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超级炸弹项目
“您說,我在听。”霍夫曼及时打消了施佩尔的顾虑。
“這個项目位于法国加莱,說是陆军主导的秘密项目,但陆军武器局利夫将军查证后却表示根本不知道這個项目,后来我才知道這是元首您亲自下令的。近日這個项目提出了大量的资源需求……该项目主要目的在于制造超级大炮向伦敦发射炮弹,而佩内明德基地裡也有类似项目,他们现在的优先级是否可以降低一些?”按施佩尔的原意是想取消其中一個,但他吃不准霍夫曼的态度,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還是决定先把矛盾上交。
被对方一提醒,霍夫曼终于明白這個莫名其妙的项目是什么了——這是希特勒倾注了大量心血的高压、多节、远射程火炮,代号V3火炮(即复仇兵器第三号),這個被寄予厚望的高压炮根本就是一個异想天开的项目,在技术上很难实现,在歷史上也沒有哪個大国研究成功。他摆了摆手,直截了当地說:“我受了那些科学家的欺骗,這根本就是一個遥不可及的工程,不用调整优先级,全部中止,所有为之服务的人员和资源都用于其他方面,佩内明德方面现有的项目优先级不变。”
“如您所愿。”施佩尔在卷宗上打了個叉叉,他从心底反感這些独立在外、不受军备部控制的项目,要不是对方口口声声“元首的意志”,老早一刀切掉了,现在元首亲口中止,倒是省了不少事。
霍夫曼的记忆裡又跳出一個极具幻想色彩的项目,那就是“乌兰努斯行动”:空军专门成立了一個名为“爆破手研究室—13”的秘密机构用于研究、制造秘密飞行器,主攻方向是飞碟。
“去空军技术局了解一下情况,如果真有這個项目也可以停了——今后诸如飞碟、飞翼、不对称、前掠翼、双体等等不切实际的幻想作品一律不准研制,有這份精力和资源還不如将我上次给他们的喷气飞机早点研究出来,我需要的是能够保障战争胜利的新式武器而不是科学幻想。”霍夫曼重申了原则。
“战时体制委员会应该对所有需要政府拨付资源的项目进行调查,凡是沒有备案的项目——不管是否经過我的同意,一律不予批准,拥有项目最高批准权利的只有两個人。”霍夫曼用手指了指施佩尔,又指了指自己,“你和我。”
施佩尔感激涕零地点点头:“感谢元首的信任。”
“第二個問題。”虽然在元首的防弹奔驰770K车裡,施佩尔仍然显得小心翼翼,他扭头看了一下四周,确保隔音设施正常运作连司机也听不到声音后,压低嗓子說道,“您和我讲述的超级炸弹项目,我不久前与海森堡教授已深入沟通過一次,他說为了连锁反应,必须至少要有最小数量的放射性物质,他管這叫做,叫做……”
“铀235!”现在霍夫曼明白施佩尔为什么這么小心的原因了。
“对,就是這個名词。”施佩尔继续說下去,“教授认为至少需要几吨才能造出超级炸弹,但因为技术原因在短時間内难以产出,因此他认为在战争期间完成项目是不可能的,而且他坚持认为帝国的研究水平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如果我們造不出来,美国人也造不出来。教授对此很肯定,他只申請了35万帝国马克的预算用于理论研究。”
“我有确切的情报,知道美国人同样在研究超级炸弹,他们管它叫做‘曼哈顿工程’,首席科学家是爱因斯坦和费米。”霍夫曼好好想了想有关原子弹的事情,慢慢說道,“美国政府为此拨付了30亿美元以上的巨款用来进行项目研究和铀235元素的提炼,整個工程服务人员高达2万余人。因为美国人的研究显示制造超级炸弹的铀235需求量不是几吨,只要几十千克就可以了,另外他们挑选的减速剂不是重水而是石墨。請你让海森堡教授以最高程度的科学严谨精神重新计算和论证一下,务必明确告诉他,如果我們不能制造這种超级炸弹,美国人将来就会把炸弹投在我們头上,我們的人民与子孙后代将世世代代活在這种恐怖中。”
施佩尔苦笑道:“您知道這些学者都是固执的人,海森堡教授更是权威,他们听不进去怎么办?”
“他们会听进去的。”霍夫曼严肃地說道,“为了德意志民族的千秋大业,他们必须听进去。当然你应当转变一下工作方法,在让海森堡教授重新计算的时候也让其他学者单独重复這個過程——不可能所有人都犯同样的错,他们只是盲目迷信权威罢了。给這個项目拨款5亿马克,列入最高保密和最优先等级,让他们先把铀235提炼工厂建设起来,先别管是几吨還是几十千克,我們必须先要有才行。”
“好,我会的。”
“希望教授们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過段時間等美国最新情报来之后,我可以和他们再交流一次。”霍夫曼当然不懂怎么造原子弹,但起码在中学物理课本上学過,他决定好好回忆一下课本上讲述的那些原理和示意图,发挥穿越者的最大优势。
施佩尔的眼睛闪闪发亮:“如果那样就太好了,无论如何我們不能落在美国人后面。”
霍夫曼原本以为他說完了,正打算闭上眼睛休息一会,沒想到对方又提了一個很大的难题。
施佩尔的脸色有点郑重,又似乎有点抱歉,仔细斟酌了一下语句后才說道:“最后還有一件事需要麻烦元首。经過紧急资源统计,其他战争所需要的资源目前都拥有可靠的来源或者足够的储备,唯独钨矿的储备与后续供应遇到了极大挑战,早几年从中国交易所得到的钨矿已接近告罄,而最近从西班牙、葡萄牙两国购买的钨矿供应却很不稳定,不但价格直线上升,涨到了去年的10倍以上,而且数量也减少——美国人在大量抢购,是否能請元首亲自出面与西班牙弗朗哥元帅沟通一次,让他保证对我們的钨矿供应。因为不仅是军火制造,我們优质的机床钢材也需要大量的钨,再加上元首您准备大力发展电子工业(电子管需要钨),缺口会越来越厉害。”
钨矿紧缺的問題已持续几個月了,否则当初新式坦克设计时希特勒也不会亲自下令禁止采用锥膛炮——因为需要消耗较多的钨矿。现在的問題是如何与西班牙方面交涉,与弗朗哥关系最密切、私交最好的人是卡纳裡斯,当初就是在他朋友般的劝阻下,弗朗哥拒绝了希特勒攻占直布罗陀的要求,施佩尔也清楚這一点。卡纳裡斯被捕的消息虽然還封锁着,但估计神通广大的弗朗哥已知道了情况,在這個敏感的当口他不愿意去触霉头,想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只有請元首亲自出面。
“弗朗哥這個人怎么說呢?”霍夫曼脸色很差,对這位西班牙独裁者一肚子牢骚,痛斥道,“实在有点過于自私自利了,当初内战时我們给他提供了那么多帮助,无论是军火、物资還是部队,几乎是有求必应,他的位置就是我和意大利领袖联手捧起来的,现在居然转過头来漫天要价,他以为区区一個蓝色师团就能回报我們对他的帮助了?真是混蛋之极!如果沒有我們站在英美的对立面,他能在這些大国中左右逢源?中立?也不看看自己是怎么样的一個小丑角色。”
施佩尔一边陪着霍夫曼痛骂弗朗哥,一边又小心翼翼地围绕钨矿敲边鼓,不管怎么說還是希望元首能放下身段和這位独裁者沟通一次,他熟悉元首的脾气:這时候只有痛骂对方才能出气,骂后沒办法解决問題還是会向西班牙人低头,当初在吞并奥地利时意大利领袖墨索裡尼也提出過不切实际的要求,惹得元首大发雷霆,后来付出妥协代价后不也照样协调成功了。
他静静地等待着,等着元首骂累了之后再提供可以让对方体面下台的台阶。
沒想到霍夫曼骂了几句便收了嘴,两眼精光一闪,满不在乎地挥手道:“西班牙元首那裡我会交涉一二,但钨矿問題的解决不能依赖西班牙人的随心所欲,否则他们始终会把绞索套在我們头上,我們必须有另外的解决办法。”
霍夫曼說出来的办法却让施佩尔愣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