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葛根
這让她躺在床上直接摆烂了,這屋裡真的是啥都沒有,要电视沒电视,要手机沒手机,這苦逼的生活。
黄老太拿了奶瓶进来,福宝叼着奶瓶,還好能喝奶,抚慰下她幼小的心灵,還真的别說這奶甜丝丝的,有点像奶茶的味道。
喝完奶,她直接抱着奶瓶睡着了,這一夜她倒是睡得安稳。
等到早上,黄老太给她准备了两個鸡蛋,两個窝窝头和一碗米糊糊。
福宝趁着她不注意,直接出门给了一個鸡蛋和窝窝头给小梅,小梅拿了鸡蛋和窝窝头,說了声谢,才背起篓子,去打猪草了。
其实小梅也怪不好意思的,但是她妈是真的不给她一点吃的。
福宝吃完早饭,就想跟着几個哥哥出门,黄老太哪裡愿意?
“你哥他们還小,哪裡能护得了你?你就跟奶奶在家种种地多好?”
福宝眼泪汪汪得看着她,其实在家裡好沒劲,到了山裡,指不定能挖到好东西呢?
黄老太哪裡看得了福宝這样?她想了想道:“我跟你们一起上山吧!”
几個哥哥叹了口气,他们其实也想自己上山的。
黄老太带着一群孩子往山上走去,山上的树皮都刮得干干净净,只要能吃的野菜也被采得干干净净的。
黄老太看着光秃秃得野菜道:“好多年看不到山裡這么干净了,也不知道粮食啥时候能下来?要是再這样,大家伙可都撑不下去了。”
福宝听到這话抖了抖,可她怎么也想不起来,這段時間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只记得1966年,要发生一件大事情,可前头的事情,她是真的沒好好了解過。
不過隐约想起前世爷爷曾经說過的话,他說,我們那时候穷,最苦的那几年,饿死了好多人,所以我們不敢不珍惜粮食,你们也得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福宝突然停下了脚步,身体忍不住得颤抖起来,她穿越過来的节点,不会就是最苦的這几年吧?
福宝的脸一下子白了……
黄老太看着福宝道:“宝啊!咋了?咱们再往裡头走走吧!這裡啥也沒有,不過得小心点,要是遇到野狼可不得了。”
黄家几兄弟点了点头,福宝被黄老太抱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往裡走去,偶尔還能遇见個村民,停下来打声招呼。
走了好一会儿,总算看到了绿色的植物,福宝指了指上次遇到蛇的地方。
然后找了好一会儿,找到了那些葛根叶子,拉着黄老太指了指。
這個姿势,黄老太再熟悉不過了,上次发现山药的时候,福宝也是這样子的。
“這不会又是山药吧?”黄老太轻声问完,就开始挖了起来,挖了好久,才挖到了一些树根。
黄念妹垂头丧气道:“這些都是什么东西啊!烂树根,哎!浪费咱们的時間。”
福宝无奈叹气,她想着要怎么跟他们說這是葛根呢?
黄老太拍了一下黄念妹的头道:“继续挖,這可是葛根,可以做出葛根粉的,沒见识的东西。”
呀!福宝立马崇拜得看向黄老太,她是真的沒有想到,黄老太会认识葛根。
黄老太笑眯眯道:
“我也学過一些药材的,虽然不多,但是也有個十来种吧!
這是葛根,可以磨成葛根粉,真饿了,也是能填饱肚子的。”
几個人开始挖葛根,挖了一中午,几個人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响。
黄招妹道:“要是這個时候来鸡野鸡、野兔多好,我好饿啊!”
福宝在树底下躺着睡着了,不過她還真的听到了這句话。
她慢慢找着,如今這裡吃的不多,野兔、野鸡也往深处去了。
最后在树底下发现了两只穿山甲,如今的穿山甲還不是保护动物。
黄老太正在挖着葛根,就看到两只穿山甲朝她跑来。
她直接一手一個开心道:“穿山甲……”
黄招妹舔了舔嘴唇道:“奶,咱们烤了吃吧?”
“烤烤烤,我把你烤了吃得了,這玩意可不多,能换粮食的。”黄老太怒骂道。
黄招妹立马不敢吭声了,黄老太掏出两块饼子,又给福宝两個鸡蛋道:“下午继续挖,等到了晚上,叫他们抬下去。”
這饼子烙的并不好吃,又干又硬,可几個孩子吃得特别香。
福宝也吃到一小块饼子,实在嚼不动,最后把饼子给了其他哥哥。
吃完两個鸡蛋,福宝就在附近玩,這一块除了葛根,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沒了,要想找值钱的,就得往裡去。
可往裡去,就容易遇到危险了。
福宝看着黑黑得林子,裡头遮天蔽日,时不时地還响起奇怪的叫声,心裡就微微一颤。
一直到太阳下山,黄老太才带着他们回了家。
晚上黄大郎几人又去山上,把那些葛根挑下了山。
黄二郎皱眉道:“這些树根有啥用?挑回去当柴烧?”
黄大郎挠头道:“妈咋說,咱们就咋做。”
几個兄弟一人挑了两筐朝山下走,村裡人道:“這黄家穷得都啃树根了?”
“哎哟!這树根能吃嗎?”
“上次他们就把山药這事說出来了,要是他们不說,咱们村裡人都不知道啥样呢!
现在咱们還能扛個一、两個月,黄家的人可够实在的呀!”
村裡人都站在村口,看着他们把树根挑了回去,热泪盈眶。
黄老太带着福宝出来散步的时候,有些人拉着黄老太的手激动道:“黄牛家的呀!你家好样的呀!我从来沒想過,你家能付出這么多,情愿自己啃树根,也要把山药给大家啊!”
周围的人都抹起了眼泪:“是啊!要不是你,我家孩子都饿死了,你就是我們的恩人啊!”
越說這些人越激动,黄老太咳嗽一声,安慰道:“都是乡裡乡亲的,不用谢,咱们一起努力,肯定能熬過去的。”
黄老太的心裡還是舒坦的,要不是福宝,她才不会把山药這事說出来呢!
福宝看着村裡的孩子瘦的跟竹竿似的,就难受得紧,正好看到小梅从田埂上背着满满一筐猪草,走了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