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黄家 作者:流晶瞳 童氏教女的這番话若是被林若拙知道了,定要感慨,有個靠谱的爹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 渣爹都傻蛋成那样了,還在京城走路有风,去哪裡人家都给几分薄面。請:。为什么?還不是因为他有個好爹。 這坑爹的拼爹时代! 二房的两個弟弟,虽然沒有靠谱的爹,但人家有靠谱的娘。她呢,成年人的心性和思想,有沒有人教导差别不大,只要自己会仔细观察就行。可怜的林若谨就惨了,既沒靠谱的爹,也沒靠谱的娘。雪上加霜的是,他连靠谱的舅舅都沒有。 宴請名单已经定了下来。从這两份名单上,能看出许多微妙的东西。 江夫子重点给她们讲述了客人的座次排列。其中最重要的客人,莫過于平章政事的夫人。這也是個极其陌生的官职名称。江夫子只简单的解說了几句,這位的官职是从一品,并且還是她们祖父的顶头上司。 直到這时,林若拙才知道,朝廷下属的机构中,有個叫中书省的玩意儿。中书省是干什么的呢?江夫子沒說(林若拙那個心痒啊)。只知道裡面的最高官职就是平章政事。据說先帝时期中书省還设有左丞相、右丞相两职,后来被当今皇帝给废除了。而祖父的参知政事這官职,在先帝时期是从二品,人数只一個。又是当今皇帝给改成了三品,数目增加到三個。 简单来說,就是高位官职给废了,次一位官职的人数却又增加了。 林若拙暗暗记在心裡,决定有机会找林若谨去咨询。 平章政事的夫人来了,平章政事本人却沒有来,据說是公事忙碌,沒有空。這就是夫人外交了。江夫子略提了提。裡面的细节却是由童氏私下给她们姐妹六人补充的。中书省是個很微妙的部门,至于怎么微妙,就不多讲了(三婶,你敢再讲详细点嗎!)。平章政事本人来,有结党嫌疑。中书省是为皇帝办事的,若一個部门的官员都认领头官员一人說话,那還是皇帝的部门么?所以,平章政事本人不能来。夫人来就不要紧了,只是女眷间的日常人情往来。既示了好,又避了嫌。 林若拙嗤之以鼻,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如果皇帝是傻蛋,你们這么干沒問題,告诉他鹿其实是马他也会相信的。可当今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是傻蛋嗎?傻蛋能废除左丞相右丞相的职位?记住,不是罢免,不是革职。小說吧是废除哦!也就是說,朝廷裡以后再沒有‘丞相’這一职位了。 虽然本朝的丞相和汉朝的丞相不能比。权力有限。可‘丞相’這個称谓本身,就引人遐想太過。 君不见戏文裡都是這么演的,那啥欺负皇帝,迫害忠良,任人唯亲的,都是奸相啊奸相! 胆敢把皇帝当傻蛋的,皇帝迟早会将你们這群傻蛋统统干掉!林若拙摸摸下巴,情况有点不妙啊…… 林家姐妹们沒想那么多,得知這位平章政事夫人不带未嫁少女来赴宴后,她们对于這位夫人要做的事就仅有一样。拉出去展览、微笑、行礼、叫人、收见面礼、再行礼、退下。其余贵妇人见面程序皆以此类推。 姑娘们要着重的,自然是接待各家来做客的姑娘们。 林家姐妹开始背京中部分闺秀名单。什么张家三小姐、李家四小姐。爹是干什么的,娘是干什么的,亲戚是干什么的。好在,一般来說,十二岁以下的女孩子,基本不会频繁外出做客,林家這回要接待的闺中少女数目有限,只有六個。 由于年龄原因,接待這六位的主要工作都集中在了三房三姐妹身上。這也是沒办法的事。二房三姐妹,年纪小一圈不說,两個是庶女,一個是傻大姐。实在拿不出手啊拿不出手! 六個女孩当中,有两個是亲戚家的孩子。 神马?你說亲戚家不是第二天請?亲,考虑不周了吧。這位亲戚官职够分量,人家是太常寺少卿,正四品。人家要来吃两顿,两天的客人名单上都有的。 看见沒?這就叫实力! 這位亲戚不是别人,正是黄氏的娘家亲爹,黄大人。渣爹的泰山。 虽然是继室泰山。可奈何原配泰山秦老父不在了,秦大舅本人拿不出手,一家子俱不在京城。林家人当然先紧黄家亲近。 渣爹的初婚的时候,林老太爷尚在扬州做官,联姻资格還沒能打入京城权贵,便替二儿子取了当地书香人家的闺女,秦氏。 秦老父学问不错,举人功名。秦氏家族也有几位做官的,虽然品级不大,但也掌一方实权。說白了,秦家就是当地的地头蛇家族。林老太爷当年能在江南官场全身而退還做出一番政绩,和秦氏家族的帮忙密不可分。当然,秦家也不是白帮忙的。裡面的道道么……林若拙能想到几分,林若谨却尚沒有這份灵敏。 他只知道,自己外祖家远在江南,外祖父已经故去。秦大舅继承家业,沒有功名。值得庆幸的是秦家大表哥已经考中了秀才,目前正在衡阳书院读书。但总的来說,比之京中清贵黄家,秦家也就是個江南土大户而已。 外家离的远,路途不便,几年都见不到一面。感情上疏淡是必然的。看着黄家两天的座席单子,林若谨心中飘過淡淡的失落。 黄家共来七人,黄大人老夫妻两個,黄舅舅夫妻两個,黄家表哥一個,黄家表姐两個。因着年幼的原因,二房的孩子们对黄氏的娘家都不怎么熟,黄氏忙中抽空,特意找了個晚饭后的時間给他们說了說。 黄氏說话一向简明扼要、直指中心。黄舅舅是她的胞兄,黄大太太是她的大嫂。黄家表哥嫡出,今年十一。大表姐今年八岁,也是嫡出。二表姐七岁,庶出。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自然而然划定了各人的分工。黄表兄,沒說的,林若谨的任务。大表姐,嫡出。林若拙表示,压力很大。二表姐,庶出,林若菡和林若芜互相对视一眼。 性别、出身,决定了不同的结交圈。 黄氏继续說:“耀哥儿从小学文,功课不错,和谨哥儿你应能谈的来。” 林若谨收到,定下以文会友的主基调。 黄氏又說:“恬丫头比六丫头大两岁,琴棋书画都是学了的,平时最喜抚琴。六丫头不是会吹箫么,刚好能多聊聊。” 林若拙松了一大口气。她真不擅长和八岁小朋友搞交际。会音乐好啊,你弹我吹,時間就這么過去了。黄家大表姐的爱好是多么的有爱。 “珍丫头么……”黄氏皱了皱眉,這位庶侄女,她還真沒怎么注意過,想了想,好像听說她给母亲孝敬過针线活:“女红不错。” 林若菡心底暗暗叹了口气。這就是庶女的悲哀,才华上不能和嫡女攀比,只能在女红下功夫。幸亏黄氏自己沒有女儿,并不会为林若拙出头而打压她们。 二房要特别照顾的就這两個小姑娘。另四位姑娘,不出意外的话,都是由三房姐妹负责。 八天的時間一晃而過。四月二十這天,林家宾客盈门,车水马龙。林老太爷的這次升官,预示着他终于跻身京中文臣圈的上层集团。 林若拙一大早被拽了起来,夏衣和乔妈妈紧张的替她梳妆打扮。为了以最好的状态出现,昨天還特地给洗了個头。衣服首饰是早早就准备好的,甚至连发型都试梳過好几遍,由黄氏一一過眼认可才才定下。 黄家人来的最早。他们既是客人又是亲戚,早到是不成文的礼仪。 黄大人林若拙是见過的,老实說,她一直分不清這一位和祖父大人有什么具体的区别。一样花白的头发,一样的胡须、一样的板着脸,一样的說话腔调。就连‘哼’一声的频率都差不多。她估摸着,要是黄大人换上祖父大人的衣服,她搞不好能认错人。 黄舅舅的個人特征就明显多了,他是個圆润的人、圆圆的脸,笑容也乐圆圆。身材虽不能說胖,也需用‘壮实’二字来形容。真难以想象,干巴巴的黄大人居然能生出這样的儿子。林若拙觉得,如果她是皇帝,一定更欢迎黄舅舅這样有個人特色的官员,才不会看上祖父、黄大人這样如同一個流水线下来的罐装货。换件衣服换個位置,都不会有人发现他们站错地方。 谢天谢地,黄耀表哥不像他的祖父。虽然容貌更偏母亲,俊俏的和黄舅舅不在一個水平线。但他的性格显然继承了自己的父亲,脸上一直挂着眉眼弯弯的笑。几句话一說,就和林若谨熟络了起来。 男人们见過面和渣爹一块儿出去了。女眷相见才是重点。黄夫人笑盈盈的拉起林若拙的手:“這是六丫头吧,上回见才一点点大。還被奶娘抱在手上。這回可成大姑娘了。” 林若拙扯出含羞带却、标准大家闺秀不露齿笑容,這是她对着镜子练了好久的,福身行礼:“见過外祖母。” 關於对黄家人的称呼問題,林若谨還纠结了几天,林若拙却半分犹豫沒有,张口就认亲。从她出生至今,秦家半個人都沒见過。就是路途遥远,往来不便,四时八节也好歹来封信吱個声,或者送点什么過来刷刷存在感也成啊!礼物不在珍贵大小,主要是個心意。表示還惦记着這门亲,這两個外甥、外甥女。秦家倒好,杳无踪影。不怪林若拙识时务,在六岁孩童眼裡,這么個虚无缥缈的外家,真的不能和每年她過生日都记得送一份礼過来的黄家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