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瞞天過海,浮木而渡
徐榮、李蒙兩人率領孟津關中三千將士列陣於黃河邊,準備迎擊曹軍,擊敵半渡。
這麼說其實並不算準確。
如實描述的話,應該說是準備擊斃排隊過來送死的曹軍。
三日前,也就是三月初六。
曹軍在對面山伐木,並且就在黃河邊,當着孟津關守軍的面,開始生火把木頭烤乾。
三月初八,曹軍把木頭投入黃河之中。
那是一隻只大約一丈長,二尺寬的木箱、船艙形狀的空心物,用繩索連結在一起。
要知道,孟津渡之所以要立孟津關,不是因爲此處最爲險要。
恰恰相反,孟津關正是黃河出了陝西狹道後,河道最寬,水流最爲平緩之處。
所以此處才能作爲渡口,這也是雒陽以北唯一有能力讓大軍渡過黃河的渡口。
其他地方要麼水流太急無法渡河,要麼就是立足點太小,根本無法讓大軍在強渡後扎穩腳跟與守軍作戰。
加之如今黃河剛剛解凍不久,春汛今年又沒有來,黃河河面水流格外平緩。
所以曹軍制作的木舟浮在水相當穩當。
到了三月初九的黃昏,木舟已經鋪到黃河中間,距離孟津關這邊的河岸還有不到一里。
所以讓徐榮想不通的就是,如果曹軍準備用木箱渡河的話,那不排着隊找死嗎?
李儒派來監視徐榮的李蒙也是這麼認爲的。
畢竟那木箱就算是鋪木板,做成浮橋,一次也就能通兩個人,頂破天了再多一個。
李蒙勸徐榮不要大驚小怪,曹軍只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又或者只是疲敵之計。
派百來號人在這監視即可,不必如此大動干戈,否則夜半之時曹軍打過來了如何是好?
對於全軍出擊嚴陣以待,此處守關的三千士卒同樣很是無語。
畢竟沒人願意相信,曹軍真的會踩着木箱渡河。
但徐榮已經被算計了兩次,這次是絕計不敢再怠慢了。
他知道,如果他真的再次把孟津關給丟了,他便只有死路一條了。
所以在一開始發現曹軍伐木熏製的時候。
也就是三月初六那天。
他便察覺到了不對,第一時間親自赴雒將消息稟報給了董卓。
同時,爲了防止曹軍聲東擊西,故意在孟津關對岸虛張聲勢,而偷偷從黃河遊偷渡過河。
徐榮在赴雒前,又加派了三百騎三班倒在遊輪流巡邏,日夜不息。
如此一來,縱使曹操真想偷渡黃河,也無機可趁了。
董卓在一開始聽到徐榮說,曹操在伐木,準備製作渡河器具的消息時,他心底是興奮的。
他之前還跟李儒要過滅曹操的計策,只是李儒說他沒有辦法。
而現在曹操似乎真的要送門來自取滅亡,董卓得高興仰天捧腹,大罵曹操豎子匹夫,當真是趙括之流雲雲。
於是乎董卓當場下令,讓徐榮故意放開口子,讓曹操渡河,之後再反手把曹操給滅了。
針對這個提議,李儒迅速地提了出反對意見。
李儒問道,如果曹操真的只是聲東擊西之策呢?
如果把曹操放了過來,那他們如果想要消滅曹操,就要從其他諸關調集人馬過來。要知道,虎牢關前曹操仍有六七千人馬,誰知道曹操究竟在搞什麼鬼呢?
再者,萬一放曹操渡河,他渡河之後站住了陣腳,諸侯大軍突然從孟津對岸出現踩着浮橋過河,又如何是好?
董卓於是恨恨地放棄了伏擊曹操的計劃。
同時,他對徐榮的應對進行了大力的讚揚,誇他做得十分不錯,並告訴徐榮,自己十分信任他,讓他好好幹,回到了長安給他封他個雜號將軍,順便整個關內侯不成問題。
徐榮被感動得鼻涕眼淚一大把,哽咽道,主公果然還是信任我的。
董卓頓時覺得李儒說把徐榮調到孟津關果然沒有錯,曹操離間計就這麼破功了。
君臣相知,他日又是一樁千古美談。
最後,董卓命徐榮繼續回到孟津關,繼續加強對河岸的巡視,防止曹操從別處偷渡。
如果曹操當真敢踩着那木箱渡河,那就燃起烽火。
董卓將親自領軍從雒陽過去滅了曹操。
三月初六夜,徐榮回到孟津關,又加了三百人去河岸巡邏。
同時他又往邙山的三個烽火臺分別加派了十個人手駐守,以防他們偷懶睡覺,在睡夢中沒看到孟津關的烽火,詒誤董卓的誅曹大計。
雖然在徐榮看來,曹操的兵如果還是肉做的,那他便無論如何都不敢踩着那木箱渡河。
他其實也知道,他做的這一切很大概率都是無用功。
但爲了以防萬一,他不得不如此。
無他,他已經被曹軍整怕了。
時間回到三天後,三月初九。
徐榮在初九中午的時候就發現,曹軍開始往黃河的“木舟”鋪木板,做浮橋。
是故徐榮、李蒙兩人率領孟津關中三千將士列陣於黃河邊,準備給曹操以痛擊。
同時徐榮再度確認,黃河北岸並沒有出現任何想要偷渡的曹軍。
在李蒙的建議下和士卒們的抗議下,徐榮讓一半士卒回營休息,另一半繼續堅守陣地。
酉時。
孟津關對面的曹軍仍然在鋪設浮橋。
徐榮估計了下,按照曹軍的速度,不加阻攔的話,明日一早便能鋪到孟津關前的灘塗。
但怎麼可能真讓曹軍鋪過來?
再往前鋪百步,就把他們射成篩子!
然而,曹軍卻戌時停止了行動,徹底安靜了下來。
安靜得有些詭異。
連一絲火光都被熄滅。
亥時。
曹軍鼓聲大作,戰馬嘶鳴。
徐榮本在灘塗和甲而睡,此時聞到聲響頓時打起了精神,將身後也已經席地而臥,半睡半醒的西涼士卒叫起來結陣,準備迎敵。
與此同時。
孟津關背後的邙山之,密林之中,早已經渡過黃河的曹軍,開始了行動。
ps:哈哈哈哈哈哈哈!攢了80抽抽老婆,最後抽到個殭屍,哈哈哈哈哈哈!!!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點擊繼續閱讀本更多精彩內容,接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