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开业 作者:雁舞流年 驴车行過长街,就能听到外头有孩童歌唱的声音。 “知味斋,味道美。千层糕,蜂蜜醇;梅花糕,味淡淡;桂花糕,香十裡;赤豆、绿豆,香喷喷……” 這些天,大街小巷总能听到這些孩子的儿歌。穿街窜巷,打打闹闹间,就把“知味斋”的名头扬了出去。 又有年纪再大些的少年,或是店裡的学徒、伙计,或是从学堂裡拉来的帮工,在集市外、瓦肆中发着传单。 林贞娘笑說這大概是最早的署期工了。刘原起先還不懂,等问過了不禁失笑,笑過后又叹:“也就咱们定陶還能拉几個识字的小书生来帮手。若是济南府又或是京裡,像我這样去拉读书人来作工的,怕是要被人骂死……” 听到刘原叹息,林贞娘也有些怔忡。 倒也是,现在可不像后世,学生勤工俭学是美德。现在的读书人,不好好读书出去做工赚钱,是要被人骂有辱斯文的。 “你一定不知道,安容和安大哥当年可是中過举的。”刘原扬着眉,又来八卦:“我听王大哥說那会安大哥才十六,是咱们定陶少有的神童。都說他可能中进士,少年成名,从此飞黄腾达。只可惜,那一年他爹外出做工,从房顶上摔了下来,沒熬到冬天就死了。阿媛又生了病,烧得眼睛都瞎了。许大娘为着给安老爹办丧事,给阿媛治病,借了不少钱。大年节裡,债主逼上门。說是不立刻给钱就要拿他们的房子抵债。” 啧啧有声,刘原哼道:“那么大的院子,可是比安家欠的债多上几倍呢!!许大娘自然是不肯的,拿着门栓生生把债主打出门了。也就是因为這儿。安大哥沒去赴京参加春闱试。听說许大娘那年哭得厉害,說是就是卖了房子也要安大哥去考春闱试。可安大哥却一声不吭地跑到船上做了船工。甚至瞒着许大娘先是预支了工钱還债,又跟着船往江浙跑了两年船。等回来后。又找了门路进了衙门做了押司,竟是再也沒提過半句再考科举的事儿……” 刘原是当八卦讲,林贞娘听得却是心裡怪怪的。 怪不得安容和那会和许大娘說什么她像许大娘的话。敢情许大娘年轻时還拿着门栓赶過债主——不過,倒不稀奇,许大娘那么泼辣,又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的呢?不对,這么說。不就是她也和许大娘一样泼辣?她、她還是很讲道理的好不好? 有些纠结,林贞娘索性不去再想。只是再看到安容和时,她倒觉得不像之前那么不顺眼了。 赶在开业之前,她带了“知味斋”最好的几样点心到安家拜访。一来是送点心给安媛尝尝;二来,却是另有目的。 “安押司不必多心。這点心不過是我們這些升斗小民对父母大人的一片敬爱之心。除了想請父母大人尝尝治下小民亲手做出的点心外,再无其他之意。” 话是這样說了,可是林贞娘瞧着安容和嘴角淡然的笑意,就知道安容和早就把她的心思看得真真的。 說起来,什么敬爱之情?沒有私心才叫怪呢!若依着刘原的心思,是想叫她直接求安容和帮着向那位骆大人求一幅字的。到那时候,把那字往“知味斋”一挂,那可真是档次完全不同了。 不過被拉着当参谋的李安却是不赞同。虽然說话仍然怯怯的,却仍是轻声细语地表示反对。用他的话說。要是林贞娘在安容和面前一提這事儿,再說什么润笔费這茬,安容和就算不立刻把林贞娘丢出去,八成也以后会断了来往。所以,送点心归送点心,什么都别提才是正事。 被李安一說。刘原也醒過神来。只說自己之前功利心太重,几乎坏了大事。竟是硬拖住李安,只說以后李安就是他的首席智囊了,等以后他成了大老板,刘氏财阀裡绝对有李安的一席之地。 一番话說得李安面红耳赤,想要推拒,却被刘原抱肩膀抱得太紧,只能由着他胡說八道。自已教着林贞娘学了一番“官方对话”。 虽說林贞娘把点心匣了送到了安家,可是其实她并不知道安容和有沒有把他们“知味斋”的点心送到衙门裡去。至少,直到开业那天,也沒听到有话传出来,說县令大人最近喜歡上一家名叫“知味斋”的点心铺子做的点心的话。 时光如水,在忙碌的准备中,“知味斋”终于正式开业了。 這一日,林贞娘沒有去瓦肆,而是早早地到了铺子裡帮忙。虽然她已经把点心的制作方法交给了师傅。可是今天开业头一天,她還是亲自做了蜂蜜千层糕。 等在后院厨房裡忙完了,她打扫干净身上粘到的面粉,摘了围裙直接往前面铺子上来。人還沒撩开帘子,先就听到外头刘大官人的喝斥声: “刘原,现在這些小打小闹都是仗着你的小聪明,我就沒听說過這么满街找些小儿唱儿歌就能招揽到生意上门的。” 听到刘大官人的声音,林贞娘脚步一顿,迟疑了下還是撩开了帘子。她虽然怕刘大官的凶面,可是也不可能避开一辈子啊。 进了前面铺子,正好听到妇人轻责:“你就少說两句吧!再怎么今個儿也是阿原的大喜日子!阿原,你别听你爹乱說。要說,你這找些孩子唱儿歌的主意,也算不错了。至少娘在院裡都听到了。那個什么‘知味斋,味道美’……這個好,就是娘听着也想吃一块了!” 朗声大笑的妇人虽然穿的料子富贵,头上也戴着金银,還有最新款的花冠梳,可是那笑起来的模样,還有略显粗壮的身躯,都不像是富贵家的夫人。 不過也是正常,這朱氏早些年可是和刘大官人一起站肉摊子卖肉的。听說当年刀工之利,一刀下去,绝对是买肉人想要的那個斤数,不带差一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