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想吃肉
煎蛋跟阳春面配,茶叶蛋跟板面比较配。
這阳春面摊开了好几年了,煮面用的是骨头汤,面碗裡放着葱花盐酱油,還有一小块白花花,亮晶晶的猪油。
面是拉的细面丝,煮好之后堆在碗裡,然后浇一勺骨头汤,撒点葱花。煎蛋是用旁边锅煎的,颜色金黄,把煎好的蛋往面上一卧,這阳春面就做好了。
崔如英拿筷子拌了拌,又低头闻了闻,真香。
骨头汤和猪油弄得汤面,能不香嗎。
崔如英把煎蛋往汤裡泡了泡,先吃了口面,崔家很少吃汤面,這一口,面滑劲道,還有嚼劲儿。
煎蛋崔如英也咬了口,吸了汤汁,带着猪油和鸡蛋的香味儿。
一碗面吃的肚子溜圆,等吃完面回去,许娘子包子也快卖完了,剩两個打算拿回去给孩子吃。
母女俩把空的竹屉放到车上,又绑好绳子,许娘子像来时一样让崔如英上车上坐下来,她给推回去。
崔如英摇了摇头,“娘我吃饱了,得走一会儿。”
可不是心疼许娘子一個人推不动。
听女儿吃饱了,许娘子笑了笑,“喜歡吃明儿還吃。”
一大早起来忙碌劳累,又站了一個多时辰卖包子,许娘子這会儿還沒吃饭呢。饥肠辘辘,手脚也酸软,可看着崔如英蹦蹦跳跳的,她感觉好像沒那么累了。
崔如英道:“明儿吃啥再說,娘,我现在還不饿。”
许娘子笑了笑,“那中午可說好了,吃红薯。”
今天蒸了十屉包子,听崔大山說后面那一锅包子就两屉,怕废柴火,就把家裡的红薯也蒸了,他和崔大郎一人拿了两個,中午吃。
崔如英:“行,吃红薯也行。”
包子卖的就剩两個,钱匣子的底都满了,不過许娘子依旧省着花。
太阳升起,沒抹黑出来是那么冷,许娘子心裡有奔头。
把车推回巷子裡,各家各户都开了门,不過时辰還早,還沒啥人出来說话。
许娘子也不怕人看见,街上人来人往的,再過几天都该知道崔家去卖包子做生意了,她本本分分赚钱,沒偷沒抢,有啥可怕的。
相反,她還因为赚了钱,腰杆子直了点。
谁再說把六丫送走的。
到了家,许娘子先把车上的东西给卸下来,竹屉要刷干净,锅、活馅儿的大盆,還有菜刀……這些都要洗,還得忙活好一阵呢。
做吃食得干净,许娘子也希望别人能吃得放心。
再說了,她還想把生意长久地做下去,哪怕沒读過书,不认识几個大字,许娘子也知道,做生意要踏实,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網。
崔如英把钱匣子抱到屋裡去,她感觉钱匣子沉甸甸的,今儿蒸了十屉,一屉就算十七個的话,那也卖了三百多文钱呢。
利润占一大半,估计能有二百来文。
好是好,只不過做生意起早贪黑,风裡来雨裡去,头一天崔如英還兴致勃勃,都沒用许娘子喊自己就醒了,這才第二天,她就起不来了。
而且這两天天气好,要是等下雨了,估计街上沒人出摊。
每天摆摊不是长久之计,虽然也赚钱,可不能安于现状,接下来就得攒钱盘铺子。
小摊子卖包子顶天了,但铺子不一样。
不過许娘子和崔大山很满意现在的日子,再来两日,就能抵上崔大山一個月在木匠坊赚的钱了,小门小户,市井人家,能赚這么多钱其实已经很不错了。
崔如英把钱匣子放床上,就去自己小屋往床上一躺。
腿酸,胳膊累,還是躺着舒服。
晨起风吹着,吹得崔如英昏昏欲睡。
二丫在看着妹妹,四郎五郎早起吃了红薯就去地裡抓虫子了,一人背了一個好大的竹篓。
钱匣子就在床上,二丫好奇赚了多少钱,但也沒多看。
過了一会儿,许娘子快步进来,她差点把钱给忘了。
家裡人她倒不担心,几個孩子都是手脚干净的人,就怕一会儿有人来串门子,一进屋看着這么摆大個钱匣子。
钱匣子就在床上,许娘子道:“你俩也不知道给放柜子裡。”
二丫:“三丫放的。”
崔如英不困了,她从床上起来,“娘,我等着你数钱呢。”
许娘子又笑着问她,“你估摸着今儿能有多少钱?”
崔如英道:“三百四十文吧。”
许娘子道:“娘数数。”
许娘子突然记起那晚也数钱来着,家裡四百二十個铜板,半块碎银子,翻来覆去数了好几遍也沒多几個。
加一块還不足一两呢。
那时一边数一边发愁,听着叮叮当的响声,心也凉了半截。
可這两回不一样,数一個心裡就高兴一分。
许娘子数钱,崔如英和二丫就在旁边看着,一個两個,十五二十,许娘子有时候数串了,崔如英就提一句,“娘,到一百三十二了。”
许娘子恍然,继续往下数,“一百三十二……二百三十二……三百三十二……”
许娘子一直数到了三百四十四。
大约是有几笼包子放了十八個。
今儿用了五斤肉,差不多十斤面。
算上别的零零散散的差不多花了一百二十文,赚的有二百来文呢。
许娘子数一百個铜板就串成一串,這样整整齐齐躺在钱匣子裡還怪喜人的。
這钱還得分出来一些买明日包包子的面,今儿還能把布扯了,至于吃肉,许娘子依旧精打细算,不是還带回来两個肉包子嗎。
前几天刚吃的肉包子,還想吃啥肉。
這算着今天的,家裡還有二两半银子,七百来文钱,不少了。等她去侯府,每月還能拿三两月钱呢。
许娘子打算看看過些日子能赚多少,到时候给家裡留点周转应急,然后进侯府也带点儿,剩下的就藏起来。
二丫痴痴道:“娘,好多钱。”
许娘子笑着說:“娘也沒想過有這么多钱。”
能早一点做這個就好了,不過现在也不晚,许娘子心裡又起了一股劲儿,她把钱匣子锁在柜子裡,“二丫你看着六丫,三丫你再睡会儿,娘去把蒸屉刷了。”
崔如英又睡了一觉。
吃了阳春面,肚子饱饱的還暖和,這一觉直接睡到中午吃饭。
中午家裡吃的蒸红薯,每天都有大骨头炖菜,头一回吃倒也還好,有肉味就不错了,但是天天吃,崔如英姐觉得,一碗阳春面对不起她這么早起来。
谁能天天吃白菜呀,好吃的东西還不能天天吃呢,更何况吃白菜。
崔如英费力地咽着红薯,问许娘子:“娘,咱们明天蒸多少包子?”
說实话,许娘子觉得這样也就够了。若是天天都能有二百文钱赚,那一個月就有五六两银子,不過天气不好不出摊,就赚不了這么多。
她也是沒想過一個個小商贩,穿的普普通通,却能赚這么钱。
盛京城有钱的人還是多。
许娘子本分惯了,今天能做多蒸两屉已实属不易,再多她怕卖不出去,“還這么多吧。”
崔如英道:“娘要不再来两屉吧,我跟二丫包,赚的钱给個十几文,咱明天家裡中午吃顿肉吧,剩下的我俩也不要。”
崔二丫:“娘,我也能包。”
她想帮忙包包子,吃肉倒是其次。
许娘子道:“這不刚吃的肉包子,早上让你吃肉包子你不吃。”
崔如英觉得红薯噎人,“我想吃大米饭和炖肉,娘,咱们都是一回蒸四屉包子,两屉多费柴火呀。”
许娘子沒立刻答应,她道:“行了行了先吃饭……”
吃過饭,许娘子对两個女儿道:“咱们看明天生意咋样,要是阴天下雨出不了摊,那就不吃肉,要是能出摊,包子全给卖出去,咱们就吃。”
崔如英道:“娘你真好,你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娘。明天都不用娘动手,我跟二姐就能把饭给做好,到时候叫大哥跟爹也回来吃。娘,你真是好娘!我這就去喂小鸡!”
许娘子瞪了崔如英一眼,“就你话多。”
崔如英才不害怕呢,反正她想吃肉,也赚钱了,家裡孩子嘴馋想吃個肉怎么了?
不然起早贪黑赚钱为了什么,就给崔大郎娶媳妇啊?
二丫也高兴,那這么說她不是也能包包子了嗎?包包子能赚钱能帮衬家裡。
下午崔如英觉都沒睡,隔一会儿就看看小鸡,又看看外面太阳高挂,沒啥云彩,這才放心回屋。
许娘子不知何时扯了布回来,在院子裡给崔大郎和崔如英做衣裳。去侯府要带的东西還不少呢,吃住都在那边,也给家裡省钱了。
到时被子就带家裡吧,她拆洗拆洗,就不做新的了。
崔如英今天最害怕的就是听到打雷声,幸好下午晚上啥事沒有。
第二天一大早,崔如英是在家裡人的說话声中醒的,也许是一日比一日天长,外面虽然黑,可也能看见宅院的轮廓。
崔大山已经把包子装好了,今天沒用崔如英调馅儿。
崔如英揉揉眼睛,伸手的时候碰见一個软绵绵热乎乎的,吓得坐起来,一看,六丫在她旁边睡得正香。
正懵着,二丫从外头进来,“三丫,起来卖包子去了。”
她包了好多包子呢。
說着把六丫抱走。
崔如英晃了晃脑袋,对了,今天能买肉去。
卖包子是一天比一天容易,积累了两天回头客,都不怎么用崔如英吆喝,包子就能卖出去。
崔如英還借口肚子饿,尝了半個,她原本担心她不做馅儿,味道跟以前不一样,好在许娘子靠谱,味道沒啥差别。
隔几天再吃還挺好吃的。
许娘子今天也能笑呵呵的跟人打招呼,比方說让人下次還来,慢点走,小心烫。带崔如英過来,倒像是壮胆儿的。
十二屉包子卖得比平日久,因为說好了要吃肉,许娘子等到最后一個卖完才回去。
崔如英今天也沒喊去吃早饭,把剩下的半個包子啃了,“娘,快给钱,我去买肉。”
一家人配着菜怎么也得两三斤肉,一斤瘦肉九文钱,许娘子数了二十七個铜板,崔如英却摇摇头說不够,“娘,今天尝尝五花肉吧,那個肉肥,香。”
崔如英仰着头冲许娘子笑,露了好几颗牙。
她总刷牙,牙比家裡人白,长得又好看,许娘子也不忍心拒绝的。
五花肉做红烧肉吃,也做咸口的,家裡不是還有鸡蛋嗎,煮了放进去一起炖。
最好呀把五花肉的肥油都炖出来,剩下的肉汤炖粉條吃,肯定比骨头炖着吃好吃。
想着女儿今天也沒张罗要去吃早饭,干活也卖力,许娘子又数了九個铜板出来。“好好拿着,可别弄丢了。”
家裡人多嘴多,想吃一顿肉,就得花不少钱。
要是沒来卖包子,无论如何许娘子也舍不得。
崔如英跑得飞快,肉摊上摆着好多肉,排骨梅花前腿后腿,崔如英问:“大叔今天五花肉多少钱一斤?”
“還是十二文。”
崔如英问:“买多能不能便宜点儿?我家常来,我要三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