实叫他头疼了。

  沐瑶琢磨着,色布腾在工程处估计也呆不久了。

  永瑢也是這么觉得的,他解释道:“色布腾对工程处的东西不是很感兴趣,更不是很了解,想必很快皇阿玛会给色布腾换個好去处。”

  确实,沒過几天,乾隆就把色布腾派去礼部。

  礼部就要宽松得多,基本上就是接待外宾,举行仪式等等,平日沒什么事,就是要收拾库房,点清楚各项东西,要随时保养。

  尤其祭祀的礼器,都需要隔三差五清点和打理,免得出什么意外。

  這简直是個养老的部门,就不需要什么才能,只要细心和耐心就足够了。

  色布腾别的优点可能不够突出,但细心和耐心方面却是足够的。

  永璋看色布腾被调走,心裡也很是松口气,不然在工程处让色布腾干活不行,不干活也不好,简直愁死他了。

  沐瑶看永璋松口气的样子也不由好笑,却又好气道:“礼部這么個养老的部门,对年轻人来說实在沉闷得很,色布腾不会觉得难受嗎?”

  永璋就笑着摇头道:“儿子之前也是這么想的,有些担心,找了個借口去礼部看了看色布腾,却感觉他在那边是如鱼得水了。”

  礼部的官员基本上年纪都比较大了,慈眉善目的,对色布腾這個年轻人就十分和善。

  色布腾长得不错,還喜歡笑,很得這些官员的喜歡。

  他们每天清点后,就会坐下一起說說话喝喝茶,然后看看单子,互相检查有沒有遗漏的地方。

  色布腾就拿着茶杯慢悠悠喝一口,然后慢悠悠翻开单子来查看,跟周围的老臣们动作几乎是一模一样,简直要融为一体了。

  别說不习惯,這也太快适应了好嗎?

  不過色布腾能在礼部呆下,别說永璋,就是乾隆也是松口气的。

  不然再换個地方,乾隆都不知道還能把這個女婿换到哪裡去了。

  倒是永瑢還跟沐瑶提起一件事,就是最近京城忽然流行起养鸭子的事来。

  很多贵人家裡都养了几只鸭子,洗得干干净净的,用绳子圈住脖子,到处带着溜达。

  有的還在鸭子的脖子上挂上木牌,免得被厨子当成普通鸭子抓去做成菜就麻烦了。

  不用說,這流行当然是四格格带起来的。

  之前弘曕的次子进宫被鸭子叨了,還是因为鸭子护主,就让很多人心动了。

  加上鸭子還帮着清理了蝗虫灾害,让很多人对鸭子都改变了想法。

  說不定這些鸭子都是有灵性的,只是之前沒有谁察觉,于是一個個也有样学样养了起来,琢磨着要跟四格格的鸭子一样就好了。

  当然四格格這是一只聪明的鸭王,一般鸭子還真比不上。

  苏夫人进宫跟沐瑶见面的时候,也提起這個苦恼事来了:“办花宴的时候,好些人家的夫人和姑娘们都抱着鸭子来的。让鸭子进来吧也行,但是它们一只只到处走。”

  简直是满地鸭子,留下一地狼藉,也是很愁人。

  更别說很多還拉着鸭子上街溜达,满街都是鸭子。

  它们一只叫了,其他也跟着叫,满街的鸭子一起叫,那情形实在让人耳朵都受不住的。

  沐瑶光是想想也觉得可怕,顿时好笑道:“他们想要养,那就养吧,估计沒多久他们就会放弃了。”

  一般的鸭子养着就那样了,刚开始還新鲜,后边发现鸭子不够聪明,不是到处大小便,就是叫声吵得很,他们就要受不住的。

  苏夫人想想也是,最近只能不开花宴了,叫她的耳朵能清净一点。

  当然她进宫来,也是听說四格格身边有個很聪明的鸭子,忍不住想看看。

  沐瑶自然不会拒绝,让四格格带着她的爱宠過来了。

  鸭子将军摇摇摆摆過来,四格格欢欢喜喜過去拉着苏夫人的手叫郭罗妈妈,鸭子也就過来用脑袋蹭了一下苏夫人,然后就走开了,在沐瑶脚边蹲下。

  苏夫人才发现這只鸭子确实聪明,进来后也不乱叫,安安静静的。

  鸭子的脖子上也沒有绳子,只有一個金首饰,刻着四字。

  它一路就跟着四格格进来,還知道找個地方蹲着,刚才蹭自己的一下,好像在跟她打招呼一样,让苏夫人惊叹不已。

  “看来外头說得還是少了,這鸭子何止聪明,简直要成精了。”

  沐瑶深以为然地点头,又问起家裡的事来。

  得知永璋成婚,苏召南很高兴,当晚多喝了几杯,后来還着凉了,幸好不严重,休息了半個月就好了。

  就是被苏夫人压着多喝了两天汤药,苏召南苦不堪言。

  苏夫人就解释道:“大夫說你阿玛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如从前,得少喝点酒才行。更别提是喝酒后還穿得太少,愣是把自己冻着了。”

  其实是苏召南喝酒后身上很热,就脱了外衫在窗户边凉快了一会,然后就被冻着了。

  沐瑶原本有些担心,看苏夫人抱怨的样子又想笑:“阿玛也是太高兴了,多喝了一些,身上太热才会开窗凉快,以后只怕是不会了。”

  苏夫人也笑道:“肯定不会了,我私下让大夫在汤药裡多放了一钱的黄莲。”

  沐瑶开始同情苏召南了,那汤药估计苦得不要不要的。

  怕她担心,苏夫人又道:“好在你阿玛平日保养得不错,大夫也說注意一点,半個月下来已经恢复得差不多。要巩固一些,再多休息几天就好了。”

  如今苏召南活蹦乱跳的,不過苏夫人還是压着他多躺两天,躺得苏召南浑身骨头都要麻了,還不敢不听话。

  沐瑶叹道:“阿玛年纪大了,是得小心点才是。”

  她转头让人开了库房,挑了些温补的药材,让苏夫人带回去。

  四格格听說苏召南病了,就让小厨房做了自己最喜歡的点心,让苏夫人带回去给苏召南的。

  苏召南收到点心,简直感动得不行,于是喝药就沒一点犹豫,多少黄莲都不怕了,只想尽快好起来,别辜负了外孙女的一片心。

  沐瑶送的药材,他也仔细让人收好了。大夫說這些药材最是温补,也适合苏召南,只用了一点,其它都被苏召南当宝贝一样,谁都不能随便用了。

  苏夫人看苏召南怕别人抢了去的样子,也是乐不可支。

  今年乾隆不去江南,自然還是去圆明园避暑了。

  四格格带着鸭子上马车,一人一鸭是一刻都不分开,沐瑶也就随她去了。

  她坐在马车裡,永瑢骑马在马车旁边,慢吞吞跟着走。

  因为他年纪小,自是有侍卫跟在后头,免得永瑢骑马摔着就不好了。

  永瑢看着前面的仪仗队,对那些人见過一次都很是熟悉,倒是有個生面孔,于是随口问道:“前头那位是谁?”

  后边跟着的侍卫看了一眼,就答道:“回六阿哥的话,那是和珅。”

  在马车裡的沐瑶听见這個名字一個激灵,忍不住反问一句:“谁?刚才說的是谁来着?”

  隔着帘子听见沐瑶问话,侍卫有些不解,還是再次回答了一遍:“回娘娘的话,那位仪仗队的侍卫是叫和珅,是钮钴禄家的。”

  沐瑶沒想到,這么快就遇到這位和珅爬上来,到乾隆身边去了?

  她沒继续多问,永瑢却好奇沐瑶怎么会对和珅好奇,于是私下问了那個侍卫,转头等到了圆明园,沐瑶安置好之后,永瑢過来請安,這才给沐瑶說了起来。

  “额娘今儿随口问的那個侍卫,虽說是姓钮钴禄氏,却跟太后娘娘不是一支的。是福建都统的儿子,却也是個苦命人,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只跟一個弟弟相依为命。幸得家中忠仆护着,才能平安长大。倒是個才子,后来考上官学,又迎娶了直隶总督冯大人的孙女。”

  永瑢摇摇头道:“可惜的是,他科考的时候沒发挥好,名落孙山,只补录了生员。后来承继了三等轻车都尉,三年后偶然遇上皇阿玛,发现他才华横溢,就提拔为三等侍卫,如今又成了仪仗队候补。”

  可以說,和珅的出身不错,就是长大的时候有些坎坷,后边虽然科考有所失常,却因为有個好岳父,帮忙走动一番,依旧官运亨通。

  年纪轻轻的就当了三等侍卫,還是补进了仪仗队的一员,可以說已经在乾隆這裡记上号了。

  沐瑶并不意外,和珅确实有才干,再過两年還可能会被乾隆提拔为户部侍郎了。

  正因为和珅的仕途太顺利了,年纪轻轻就在高位,很是遭人嫉妒,时常会被人弹劾不說。

  他小时候因为父母接连去世,在家裡過得很不好,日子也過得很苦。

  如今得了官职,身居高位,手裡有权力,诱惑就接踵而来,和珅一开始還好,后边根本把持不住。

  一旦得了甜头,就跟雪球一样滚动,根本就停不下来。

  永瑢皱着眉头道:“额娘,他走不远的。”

  沐瑶摇头好笑道:“为什么這么說?他有才华,皇上又喜才,想要善用有才之人,只怕是会重用他的。”

  永瑢摇头道:“不会,皇阿玛可能起初觉得和珅有才华,后边就未必了。”

  沐瑶有些不解,只是沒過几天,她就听說和珅成了户部郎中,很是意外,這也太快了一点!

  就连高贵妃都听說和珅此人,不說别的,這晋升速度比傅恒還快!

  傅恒就算了,毕竟是皇后的亲弟弟,也是有才干之人,光是出身和才能就甩开不少人了,被乾隆重用被提拔起来,谁都不会有异议。

  唯独這和珅忽然被提起来,很多人都心裡嘀咕,乾隆不会是想让這么個穷小子跟傅恒打擂台,免得傅恒一人独大吧?

  高贵妃跟喝茶的时候就低声道:“居然拿富察大人跟這個叫和珅的比较,也实在太過了一些。”

  沐瑶深以为然,点头附和道:“确实,想来只是那些人嫉妒富察大人,才会這么說的。”

  若是以前,傅恒早早去世,乾隆身边沒什么可用之人,看见和珅有才华,嘴皮子又好,人也机灵会来事,才得了乾隆的欢心在身边重用。

  如今傅恒還在,就沒和珅发挥的地方了。

  只是乾隆把和珅放在户部,還当了郎中,而不是户部侍郎,這就有些奇怪了。

  這乱七八糟的传言传到乾隆耳边,他就十分不得劲,跟沐瑶私下抱怨道:“這說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朕只是看傅恒一人撑着户部实在辛苦。這個和珅的算学在官学的时候就是顶尖的,能给傅恒帮上忙。”

  当然他抱怨归抱怨,那些敢乱嘀咕的人一個不落都被粘杆处记下了,一個個等着发落。

  乾隆的小本本记着呢,一個個都别想逃了!

  沐瑶就知道,乾隆這是怜惜傅恒,生怕他累着了。

  去年各处受灾,都需要赈灾银,户部那边就要核酸去年的支出,再核实各地究竟把赈灾的银两都用在哪裡。

  傅恒让各地都送上折子来,用的是沐瑶给的表格,一目了然得很,谁都做不了手脚。

  那么多地方,他一個人带着户部核实着实太累了,乾隆当然不能让傅恒真累坏了,于是寻摸了一番,就把官学裡算学都被两位算学先生称赞過的和珅提拔去了户部当個郎中。

  若是和珅做得好,那就暂时留下,要是不行那就调回去。

  乾隆就道:“和珅暂时做得還不错,听傅恒的意思,他是最早去户部的,然后是最迟离开户部的。”

  可以說工作時間门最长,一点都沒有偷懒了。

  沐瑶眨眨眼,想着和珅這是自己卷,连带着让户部其他人都不得不卷了嗎?

  想想和珅每次都最早去户部,让掐着点到的其他人怎么办?

  再就是和珅晚上留在户部帮着核实不肯早点走,宫门快落锁的时候才离开,這让其他人怎么敢提早下值呢!

  和珅估计還觉得自己十分勤勉,其他人心裡估计十分不得劲了。

  還别說,户部其他人确实是這么想的。

  傅恒都委婉提醒過和珅不用那么早来,也不用那么晚离开。

  和珅還以为是上峰体贴自己,拍着心口說道:“大人放心,我一点都不累,只盼着能给大人多分忧。”

  闻言,傅恒能怎么办,只能随和珅去了。

  不過有和珅在,户部其他人确实也跟着早去上值,一個比一個早,愣是有时候比和珅還早了。

  和珅到户部,发现同僚竟然比自己還早,于是他第一天也提早去了。

  要不是宫门到时辰才开,沐瑶估计這些人能半夜去上班,這勤勉真是要感动上苍,绝对的社畜打工人了。

  户部的人是一点都不感动,反而快要累死了。

  有年纪大点的受不住,终于是累病了,只能請病假。

  年轻点的也是累得不行,只想尽快都核实清楚了,然后让人把這個卷王和珅赶紧弄别处去吧,他们快受不了的!

  原本要一個月才能核实完的,愣是半個月多点就做好了。

  傅恒带着折子過去,乾隆翻了翻,十分满意道:“今年支出多,户部倒是比往年更快了。”

  闻言,傅恒只好苦笑,把和珅进户部的事简单說了一下。

  乾隆听得好笑道:“他倒是勤勉,就是太勤勉了一点。“

  他虽然喜歡勤勉的臣子,却也明白欲速而不达。

  有些事一天能做完,非要半天赶完,把臣子们都累死了,乾隆還哪裡有人用呢!

  傅恒倒是替和珅說了好话:“他年纪轻轻被皇上重用,所以也担心会辜负皇上,于是更为发奋了。平日他早早到户部,也会提前让小吏给其他人泡上茶,送上点心,甚是周到。”

  和珅确实会做人,哪怕勤奋過头差点把同僚累死了,因为他這点小心思,同僚们虽然心裡嘀咕几下,倒也不至于跟和珅交恶。

  乾隆点点头,明白傅恒素来是实在人,把和珅的优点缺点都說了出来:“他确实太年轻了一些,该历练一番再說才是。”

  他沉吟片刻道:“正好国子监缺個祭酒,和珅的才学不错,让他過去补缺就是了。”

  当然,从正五品的户部郎中到从四品的国子监,和珅算是提拔了半级。

  在国子监和珅也能磨练一番,不至于如今這般急功近利了。

  沐瑶沒想到歷史来了個大拐弯,沒让和珅蹦到户部侍郎,然后再晋了户部尚书的位置,而是直接被乾隆扔去国子监当祭酒了。

  国子监祭酒原本是国子监裡的老大,等于是校长了,管着教学和考试之事。

  不過在雍正三年的时候,他改了国子监原本的官职,沒让祭酒掌握太大的权力。

  而是另设了管理监事大臣的职位,总理监内一切事务,由皇帝亲自指派。

  看得出皇帝对国子监的重视,又有些不满祭酒以前一人独大的体制。

  管理监事大臣是正一品,凌驾在祭酒之上,是直接跟皇帝接触,并禀报国子监的一切事务。

  可以說和珅成为祭酒,却依旧不是国子监的老大,還得被管理监事大臣约束着。

  乾隆显然也不放心年纪轻轻的和珅总管国子监,于是才让他去当這個祭酒了。

  听說被调派,和珅沉默了一会,很快就谢恩,收拾东西就离开户部了。

  他心裡其实也盼着能留在户部,然后发挥自己的长处,若是能更进一步就更好了。

  如今去国子监,等于是离开了六部的权力中心,让和珅不是不失望,却也只能继续努力。

  他相信自己把国子监打理得好,迟早有一天乾隆会把自己重新调回身边去再次重用的!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