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五十二章還讲不讲道理了

作者:春秋各半
嘉靖正准备起程去往大同。

  往日乘坐的马车已经换成了一辆新的马车。

  四個轮子。

  车窗上還镶嵌着透明的玻璃。

  徐杲正在给驾车的车夫,讲解如何使用的方法。

  “左手边這一個杠杆,往后拉就能刹车,右脚這一块踏板踩下去也能够刹车,两种停车的方式不同,可要记清楚了。”

  “還有這個方向杆,摆动的时候,也要时刻记得左右,别一昏头忘了怎么使用。”

  “這個是上马车踩踏的梯子,后面车厢两边也是一样,用完了還可以收起来。”

  “容易坏掉的部分,也能够拆卸,匠人和零部件都准备好了,若是路上有問題,可以立刻解决。”

  徐杲說着,還拍了拍车身。

  “别看外面是木头,中间可是夹了铁板,弓箭沒有办法穿透,安全性沒有一点問題,就是弩箭射到上面,也不见得能够伤到人。

  這一点裕王殿下亲自找人测试過,可以放心。”

  說了马车的使用方法,又說了马车的性能。

  已经驾驶過好几天的车夫和早就知道有這辆马车的陆柄,一脸的淡定。

  黄锦却是满脸的惊讶。

  此刻的嘉靖也是如此。

  心中满意的同时,也对朱载坖的靠谱程度多了些信任。

  连弓弩都测试過了。

  相比起他原来的马车,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陛下,您看。”

  黄锦小心翼翼地低声询问道。

  “裕王有心了。”

  此刻嘉靖对朱载坖這個儿子很满意。

  一個能够时刻把他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的儿子,任谁都会舒心,而且有了对比,其他两個儿子就不是很出彩了。

  结实的马车,是出行的必备工具。

  “去把三皇子叫過来,不是一直嚷嚷着要出去看看嘛,這次朕就把他带上。”

  “是,陛下。”

  临时多带一個人,也沒有什么。

  想了想,嘉靖决定给自己三儿子一個出远门的机会。

  一天到晚的不读书,只想着练武。

  這次就去大同看看那些军汉,是怎样的辛苦,這样也就能够从侧面,打消小儿子不切实际的想法。

  顺便他也想要看看,自己离开京师之后。

  有沒有一些人跳出来搞风搞雨。

  刚好回来也可以清理一些不合适的人,今年中举的人不少,官员储备也足够替换了。

  新人总比在官场中已经染黑了的老人更有干劲。

  商部的建立,现在只是在朝堂中通過了,可也沒有立刻建立,他需要和秦王好好的合计一下,到底怎样才能够保证,在很长一段時間内,不被腐化。

  清算寺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涉及到信仰問題,从来都沒有简单過。

  而且他的锦衣卫现在也在紧紧的盯着這群人,免得弄出祸患,還是他這個皇帝的問題。

  所以到目前为止,推行的速度并不快。

  看着是一块肉,吃不到嘴裡去,還被锦衣卫盯着用不了官府的强硬手段,那些文臣们应该会被牵制一段時間,不来找他這個皇帝的麻烦。

  若是以前。

  他们還可以拉锦衣卫们下水。

  毕竟谁会嫌弃银子呢。

  可现在不同了,锦衣卫也是有着正当财源的,细水长流总要比一锤子买卖划算。

  去往大同的官道。

  由于需要连接京师,修建得還算平整。

  四轮马车安稳地行驶着,嘉靖感受着新马车和旧马车之间的区别。

  一张放下了来的小桌子上,一盏茶就放在上面,看不到多少的摇晃,這是原来的马车不曾具备的功能。

  明亮的车窗,也不用吹冷风,更不用顾忌外面扬起的尘土,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的景色。

  隔音效果也很好。

  只要需要,就可以封闭车窗和天窗,让乘坐马车的人不用受到马嘶声影响。

  嘉靖看了一会外面,就见到自己的三儿子,安静地抱着一本厚厚的,沒有名字的书籍认真地看着。

  已经七岁了的小家伙,长得很是壮实。

  随着经常见自家的儿子,嘉靖对于二龙不相见的說法,虽然還很在意,但也只限于和太子之间的相见。

  其他的皇子,似乎還算不上真龙。

  此时见到儿子看书,一开始還很欣慰,儿子终于知道学习了。

  可慢慢的,却又怀疑儿子看的书不正经。

  毕竟有過前科。

  “看什么呢?”

  嘉靖敲了敲小桌子,让沉迷于书上东西的朱载圳回過神来。

  “父皇,再看兵法?”

  朱载圳骄傲地一扬下巴。

  “三十六计?還是孙子兵法?”

  嘉靖问道。

  “都不是,二哥說,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前人的兵法只能借鉴,儿臣也深以为然。”

  朱载圳别看年纪小,也是有着自己的认知的。

  虽然在和朱载坖下棋的时候,沒有赢過,可每一次的进步,做不得假。

  “不错!”

  嘉靖闻言一愣,想了想還是点头赞同了儿子的說法。

  “那么你现在觉得,自己的兵法水平如何?”

  朱载圳立刻就拉胯着脸,郁闷地道:“纸上谈兵都算不上,也就看书看個热闹。”

  自知之明很少有人有,朱载圳也是如此。

  不過是在下棋时,运用所谓的兵法,从来沒有赢過而已。

  “拿過来,你父皇教教你怎么去学习兵法。”

  嘉靖劈手躲過自己儿子手中的书。

  翻开一看,上面文字沒有多少,更多的是插图。

  而這一页上面正好說的是陈平之战。

  最上面的一行字,战役: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過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秦昭王听从范睢"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向韩国发起连续进攻。

  提问:1、为何秦会首先向韩发起进攻?

  2、秦国的兵力是多少,粮草后勤是多少,武器的精良有多高,为将者是谁?

  3、韩国的兵力有多少,粮草储备有多少,武器方面和秦国差距多少,为将者谁?

  4、两国内部,贫苦百姓们有多少?向往战争的意愿有多高?

  這样的問題還有很多。

  详细到连一個国家能够多长時間,打造出一把兵器,道路的通达,都有详细的提问。

  林林总总地加上了数字之后。

  再来看最后的胜率。

  并不是结果,而是那一個更有取胜的机会。

  越看,嘉靖越是惊讶。

  别的兵书都是在說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可现在他手中的這本无名兵法,却是把一切都拿到了明面上,然后再来对战出结果。

  难度的增长一下子就大了好几倍。

  似乎谋略在某些时候,都很难起到作用,想要取胜,就只能想办法不断地积累自己的大势,从而形成不得不战的状态。

  “打仗還可以這样?”

  嘉靖算是开了眼界,喃喃自语道。

  “难道不是這個样子嗎?”

  一开始,朱载圳就别朱载坖给带偏了,知道他想要练武艺,想要做大将军。

  朱载坖为了不想以后,被自己的三弟按着打,只能给他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裡之外才是真正的将帅。

  却沒想到朱载圳不但练武沒有放下,還多了一项学习兵法。

  特殊的学习方式,让一直对枯燥的四书五经很反感的朱载圳,瞬间就喜歡上了。

  嘉靖无语地看了自己的小儿子一眼,于是决定考考他,思索了一下问道。

  “你来說說,为何秦国为何首先要攻打韩国?”

  “因为秦国穷啊,就像那些草原蛮子,不打仗他们就得饿死,在饿死和战死之间選擇,当然是要挣扎一下了。”

  朱载圳不假思索地回答,紧接着又道:“结果就是不怕死的,打倒了怕死的,然后那些不怕死的尝到了好处,自然有一就有二,一直打下去了。”

  闻言嘉靖眼神闪烁。

  其中沒有仁义道德,忠信礼智。

  只有不同死法之间的抉择。

  和他曾经小时候,那些先生们讲的這场战役,有很大的区别。

  他還记得,那时的先生们說暴秦发动了不义之战,還說坑杀降卒不仁,若是剥开种种的迷雾就会发现。

  秦国的人也只是想要活着。

  仅此而已。

  “战争从来都沒有仁义,或者不仁义的說法。”

  略有感悟的嘉靖,自言自语道。

  随即就想到了大同外面的贡市問題。

  自从贡市建立以来,纠纷很多,蒙古人却再也很少有组织起大规模的战役。

  无外乎可以不用死人,就可以拥有一点活下去的物资。

  谁還会再去想着拼命。

  除非是眼看着能够拿到更多的好处。

  也只有利益最能动人心。

  “本来就是嘛,我想打你,就是想要你的好东西,只有沒利益的打仗,才是真的蠢,這我知道。”

  朱载圳和朱载坖两人对战過很多次。

  他都输在了想要更多成就,而延误了战机,同时還损失了更多的粮草和兵力,让自己再也无法取胜。

  此话让嘉靖就不开心了。

  想他以前对贡市的一度关停,就是为了给自己涨面子。

  虽然会被打。

  无论是人力物力的损失也很大,可面子有了呀?

  怎么到了儿子這裡,就成了蠢了?

  难道他不要面子的嗎?

  朝廷的大人们都沒有說话,轮得到你一個小孩子来评价?

  瞬间嘉靖的脸就黑了。

  “进学要好好地学习四书五经,看這种插图多過文字的书籍,就是闲书,是要不得的,从现在起,這本书父皇有暂时替你保管。”

  朱载坖干瘪嘴。

  委屈得无处安放。

  他好看的书籍,又沒了。

  大哥仗着太子的身份,夺了他的书,父皇也是如此。

  還讲不讲道理了?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