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甲字卷 风卷残云
临清外城已经逐渐安顿下来了。
伴随着漕兵的入城,教匪逃窜,而城裡的那帮子浑水摸鱼的无赖泼皮也纷纷作鸟兽散,巡检司的人這個时候开始大肆出动,开始挨家挨户的检索漏網的蟊贼。
内城卫所残存的一個百户卫军也分成几個小旗出来开始巡逻,维持城中治安。
总之,城中的社会治安已然稳定下来。
当然出了這么大一桩事儿,裡裡外外城内城外死伤人数超過千人,即便是漕军在這场战事中大获全胜,一样有几十人阵亡。
战争就這么残酷,這种推枯拉朽的横扫,看起来让人血脉贲张,但最终一样会带来伤亡。
临清叛乱以一种前所未有而又摧枯拉朽之势横扫解决,无论是陈敬轩還是锦衣卫這边都觉得惊讶。
陈敬轩和赵文昭他们想到過会比较顺利,毕竟双方强弱易势,在官军尚未反应過来时,乱匪可以凭着一时血气之勇而祸乱一方,但是当真正成建制的军队碰上的时候,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单纯的血气之勇不可恃。
乱匪们這一次为他们的稚嫩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或许下一回就沒有那么简单了。
這是冯紫英和张瑾分别得出结论,但是谁也不在意這一点,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也许三年,也许五年,到那個时候,谁還在哪儿,谁能說得清楚?
冯佑一干人几乎是用一种难以表述的眼神看着冯紫英踏入冯宅大门的。
如此不可思议的一幕几乎是一天一夜之间就做到了,冯佑都觉得自己以前是不是太小瞧了這位铿哥儿。
但看到锦衣卫的這一位小旗都亦步亦趋的跟随着冯紫英身后,一副保驾护航的模样,冯佑是真心弄不明白,一夜之间,铿哥儿是如何做到的?
冯佑固然是百思不得其解,而贾雨村和薛峻心中就更是震惊莫名了。
尤其是贾雨村。
他本来就对名利仕途极为热衷,此次进京就是抱着无论如何都要再搏一回,所以才不惜一切代价讨好林如海,最终获此机遇,沒想到眼前這個十二三岁的少年郎竟是這般本事,连锦衣卫都甘愿为其护卫。
這裡边究竟有什么古怪他不清楚,但是毫无疑问這個少年郎来头背景不小,只是那神武将军别說是武勋之后赋闲总兵,便是现在在位,也不可能让锦衣卫這般恭顺啊。
贾雨村還是知晓這些皇家鹰犬的,眼高于顶,除了面对京中文官尚有几分收敛,寻常地方官员,都要忌惮這帮人几分。
至于說薛峻就更不用說了,商人,哪怕是皇商都一样是這帮锦衣卫借势找茬勒索的主要对象。
薛家在金陵时也沒少被這类人盯上,虽說都沒有大碍,但是這种时不时来這么一遭的事儿,总是让人心惊肉跳,而现在锦衣卫现在居然成了這一位的护卫了?
甚至连冯紫英自己都有些懵懵懂懂,不知道为什么局面就会变成這样。
他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狐假虎威有些過了,但即便如此,起码锦衣卫不至于如此這般吧?
真要被戳穿,不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
但是现在他也是骑虎难下了。
冯紫英所不知道的是他之前的一手骚操作却误打误撞的让几方都对他有些高深莫测了,不知道他背后究竟站着什么人。
被其他几方都视为其最大“靠山”的乔应甲刺史也在琢磨冯紫英如何会与锦衣卫牵上线?而那原本对事儿不是推就是拖的漕运总兵官陈敬轩为何一下子对此事又如此积极起来了?
陈敬轩一样心生忌惮,乔应甲的突然转变心性让人莫测,锦衣卫的介入是不是冯家小子的牵线?
同样,对张瑾来說,当查悉是冯紫英先后出入陈敬轩和乔应甲府邸之后,陈乔二人就态度大变,联手做局阴了李三才一把,让李三才大损颜面,冯紫英的形象就一下子深不可测起来。
甭管实情如何,现在冯紫英都只能挺着。
“铿哥儿,就這么结束了?”一席人在厅堂裡坐定。
那位锦衣卫把冯紫英送到,打量了一眼冯佑,便告辞离开了。
经历了這一波,虽然也就是两天两夜,但是对于這群人来說,就算是生死与共同舟共济過了,那份感觉多少都還是有些不一样了。
而且大家都算是知根知底了,冯家也是勋贵之后,而贾家和薛家与冯家都勉强算得上是通家之好,有了這样一番情谊,自然就不一般了。
“差不离吧。”冯紫英点点头,“佑叔,還有福伯福婶,辛苦你们了,贾夫子、薛先生,你们也沒事儿吧?”
几個人都赶紧道谢。
“宅子裡的這些教匪是什么时候逃走的?”
“昨天白天就走了一些,剩下一些今早一有动静,這些家伙就像被捅了蜂窝的马蜂一样,立即爬起来就跑出去了,那個时候城裡边已经乱了起来,大家都猜到应该是官军来了,但的确沒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冯佑迟疑了一下,似乎想說什么,但是最终還是摇了摇头,沒有說,大概是觉得這种场合下不合适。
“大家沒事儿就好,所幸官军来的及时。”冯紫英也沒有多說什么。
不過谁都知道這一天两夜裡肯定发生了很多事情,漕军能够以如此迅猛之态出击临清,已经超出了苦守在密室中這几個人的最美好期望。
按照他们的讨论结果,如果能够在三天之内官军赶到那就是再好不過了,而這密室中的饮水和干粮都是按照七日来准备的。
但仅仅两日,一鼓而下。
他们都很好奇冯紫英是如何說服了漕运总督出兵,又如何還能与锦衣卫拉上了关系,而且這层关系似乎還不浅。
之前在冯紫英离开之后,贾雨村、薛峻相互探讨過都觉得难度太高,可能性很小。
漕运总督不是那么好见的,要說服对方出兵,更是难上加难。
他们更希望是這帮贼匪能自己呆不住而离开冯府,当然這同样希望不大。
未曾想到這种觉得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如此顺利的实现了。
“贾夫子,目前城内還有些乱,如果你们要进京的话,最好能缓上一两天,码头上的過往船只都被暂时停航了,主要是防止教匪通過水上逃脱。”冯紫英介绍道。
已经发现有不少教匪来自鲁南,這也是一個比较蹊跷的情况。
锦衣卫安设在乱匪内部的眼线也映证了王朝佐的一些交代,這一次白莲教匪的安排有些混乱而草率,似乎根本就沒有做好造反起事的准备,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這個想法,而更像是一次炫耀性的尝试。
当然這可能有税监的苛索给临清周边的织工、窑工、力夫和商贾们带来了太大的影响有很大关系,這是引火索。
据說教匪内部高层对下一步怎么行动也有一些分歧争议,最终导致了迟迟未能做出任何决定,這才给了官军的可乘之机,否则他们如果昨日趁势攻下内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多谢冯公子提醒了,只要现在城中治安沒問題了,我們心裡也踏实了,多呆一两日倒也不打紧。”贾雨村微笑着应道:“只是需要和還在船上的人說一声。”
加入书单,点赞,章评,推薦票!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