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7章 甲字卷 求救

作者:冯紫英
第37章甲字卷求救

  “二郎,很多事情咱们也不清楚裡边底细,毛贵他爹为啥挨板子而仓大使沒事儿,轮不到咱们這些外人置喙,他们自個儿心裡明白。”冯紫英淡淡的道:“你還年幼,日后长大了就能知晓一二了。”

  左良玉似懂非懂,只能点点头,冯紫英的话对他来說還是深奥了一些,但他隐约也能觉察出对方說的话裡似乎隐藏着很多东西。

  对這個意外“捡来”的名人左良玉,冯紫英還真沒想好怎么来处理。

  大明的一代军阀,现在還是一個小萌新,虽然也露出了一点儿乳虎气象,但還差得太远。

  如果左良玉真的能成长起来,冯紫英是不愿意去揠苗助长的,听凭其野蛮生长才是最好的。

  但冯紫英又怕這世界已经偏转,歷史已经改变,這左良玉還能如那一個时空中那样茁壮成长一跃化龙么?

  沒人能确定。

  正因为如此,冯紫英需要考虑清楚,這有点儿算是本时空中自己收到的第一個小弟,而且有那個时空的模板,說明這左良玉是有這個成长底蕴的,那么自己凭什么就不能好好培养一下呢?

  沒准儿他這一世還能有更好的造化呢?

  “二郎,日后你打算干什么?”虽然现在說這些還有些为时過早,但是冯紫英還是忍不住想要问一下。

  “日后?”左良玉有些茫然,摇摇头,“沒想過,冯大哥,我现在白日裡就跟着我二叔打铁,闲一点儿有机会就跟着码头上的人出去看看,要不我能干啥?”

  這個問題对左良玉来說显然太复杂了一些,這個年龄的少年,以他现在的家世條件,似乎也沒有什么能供他選擇的,就是混日子,填饱肚皮,能顺利的长大成年就算是阿弥陀佛了。

  思考了一下,冯紫英也觉得有些棘手。

  若是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倒也可以替对方安排一下,問題是现在自己都泥菩萨過河自身难保,要想替左良玉如何安排一下,家裡铁定不会答应。

  而如果让左良玉变成和瑞祥一样当自己跟班儿,這是冯紫英绝不愿意的,那沒准儿就会耽误了左良玉的成长。

  “二郎,若是可以的话,這一次事了之后,我希望你能去读读书,未必要去考中秀才举人啥的,但起码你要能看懂兵书将策吧?”冯紫英沉吟着道:“你家是军户,你现在年幼暂且不說,待几年后你也许就要入军,……”

  左良玉有些兴奋,“冯大哥,我早就想入军,可就是年龄太小,入军打仗可用不着读书识字,……”

  “混账话!”冯紫英怒声打断:“你不读书识字,如何能读懂兵书将策?莫不成你就指望着靠刀枪過活,一辈子当個戍卒?”

  冯紫英的怒斥却让左良玉内心感受到一丝暖意。

  他当然明白对方是为他好,只是他从小久未读過书识過字,而且也沒有這個條件,现在骤然要让自己去读书识字,一時間也难以接受,而且也沒听說当兵吃粮還要读书识字,這临清卫裡上千号人,有几個人识得字?

  至于說兵书将策,這就有点儿远了,根本不是左良玉现在能想的。

  孤灯如注,伴随着摇曳的灯焰,挂在棚顶上的气死风时不时的摇晃一下,让两個人的面部表情若隐若现,左良玉的一脸不服气也看在冯紫英眼中。

  “二郎,你若是只当個戍卒也就罢了,但日后你若是当上了小旗总旗,百户千户,难道你也当個睁眼瞎,大字不识?”

  左良玉還真从未想過自己能当啥百户千户,在他看来,怕是一個总旗都能让人羡慕不已了,但冯紫英的话却让他内心的某些念想顿时疯涨起来。

  百户千户看似遥不可及,但是想想冯大哥的老爹是神武将军,日后自己若是入了军,只要肯搏命,沒准儿還真能混出头,当個百户千户也许就不是白日做梦了。

  见左良玉不做声,但面部表情却出卖了他,冯紫英也不多說:“你自個儿好好想一想,過了這一桩事儿,找個法子,去私塾裡去读读书识识字,日后从军也能博個出身。”

  “哥,可是我叔父怕是……”纠结了半晌,左良玉才幽幽道。

  “哼,我会和你叔父好好說一說,想必他也乐意见到你有出息,日后你要出息了,未必不能给他们一份照应。”冯紫英其实也想到了這些問題,這在以前可能還是個事儿,但如果過了這個坎儿,那就不是事儿了。

  山梭小艇速度很快,巳时三刻,小艇便已经停在了聊城码头上。

  冯紫英和左良玉便径自寻那漕运总督所在。

  如何去面见漕运总督,冯紫英也一直在琢磨。

  這事儿不那么好办,漕运总督不管地方事务,這等造反民乱和漕运无关,但你要說一点儿关系都沒有,也不完全对。

  临清内城裡三仓关乎漕运大计,若是被毁被洗劫,這对整個漕运来說都将是一大灾难。

  当然现在各地的粮食尚未送至,三仓裡可能也就是一些存粮,新粮尚未运入,所以对漕运总督来說,哪怕是真的临清内城被叛乱教匪攻破,三仓被洗劫甚至被毁,他的责任也不算太大。

  毕竟這地方教匪叛乱,责任更大的应该是山东都司和临清兵备道以及东昌府和临清州這些地方官员。

  王绍全還是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消息,和漕运总督李三才一道同行的還有二人,一個是漕运总兵,一個是漕运御史。

  漕运总兵陈敬轩,合肥人,合肥陈氏子弟,乃是前明漕运总兵官陈瑄的后裔,后大周建立之后,陈氏并未受到影响,依然颇受重用。

  漕运御史乔应甲,山西猗氏人。

  思考再三,冯紫英還是决定先拜访陈敬轩。

  陈敬轩曾经在天津卫担任指挥使,和自己父亲有過交情,這一点也是冯紫英从冯佑那裡获知的。

  元熙三十五年,鞑靼骑兵寇边,冯紫英父亲冯唐时任大同镇总兵率兵应战,几番血战,损失惨重,虽然击退了鞑靼骑兵,但是大同镇折损不少,后从内陆各卫所抽调卫军补充九边,天津卫便抽调了八百人补充大同镇。

  在获知冯紫英登门拜会时,陈敬轩也吃了一惊,但随即便将其代带入后堂。

  东昌府也是漕运重镇,论理漕运除了在淮安府清江浦驻节处有官衙外,其他地方是沒有的,但实际上在东昌府、临清、德州、济宁、徐州等地,皆有工部的分司,而這些分司虽然名义上也受工部管辖,但实际上漕运总督在分司裡已经有了自己的常驻地点。

  漕运总兵官自然也就有一处并不算太大的官邸了,小巧而精致,前面临街小院是办公厅堂,后面两进院落则是临时居所。

  “贤侄为何如此形象?”见冯紫英一脸疲惫憔悴情形,身上的青衫也是狼藉不堪,陈敬轩皱起眉头,一边命令看茶。

  他和冯唐有些交情,但是远谈不上多么深厚,对方是武勋之后,和自己這种出身地方军镇世家并不属于同一体系,不過就是打過几次交道,觉得冯唐此人倒也是一個精明人物,只是名利心重了一些。

  “唐突拜见,還請叔父恕罪。叔父救我!”

  按照规矩拜访长辈都是要拜帖的,但冯紫英此时哪裡有?所以他一进门就深躬作揖,连连恳求。

  新年快乐,求個书品章评,给個点赞!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