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新的方向
“让我看看你们的原先作战计划。”古德裡安率先打破了沉默。
威斯特法尔上校拿着教鞭在地圖上比划,将隆美尔临走前的大体作战思路与细节讲述了一下。
古德裡安皱着眉头:“制定這個计划的依据是什么?有可靠的情报来源么?”
“有。我們获得了一份比较详细、完整的英军布防地圖。”梅林津中校递给古德裡安一张地圖,“我們的炮兵在前线击中了一辆前来侦察的吉普车,从开车的英国少校身边搜出来的。”
“是嘛,這炮弹可真是凑巧……”
听着古德裡安的口气不太对,似乎有股淡淡的嘲讽在裡面,梅林津中校迷惑不解,“击毁吉普车的事情沒法作假,前线官兵都看到了。我們找英国俘虏核实過情况,這個少校名叫史密斯,确系第八集团军司令部的参谋军官。”
“唉……”古德裡安叹了口气,用调侃的口吻說道,“你们实在是跟隆美尔的時間太久了。”
威斯特法尔上校的脸顿时拉了下来:“您這句话一点都不好笑。”
古德裡安若无其事地說:“我问你们,除了隆美尔還有哪個帝国高级将领作战时经常不要命地顶在第一线、亲自去观察敌情的?别說元帅,少将以上恐怕都沒有了,原来我也是這样,不過這习惯我基本改了。”
“這……”指挥部裡的人面面相觑,這事仿佛除了隆美尔真找不到别人了,大家一直都以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为榜样,现在听古德裡安的口气貌似這事做得很不对?
“先生们,虽然我和英国人打交道的机会不多,但在法国战役时還是碰過一些英国人的。”古德裡安笑着說,“想想大不列颠军官在你们脑海中的形象,他们是最讲究等级尊卑的,侦察阵地這种事情怎么会让一個少校亲自来做呢?退一步讲,就算是這個少校来侦察,他会一個人出来么?他的司机呢?他的卫兵呢?”
“哗……”指挥部裡的参谋军官们脸色大变,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有人想问为什么英国人会派一個货真价实的少校来送死,但又觉得這問題很愚蠢——为了传递假情报,牺牲一個少校有什么了不起的,谁知道這少校身上還有其他什么事。
“還有……”古德裡安抖着地圖,“你们看看這地圖,多么新,新到连折缝上的痕迹都沒渗开。你们随便找一副旧地圖对比下,哪份沒有渗开的痕迹?”大家都是有经验的军官,這种事不用查证,脑子一想就明白了:因为折缝是经常与手接触的,总免不了汗水落在上面,尤其是沙漠作战的气候,旧地圖上都布满了印记。
“再退一步說……假设這份是英国侦察人员刚刚完成不久的新地圖,你们再看看上面的线條和勾勒……”古德裡安用手对着地圖指指点点,“能画得那么匀称、那么粗细一致么?在我的印象中,侦察人员始终处于慌忙、紧张的状态,沒能力也沒有必要将图画得這么精细。”
梅林津中校仔细再看了一眼,联想起自己当初拿到這份地圖时的一些疑虑,颓废地說道:“我理解阁下的意思了,這根本就不是什么侦察地圖,這分明是英国人对照已有地圖而精心炮制的假地圖……”
這一闷棍把所有人都敲醒了:原先针对性、自以为十分巧妙的战略部署是建立在假情报上的,非洲军的密碼和信息已被英国人完全掌握了。不论从哪個角度看這仗都沒法打,全部因素都指向一條道路——彻底失败!
现在所有人都眼巴巴地望着古德裡安,指望這個上任不到一周的新任司令官拿出办法来,這架势就像這两年每当局势不利时大家都看着隆美尔,指望他拿出奇思妙想来一样。
“先不要改密碼。”古德裡安狡黠地一笑,“改了密碼就达不成麻痹对方的效果,我在来之前已经和元首沟通好了,我会使用更好的办法。”
在司令部几個主要将领的注视下,古德裡安当场亲自起草了电报并用原电报密碼发给柏林。电文写得很有艺术性,也很有谋略大师的风范:我方察觉对方兵力部署有异,正变更既定作战部署,原定于8月31日的进攻拟推迟至9月7日以后,为避免让英国人看出破绽,会择机在北线让意大利人发动佯攻以牵制英国人的注意力。另鉴于物资紧缺、兵力不足,希望大本营方面能尽快增补。
柏林的回电傍晚就传回来了:一是同意古德裡安的作战部署,告诉他不用着急,如果9月7日来不及,推迟到9月10日以后发起战役进攻也是可以的;二是告诉他由于东线战事激烈,德军准备全力发起夺取斯大林格勒战役,空军主要力量都投放在高加索地区,无暇顾及地中海,让他等待到12月份以后,即东线进入冰天雪地不适宜作战的季节后再考虑大规模补给,当前只能以维持为主,9月6日下午会有2條意大利油船在托卜鲁克港补给6000吨汽油,让他安排接应。
這两份当然都是为了糊弄英国人而搞出来的假情报,古德裡安在走之前已经和霍夫曼沟通好了,在密电码彻底更换前的非洲战役第一阶段作战计划全部由古德裡安拟定,柏林方面不管,如果古德裡安需要配合,大本营会顺着他的意思說——反正裡面不会有半句是真话,但整体意思看上去十分逼真。而所谓汽油补给的消息是真的,但時間却对不上,真实時間是油船于9月3日上午靠岸,這是凯塞林和古德裡安商量好的小花招。
“先生们,迷惑电报我已经发了,很快英国人就会明白我們的作战部署,但我們真正的作战方向是……”古德裡安在地圖上画了一個箭头,并重重地在上面拍了一下,“其实是這裡。”
古德裡安在地圖上所画箭头指向的地方是他们身后的托卜鲁克,一時間会议室裡炸开了锅。如果按照古德裡安的部署,岂不是這半年裡他们所有的战果都要化为泡影?
“先生们,如果你们知道对面英国人的确切情况,你们就不会对此表示惊讶。”当古德裡安告诉手下对面与他们对峙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实际情况后,非洲军司令部裡所有人都坐不住了:蒙哥马利手下有23万人马,坦克和飞机的数量基本都是1500,而非洲军兵力不到8万,坦克只有500辆(還有一半是性能低劣的意大利菲亚特坦克),飞机只有350架。英军不但兵力是非洲军的3倍(非洲军一共不到10万人,除去后方留守兵力,在阿拉曼前线只有不到8万人,其中還有5万是意大利人),在主要技术兵器上也占有压倒性优势。
参谋长拜尔莱因上校马上骂骂咧咧地說开了:“這仗沒法打,敌人在飞机、坦克等主要兵器上有3-4倍的优势,兵力比我們多5倍。”沒人去指出他言语中的计算問題,因为在非洲军的战役决心中意大利人是从来不算人头的,顶多对冲掉同样人数的英国人——這往往還办不到。
梅林津中校很紧张,因为探明敌情是情报处的责任,他已经在假地圖上吃了一次亏,他原先收集到信息是第八集团军兵力比非洲军略占优势,但并不是沒得打,他下意识地问古德裡安:“长官,這情况可靠么?”
“可靠,元首逮捕卡纳裡斯之后重组了情报机构,挖掘出了不少信息。”虽然卡纳裡斯被捕在本土還属于保密事项,但古德裡安不怕消息从非洲军這裡传出去,便毫不犹豫地說了,“因为我发现你们连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已由奥金莱克更换为蒙哥马利的事情都不知道,這就存在問題了。”
梅林津的脸色很窘迫,隆美尔元帅原先依仗的无线电侦听单位被英国人敲掉了,现在他這個情报处长几乎就是睁眼瞎。這些天陆陆续续還有埃及的情报信息传来,但现在看来那條线显然也是假的,情报员說不定早就被英国人一锅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