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收购意向 作者:未知 小薇是一部超级生活辅助系统,不是一部科学研究系统,它的功能偏向于文体娱乐方面,计算机不是强项。譬如硬件,基础的东西還比较全,高级的技术就只能是指点個方向了,倒是软件方面的资料比较全,苏菲已经开始学习VB编程语言了,并且自己开始试着编程,进步堪称神速。 有人或许认为苏菲有些不误正业,既然将来想当导演,又是在文艺方向发展,为什么還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這么艰涩的东西?如果想捞钱,干脆直接从小薇那裡捞几样技术套现不就得了……可問題是,她很想弄個奔腾四处理器来,可小薇也做不到啊! 大家都知道的演员娜塔丽.波特曼,她是著名演员,可学习的却是心理学和生物,而且在這两方面的造诣都不错,還发表過论文,所以說,苏菲的所作所为也沒什么好奇怪的,兴趣广泛而已。 苏菲天還沒亮便已经坐上计程车返校了,路上得需要几個小时的時間,她吃了几個凉包子、喝了一瓶酸奶就算是一顿早餐,然后便开始看苏明德搜集的资料。 第一份资料是關於微型仪器遥测系统公司(MITS)的资料,這是一個生产计算器的小公司,创始人为爱德华.罗伯茨。這個人目前名声不显,但后来却被人称为‘個人电脑之父’。這個公司在六十年代的时候還算是不错,但在进入七十年代之后,由于巨头德州仪器等公司的介绍,引发了价格大战,所以公司越来越不景气,目前已经是负债经营。尤其是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形势不是很好,公司想扭亏为盈不是那么容易。爱德华.罗伯茨已经有意要将這個公司脱手,只是目前沒有人肯接這只烫手的山芋。 在计算器市场,MITS公司确实已经是疲软了,但苏菲知道,這家公司真正转手是在1977年,而且当时交易价格800万美元,如果现在能够拿下来的话,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钱。最重要的是,她看中了這家公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系统,虽然不是很大。但却很完善。如果注入新的资金,生产新产品,一定可以起死回生的。 第二份材料是一家生产唱片的公司。這间只有100来人的公司主要是为唱片发行公司提供唱片,同样有研究、生产和销售渠道,业绩平平,被一些大的公司在价格等方面大肆打压,虽然沒有负债。但已经是举步维艰了。不過在苏菲看来,這個公司的生产工艺有些落后了,如果能够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前景還是不错的。最重要的是。如果收购成功,她将会把软盘、卡式录音带等技术引入公司。 第三份材料是公司,這间公司的创始人詹姆士.福格森于七十年代初申請的专利。并成功研究出第一台LCD。由于這种技术還沒有商业化,所以這個公司的规模不大。 最后是關於王安电脑公司的资料,關於這個公司,苏菲不是很看好,一则是她知道這個公司后来的结果。第二個原因……也是比较重要的一個原因,這個公司的控制权在王安手上。她就算有力也未必使得上,既然如此,她会趁着這個公司最强大的时候挣一笔,至于以后……那要看情形如何了。 苏明德有過收藏天使通讯的经验,所以這個工作做得很详细,不仅有關於收购可行性分析报告,连大致的收购价格都估算出来了。 “800万美元,也不是很多嘛。” 苏菲收起资料,揉了揉太阳穴。不算片酬、稿酬這些钱,那次赌球的钱還剩下两千多万美元,苏雅茹只知道她赌球赢了一笔钱,却不知道赢了多少,如果知道确切数字,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呵呵……”苏菲不禁笑了起来。 “小姐,想到什么高兴的事情了?”司机有些好奇地问道。 “想到快回学校了,所以高兴。” 苏菲打开车窗,将手伸出窗外,用力挥舞着:“格裡尔,我回来了!” “小姐,你不能把手伸出去,会有麻烦的。”司机提醒道。 …… 香港柴湾嘉业街,《明报》报社所在地。 一辆黑色的劳斯莱斯在报社门口停下,从车裡下来一個中年人,他转头向司机吩咐一声之后,便快步向报社走去。 “您好,胡先生!”门卫认识這個中年人,他是香港碧玺集团的主席胡仁轩,是老板的好朋友,所以根本沒有多說,直接开门請他进去。 “你好。”胡仁轩点点头,脚步不停的走进报社。 社长办公室裡,金镛和朱梅正在谈话,朱梅手裡還拿着一张《明报》。 “良镛,我听說有不少人反应這部小說在胡說八道、异想天开?你觉得怎么样?”朱梅问道。 “就說武俠小說吧,哪一部不是‘胡說八道,异想天开’?” 金镛微微一笑,“等過一段時間那些读者食髓知味,就知道這本小說的妙处了。实际上這几天的报纸销量已经有所增长,那些读者的口风也已经渐渐有变化了。我們這個干女儿可是一個了不得的人才。” “那是当然,我当时看她就觉得這孩子不是一般的人物。” 朱梅对于自己的眼力非常自豪:“传侠告诉我,他们学校有不少学生都去看第二遍……就是那個《青春舞会皇后》,对菲菲的表演赞不绝口。” “夫人的眼光当然是了得。前两天老邹還跟我开玩笑,說是要請菲菲回来拍电影,实在不行弄個好剧本回来也想,我看他算了被邵逸夫打压得惨了。”金镛很难得的拍了夫人一记,想一想苏菲那部电影這段時間在香港热播的情景,也是一番感慨。 “邵逸夫的气量也不够大,难道整個香港就剩下他一家独大才是最好?”朱梅有些不忿地說道。 金镛摇摇头:“這倒不仅仅是同行相忌,邵逸夫也是痛恨老邹临走的时候带走了一大批人手,這裡面有私人恩怨,咱们就不太好說了。” “气度决定格局。”朱梅摇摇头,一付不以为然的样子。 就在這时,外面响起敲门声,秘书进来禀报,說是胡仁轩過来了。 “請胡先生进来。”金镛有些奇怪,不知道這位老兄怎么沒提前打声招呼就来了。 胡仁轩快步走进来,看到朱梅也在,怔了一下笑道:“嫂夫人也在,我是不是来得不是时候?” 金镛怔了一下,旋即反应過来:“胡說八道。既然知道来的不是时候,那就赶快离开,免得影响我心情。” 朱梅在一旁却笑着說道:“老胡是无事不登门,你总得让他把话說完才行。” 胡仁轩连忙点头:“還是嫂子……不对,這不是說我是夜猫子嗎?嫂子,你可真够厉害的。” “老胡,是你多想了。”朱梅一付很无辜的样子。 “老胡,坐,你嫂子至少有一点說对了,你要沒有事情,肯定不会在這個时候登门的。”金镛等胡仁轩落座,让秘书上茶。 “那我就直說了,今天我還真的有事,不過不是找你,是跟你那干女儿有关。”胡仁轩說道。 “和苏菲有关?到底是什么事情?”别說金镛,连朱梅也好奇了,貌似這两個人不可能形成什么业务往来啊? 胡仁轩喝了一口茶:“你们還记得上次苏菲刚去你们家的时候,用古琴演奏了一曲嗎?” “记得,那孩子的古琴绝对有大家之风,开個音乐会都沒有問題,怎么了?”朱梅问道。 “你们還记得那张古琴嗎?”胡仁轩问道。 “我记得,很不错的一张琴,只是我們对這個不是很懂。老胡,那张琴有什么故事嗎?”金镛有些明白過来了。 他出身海宁查家,也算是书香门第,虽然他本身不通琴技,但并不等于他一无所知。 胡仁轩的表情凝重中又有几分兴奋:“焦尾琴,你们知道吧?” “你說是东汉蔡邕的那张焦尾琴?”金镛讶然问道。 “不可能吧,那张琴恐怕早就不在了吧?”朱梅了是知道這個典故的。一张琴传承千年不是沒有可能,但那张琴……還在嗎? “那可不一定,有史料记载,一直到明朝的时候還有人收藏過這张古琴,但从明朝之后,那张琴便再沒有在史册出现過。查兄,你知道我是喜歡收藏的,对于古琴也是一知半解,当日我只是觉得那张琴与焦尾琴有些相似,但我的一位长辈喜歡收藏古代乐器,他听了我的描述之后,几乎可以肯定那些特征符合焦尾琴的特征,只是东西沒有上手,不敢肯定。”胡仁轩說道。 “我明白了。” 金镛点点头,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道:“胡兄,這件事情你找我也无能为力,她现在還在上学,总不能为這件事情跑一趟香港吧?” “当然不能。不過最近那位长辈要去美国看孙子,如果有苏菲的地址,他想顺便過去看一看。”胡仁轩說道。 “這样……好吧,老胡,我還要先跟苏菲說一声,你看怎么样?”金镛问道。他可不会随随便便的将苏菲的地址交给别人。 “那是应该的。”胡仁轩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