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漢梁交鋒(二)

作者:十十
當然。如果是他率兵去與孫堅交戰,那是有可能取勝的。

  不過勝算恐怕也不大。以三萬騎兵,去衝擊準備好的步軍強弩、強弓方陣,這不算是明智之舉。

  而以胡車兒的本事。張繡不敢說會是百分百的失敗,但有八、九成的機率,可能會失敗。

  張繡甩了甩頭,把這件事情給拋之腦後了。現在當務之急,不是看這些表文,而是複雜而龐大的各種麻煩問題。

  張繡擡起頭來,對帷幄謀臣們說道:“降兵、降將、還有安頓民衆的事情,是當務之急。”

  “另外。降兵與安頓民衆是共通的。寡人現在不比當年了,並不需要收編曹軍。遣送他們回去,進行農桑生產吧。”

  “酌情賞賜降將,遣散兵馬的事情。就交給公達你了。”張繡轉頭看了一眼雖然默不作聲,但非常沉穩的荀攸,沉聲說道。

  “諾。”荀攸有點意外,但反應極快,拱手應諾了一聲。

  “民衆的事情,當然是交給刺史來做。這兗州、豫州二州的刺史,你們可有人選嗎?”

  張繡點了點頭,隨即環視了一眼衆人,略帶期待道。

  這地主家餘糧很多。

  隨着地盤越來越大,他所任用的刺史越來越多。一時間,張繡也沒想到合適的人選,便只能集思廣益了。

  張繡很少當衆詢問,任命大臣的事情。這件事情,一般都是張繡乾綱獨斷,而且張繡任用的大臣,往往都非常能幹。

  皇帝有識人之明嘛。

  驟然遇到這樣的問題,帷幄大謀臣們也是微微一愣。但是很快,衆人就踊躍了起來。

  “陛下。臣舉薦司馬朗。”沮授拱手一禮,率先說道。

  “陛下。臣舉薦河東人賈逵。”法正不甘落後,也是拱手一禮道。

  蔡瑁想要開口,卻欲言又止,終於沒有說出來。

  司馬懿、荀攸都是沒吭聲。

  對於羣臣們的表現,張繡並不驚訝。

  司馬懿現在是如履薄冰,老實本分。荀攸是個悶葫蘆,蔡瑁有點自知之明瞭。

  沮授不必多說,法正其實看人看事也是賊準。

  在歷史上,劉備攻打巴蜀。有個蜀郡太守許靖,劉璋對待許靖很不錯的。但是危急關頭,許靖竟然出城投降,而且被劉璋抓住了。

  劉璋也是厚道人,認爲現在差不多該滅亡了,沒必要多造殺戮,就放了許靖。

  後來劉備入主巴蜀,因爲這件事情,而不用許靖。

  而事實上,許靖是一個天下知名的名士。

  法正就勸說劉備。

  “天下有名無實的人多了,許靖就是其中之一。但許靖名聲大,如果你不用許靖。天下人會非議你,說你不愛惜人才。”

  劉備立刻明白了,這是買千里馬骨一樣的事情啊。於是,劉備立刻重用許靖。

  現在法正舉薦的人,也是看人賊準。

  司馬朗這個人不必多說,乃是個能臣。雖然是司馬懿的大哥,但是現在張繡緊盯着司馬懿。

  而且司馬家除了司馬懿之外,其餘人都不是天生反骨。用司馬朗做刺史,也沒什麼。

  至於賈逵。

  張繡認真看了一下法正這小子。他是怎麼與賈逵交集上的?這人不可能憑空舉薦,法正一定與賈逵認識。

  張繡不得不承認,法正是一針見血。

  歷史上賈逵也是曹魏名臣、忠臣。只是賈逵教養兒女不太好,兩個兒子都是晉朝司馬氏的大功臣。

  賈逵的孫女賈南風,更是歷史上罕見的“惡皇后”,對於西晉滅亡,有重要責任。

  不過算了。梁朝不會是晉朝,而且歷史已經改變了。賈南風,也未必會存在。

  畢竟人在什麼時候顛鸞倒鳳,差一秒鐘,生出來的可能就是兩種不同的人了。

  張繡又甩了甩頭,想多了。

  “好。便以司馬朗爲兗州刺史、賈逵爲豫州刺史。命二人對內安頓民衆,在外與荀公達配合,安頓降兵。”

  張繡沒有多做考慮,便點頭同意道。

  “諾。”

  蔡瑁應諾了一聲,把此事記下了。

  雜事,就是張繡目前緊要的事情。

  就像是消化河北、青州、徐州一樣,得到了地盤,不能只是得到了,而且得安排精英官員,加以經營。

  就像他任命了諸葛亮爲冀州刺史,在諸葛亮的努力下,現在冀州對梁朝的忠心,大大上升了。

  百姓安居樂業嘛,誰能在安居樂業的時候,而喜歡刀口舔血的?

  豫州、兗州刺史的任命,便是張繡穩定中原的第一步。

  胡車兒終是沒有抓住曹操,隨着時間過去,越來越多的曹軍到達了樊城,渡河前往了襄陽地區。

  一時間,襄陽城外聚集了大批大批的曹軍兵馬。

  孫堅當然也沒虧待曹操這個老兄弟,糧草、物資的供給,出了全力。曹操到達了襄陽之後,一邊清點人馬,一邊等待劉備到達。

  劉備所在的濟南郡,是最遠的地方,劉備也應該是最後到達的。

  這日上午。

  城中一處府邸內。安頓下來的曹操家眷,把府邸打理的井井有條。書房內,曹操與揮下的重臣們坐在一起談話。

  “仲德。現在我們還有多少兵馬,將軍,已經統計出來了嗎?”曹操關切問道。

  “已經統計出來了。目前隨從我們南下的精兵,尚有八萬。這是將軍、官員名冊。”

  程昱早有準備,從袖子內取出了一張白布,站起來遞給了曹操。

  曹操與衆人聞言都是臉上露出喜色,曹操更是伸手接過了白布,認認真真的觀察了起來。

  這大將們都還在,他的實力尚存。南下的八萬精兵,包括曹純新建立的數千騎兵。

  “我接連戰敗,還能有八萬大軍隨我南下。真是心滿意足了。更何況。劉備那邊,最少還有萬人。再加上孫文臺在荊州、揚州的兵馬,我們還有數十萬大軍。有水軍強盛。雖然進取中原不足,但守備荊州、揚州卻也足夠了。穩如泰山。”曹操放下了白布,深呼吸了一口氣後,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衆人也是如此。

  逃亡已經結束了,他們已經立足了。以前的事情可以不必再計較了,他們重新開始了。

  南方有南方的優勢啊。

  現在就等劉備渡江,孫堅、曹操、劉備三個人坐下來,一起商量一下扶哪一位宗室賢侯,爲大漢皇帝了。

  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一名小吏從外走了進來,行禮稟報道:“主公。劉公已經渡江。”

  “去請孫將軍,我們一起去迎接劉公。”曹操聞言大喜,下令道。

  “諾。”小吏應了一聲,下去辦了。曹操先是讓謀臣們各自下去,隨即與孫堅一起,只帶了數百名親兵,便往北方而去。

  待他們到達襄江南岸的時候,劉備的兵馬已經全部渡河了。

  孫堅、曹操先派人把劉備給請出大營,三個人一起來到了附近的小亭子內坐下。

  許褚、程普、關羽三人作爲隨從大將,按劍立在亭子外,加以戒備。

  “玄德公。我與文臺有話要對你說。”曹操坐下來之後,對劉備拱手一禮,非常客氣。

  雖然劉備的人馬少,但蚊子腿也是肉。再加上劉備的爲人,獲得了曹操的認可。

  他並不介意與劉備合作。

  “請曹公直說。”劉備心中一動,表情也認真嚴肅了起來。曹操點了點頭,便將他與孫堅商量的事情,告訴了劉備。

  劉備的心情有些不是滋味,他還是覺得皇帝應該是劉協。但是曹操、孫堅說的也對,現在大漢朝需要一位皇帝,而不是一位漢主。

  “我明白了。對於二位的決定,我沒有任何意義。”劉備點了點頭,然後拱手問道:“只是不知道,二位決定迎立誰爲皇帝?”

  孫堅、曹操見此心中也是鬆了一口氣。曹操的臉上露出了鄭重之色,說道:“乃是潘侯劉勇。”

  劉備聞言頗爲滿意。劉勇是漢靈帝的近親,論輩分是漢靈帝的侄子。而且劉勇今年二十五歲,頗有賢名。

  這證明曹操、孫堅並不打算立一個幼兒,從而架空皇帝。

  “等迎立了新君之後。我爲太尉,文臺爲司徒,玄德公爲司空。我們一起安撫荊州、揚州的吏民百姓,鎮壓、收降、撫卹山越。派人去聯絡交州的士燮,集合三州之力,盡股肱之能,匡扶漢室。誓與張繡不共日月。”

  說到最後,曹操的聲音激昂起來,眸光精亮,帶着一往無前的志氣。

  “好。”

  孫堅、劉備對曹操舉手抱拳,重重應聲。

  所謂戰略,就是大計劃。

  這最大的計劃,莫過於立下皇帝,與張繡這個梁賊打擂臺。三個人對於這件事情,沒有任何異議,也就放下了。

  曹操隨即取出了一張地圖,鋪在三人面前,指着地圖說道:“現在張繡已經盡得了中原之地。我料他不出一年,便會大規模南征。我們有四處必守之地。一是江淮的壽春郡,二是襄陽,三是江夏,四是江陵城。”

  “尤其是江陵城。張繡在益州的大將趙雲,在益州經營多年,水軍十分精幹。對江陵的威脅很大。”

  “但是南方嘛。不像是中原,無險可守。我們只要守備好了這四個地方,張繡的騎兵便沒有任何作用。他也休想滅亡漢室。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守個三十年,根本不是問題。”

  “三十年間,能發生什麼事情,誰又知道呢?沒準十年內,張繡就死了。我們就可以反攻中原了。”

  “這就是所謂的待天下有變。”

  曹操說到最後,臉上露出了期待之色。梁賊不可速除,漢室不可很快興盛,關鍵的還是張繡是不是駕崩啊。

  “沒錯。長江就是天譴,更何況我們現在不僅有長江,還有襄江、江淮水系。只要我們守住這四個地方,張繡百萬大軍,不過泥巴而已。”孫堅重重的點頭,臉上露出了豪氣。

  他在荊州、揚州盤踞多年,對於這裏的地形十分熟悉。他對於自己的水軍,更是驕傲自豪。

  別說是現在有曹操、劉備將近十萬大軍加入了,便是他自己,也有信心守住荊州、揚州,爲大漢朝保下最後起死回生的機會。

  三個人暢談天下大事,都很激動。但他們沒有激動太久,便一起返回襄陽去了。

  之後,他們便按部就班的做這些事情。迎立新君,調兵遷建,守備四個地方。

  梁朝的洪武八年七月十五日。

  曹操、孫堅、劉備三人迎立了宗室劉勇爲皇帝,搖尊劉協爲太上皇,改年號爲建寧。

  是爲大漢朝建寧元年。

  與此同時,三人以朝廷的名義,大肆的分封功臣,籠絡荊州、揚州的民心、官心。

  從他們的使出來的各種招數,以及氣勢來看。他們就是要抱着漢室,與梁朝分庭抗禮。

  因爲此事,使得漢室忠臣們歡欣鼓舞。

  張繡以武力獲取天下,放逐漢天子。而大漢朝四百年左右的時間,忠臣還是有不少的。

  這些忠臣都是暗暗的離開了原來的地方,南下投奔漢朝。

  一時間漢朝的氣勢,又恢復了強勁。

  消息傳到北方,梁朝也是一片激盪。

  這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啊。

  立個漢皇帝,對於梁朝來說刺激賊大。

  濮陽城,臨時行宮的書房內。張繡坐在御座上,笑的比較輕鬆,說道:“孫堅、曹操、劉備三個人湊在一塊,果然沒有好事。”

  “陛下,這三個叛賊,竟然立了僞帝。是可忍,孰不可忍。臣請挖開曹操、劉備的祖墳,開棺戮屍,以儆效尤。”蔡瑁氣的臉都紅了,一臉兇狠的建議道。

  不僅是他,所有人都是義憤填膺。

  與張繡不一樣,在他們看來南漢的建立,簡直是不可原諒的事情。

  張繡搖了搖頭,說道:“開棺戮屍就算了,沒必要跟死人過不去。現在問題是怎麼對付他們。這三個人可不好輕視,而且荊州、揚州的地形,又特別有利於防守。”

  “我大梁的精銳騎兵,如果南下。就成了深陷泥潭的駱駝,無法自拔啊。”

  說到最後,張繡的臉色無比凝重了起來。

  戰略上輕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對於劉備、曹操、孫堅的騷操作,張繡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對於南方的征戰,卻需要慎之又慎。

  距離天下統一,就只剩下一步了,這一步絕對不能走錯。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