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程阳风雨桥
荣添财作为四江鸟巢饭店老板那裡受過這种鸟气,刚想发飙,却看他胸有成竹的表情,压制住了怒火,擦了一把鼻涕和眼泪,在后车厢裡找了一把消防斧子、撬杆。
他苦也是有原因的,关乎饭碗与前途,能不哭嗎?当然這一点袁本初一无所知,出于道义和好心打算看看情况施救下罢了。
袁本初接给消防斧头,灌输了无名气团,力量比平时增加了几倍,强行破开车门,荣添财在旁边使出了吃奶的劲,终于在两人的合力之下,卡在裡头的中年男子终于被破拆出来了。
两人小心翼翼地抬着他来到了隧道出口的一处草坪上,为不引起過多的围观,袁本初只好舍近求远,跑到了二百米开外的隧道出口。
還有一点,隧道裡面太黑了,且空气浑浊,不利于施救。车上沒什么锐利的事物,男子表面上看并沒有流太多的血,左腿被卡的地方,淤青了一块,袁本初摸了摸,裡面的骨头全部碎裂。
强烈的痛楚让他暂时性晕迷了,如果等到救护车前来的话,那么尽管生命上沒有什么危险,這條腿肯定是废了。
“小兄弟,吴书…吴老板怎么样呢?”荣添财此时很紧张,失去了方寸,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意味。
平常根本会问清楚袁本初的身份,有沒有行医执照、或者是医学院大学生什么的。哪裡会想到袁本初是一個无证行医的伪中医兼职搬砖主职业是個农场主……
知道的话,打死都不会给他看,浪费表情嘛。
“很严重,大腿的骨头都碎了,要接骨啊!”中医的接骨不同于西医要动手术,這门技艺在全国鲜少有人会使用。
而且不同于一般的骨折、错位,吴书记的大腿、小腿出现的粉碎性骨折,普通的跌打师傅对于這类病症,会建议他去动手术。
荣添财倒吸一口凉气,今天毛遂自荐送吴书记前往龙城开会,沒想到出了這一茬事,接骨?那不是摔伤的事嗎?粉碎了還能接?虽然不懂医,荣添财常识性的知识還是知道一些的。
张口就要询问,却被袁本初一句话吞了回去。
“你在周围把风,别让其他人接近這裡,小绿你也去吧,我不习惯治疗的时候有人在旁边!”袁本初說完背对着两人,凝聚无名气团。
粉碎性的骨折,采取的通常治疗办法是动手术,接骨正位,用石膏固定,好吃好喝养上半年。
严重的会留下后遗症,变成瘸子、跛子什么,以這名中年男子的年纪,骨头已经全部封闭了,要恢复很难。
而且這是巨力压轧,强度過大,要恢复极为困难,所以紧急处理不妥当地话,吴书记肯定要坐轮椅了。
捡到一條命已经算不错了,袁本初精神力高度集中,四周有灌木丛遮挡,荣添财与马小绿客串了安保人员。
见這小妮子比较好說话,荣添财探了下袁本初的底子,說道:“小妹妹,這位大夫是在那所医院任职啊?看他的年纪应该是实习医生吧?”
马小绿都很奇怪,袁哥什么时候会接骨了?沒听過啊!
“呃,我以前也沒见识過袁哥会接骨,他不是医生,好像是开农场的。”马小绿如实回答,也觉得袁本初有点充大头,管什么闲事啊!不過略一想就明白了,袁本初的性格中有助人为乐的個性,碰到這事肯定会挺身而出,看他镇定的样子,也许学過中医呢?
荣添财险些摔倒在地,猛一回头,打算阻止袁本初害人,庸医都会医死人,何况是连医生都不会的门外汉?
马小绿伸手阻挡,說道:“袁哥說不让别人打扰,你想要救你的朋友话,就别轻举妄动。以我对他的了解,不会說假话的!应该学過中医吧,听說中医的接骨比西医强多了。”
的确,民间的奇人异事多了去,遇到身怀国粹医术的年轻人不足为奇,搞不好是他祖传的接骨奇术呢?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牛浪坡属于四江县管辖范围,距离县城几十公裡,周围又沒什么医疗组织,要赶到這裡肯定要一段時間,他才让貌似医生的袁本初医治。
他现在有点担心這小子越弄越严重了,一個劲地来回走动,马小绿对袁本初极为信任,坐在草坪上,望着隧道的山岩发呆。
十多分钟后,袁本初满手血迹,找了几块绿叶擦拭了,对荣添财說道:“嗯,你朋友沒事了,骨头全部接好了,估计要养個百来天就会痊愈。”
荣添财一听,立马跑了過去,看了看吴书记的样子,沒什么多大的改变啊?倒是淤青消退了不少,也不知道真假,只好等救护车来,到医院做個详细检查好了。
而袁本初、马小绿则回到了隧道裡面,而這件事故与班车沒多大的关系,车辆還能行驶,为了不影响大家的行程。
贾师傅跟交警录了一份口供就离开了牛浪坡,抵达四江县城将近7点左右,马小绿麻利地找一辆车,20左右来到了程阳八寨。
走過侗寨,如虹飞架的风雨桥横卧溪河,是侗乡的重要交通设施,也是侗民祈福护寨的精神寄托。跨過福桥,是一片郁郁葱葱、古木参天、翠绿如海的风水林,被侗民珍视为龙脉的崇拜图腾物。一條蜿蜒曲折、古朴厚重的青石板路连接侗寨。寨寨都有寨门。走进寨门,扑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的干栏式吊脚楼。侗寨中央或寨边拔地而起、巍峨壮观的建筑,就是侗寨建筑的独特标志鼓楼,大多侗寨的鼓楼与戏台、芦笙坪三者一体,是村民集会、娱乐、议事的重要场所。
一般走過风雨桥是要收门票的,不過作为当地村民,由马小绿带来的袁本初是免去了20元的进场费。
入夜,程阳风雨桥挂满了彩灯,远远看出犹如披上五彩华衣的仙宫,绚丽无比。
身在其中的袁本初恍如隔世,走在桥上木板发生的清脆声响证明了這一切都不是梦。這個時間段依然有许多外地游客驻足停留,走過青石板,是一條县旅游与商人们合作建设的商业街,旅店、饭馆、饰物品,当地人很少,基本上是外地游客。
“小绿,好多外地人啊,我都见了几個老外了,晚上都這么热闹?”袁本初略微有些诧异,侗人不是基本上是住在与世隔绝的山坳的?
马小绿释疑道:“近些年开发出来的呗,這個寨子基本是开发给游客的,我們都生活在前面几個寨子呢!”
景区与生活区分隔在两片地域?也不知道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什么不便的地方了嗎?当然收入肯定有所提高,不過大头都是外地入驻的商贩拿走了……
{宜.ysxiaoshuo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动力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