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章、曹宣懟孔融,殿前榮辱不
“宣曹宣入宮覲見~”
殿前太監大聲通傳。
殿內所有人的目光一時之間都集中在了金鑾殿的門前。
這一個多月一來,曹宣這個名字已經快把許都人的耳朵都磨出繭子來了。
但都是隻聞其名,未見其人。
今天,終於有目的真容的機會了。
殿外。
一身黑色勁裝長袍的曹宣腰桿筆直。
近一年的練武加各種滋補,使得曹宣整個人都壯碩了一圈。
而且那一雙眼眸當中,閃爍着部署與同齡人的智慧光芒。
當曹宣第一步踏入大殿內的時候,殿內的文武羣臣都是眼前一亮。
先不說這三字經究竟是不是曹宣所著。
光是曹宣這樣貌還有形象,就足以讓人眼前一亮了。
曹宣一步一步走殿來。
迎着文武百官的目光,眼神當中沒有一絲的膽怯和慌張。
彷彿就好像是在自家後院一樣閒庭信步。
就這份心性,這份氣度,就足以證明曹宣的不凡。
雖然此時對證還沒有開始,但已經有很多人相信,這三字經恐怕還真的是出自這個孩子的手中。
正常一個六七歲的孩子第一次踏入皇宮大殿,迎着這麼多人的目光,就連一絲緊張都沒有可能嗎?
根本不可能。
別說是一個孩子了,就算是大人恐怕也做不到這一點。
曹宣一步步來到殿前最前方,看到了曹操,看到了坐在龍案後的漢獻帝劉協。
曹操臉盡是欣慰的笑容看着曹宣。
看到曹宣殿的表現之後,曹操心裏更加的欣慰和高興。
就差當場大喊一句,吾家麒麟兒。
“草民曹宣,叩見陛下。”來到殿前的曹宣衝着龍案後的漢獻帝劉協一拜。
坐在龍案後的劉協仔細的打量了一下曹宣。
然後目光看向了曹操:“愛卿,這便是著作三字經的曹宣?”
曹操得意的點了點頭。
“沒錯,正是吾家鱗兒曹宣。”
除了漢獻帝劉協之外,另外一個仔細打量曹宣的就屬孔融了。
雖然曹宣的表現遠遠的超出了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就連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比不了。
但在孔融看來,著書這種事情還是絕對不可能的。
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若是說啓蒙之後熟讀詩經,孔融也就勉強相信了。
但著書
這是多少名士大儒纔能有的水平。
什麼時候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都能著書了。
曹操這分明就是借用這種手段來達成揚名的目的。
孔融今天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戳穿曹操的騙局。
讓天下人都看清楚曹操的嘴臉。
所以,當曹操的話音落下的時候,孔融便開口了。
“曹宣,我且問你,那三字經是否是你親自所著,所著之書的時候靈感又是來源於何處?”孔融問道。
曹宣看向了孔融,當然不知道孔融是何人。
於是便轉頭看向了曹操。
曹操嘴角揚冷笑了一聲,然後給曹宣介紹道:“宣兒,這位是當朝少府,孔融孔文舉。”
曹宣立馬看向了孔融。
這就是那個四歲讓梨的孔融啊。
孔聖人的後人。曹宣隱約的記得,這孔融最後好像是因爲多次得罪了曹操,後來被曹操給殺了。
想到這裏,曹宣也就明白眼下是個什麼情況了。
看着孔融的表情,以及龍案後面劉協的樣子,曹宣心裏明白,這孔融今天可能是要找事兒啊。
衝着曹操微微一笑,曹宣瞭然於心。
“回孔少府的話,三字經乃曹宣所著沒錯,至於爲何要著此書,則是因爲曹宣在啓蒙的時候,覺得詩經當中的內容並不適合啓蒙,且繁瑣。”
“於是便有了三字經。”曹宣坦蕩的號說道。
作爲一個文抄公,曹宣可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自己不過是抄抄三字經什麼的,至於那些詩聖什麼的詩詞自己可都沒有下手。
再說了,這三字經多少也能推動教育發展不是。
比起那些只知道陶冶情操的詩詞,這也算是貢獻了不是。
所以曹宣自然是抄的理直氣壯。
“曹宣你如何證明此書是你所著?”孔融再次問道。
曹宣笑着搖頭:“孔少府此話有意思,我爲何要證明此書是我所著?”
“難道是孔少府在之前聽聞過此書?”
“還是孔少府覺得我曹宣抄襲了別人的著書?”
曹宣言辭犀利,一點都沒給孔融留面子。
看着曹宣的表現,曹操不禁眼前一亮。
一直以來,曹宣在自家人面前的表現都十分的謙和。
這一點曹操很滿意。
單位有一點是曹操擔心的。
一個人若是過於的仁慈,也不適合當一個位者。
可看到曹宣現在的表現,曹操心裏打消了最後一點的擔憂。
對自己人謙和,友善,寬容。
對待敵人就是應該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
曹宣能很快的分清敵我,並且給與回擊,這份睿智讓曹操十分滿意。
原本曹操還準備幫助曹宣,但是現在,曹操完全就是一副看戲的樣子了。
不過孔融畢竟是孔融,不是什麼小魚小蝦。
還沒到三兩句就被曹宣對的啞口無言的地步。
“幼子這話好生有趣,沒有抄襲,並不代表此書就是你所著,難道不能是借他人之手,穿一會他人的嫁衣嗎。”
“若是此書出自別人之手,但卻被你假借嫁衣,這邊是欺世盜名,幼子之言豈不是可笑?”孔融冷笑的看着曹宣。
曹宣也是冷冷一笑說道:“若是這般說來,那孔少府又如何證明你的著書是自己所寫?”
“難道孔少府就不能假借他人之手,爲自己揚名天下嗎?”
曹宣這話一出,大殿之的文武羣臣就差說一句精彩了。
一個個看向曹宣的眼神都有些變了。
一個六七歲的孩子,言語竟然如此犀利,還知道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殿的文武羣臣此時都給了曹宣一個極高的評價。
“笑話。”孔融冷笑的看着曹宣說道:“我孔融需要假借他人之手?”
“你這幼子說話好生笑人。”
而曹宣卻也不客氣的說道:“怎麼?”
“就因爲孔少府的名氣大,就因爲我曹宣的年紀小?”
“這就是孔少府的道理?”
“若是孔少府這般道理,那年紀越大,名氣越大之人是不是可以說詩經尚書都是自己所著?”
“以年齡論學識,孔少府不覺得可笑嗎?”
“那我是不是可以說,當初孔少府四歲讓梨也是受他人之意?”
“孔少府若說不是,那請孔少府舉證一下吧。”
求鮮花!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點擊繼續閱讀本更多精彩內容,接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