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0 强烈对比 作者:沙包 《》 京师大学不愧是华夏的顶级学院,第二礼堂只是学校的五座礼堂之一,還不是最大的那個,就已经能跟影院级别的大会堂媲美了。 舞台后方有一大片液晶屏,平时表演的时候,可以变幻出美仑美奂的场景,這個时候,却在不断切换着各种各样的文物照片。有瓷器、有青铜器、有书画、有漆器……种类繁多,无一不体现着时光特有的美感。 隐约的古琴声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像流水一样从学生们的头顶上穿過。本来公开课還沒有开始,大家都在自由谈话的。這时候在這样的范围下,他们却不由自主地安静了下来,着迷地看着屏幕上的画面。 苏进在中间偏后一点的位置上坐下,寝室的其余三個人坐在他旁边。 他们刚刚坐下,屏幕上的画面突然变了。 之前展示的画面全部都是修复后的文物,大部分都很精美。這时灯光一暗,开始了切换。 一张破旧的书画——一张壮美而开阔的山水画。 几片碎裂的瓷片——一個天青色的瓷缸。 几张零乱脏污的书页——一本翻开的整洁古籍。 画面不断变化,全部都是文物修复前后的对比图。 那种感觉非常强烈,顷刻之前還破破烂烂、像是随时可以送进垃圾堆的废品,片刻之后,就变成了精美完整、辉煌壮丽的精品。 這种对比,就像有一双神之手,轻轻抚去了歷史的尘埃一样…… 再沒一個人說话,所有进场的学生都被這些画面吸引住了。 不需要解释,他们也能意识到,文物修复师有多么的了不起。 他们就像有逆转時間的魔法一样,把這些珍贵的文物带回了从前! 苏进比任何人看得都认真。 每一個画面,都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节完整而丰富。 以他的经验和能力,只需要看前后对比,就能看出修复了哪裡,甚至能看出对方修复的前后過程。 学生们全部看呆了,他却微微有些皱眉。 是他太自视過高了嗎?他怎么觉得,這些修复的手段非常一般? 按理說,会展示在這裡的应该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但是在他看来,修复前的這些物品损坏程度本来就不算太深,属于比较容易修复的那种。 而即使是這样的破损文物,修复之后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 譬如那幅书画,经過了除霉去污、重新装裱等修复手段。但是处理過后,它的画面比成品时模糊了很多,這明显是清洗的過程中,洗涤剂使用不当,修复過度的表现。 再譬如那件瓷缸。虽然之前是瓷片的状态,但肉眼就能看出,瓷片完整无损,只需要正常拼凑粘合就可以了。這是瓷器修复中最简单的一种,但是修复后的成品上,仍然可以看到细微裂缝,這明明是可以去除的。 這裡展示出的文物,绝大部分都有問題,在苏进的眼裡,都是应该打回去写反省报告总结教训的。而现在這意思,它们是被当成了范本? 他知道這個世界的文物修复水平很一般,但這也太差了点吧? 他用手指敲了敲自己的脑门,突然想通了。 对了,今天讲课的是学生,画面上這些也很有可能是学生作品嘛! 這样一来就可以理解了,学生作品,有不足是正常的。而且留出這样的不足,到时候還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其实在以前的世界裡,苏进讲過无数次這样的公开课和讲座,规模比這大、层次比這高的比比皆是。這也是他以前经常用到的手段。 在文物不断的切换中,礼堂的灯光彻底熄灭,学生们却毫无所觉,已经彻底被带入一個奇妙而精美的世界裡。不知什么时候,蒋志新已经走到了舞台正中央,他回過头,跟他们一样无比沉迷地看着這些艺术品。 片刻后,他终于转過头来,开口道:“华夏文物保护技术,从三千年前开始就已经存在,一代代延续至今。” 就算不說成绩只论外形,蒋志新被称为校园男神也是有理由的。他身材瘦高,相貌冷峻,声音低沉而有磁性。這时一开口,就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只有某几個幽暗的角落,传来几声女生低低的尖叫声。 蒋志新面无表情,语调也沒什么变化,继续道:“从已出土的文物看来,三千年前的文物上面,就已经有修复的痕迹。可见人类从学会制造物品开始,就已经开始研究怎么把它们修整复原。早在《吕氏春秋》裡,就已经有鲁国复制青铜鼎送给齐国的故事。這也是文物修复最早的史实记载。” 他在台上踱了两步,道:“大家可能有些奇怪,這不是伪造的记载嗎?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修复的歷史?事实上,在古代歷史中,文物伪造、文物修复从来都不分家,甚至可以称作为一根枝條上开出的两個花朵。” 蒋志新对這些事情都非常熟悉,此时娓娓道来,倒也挺引人入胜的。 苏进转過头,细细观察周围人的表情。 灯光全灭,只有前方舞台传来的一点光亮,让他能隐约看见周围的一些人。 不過就這样也可以看出来,每個人的目光都紧紧地盯在蒋志新身上,非常专注。其实他的语气很平,讲的內容也有些枯燥,但学生们似乎一点也不在意。這一刻,他们全部都表现出了对文物修复莫大的热情。 這也是可以想像的,一方面,现在华夏传统文化复兴运动搞得如火如荼,社会上都有广泛的反响,更别提像学校這种先端思潮最集中的地方。另一方面,這次公开课是限制人数的,能抢到票的,本来也是对此最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学生。 两者相加,此时课堂上的热情也可想而知了。 不過,苏进還是很感动。自己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如今能得到這么多人的共鸣! 前半节课,讲的基本上都是文物修复的歷史。学生们一個個都听得津津有味。 公开课一共一個半小时,四十分钟后,蒋志新的课程暂时告一段落,学生们可以先休息十分钟,再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蒋志新礼貌地点头示意,走下了舞台。 他刚一离开,下面就是一片哗然,学生们像是炸开了锅的蚂蚁一样,迅速聚成一堆,热烈讨论了起来。 一個学生开始畅想:“妈的,文物這么值钱,要是我能仿一件出来,那不得赚翻了!” 另一個学生說:“少瞎說了,刚才沒听见蒋学长說嗎?制造赝品是违法的!就算是因为工作需要进行的仿造,也需要做上标记,严格登记。” 前面那個学生哼了一声:“我就不信,沒有人偷偷地做!” 不過,像這样剑走偏锋,首先想捞歪门财的始终只是少数,大部分人還是在讨论文物修复本身。 很多人都被這堂课——尤其是课程之前切换的画面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交谈着。苏进身边的三個室友也聊得眉飞色舞,這会儿,就连郭天也忘记了他对计算机系的一片耿耿忠心。 苏进沒有加入谈话,他一直在观察同学们的表情,看见他们的激动和兴奋,他高兴极了。 突然,后面不远处传来两個人說话的声音。 一個同学感叹道:“唉,這样的大课不可能讲什么很深入的东西。要是文修专业能辅修就好了,我一定选它!好想从头开始,好好地学一学啊。” “是啊,我也好想学。不過想想也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不可能?” “你不知道嗎?文修专业招收的這些学生,全部都是有关系的!” “关系户?不可能吧?!大家都是高考进来的,分数线摆着呢! 两人压低了声音,苏进忍不住往那边靠了靠。 “你不知道嗎?进文修专业的,基本上都要通過额外的体验和考试。” “沒听說過啊……” “我打听過了,多半是真的。体验也就算了,关键是那個额外的笔试,考的就是文物修复相关的內容。” “咦?沒学過怎么考啊?” “所以說啊,他们招的就是以前学過的,有底子的。像我們這种沒有初始技能的菜鸟,连进新手村的资格也沒有!” 两人对视一眼,一起遗憾地叹了口气。 老实說,苏进一点也不意外。 早在报到的时候,看见那些老师和学生,他就已经有了這样的预感。 那些人的气质、动作、仪态,全部都是经過训练的。那些学生中的绝大部分,在入校之前就已经入行了。 真正的新手,可能只有像公鸭嗓范鲁那样的学生,照這样的說法也是托了关系才能进来的。 苏进之前就专门去了解了一下京师大学兴办這個专业的歷史,然后就知道這是怎么回事了。 在国家正式重视這门行业之前,文物修复一直是以家族和作坊的形式进行传承的。 之后国家要发展,人手却又不够,该怎么办呢? 京师大学办文修专业可以,老师从哪裡来? 這样一想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直接从這些家族或者作坊請的人,甚至来說,是直接把他们搬到学校裡来的! 技艺比较成熟的老师傅当老师,還沒出师的学徒当学生,先把专业的架子搭起来。 但只有自己的学生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肯定還是要对外扩招的。 所以,就算沒有其他事情,文修专业也迟早会开這样的公开课。 只是有一点很奇怪,京师大学的文修专业已经成立了五年了,为什么今年才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