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从穿着到气质,這個人都不像是普通城市居民或者农民,听這口音应该是個京城知青?一個插队知青,居然能在城裡弄個院子卖东西,這能耐也不小了。以后回了城,未来說不定也是個大佬。
赵丽芳心中想着,刚一抬腿,想起刚才强子的称呼,脚步就是一顿:“你贵姓?”
“免贵姓韩,韩轩阳。”
果然!赵丽芳再看這人的时候,眼神就有些古怪了。她就說了,這個长相和气质,只能是韩轩阳,那本年代文的男主!她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她看那本年代文的时候,網文還流行“刀削面”男主呢。
韩轩阳家世不凡,是京城韩家的长孙。因为這次运动,韩轩阳为了自保不得不主动提出下乡插队,来到了南和县。
就是在這裡,他和女主相遇。女主从现代穿越過来,成了一個重男轻女大家庭中最不受宠爱的农村女孩。女主在现代是個医生,男主不小心落水被她救了,還给男主做了人工呼吸。男主睁开眼睛,看见村裡黑不溜秋的傻丫头在亲自己,一把把她推开……
后来男主发现自己误会了女主,就十分愧疚,向她道歉致谢,两個人就算是认识了。
女主受不了父母愚孝包子的行径,跟家人闹翻了,大冬天晚上从家裡跑出来,男主正好碰上上,就把她带到自己的秘密根据地,安慰她。
两個人成了好朋友,一起读书,互相鼓励,发现彼此之间很有共同语言。
而在女主的精心保养下,她慢慢变得漂亮起来,不再是当初那個其貌不扬的农村丫头。男主发现自己对她的感情也慢慢变了,终于两個人在一次争吵后,互明心迹,成了恋人关系。
运动结束,韩家复起,男主要回城,他想把女主带走。女主却和他约定,两個人一起参加高考,考上同一個大学。
高考成绩下来,女主果然做到了,她和男主在大学会师,甜蜜地再度相逢。
然后就是女主利用自己的医术和先知优势,和男主一起创业,从白手起家到身家百万的爽文過程。
到最后,女主作为京城各大学院抢着邀請讲学的著名医生、在国内都数一数二的女富豪,成功地站在了韩家人面前,当初曾经嫌弃她出身低微的韩家,对女主敞开了大门。
男主和女主举办了盛大豪华的婚礼,整個京城上层全都为之震动。喜歡女主的追求者個個怅然若失,看着男主抱得美人归,和女主生下聪明乖巧的儿女,過着幸福的生活。
整個小說時間跨度很大,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男主和女主遇到過各种困难,但是都沒有放弃,一直并肩作战,携手走到最后。
赵丽芳沒有想到居然会在黑市见到原文男主韩轩阳。
大概是赵丽芳盯着韩轩阳的時間有点长,对方露出了疑惑的神色:“您买鱼嗎?”
“哦,你是說有黄花鱼是吧?”赵丽芳回過神来,“野生的還是人工养殖的?”
“瞧您這說的,当然是野生的。”韩轩阳掀开门帘,示意赵丽芳入内观看。
赵丽芳一只手塞在裤子口袋裡,跟在他身后进了屋。屋子裡還有一個年轻人,正在那边杀鱼,桌案狼藉,味道也不怎么好闻。
靠墙垒了一個池子,池子裡真的有十来條黄花鱼。
赵丽芳上前一步,仔细一看,不由兴奋起来。泛着金黄色泽、体型匀称、胸鳍尖长,這真是野生的黄花鱼!最大的一條将近三斤,這要是放在她那個时代,一斤都要几千块!要是赶上好时候,說不定還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因为从八十年代后,国内的野生大黄花鱼就很少,几乎绝种了。
她指着那條個头最大的大黄花鱼问:“怎么卖?”
“八毛钱一斤。”韩轩阳怕她嫌贵,跟着解释,“這可是从海边长途运送過来的,成本高,少了我們太亏了。”
赵丽芳却沒有跟他還价的意思,野生的大黄花鱼很快就要消失了,以后有钱也不一定能买的到,赶快抓紧机会吧。
韩轩阳很有眼色,直接问清楚赵丽芳准备怎么做,就让裡边的年轻人给她把鱼收拾干净了。赵丽芳掏出網兜,把鱼装好,给了钱就往外走。
她一边走一边想,男主不愧就是男主,哪怕只是一個插队知青,都有门路从沿海那边弄来物资倒卖。
赵丽芳在黑市裡买了不少东西,米面鸡蛋、蔬菜和粮油都有,赵丽芳实在拿不动那么多。還是强子机灵,给她找了個拉平板车的過来。
一看见拉平板车的小伙子,赵丽芳就笑了,這不就是昨天给她送缝纫机时,看她被王二霞拦着就跑去叫林大新的那個嗎?
小伙子還是穿着那件已经磨破好几個洞的背心,外面套了一件缝着补丁的长袖,看见赵丽芳脸就红了,低着头把赵丽芳买的东西全都搬到了车上。
赵丽芳觉得自己应该去买辆自行车了,总不能以后买什么东西都让人给自己拉回去,麻烦不說,說不定還要被一些人說她剥削阶级小姐作风呢。
“你好啊。”赵丽芳从口袋裡掏出一把糖送给强子,谢過了他,就跟在平板车边上,对低着头拉车的小伙子說,“你怎么称呼?”
“俺,我叫郑国庆。”一個非常有时代特色的名字。
赵丽芳看着郑国庆黧黑的脖子都掩盖不住的红色,连声音都放小了,生怕吓到他。這小伙子可能很少跟女孩子說话吧,這么容易害羞。
“昨天真是谢谢你了,亏得你把林公安叫来,帮了我的大忙了。”
郑国庆低着头,闷声闷气地說:“沒事。”
過了好大会儿,他才突然說:“俺,我婶就是那样的,坏。”
赵丽芳想了想才明白,郑国庆是說他婶婶就是王二霞那样的,所以他一看王二霞的举动就觉得她是個坏人,就去叫公安去了。
路上赵丽芳有一搭沒一搭地跟郑国庆說话,郑国庆慢慢地话也多了起来,說话也流畅了。
他好像平时并沒有什么倾诉渠道,所以跟赵丽芳虽然只是第二次见面,却把自己的家庭情况說了個清清楚楚。
郑国庆的父亲原来是南和县煤矿的工人,母亲去世得早。后来父亲也去世了,按当时的规矩,应该是郑国庆接班,接替父亲的工作当工人。但是郑国庆的叔叔婶婶求他,說他的堂哥比他還大两岁,還沒有工作,找個对象都找不到,现在媒人介绍了一個姑娘,人家姑娘就要求是正式工,要不就得吹。
叔叔婶婶說,郑国庆才十四岁,他们养着郑国庆,先让堂哥接郑国庆父亲的班,好說对象结婚。等到郑国庆十八岁,就让叔叔退休,让郑国庆接班。
郑国庆脑子单纯,经不起叔叔一家的狂轰乱炸,就傻乎乎地答应了。
结果堂哥上班了,对象也有了,叔叔一家对郑国庆的态度就开始改变了。
等到堂哥结婚的时候,就把郑国庆从他的家裡赶了出来,理由是這是煤矿分给工人的住房,郑国庆跟煤矿已经沒关系了,他堂哥既然接替了郑国庆父亲的班,就应该享受郑国庆父亲同样的福利。
郑国庆报了警,公安去了,他婶婶的做派就跟王二霞一個样,拍腿撒泼,大声叫闹,什么道理都在她那边。
很多单位的福利分房都默认让职工家人住下去,但是规矩确实是职工不在了,這房子就应该由单位回收。单位和公安都沒有办法,還是当时去处理出警的林大新给郑国庆找了個住处。
郑国庆知道自己被骗了,等到他十八岁,他叔叔也不可能退休让他接班。
“多亏干爹帮着我,我才能在這城裡拉点活儿。”他說的干爹是一個孤寡老头,大家都叫他黄老头。
黄老头在县城看车,凡是进城的自行车、平板车都要指定地方存放,他坐在一边看着。黄老头给车主一個竹牌子,另一個配套的竹牌子挂在车上,走的时候凭牌子领车,交付五分一毛的看车费。
老头沒有亲人后代,郑国庆也沒了家人,两個人认识后,挺說得到一起,時間长了就认了個干亲,一块過日子了。
也是黄老头找了人,郑国庆才能拉着平板车,给供销社拉货卸货送货,拿個临时工的工资,养活自己。
“干爹說了,电厂回头要招很多工人,到时候我也去报名。”把东西都搬到了赵丽芳家裡后,临别的时候,郑国庆抬起头对赵丽芳說,目光中充满了向往。
赵丽芳鼓励他:“你一定行。”
给钱的时候,郑国庆不好意思收,還是赵丽芳给他塞到手裡的。
回到筒子楼,赵丽芳就系上围裙,开始准备午饭了。
快到十二点的时候,殷秀成和徐长辉走到了筒子楼下,就闻见了浓郁的香味。
徐长辉吸了吸鼻子:“局裡家属中有高手啊,這味道快赶上专业大厨了。”
殷秀成提着一瓶二锅头:“别光记得吃!”
“我知道,還要喝嘛!喝多了就开始执行计划嘛!”徐长辉对着殷秀成挥手,“我怎么看你比出任务還郑重呢?你媳妇难道是母老虎?”
殷秀成瞪了他一眼,徐长辉哈哈大笑:“放心,這么多年的搭档,你给的作战计划,我绝对执行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