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9章 如何使你变得更加成熟(4)

作者:(美)卡耐基
人性的弱点!

  每個人的生活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构成人体的基因是相同的,但每個人的生命都很奇妙地自成一体,绝不相同。

  心灵成熟的過程,是持续不断地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過程。除非人们先了解自己,否则很难去了解别人。

  我有一個女学员丽莎,她非常自豪地說出“不再羡慕别人”的亲身体会,她的秘诀便是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她說:

  我从偏远的山村踏进大都市中的大学,浑身上下冒着土气:根本不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是谁;也不会說标准的英语;不敢在众人面前讲话;根本不懂烫发可以增添女性的妩媚;第一次看见班裡的男同学搂着女生跳舞,吓得面红心跳……

  我的同学丽娜是個在大城市裡长大的女孩,她能够說出一口发音吐字皆佳的英语。而且见多识广,当然知道安娜·卡列尼娜是谁,而且還知道约翰·克裡斯朵夫。她会用白手绢将柔软的长发在脑后束起来,会用发卷把刘海卷弯。只要她出现在公开场合,男同学就会前呼后拥地争献殷勤。那时候我对自己很生气,对丽娜却羡慕得要死。有一次,丽娜对我們不厌其烦地讲她8岁那年是如何勇敢地从城西换一趟车到城东。沒想到丽娜的一番话对我启发很大,使我想到自己8岁的时候,曾经独自翻過几座大山,把家裡养的一头老黄牛从深山裡找回来。从此以后,我就不再羡慕丽娜和其他任何人了。上大三的时候,班裡的女生羡慕男生的一切:例假来了,羡慕男生;见识少了,羡慕男人见多识广,觉得女人沒出息;甚至连男生可以穿短裤、背心、理短发都羡慕,有的女生甚至說:“下辈子再也不做女人!”有一次,一個男生跟我推心置腹地谈了半個晚上,那次,我知道男生的好成绩也是死记硬背的,男生的知识面也不一定广,见识也不一定宽,他们失恋了也会哭,他们也会羡慕女生穿裙子……后来,我信心十足地跑到图书馆开始刻苦地学习,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到我們毕业的时候,丽娜会的我都会了,别人知道的我也都知道了,除了這些,我還知道了别人不一定知道的很多东西……总之,我不会再去羡慕别人。

  一個人一旦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潜能和优势,就不会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了,也不会再去羡慕别人了。

  因而我們可以把不再羡慕别人看作是重新认识自我和依靠自己奋斗的一個标志和起点。要想迈向成功,首先我們必须了解并接受這個事实,因为這是我們与其他人沟通的桥梁。除非我們真正把他人视为独立的個体,正如我們本身的情形一样,否则,很难与他们建立起有益的关系。

  有时听起来是非常容易的,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例如,我們经常认为美国是個沒有阶层歧视的国家,实际上它到处充满了阶层意识;我們经常把别人定位于某個阶层——普通百姓、中产阶级、中下阶级、大众阶层、低收入人群、街头流民、白领阶层、蓝领阶层、上流社会,等等——這些都反映出我們不愿意或不能把人视为独立的“個体”,而只是把大家看成是沒有特色、沒有個性、沒有姓名的群体之一。我們自己的情形也是這样,都是别人归类的对象。很多的社会研究或调查人员,对我們几乎是无所不知:每天喝多少咖啡、有几部车子、穿什么品牌、喜歡看什么电视节目、收听什么电台,等等,都了如指掌。

  這种归类通常强调为“调整自己”“群体整合”“社会流动性”等,以符合我們评定某個群体的需要,却完全忽视了個人的独特性。“個人主义”现在似乎已经完全過时了,人们有时甚至不敢采取与他人不同的行动。

  当然,现在的人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美妙的“個体”。在内心深处,我們知道并希望自己与他人有所不同。很多人为了表达這种渴求,解除這种束缚,被送到心理分析家的诊断椅上或精神病医院裡。也有很多人用酒精和药物来麻醉自己,使自己“堕落”。

  如何才能以更成熟的态度去认识自己呢?在這裡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每天抽出時間独处,进一步认识自己。

  由于现代生活的忙碌紧张,我們给自己深思的時間越来越少。我們要想办法抽出一些時間来面对自己、认识自己。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独处方法。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通常是在僻静的街道上,一面散步,一面冥思。他解释說:“這种方法,可以使我达到忘我的境界,并想出许多解决問題的方法来。”

  我自己喜歡到附近的教堂,寻求片刻的宁静。這种方法可以安神定气,恢复精力,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澄清;对我而言,并沒有充裕的時間去散步或从事户外活动,但却可以独自在花园裡走走,或者只是坐在窗前偶尔眺望远处的蓝天或树木,這些都可以让心灵得到很好的休息。无论是看季节变迁,還是面对一望无垠的原野,或者只是一片小小的土地,都可以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使自己融入其中,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也许其他人有更多独自静处的方式。总而言之,每天挤出一小段時間独处,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擾,便能好好地认识你自己,反思你的生活、信仰和种种行为。

  独处能使我們更客观地透视自己的生命,对我們的心灵活动也十分有益,就像新鲜空气对我們的身体极有帮助一样。

  第二,挣脱习惯的枷锁,走向社会。

  我們都是将自己活埋在层层习惯和无聊事物的下面,只有用极大的努力才能让我們从下面挣脱出来。有多少人是在习惯和惰性的枷锁下沉闷地、乏味地、毫无生气地過一天算一天呢?

  一個年轻的女学员曾向我讲述了她和丈夫如何破除习惯枷锁的故事:

  我和丈夫都对电视着迷,每天晚上我們下班回到家就打开电视机,吃晚饭也在电视机前,一直到上床睡觉才关掉。因为怕错過任何一個电视节目,我們连朋友都不去拜访,不读书,也不一起外出度過美好的时光。如果有人来拜访我們,我們巴不得他赶快离开這裡,以防他们打扰我們继续看电视节目。有一天,我和一些老友一起吃午饭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和他们之间沒有一点共同语言,我只能听,他们去過的地方、读過的书我都不知道,我沒有做過任何事——我把生命中的黄金時間都浪费在一個黑暗房间裡的电视机上了。

  我回家告诉丈夫,别人连吸毒的恶习都能戒掉,我們也应该能改掉過度沉溺在电视节目中的坏习惯。他同意我的看法,于是我們开始努力做其他事来治疗這個毛病。我們报名参加晚上的成人教育课程,时常去打保龄球和拜访朋友,甚至从图书馆借书回来念给对方听。我很高兴能戒掉电视瘾。我們的工作和婚姻都得到了改善。我們现在从生活中获得了更多的乐趣,对自己和别人来說,生活都更有意义了。

  這对被“活埋”在习惯层下面的夫妻,在将自己解放出来之前,沒有自己的個性,他们的生活是被层层包裹住的。

  第三,找出生活中最能让我們感兴趣的东西。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78年写给妻子的信中对此做了精彩的表达:“……我经常认为,要判定一個人的人格,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他自己认为最满意的精神或道德态度,這时自己的内心会有一個声音在說:‘這才是真正的我!’”换句话說就是:兴趣让真正的自己浮现,“对人生的满意”让每個人的精神都很振奋。

  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最基本要素是兴趣,是激发人们尽最大努力的一种情感性燃料。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德华·维克多·艾波顿爵士曾說過一句令人吃惊的话:“我有时候甚至把热心列在专业技术的前面,把它作为科学研究成功的秘诀。”

  当然,爱德华爵士這句话并不是說专业技术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不重要,他的意思是說热心和兴趣起到一种刺激性的作用,会刺激一個人去获得成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我在44年的演讲教育生涯中发现,人们演讲的时候,看效果就可以看出演讲人对其所演讲题目的热心程度。不论他讲的是氢弹、岳母大人,還是非洲的热带丛林,观众对他所作的演讲的反应,完全显示出這個人对题目感情的强度,這是成正比的。

  人的個性虽然不会轻易改变,却可以通過某些行为重新表现出与众不同。要发现真正的自我(即我們与他人不同的地方),那就必须先去除一些人性的束缚,如:恐惧、畏缩、自我怀疑、迷信、僵化,等等,在人性中积存的种种习惯。這個时候,兴趣便如火把,把捆绑自我的层层束缚“烧”掉,解放出真正的自我。

  在此我总结了三种能使我們发现自我并使之与众不同的方法:

  第一,每天为自己安排独处的时刻。

  第二,努力破除束缚自我的种种积习。

  第三,用热忱与兴奋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根据苏格拉底的說法,“了解你自己”是智慧的开端。那么,“你是独一无二”的說法,便是现代人对古老智慧的新解释了。“喜歡你自己”也是必要條件之一。

  一個成熟、健康的人会对自己有一定限度的忍耐,正如适度地忍耐别人一样。他不会因为自己的一些弱点或缺点而感到痛苦或沮丧。但如果一個人不喜歡自己,那他表现出来的症状之一便是過度地自我挑剔。

  几年前,有一個女学员遇到了一件事让她非常忧虑。她的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律师,做事积极,有野心,相当自负、独裁。夫妇俩的社交圈子当然要以先生的朋友为主,這些朋友也都是相同类型的人,都是以名望和外在的成就来衡量人生价值的人。這位太太的個性很安静而且谦逊,在這样的生活环境中,她常常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和他们在一起不敢正常地交往,她自己的长处不能表现出来,她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以及连同她這個人都被人忽略、藐视,因此她变得越来越沒有自信心,甚至有时候为自己不能达到别人的期望而感到痛苦不堪。她开始不喜歡自己,這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

  這位女学员的問題并不是因为不能适应环境,而是不能适应自己。她不愉快的关键所在就是她不能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而总是期望自己能够变成另外一個完全不同于自己的人——一個像他们一样有名望和外在成就的人。

  史迈德·布兰敦教授在一本书中写道:“适当程度的‘自爱’对于每一個正常人而言是健康的表现。为了从事工作或达到某個目标,适度关心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也是必要的。”

  是的,一個人若想要活得健康、成熟,“喜歡你自己”是必要條件之一。這是“充满私欲”的自我满足嗎?

  不是。這是一种“自我接受”,一种清醒而实际地接受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伴以自重以及人性尊严的行为。

  我认为這位女学员需要明白的是: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必须通過自己的個性表现出来,而不是模仿他人。明白了這一点,她便会对自己产生信心,并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她自我认同的第一步是不需要用别人的标准来评判自己,必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念,并以此作为生活依据。除此之外,她還必须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对自己不需要常常批判。

  我当时问她:“你的先生爱你嗎?”

  她非常自豪地說:“当然,非常爱!”

  我又面对班上的其他学员问:“請大家說出這位小姐的优点。”

  于是在座的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說起来,“她很漂亮!”“她很有气质!”“她很有学问!”甚至一位调皮的男孩竟然說:“可惜她已经是别人的太太了,但愿我也能娶到這么好的女孩。”

  這位太太霎时羞得满脸通红,可以看得出来,她是非常快乐的。

  后来,這位太太对我說,自从她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便“不卑不亢”地与丈夫的那些朋友们平等相处,他们也很尊重她,而且和她非常谈得来。现在,她认为自己很快乐。

  只有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发现自己的优秀品质,发扬优点,克服弱点,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并实现自我。我們要学会自我放松,要学会喜歡自己。

  我們经常因罪恶感和所犯的错误而感到自惭形秽,我們对這样的自己不能尊重或喜爱。我們必须把過去所有的错误忘掉,重新出发,才能让自己跳出這样的困境。培养面对自己缺点的耐心,学会喜歡自己。沒有人能永远达到完美。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则是愚蠢和荒唐的。

  无论是谁,都会犯错,要求自己时时保持完美是一种残酷的自我主义。即使再完美也会有犯错和失败的时候。但往往因为自己身体和内心不能承受完美中的错误,因此便导致了我們痛恨自己,不喜歡自己。

  我們要练习自我放松,不要苛待自己。适时地取笑自己某些缺点和错误,学会喜歡自己。只有我們能与自己好好相处,别人才会喜歡与我們在一起。

  要喜歡、尊重、欣赏我們自己,這不但能培养出健康成熟的個性,也能增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小结:

  1.我們内心就像幽静的泉水,只有在独处时才能发现其美。

  2.只有在与自己内心沟通的时候,我們才能与他人沟通。

  3.人的個性虽然不会轻易地改变,却可以通過某些行为重新表现出与众不同。4.沒有人能永远达到完美。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则是愚蠢和荒唐的。

  6学会喜歡自己

  卡耐基成功金言

  1.要每天给自己独处的時間,从而更清楚地认识自己。

  2.要想活得健康、成熟,“喜歡自己”是必要條件之一。

  3.憎恨每個人或每件事的人,只能显示出他们的沮丧和自我厌恶的消极态度。

  史迈利·布兰敦在一本书中写道:“对每一個正常人来說,适当程度的‘自爱’是很健康的表现。为了从事工作或达到某种目标,适度关心自己是绝对必要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