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眼見這麼多人反對,雖然朱棣也明白現如今大明的確是被內耗的問題所困擾着,但他仍舊忍不住勃然大怒。
“我大明子民在異國他鄉被人欺負,甚至還丟了性命!你們卻讓朕三思!?”
砰!
朱棣勐地拍了一下座下龍椅的扶手,力量之大竟然發出了沉悶的聲音。
“來來來!你們告訴朕應該怎麼三思!?”
道理都懂,不僅朱棣懂,朱瞻垶懂,所有人都懂,但在懂道理還得拿出解決辦法的時候,很多人就做不到了。
這事兒就是個死結,劉家商隊在外被人欺辱,甚至還丟了性命,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人,是一千多人!
山高路遠,大明能怎麼辦?
不計後果的出兵?別鬧了,到時候怕是還沒開打,大明的國庫就空個差不多了。
置之不理?那肯定也不行,別說是一向被周圍國家尊爲天朝上國的明朝了,就算是一個弱小的國家也不可能對自己的百姓遭遇如此對待而置之不理的。
若是真的置之不理,那大明的人心就散了,而且再也聚不起來了。
得打,但又不能打,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爺爺莫生氣,孫兒有點兒不成熟的建議。”看着老爺子大動肝火的樣子,朱瞻垶趕忙開口。
再怎麼說老爺子今年也是朝着花甲之齡邁進的老人了,大動肝火顯然是對身體不好,萬一要是氣壞了身子那就不好了。
“嗯……”朱棣輕輕地緩了一口氣,重新坐回了龍椅之上。
“垶兒你說。”
朱棣多少有些失了理智了,這一點從他對大孫子的稱呼上就能看得出來。
一般來說,在正式場合朱棣很少稱呼朱瞻垶爲垶兒,大多都是太孫。
但是今天,在這朝會上,朱棣竟然這麼稱呼朱瞻垶。
沒什麼毛病,但不太合適。
“爺爺,孫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迫害我大明商隊的羅馬帝國距離我大明何止萬里之遙,一直以來我們對其的瞭解都非常之少,所以孫兒認爲我們應當先了解敵人。”
“若是不瞭解敵人,那就算是我們傾巢而出,怕是也難免出現問題,這也是孫兒爲什麼一開始說建議爺爺開放商隊入西域的原因。”
聽到朱瞻垶這麼說,不僅朱棣冷靜下來了,就連夏原吉等官員也冷靜下來了。
其實不管是朱棣還是夏原吉等人都沒錯,他們都是從大明的角度出發的,只不過這個角度也有差異。
朱棣是一向強硬慣了,再加上這些年大明無論是對草原、奴兒干都司、安南、關西七衛以及倭國都是大優勢戰勝,這就讓他的思維呈現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僵化。
而夏原吉等官員習慣了從民生、國庫等基礎方面去看待問題,遇到事情的時候第一反應也是從這個出發點出發,自然就會跟強硬慣了的朱棣形成對立。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他們不明白嗎?他們都明白,也都想到了,但就是習慣成自然了。
“垶兒,這麼做不太好。”雖然知道大孫子說的沒錯,但朱棣依舊皺起了眉頭。
“劉家商隊打着大明的旗號仍舊受到如此對待,尋常商隊豈不是處境更加不好?”
“雖然商賈一向因爲重利而被人們所不齒,但他們依舊是我大明的子民,商業也依舊是大明百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妥!不妥!”
朱棣雖然一向不喜商人,尤其是在晉商和東南海商的事情之後,但正如他所說的,商人也是大明的子民,商業也是大明百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己針對可以,但是外人要想欺負那是肯定不行的。
“爺爺莫急,孫兒的話還沒說完呢。”眼見老爺子的思維拐進了岔道,朱瞻垶趕忙開口解釋。
“爺爺您想,孫兒建議開放的是和西域的通商,而羅馬帝國距離大明萬里之遙,從西域過去的話是要走絲綢之路的。”
“孫兒沒想着讓我大明的商賈陷入危險的境地,正如爺爺您說的那樣,商人也是我大明子民。”
“垶兒你是說……”朱棣眼珠一轉,立馬就明白了自家大孫子的想法。
朱瞻垶露出了成竹在胸的笑容:“是的,孫兒想讓東察合臺汗國以及帖木兒帝國甚至是奧斯曼帝國的人來完成此事。”
“陛下!”夏原吉再次開口。
“太孫殿下此策大善!”
能登臨朝堂的人沒有傻子,更別說是夏原吉這種人了,話都說到這裏他哪能不知道朱瞻垶在想什麼?
用商人刺探情報,這樣一來不僅不會消耗大明的國力,反而還會因爲通商使得大明國力有所增加。
其次,這樣做能夠給到大明一定的休養生息的時間,雖然很可能不夠,但打有準備之仗總是能多出幾分勝算的。
最後,這算是一則陽謀了,既告訴了百姓們朝廷已經開始採取措施了,也明着讓東察合臺等國家爲大明出力。
哪怕他們知道了也不得不認了,因爲他們沒有辦法制止他們的商人幫助大明刺探情報。
至於大明的商人則無須擔心,現如今劉家在商業上可以說是一家獨大了,這早就讓很多商人有所不滿,但因爲有朱瞻垶撐腰,他們也沒什麼辦法。
人心就是這樣,哪怕劉家基本不涉及像絲綢、茶葉和瓷器等很多領域,但很多人就是看到別人壯大就心裏不爽。
現如今朝廷開放通商,他們就有了壯大自身的渠道,這是他們樂於見到的。
“這還不夠。”朱瞻垶並沒有因爲夏原吉等人的馬屁而自滿。
“爺爺,孫兒認爲可以適當的降低大明商人出關入關經商方面的稅款,這樣可以提高商人的積極性,也能讓我們更快的掌握相關的消息。”
“當然了,同時我們也要提前杜絕商人爲了經商而用假消息湖弄朝廷的情況發生,也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懲罰措施。”
“夏原吉!”朱棣聞言一拍龍椅,將目光投向了下面站着的夏原吉。
“此事就交予你了,蹇義你也幫忙!”
“臣,領命!”夏原吉和蹇義同時應聲。
夏原吉是戶部尚書,民生、錢糧方面的事情都歸他管,蹇義則是吏部尚書,官員的事情都歸他管,兩者同時上場,效果肯定是好的。
一個負責聯絡和穩定商人,一個負責溝通沿途商路和邊關的官員,能讓這件事儘快盡好地落實下去。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