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空院子與木板
往日因爲北臺鎮就是軍府重鎮,因此生活在這座城鎮裏面的人都極守規矩,而隨着第一位宗門修行者到來,北臺鎮的氣氛就開始變的比往日更加肅穆,空氣中都像是瀰漫着一層硝煙的味道,甚至連街道上都少了許多人影,除了那些依然開門做生意的茶館與酒坊。
如涇河之水渾濁分明,宗門修行者與朝廷像是從開始就要劃開界限,那位最早來的朝陽宗修行者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着自己對燕帝,對軍部的不滿。
雖然那位朝陽宗的修行者之前在燕京城毫無名聲,但是僅僅是第一天,北臺大營裏面就已經有很多將領乃至底層軍官知道了他的名字,笠秋生;
他在住進那處院落之後,在門外立了一塊木板,上面寫了兩個字掛在院口,“止步”。
雖然他沒有明確的表明要誰止步,爲什麼要止步,但是北臺大營的軍中將領,全部都明白這是寫給他們看的,“道不同,不相謀”,即使因爲燕帝與那些宗門大人物的交換,他們即將要趕赴陰山戰場配合軍隊征伐趙王朝。但是在他們心底卻有着自己的那桿秤。
相對於某些修行者來說,他們修行的目的就是爲了修行,既不要權,也不要名,只因爲修行是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但是現在他們喜歡的事情被人強制打斷,雖然他們因爲許各方面的原因選擇了接受。但是在某些行爲上依然要保持着無聲勝有聲的態度,修行者修的不僅是力量,更是在修心;順心意不僅是離魂宗的修行者的修行態度,燕京像這樣的修行宗門還有很多。
我可以選擇遵從,但是你不能剝奪我對這件事情本身的認知,這就是一些修行者的態度。
笠秋生獨自住進那座院落內,無論是台山北軍還是其餘趕來的修行者,都沒有去打擾他,他既然敢立下這樣的木板。自然要有足夠的能力保護着這塊木板不被其他人打碎,恰巧的是他真的有這樣的能力。
離魂宗雖然被燕無羈領軍傾覆,但是修行大宗應有的底蘊依然存在,若非是顧念那些修行弟子的日後,只怕當日燕無羈未必能夠輕易殺死莫離愁這位修行宗師,或者說他即使能夠做到同樣的效果,但本身應該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少,若是修行宗門如此簡單就會被大燕一位王侯領軍覆滅。只怕如今的燕京早已不是現在的樣子。
在燕京城外有很多座大山,越是高大的山峯。就越有可能是一個修行宗門的住址,就像是當初的離山一樣;而在那些山峯中,能與離山相併論的並不是很多,其中有一座山峯,叫做朝陽峯。
據傳是每日清晨生出的第一縷朝陽,最先就是照射在這座山峯上的。因爲這座山峯足夠的高,是燕京之外所有山峯最接近天穹的山峯,而朝陽宗就是依據這座山峯建立起來的,甚至比起當初的離魂宗還要更加強大,最起碼。朝陽宗的傳承比起離魂宗還要更加久遠。
宗門的興衰,不僅僅取決於這個宗門的宗師乃至聖人的多少,更多的還是宗門的傳承歷史,越是久遠的宗門,往往就越是能積累足夠的資源,因此也就越能多出一些宗師聖人;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聖人與宗師越多的修行宗門,也就越是能夠積累出足夠的修行財富,然後用這些修行財富造就出來越多的宗師與聖人。
笠秋生是朝陽峯走出來的,他的實力自然不會低到哪裏去,在北臺鎮能夠勝過他的人不是沒有,但是那幾人也不會來打碎一塊沒什麼實質意義的破木板,因此他自然能夠保證他立下的木板不會被人所打碎。
本來按照軍部的命令,北臺大營早已經爲即將到來的宗門修行者準備了足夠多的院落,甚至北臺鎮已經有近一半的居民已經遷了出去,這也是街面上比起之前更加冷清的緣因。
原本是會有軍士來帶領這些宗門修行者前往準備好的院落,但是笠秋生在院子外立下那樣一塊木板,無形中就已經將宗門與朝廷拉開了極大的距離。
雖然不明白軍部的命令,但是台山北軍的將領也知道這些修行者來的目的,本就互相看不對眼,笠秋生如此做派,自然是引起了諸多將領的極大反感。
既然你願意住那些殘舊的破屋瓦房,隨意,與我又有什麼干係,軍部的命令是與這些宗門修行者擂臺鬥將,卻沒有說明一定要管着他們的衣食住行。
因此後面的修行者來到北臺鎮後,台山北軍甚至就連面子功夫都不願意去做了,反正北臺鎮有着足夠的空屋子,隨他們去挑選了。
剛開始來的修行者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面上都是流露出不愉快的神情,無論現在彼此的關係是什麼樣的,但是趕往陰山郡後都將會變爲同伴,如今連這點表面的功夫都不願意去做了,在日後與趙地修行者交戰時,誰有肯將自己的背後交付給對方,畢竟關乎自身生命安全。
這些趕來臺山北軍的宗門修行者,無論來時是怎樣的心思,遭遇了這樣的冷板凳之後,都開始動搖着原本的心思,只感覺這一切都是一個笑話,這樣的兩羣人,真的能夠在日後面對趙王朝時齊心協力。
即使心底有着諸多不悅,但是他們依然隨意找了個院子住了下來,以修行者的手段很容易就能發現北臺鎮已經近乎空了一半,往日炊煙裊裊的景象毫不見蹤跡,那些已經空了的院子,家裏所有能被帶走的東西都已經被帶走,即使他們不知道台山北軍的意圖,也能夠猜到這些院子原本就應該是爲他們準備的。
因爲笠秋生的原因,他們雖然同樣住在這些院子裏面,但是本來的心思已經開始發生着一些細微的變化,哪怕是那些之前真的想要爲燕王朝出一份力的修行者,也從這件事上看清楚了宗門畢竟是宗門,哪怕他們同樣都是燕人,但在朝廷官員的眼裏依然有着明顯的差異。
因此在短暫的不忿之後,所有的宗門修行者都默默住進那些空着的院子裏面,並沒有過多的在街道上停留,各自開始準備着兩日後的擂臺鬥將,像是樹葉下的秋蟬一樣,這些宗門修行者很快就已經隱去了蹤跡。
一處兩層茶樓之上,一名青衫青年看着底下的院落與不時走來的宗門修行者,眼神微微眯着,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而他身後,站着一位約莫三十歲的中年男子,穿着一件藍色粗袍,臉上像是因爲過於憂心而生出幾絲細紋,他的眼神同樣顯得有些迷離,心裏也像是藏着什麼事情一樣。
“看着下面,你看到了什麼?”
青衫青年微微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水,面無表情的開口說道。
整座茶樓二層只有他們兩人,青衫青年自然是在問藍袍男子,因此藍袍男子微微猶豫,道:“屬下愚鈍,不明大人深意。”
青衫青年深意的看了眼藍袍男子,笑了笑,道:“看來你比我想象中更要聰明。”
“屬下惶恐。”
藍袍男子頭低的很低,因此看不到他此時說話的眼神。
有賢者曾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眼神能夠看到一個人的內心,藍袍男子此時做出如此姿態,是因爲上下關係,還是因爲害怕青衫青年看到他此時的眼神,所以才故意將頭低的這樣低。
“每個人自開始就有他的位置,就像是一場棋局一樣,有棋手,自然就會有棋子,棋子終究是棋子,想要跳出棋盤成爲棋手,殊不知在他以爲自己跳出棋局的時候,只不過是進入了另一場更大的棋局。”
藍袍男子頭低的更低了,也不說話,只是靜靜的聽着。
青衫青年繼續道:“你不例外,我也不例外,我們現在需要做的,只是努力做好一枚棋子,而且還要是一枚有用的棋子,不是隨時都會被拋棄的棄子,你…明白嗎?”。
青衫青年若有所指,藍袍男子更加恭順,道:“屬下明白。”
“如此就好!”青衫青年滿意的點了點頭,知道他是真明白了。(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