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孤胆英雄古德裡安
“在這样的兵力对比下我們只能后退,当然后退不是目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請相信我。”古德裡安眨着眼睛,“下一步行动我已设想好了,不会让你们失望。另外新的兵力和补给即将抵达,他们将分批在班加西和托卜鲁克登陆,這是参加過东线作战的精锐,直接从帝国本土调来。”
“有多少?”威斯特法尔上校连忙问。
“元首這次很爽快,先给了一個增补后的第4装甲师,据說有200辆新坦克,统帅部考虑到北非战场的特殊情况還额外多给了500辆军用卡车。”說起這個古德裡安兴致就高了不少,因为来的是他在东线带過的老部下,他熟悉少校以上的每一個人,不但了解他们的個性也了解他们的作战风格,他一直认为一個司令官只有掌握了基干部队,整体战略指挥起才会得心应手,他对现有非洲军的熟悉度和默契度還差一点,“凯塞林元帅告诉我,稍后不久‘飞行堡垒’伞兵装甲旅也会调给我們,他们坐运输机来,這帮家伙不晕机,他们的装备不走意大利這條线,直接从克裡特岛過来……”
“飞行堡垒?”瓦尔斯特中将皱着眉头,“這名字沒听說過,新编成的部队?”
“不是,赫尔曼·戈林伞兵装甲旅改名的,胖子倒台后,兼任空军总司令的元首就给改了這個拉风的新名字。”古德裡安想了想,决定先不把“滚石”计划中另外還涉及的部队說出来,那才是绝密中的绝密。
听說有增援和补给,特别有沙漠战急需的坦克、卡车和汽油,大家脸色立刻好看起来,会议气氛也活跃了许多。一直沒說话的俾斯麦少将想到一件事,忧心忡忡地說:“如果我們走了,北上承担佯攻任务的意大利步兵怎么办?他们沒有装甲部队,燃料和补给携带得也很不充分,是沒办法抵挡英国人也沒法跟我們一起撤退的。但又不能提前通知他们,否则這帮家伙会溜得飞快,到时候直接破坏全局计划。”
“让他们坚持到底。”有人提议。
“不太好吧,這差不多就是让他们去送死的意思。”有人嘀咕了一句。
“管他们去死。”古德裡安现在听到意大利三個字就头疼,忍不住爆了粗口。
马上有人接口:“意大利人才不会死战到底呢,說不定英国人一到就投降,沒有足够的燃料和补给正是投降的好借口——连他们的领袖都挑不出毛病来。”
“那也好。”古德裡安阴阴地笑了,“他们可以去消耗英国人的后勤物资,最起码投降后是管英国人要水去煮通心粉了,還能牵制一部分看守兵力——我总觉得意大利人投降后的這点贡献比作战时還要强。”
這话一出,指挥部裡笑得人仰马翻,大家现在觉得新任指挥官還不错,起码是個很有意思的人,在他手下不会吃亏。军人嘛,就两点要求,第一是打赢,最好像隆美尔元帅那样能屡屡上演以少胜多的奇迹;如果真打不赢,能减少损失并把弟兄们安然无恙带回去也是英雄——现在古德裡安還沒有阐述大计划,在他们心目中基本就是這样的形象。
古德裡安要意大利步兵发动佯攻的理由拜尔莱因上校能体会到:主力撤退并与英国人脱离接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便会成为溃退,尤其是北非沙漠中地形過于平坦、大多数时候无险可守,如果不管不顾的直接撤退,英国人一定会像撵鸭子一样把非洲军撵回利比亚去,那可太丢人了。
這时候他开始佩服起古德裡安的指挥若定了:只见他一边安排意大利人北上顶住英国人,一边安排大部队撤退,另外還调用两個装甲营准备去摸一摸南线的英军部署,扰乱蒙哥马利的视线。为防止第八集团军的电讯侦探部门看破真相,古德裡安還坚持把非洲军指挥部留了下来,除几個必要的电讯军官外其他人全部跟随大部队撤走,他自己会坚守到装甲营退回来后再撤退。在大部队先撤退的這三天裡,除了顶在防线最前面的两個装甲营和一片不算太密集的雷区,古德裡安身边就只剩下一個通讯连和一個装甲侦查连——裡面只有几辆型半履带装甲车,连一辆坦克都沒有。如果有個胆大的英国步兵营這时候敢于绕過雷区和装甲营的锋芒,有很大几率可以直接把古德裡安抓了俘虏——那会是第一個被俘虏的第三帝国上将。
所有人都为他的安全捏把汗,他却毫不在意,告诉他们:“蒙哥马利是個很谨慎的人,在我們发起进攻前绝不会轻易来打草惊蛇。再說指挥部现设在机场,真要有事我坐上飞机就跑,我当不成俘虏的……”
這话說得很坦率,大家都笑了。瓦尔斯特中将、俾斯麦少将等恭恭敬敬地敬了一個礼,各自将状态最好的装甲营留下一個供古德裡安使用,
随后去安排本师其他部队撤退,参谋长和作战处长也领到了协助其他2個轻装师撤退的命令,只有梅林津中校因为假地圖的事情一直觉得過意不去,坚持要留下来陪伴古德裡安,后者也爽快地答应了。
在古德裡安快速调整部署的同时,英国人的应对也不慢。截获有关“情报”后的蒙哥马利长长出了一口气,对参谋长德·拉甘上校說:“虽然不知道古德裡安是怎么看出我們的兵力部署的,但我认为這份电报反映了真实情况,而前线传来的侦查结果也支持這一点,這是一個比隆美尔更谨慎的对手。”
在得知隆美尔回国养病、古德裡安替代非洲军相关职务后,第八集团军上下都松了一口气,毕竟隆美尔的名头实在是太大了,這两年压得他们几乎喘不過气来。古德裡安的名头虽然同样响亮,在法国战役时与远征军也交過手,但当初都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也看不出古德裡安的功力,反而是隆美尔在阿拉斯的激战让英国人印象深刻。巴巴罗萨计划执行后的古德裡安和隆美尔分属两個战场,英国人沒有和他交過手不知虚实,再从苏联人那裡知道古德裡安因为莫斯科战役打得很糟而被希特勒愤怒解职的消息,对他的评价不由自主地低了几分。况且隆美尔是元帅,古德裡安只是上将,论资格古德裡安要比隆美尔更老,在严谨刻板的英国人眼中,這充分說明了古德裡安无论是能力還是功勋都比不上隆美尔。得知德军换帅的消息后,在开罗的亚历山大上将(他接替奥金莱克出任英军中东战区总司令,蒙哥马利接替奥金莱克兼任的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职务)也宽心了不少,对身边副官调侃道:“這下好了,至少阿拉曼前线的将士们可以不用再受沙漠之狐的折磨了。”
德·拉甘上校点点头,表示赞同蒙哥马利的判断,试探性地问道:“我們是否要主动进攻?”
“不,我們還是采取与亚历山大将军商议好的既定方针。”蒙哥马利說道,“一方面尽可能坚守海滩至鲁瓦伊萨特岭之间的北线地区,另一方面由阿拉姆哈勒法岭的坚固既设阵地削弱从翼侧威胁鲁瓦伊萨特岭的南线进攻之敌。柏林那位元首和意大利那個神志不太清楚的领袖都不会允许非洲军放弃已占领土地的,如果我們趁古德裡安刚刚接手非洲军的机会打過去,他就有可能直接溜走——那样消灭他就比较麻烦。”
“北线的佯攻您打算如何应对?”
“北线都是意大利人,掀不起波浪来,让小伙子们留点劲,别打太狠,不然把意大利人打跑了,古德裡安也会跟着跑的。”蒙哥马利的心情很不错,笑道,“既然他要9月7日再动手,那我們就等等他,让他一头撞上来,看看一個星期后古德裡安能不能表现得比隆美尔更好。”
同样得知非洲军换帅消息的丘吉尔对亚历山大和蒙哥马利的保守安排很不满意,发了好几份电报要求蒙哥马利主动进攻,却被对方毫不犹豫地顶了回来,发电报给亚历山大将军催促,也被对方以“战役部署既已完成就不要轻易变更以免为德军所乘,应当相信前线指挥官的判断”的太极给搪塞了回去。可怜的首相大人半個多月前刚把奥金莱克换掉,不想再折腾一次了,所以现在除了生气和等待,他似乎也沒什么更好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