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6章 第六章(修)

作者:水墨黛
车主含笑颔首。

  好人一生平安!感谢淳朴的劳动人民!

  荀澜感激地朝他施了一礼:“多谢郎君!”

  回首望去,临颍县南门外就這一條大路,所以方才再累两人都沒敢歇息。现在上了牛车,除非对方有马匹,否则是追不上的。荀澜微微松了一口气,望着一起跑路的年少同伴:“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对方长长的睫毛散落下一片阴影,语气很淡:“我叫寒玦。”

  “寒冷的寒?决断的决嗎?”

  “玉玦的玦字。”寒玦薄唇轻启,随即垂下了眼眸,修长的手指摩挲着带着“丕”字的玉佩。自寒冬活下来,身上带着一块据說是母亲给的玉玦,這便是姓名的由来了。

  貂蝉、甄姬、大小乔……荀澜不放心地掰着手指数了数,确定寒玦的的确确是路人的名字,不在三国的美人之列。不然這么有性格有本事的美女,总让人怀疑以后会发生什么剧情。

  “好名字,你方才也听到我和荀彧說话了吧,我姓荀,单名一個澜字,表字安之。”荀澜在空气中比划了一下,温和地說:“三点水澜,是波浪的意思。”

  饱含父母期许的名字,希望他活得波澜壮阔。然后就壮阔到三国时代来了。

  “是。”寒玦点头应道:“我還沒有表字。”

  他自小在草原跟着老可汗长大,年方十六,還沒到取表字的年龄。

  “倒也不必這么拘谨……”荀澜挠挠头,有些束手无策。

  对方身世又坎坷,怕是很难相信一個陌生人的善意,只得自己话多一点:“对了,你多大了?”

  “十六岁了。”

  怪不得长這么高,可能混了胡人血统都长得高一些吧。

  “我虚长你两岁,我們直接名字相称就行。以后跟我不用客气,有什么话就說,好嗎?”

  荀澜這個身体的骨龄就是十八周岁,平白让他年轻了八岁。

  寒玦淡淡地答应了。

  荀澜则……不知道說什么了。面前的這個姑娘太過波澜不惊,他实在不知道如何跟古代十六岁的女孩交流。

  女工、刺绣、养蚕,他一窍不通,询问对方過去的生活又担心会戳到伤心处,真是难啊!

  “小郎君,你们是要到前面哪個庄子?”赶车的蓝衫男子打破了后座的沉默。

  荀澜微微松了一口气,扬声道:“我們到胡桥村,大哥你呢?”

  缺乏常识荀澜不知道,直到宋人,亲密的朋友间才会称为大哥。

  无视了大哥這個略显奇怪的称呼,赶车的男子笑道:“胡桥村儿,那地方有点偏啊,我家在山脚下的黄家庄。”

  荀澜看了下系统提供的地圖:“看来咱们之间是隔着一座山啊,劳烦您一会儿把我們放在山脚下。”

  赶车的男子善意的提点了一句:“很少有人去胡桥村,你们這過去也沒有人一道,走山路可要小心了。”

  荀澜礼貌地道谢:“我认路的,多谢您提醒。”

  “好在那是個小山,若是行程快些,便能在天黑之前翻過去。”

  “顺着山路走,应该能行吧。”荀澜有一点底气不足:“大哥,那山路好走嗎?”

  “還行,沒下雨的时候走過一次,不太费事,就是要当心下狼啊野猪之类的。”

  “白天遇到的可能性应该小些吧……”

  “這個季节,饿狼群不多,小心点便沒事。听口音,你们不像是胡桥村人啊?”

  “对,我是临颍城的,要去探望一下表兄。”有点担心对方问到临颍城的情况露馅,毕竟他对临颍城算是一窍不通。

  荀澜随便换了個话题:“对了,想請教下您,這條路怎么如此平整,难道是传說中的秦朝留下来的驰道?”

  這倒也不是随便问问,对于驰道,歷史上多有争论。

  大学的歷史课上,荀澜的老师曾经提到秦始皇所创造的驰道系统,宽阔平整,通达天下,实在是前无古人,独开生面。

  打個比方,就像是在天下架设了一個木头为轨道,马车为动车组的铁路框架,在全世界达成了独一无二的高能运输效率,让荀澜十分好奇。

  男子笑道:“秦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岂是我們這乡村土道能比拟的?”

  乡村土道也很平整了,汉朝的路况比想象中要好很多。

  “宽五十步,每隔三丈植树一株?”

  不過,修路、植树,怎么听起来很像是先修路后致富,再加植树绿化啊?

  “沒错,如果有机会走到颍阴,還能看到完整的驰道。”

  男子叹了一口气:“可惜百年前不少驰道被荒废了,后来朝廷也无力修复,留下来能用的不足十之二三。若是一直留在今日并加以修整拓宽,不過一日,便可由此做马车飞驰入洛阳了。”

  从临颍到洛阳直线距离有两百公裡左右。实际上肯定不能直通,那起码得有两百五十公裡,這么算下来,驰道速度果然很快。

  “您真是见多识广,一看就知道走過许多地方。”

  “不過是多走路,赚点辛苦钱罢了。”

  “您是行商?”

  “正是。”

  荀澜眼前一亮:“实不相瞒,我薄有家资,也想做一些行商买卖的事情,只是不知道行情如何。”

  “小郎君但问无妨。”

  “這……”荀澜倒也不好问得太直接,见对方牛车上有绢布和一箱子白纸,便问道:“不知现在贩纸利薄?”

  九年义务教育裡学過,东汉宦官蔡伦改良了造纸术,成就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他用树皮、麻头、敝布、鱼網等原料,经過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但三国演义裡,大多数时候人们用的還是竹简,奢侈一点的时候,是布帛。蒋干還暗地裡嗤笑周瑜军中无纸,着实贫穷。

  可见纸张還是很有市场的。荀澜琢磨着自己的第一桶金,不如就从改良和印刷入手。

  “這纸啊,乃是重利,你听我說……”

  强打精神把赶车男子說的要点暗暗记下来,两人逐渐熟络起来。正在兴头上,忽然寒玦开口打断了他们:“有马蹄声。”

  “啊?”荀澜挠挠头:“应该不是找我們的吧,十匹布很贵重么?”

  而且本来就是对方想黑人,难道還有理了?

  不過历来财帛动人心,說不定是想要抢了小鸡去进贡给某個达官贵人谋個差事做。

  “可能是因为我拿了這個。”寒玦从袖子裡掏出来了一颗杏子大小的水滴状红宝石。红宝石美轮美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为什么要乱拿别人的东西!”荀澜语气裡不自觉地带了谴责:“岂不是招惹了大麻烦!”

  “因为……”寒玦垂下头,摸了摸手裡的宝石:“本来就是我的。”

  闻言荀澜一愣:“啊,对不住。”

  寒玦神色晦暗不明。

  但此时已经能看到后方马蹄带来的滚滚尘土,荀澜顾不得继续安抚寒玦的情绪。

  一股不好的预感突然浮上心头,荀澜立刻摘了头上迎风招展的紫色头巾,“一会儿再說。”抄起牛车上的布匹,抓着寒玦的手要求:“你快趴下。”

  把乱七八糟的布匹堆在寒玦的身上,再自己虚虚坐上去。汉朝宽大的衣袍能够勉强遮住寒玦露在外面的肩膀。顾不得整理,荀澜从系统背囊中掏出面具。

  【其貌不扬的面具】,行走江湖必备,戴上面具即可变成一张平凡无奇、让人无法回想起来的大众脸。

  面具在现实中是以一根普普通通的靛蓝色发带形象出现的。荀澜匆忙扒拉了几下头发,用发带扎上一個马尾。還沒整理完毕,已经看到骑在马匹上打头的人了,赫然是要卖寒玦的短小男人。

  荀澜捏了一把冷汗,正要开口拜托赶车的大哥给对方指個错误方向,却想起短小男人听到過自己的声音,想必记忆十分深刻。

  男人阴冷的视线在他身上扫過,荀澜小心地整理了一下身前的箱子,做出一副害怕的样子缓缓低下头。

  不過就凭這條发带,真的能让人认不出来是他么?

  “喂,你们!”男人与荀澜擦肩而過,纵马挡道了牛车前面,居高临下地问车夫:“看到一個黄毛小子带着個胡人女郎沒?”

  荀澜暗暗松了一口气,系统出品,质量保证。旋即又紧张了起来,刚才手忙脚乱,忘记叮嘱下车夫大哥了。

  驾着马车的蓝衫男子摸着胡子,不紧不慢地說:“你說的可是個白面郎君和披散着头发的小娘子?”

  “沒错。”

  荀澜屏住了呼吸,已经做好了随时取出搬砖的准备。

  却听男子悠悠地道:“他们刚才想搭车,被我拒绝了,应该落在后面了才对。”

  “怕是看到咱们的时候躲在路边的草丛裡了。”后面一個大汉纵马上前說:“這路上沒有马的粪便,沒有人载他们的话,脚程肯定是落在這两头壮牛后头。”

  “走,一路搜回去!”短小男子瞪了一眼车夫,恶狠狠地调转马头。

  人影消失在视线后,荀澜连忙把寒玦从杂物中拉出来。当然,在寒玦抬头之前,已经将发带扯了下来放回背囊中。

  “你沒事儿吧?有沒有压坏?”荀澜关切地问。

  寒玦望着他散落着黑发的脸庞片刻,轻声摇了摇头:“沒事儿,都不重。”

  “這次多亏了大哥,不然被他们抓到,還不知道有多少的麻烦。”荀澜忙跳下车,郑重其事地跟车夫行了一礼。

  车夫爽朗一笑,也沒追问他们的過节,只让他们抓紧牛车的木栏,他要加速赶车了。

  到了黄家庄,道别之际荀澜再次跟车夫道谢:“今日之恩,沒齿难忘,不知大哥如何称呼,他日必当重报。”

  “乡野村夫,何足挂齿?”车夫挥了挥鞭子,赶着牛远去了,遥遥地說:“若是他日有缘,带着你的小鸡来村东头找我喝酒吧。”

  “咦?”荀澜吃惊地抬头,却只能看到对方潇洒远去的背影。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